文章吧手机版
《穆时英全集(全3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10-09 19: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穆时英全集(全3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穆时英全集(全3册)》是一本由穆时英 / 严炎 / 李今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的1463图书,本书定价:115.00元,页数:2008-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穆时英全集(全3册)》精选点评

  ●我没有过全集 生命本质就是重复 重复得我不继续读下去了 好一个莲花

  ●不Say英文会Die,不Cos无产阶级会死

  ●新感觉继承人可惜

  ●文章甜得腻人,也无甚深度。但我就是喜欢~

  ●影像化有看到,就是有点纷乱也许是我看的版本编排过差。打呵欠。长得挺帅气的男写作者写出来的东西有股风流味,还有点苦闷忧郁。(⊙o⊙)

  ●糟了我的郭敬明之魂要复苏了

  ●不能略过的民国文

  ●暴戾温柔

  ●思想比较浅薄

  ●重读穆时英,更新对其电影理论阅读

  《穆时英全集(全3册)》读后感(一):穆时英的文学宣言

  这是机械世纪田园,古柏下恋思,井边的少女茅屋上的炊烟斜阳……这些已不再是诗的内容,二十世纪的诗是飞机,摩天发动机的歌咏。动的时代,动的生活——请看这崭新的都市风景吧!

  这段话《穆时英全集》里没有收。

  《穆时英全集(全3册)》读后感(二):新感觉

  读穆时英的小说让人有一种兴奋感,总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这是与读其他现代作家干巴巴的小说感觉不同的。《咱们的世界文体上的特点,“我”对你讲述形式口语化。《黑旋风》小混混语气

  穆时英在小说形式上不断的创新。小说的主人公也在不断的变换不同的角色特别喜欢重复同样的调子。电影蒙太奇手法意识流。总之看起来过瘾呢,觉得穆是个文学天才

  《穆时英全集(全3册)》读后感(三):我推崇的几篇是

  《交流》,《公墓》,《五月》,《上海的狐步舞》。。。。。。他的《内容与形式》写得实在是太对了

  “解决问题方法不应该是拿偏见, 拿一个钥匙去开各种各样的门。

  哲学是从各种各样物质运动里边抽象出来一个综合的一般的叙述, 解释法则,

  在这里边已经除去了物质或文化个别特殊性我们可以拿同一的方法论去处

  理各种问题, 但不能用同一的理论去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在文学上也是这样。文

  学, 艺术社会科学不同, 有它的特殊性。把社会主义运用 到文学上来应用, 而

  且把社会主义的, 文学作品的思想批判称为艺术批判, 不仅是把做手套的理论来

  做鞋子那样的笑话, 实在是无耻的夸大和对于艺术本质的歪曲。这样的话, 对于

  机械论的现实主义者, 虽然逆耳, 怕也不失其为忠言吧。”

  《穆时英全集(全3册)》读后感(四):《書裏書外的艷媚》

  《書裏書外的艷媚》 曾經,皇城根下,八大衚衕與琉璃廠祗隔了一條櫻桃斜街;曾經,上海灘的四馬路上,雅號長三書寓俗稱長三堂子的香艷去處與白紙黑字的書肆比鄰而居。 書裏書外的艷媚,京都與商埠,哪一個都不肯稍微謙虛著點。 曾經,上海灘南京路永安公司的金筆柜檯裏頭站立了一個「康克令西施」。當時有人這麼寫道:「玉手親持,含情授受」-於是乎,不管寫字的與不寫字的都來買康克令金筆了-「由此趨之者如鶩」。 因此,穆時英寫的小說《黑旋風》裏頭,也出現了一個「牛奶西施」。 因此,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與《怨女》裏頭,也出現了一個「麻油西施」。 《黑旋風》裏頭的「牛奶西施」,移情別戀了,弄得那一個「黑旋風」與上海灘自此結上了冤孽,口口聲聲嚷嚷著要去作一囬梁山好漢:「好,我要走了,囬頭我要帶兵來打上海時,說不定……哼……」 《金鎖記》與《怨女》裏頭的「麻油西施」,大公館裏頭兩處的轉臺都不咋順遂。待到翠綠變成了焦黃,嫣紅變成了茄紫,已成了怨婦的她,心裏頭念念不忘的還是她梳著油亮大辮子的那一個年代聽到的那一聲呌喚:「大姑娘!大姑娘!」,勾魂似的聲音 「在呌著她的名字。他在門外叫她。」 曾經,那一條男男女女摩肩接踵的四馬路上,還響亮過一個名字-「惜春老四」,還響亮過一個名字-「富春老六」。這兩個粉頭,似乎在當年,是有些個并駕齊驅模樣的。 因此,茅盾的小說《子夜》裏頭,也出臺了一個「白家老五」,也出臺了一個「馮家老九」。雖則,以她們這兩個下堂妾的身份,在小說裏頭,角色不大。不過,戲份卻也不小。 因此,穆時英的小說《上海的狐步舞》裏頭,也出臺了一個「寶月老八」。 因此,張愛玲的小說《怨女》裏頭,也出臺了一個「憶妃老九」。 「康克令西施」、「牛奶西施」、「麻油西施」,「惜春老四」、「富春老六」、「白家老五」、「馮家老九」、「寶月老八」、「憶妃老九」,書裏書外的艷媚,這麼數數,就有一大堆了,姹紫嫣紅的。 現實與虛擬,一廂是纏夾得很的。 現實裏頭的艷媚,想要跑到書本裏頭去,千古留一個芳名;虛擬裏頭的艷媚,想要跑到書本外頭來,實實在在地勾搭一囬,了卻一點念想。 看懂了并且兌現她們這些心思的,似乎還是穆時英這一個洋場大少爺,比較早一點。那一篇《黑旋風》寫於一九二九年;那一篇《上海的狐步舞》寫於一九三二年。 那時候的茅盾,《子夜》大概還在出版的進行中吶。 那時候的張愛玲,還剛進聖瑪麗亞女校念書吶。 一個現實裏頭的艷媚-「康克令西施」,後來好像也是很有些個下囬分解的。 一個現實裏頭的艷媚-「富春老六」,好像還在一家名字呌作「大西洋」的番菜館裏頭,留下了一個「金碧多濃湯」與一個「六小姐炒飯」什麼的好手段。 穆時英呢,自然是也不甘心他筆下的人物日後落寞。於是乎,就給「寶月老八」還留下了一個諢名-「沙利文麵包」。 不過,這麼看來,穆時英寫的那一篇《偷麵包的麵包師》,故事的結局就不那麼絕對了。因為,「沙利文麵包」啥的這麼一寫,除了書裏頭的麵包師之外-偷麵包的人,在書外頭,就要多了去了。至少說是想偷的,絕對的是多得很。 -ZY.S. 2013-March-24,滬上「南石軒」

