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秘密图书馆》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7-27 10:16: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秘密图书馆》读后感100字

  《秘密图书馆》是一本由(英) 奥利弗·特尔(Oliver Tearle)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秘密图书馆》读后感(一):我是译者,请多指教。附《译后记》。

  大好,我是这本书的译者,小树。

  翻译中肯定有错误地方,请大家指正。如果书籍再版的话,一定会更正过来。

  这本书的英文版不好找,如果哪些句子不通顺,欢迎你留言,我把原文附上,共同参详。

  多谢了!

  译后记

  有人读了《围城》,求见作者钱钟书道:鸡蛋好吃,何必见鸡?延续这个类比的话,《秘密图书馆》讲的就是鸡的秘密生活

  作品之中,有一个理想世界,如煎蛋般洁香嫩。作品背后,另有一个现实世界,如鸡窝蓬乱发臭。两相对照到了联系,看到了冲突,别有趣味。这大概就是本书——以及其他书话——的有趣之处。

  在所有关于作者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看作者的成长。例如,乔治·艾略特的一节中讲到,她年轻时翻译了一本耶稣传记培养了她健康怀疑精神。例如,伦·坡为了生计,靠编写关于软体动物的书挣钱。类似轶事散落书中各处,逐渐拼凑成一幅完整图画。在这幅图画中,著名作者们的生活与我们并没有太大不同——谁都无法免除生活的徭役和命运无常。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动笔写了,并且一直写下去。我自己是一个起步阶段写作者。这些故事安慰了我的某些莫名焦虑

  最后说说翻译。翻译如同育儿开始之前,不知道一个孩子这么辛苦。开始之后,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捉襟见肘情况下,尽量问心无愧。等到孩子成人离家,又渐渐忘记曾经的辛苦,只是为所取得的结果自豪——即便那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

  翻译这本书的难点在于专有名词。我并非文学专业出身,所以许多文学名需要一一查考。这个过程中我惊讶发现,本书中所涉及人名书名,有许多尚未有通行的中文译法。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尽力找到最恰当的翻译,同时附上原文。因为能力有限,想必现在书中还有翻译不之处,请读者在豆瓣页面留言指教。

  翻译过这本书之后,我的最大感受是:真想把书中提到的书全都读一遍!世界上的好书如此之多,若是我躺在临终的病床上,忽然想起某本好书还一直没来得及读,岂不遗憾!这种对书籍与知识渴望,或许就是我翻译这本书的最大回报。若是读者能分享这种渴望,我作为译者,会非常荣幸骄傲

  《秘密图书馆》读后感(二):当一个编辑进入这座秘密图书馆

  老实说学生时代结束后,我就没怎么进过图书馆。所以,当我选择进入这座虚拟的秘密的图书馆,内竟也有种学生般想要发现点什么的雀跃感。

  下面就是一个学艺不精的图书编辑的发现:

  1. 一本书要取得深远的影响,主编本人很重要。

  西方世界第一本教科书——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并不是欧几里得的全部原创。但是《几何原本》取材于许多其他的著作,前面的部分被认为大多基于毕达哥拉斯的著作,其中有的内容可能也参考了希波克拉底的一本书。那么欧几里得到底是谁呢?或许,他称得上是这本教材的“主编”,只是其他的编著者并不知道他做了这件事。

  这位主编的伟大才华在于,他把其他数学家所得的定理融合在一起,并且把几何和三角学的整个学科用简明易懂的方式呈现了出来。这本《几何原本》在中世纪,成为印刷数仅次于《圣经》的著作,真是让人惊叹。

  2. 云吸猫并不是当代人或豆瓣er才喜欢做的事情。

  16世纪的印刷商助手鲍德温同时也是一名作家。他写作了一本《小心猫咪》,书里的猫还会说话,就像人们常常渴望的那样。尽管这不是一本赞美猫咪的书,但它充满戏谑、讽刺和创造。我们的作者在书中不无艳羡的评价这本书:

《小心猫咪》是鲍德温的杰作,代表了他对英文小说的最大贡献。而且它讲的是猫。夫复何求?

  哈哈哈哈哈哈哈

  3. 当一本书销量不好,在现代出版企业,它可能只能有一次生命。可是,在过去,它也许会通过再版这种方式焕发生机。

  1860年,一位名叫燕卜荪的出版商推出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名字叫《第三次死亡》。它没有泛起什么涟漪。但是一年后,它被重印(应该是再版)并取了新的名字《蛇迹》,结果一周就卖出了1000册。

  当然,这样的销量源自一些意外的促销手段。我会在下面这个节继续说这个故事。

  4. 名人大V摇旗呐喊,或者大肆批评,是一本书最好的促销利器

  上面3中讲到《蛇迹》的大卖,原因或许并不是它换了新名字。毕竟新名字对于那些惧怕软体动物的读者来说比“死亡”可能更恐怖。原因在于乔治·艾略特的精彩评价——不喜欢这种“愚蠢的小说”。这一骂,骂出了读者的好奇心。

  另一本因为大V名声大噪的作品叫《血字的研究》,作者柯南·道尔,我们熟悉的福尔摩斯系列的创作者。可是他的第一部作品《血字的研究》,一直被拒绝!最后终于发表在《必顿圣诞年刊》,结果依旧不温不火。

  凑巧的是!读过并喜欢第一部福尔摩斯的人,约瑟夫·斯托达特(也是一位编辑)在1889年的一场晚宴上,说服柯南·道尔继续写作第二部小说。幸运在这时眷顾了柯南·道尔——当时的大V奥斯卡·王尔德也在晚宴的现场!

  5. 共享经济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图书不就是最早的“共享物”吗?

  19世纪60年代,英国大部分的主要火车站都有一个W.H.史密斯的摊位。当时,该公司还建立了一个流通图书馆,用户可以在一个站点借书,然后在另一个站点还书!人们真的可以读遍全国。一本书在铁路上流转,又像是知识的循环漂流!多么有趣!

  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地铁站、高铁站没有这样的服务?也许手机并不是一个好的发明,我们丧失了多少有趣的体验啊,无奈的摊手~

  6. 也许每个作家都具有双重或多重身份,斜杠青年也并不是新名词。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的小说家布雷登是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小说家。——有时,她创作奇情小说,用来支付账单。——有时,她创作现实主义小说,用来赢得文学声誉。问问你身边认识的作家朋友,他们也许也正在如