  《穆时英全集(全3册)》读后感(五):双生梦。

  当我穿梭在上海的地铁上。

  眼前迸出一句话。“造在地狱上的天堂。”

  简单而有力的八个字,穆时英可以将人带到那个十里洋场的上海,而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是栩栩如生的。

  好一个《南北极》。好一个《黑旋风》。

  《黑旋风》中的“我”和汪大哥看似只是一般的、随处可见的地痞流氓。而穆时英不是这样刻画的。“我”也好,汪大哥也罢。在这流氓的身上有一种热血的冲动和爱。让人刹那间就想起了梁山上的好汉们。也许人是粗野是鲁莽,但这又是一种真性情,一种毫不做作的态度。天不怕地亦不怕的浑然天成的好汉形象。

  汪大哥爱小玉儿,可是最后都不曾伤她一分一毫。“我”为汪大哥而气愤不已,就连坐牢也不怕。

  当所有人喜爱穆时英的这种直率笔调时,他剑走偏锋。

  看前期作品是。他的文字是有力而明朗的。也许那些少年诸事不顺,但是那股热情仿佛岩浆要冲破一切般。那般的汹涌那般的真挚那般的强烈而无法压抑。一气呵成。读来也觉得酣畅淋漓。

  在其中有年轻人铁铮铮的耿直,更有一份厚重的义气在。

  难道只有这些?

  转到《公墓》或是《夜》。那些明朗不见了。那些短促而强烈的亦不见了。从前期那些有力的感叹号慢慢渐变到了,悠长而绵延的省略号中去。

  那些寂寞的哀伤的。不为人知的。淡淡的。流泻出来的悲哀、寂寞。像一只手从书中慢慢的伸出来,攫取心底的那一块,压出不放。你也不忍遽离。

  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美。

  正如直线和曲线。正如刚与柔。

  不同的两种审美情操。

  矛盾却也和谐。

  双生的美感。

  穆时英的短篇精彩。稍长篇幅的写的也甚是出彩。

  小说《交流》里。各种鲜活的文字。

  一跃而出。

  其中“命运之神露着牙齿狞然地笑了!”全篇共出现多次。

  (很多次不详解。)

  穆时英的笔调冷然一步步像是嘲弄般的将悲剧的故事一步步拖曳至后。

  一片空漠的气氛。

  读罢,只觉得可悲。故事中的人们早就满目疮痍。何等悲凉何等抑郁。

  “别人全有安慰者,同情者;他可没有!他有的是自己的影儿!”

  主角雄霄本也是一个含着同情心的多才多艺的男子。最后剩下的是“报复”、是“铁”和“血”。是和心爱的女孩的决绝。

  没有最后。如果真的要有的话,只剩下荒凉与所有人的不幸。

  他写到“薄命总是薄命,飘零总是飘零。”令人不禁唏嘘一片。

  可是穆时英是不停地抗争着,“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真有雄霄的一个身形啊。

  可是28岁的生命太过短暂,短到不曾让他留下更多更多,有趣有力或是寂寥孤独的文字·。哎。还想再多看一点。

  我明知“寿则多辱”却偏偏还是想要多看一些。

  穆时英,你始终不出名。真好。

  我会记住你的犷野。

  世人不需看到烟火的璀璨。因为夜空会记得那瞬息美好。

  历史不会遗忘一个如此有才情的。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穆时英全集(全3册)》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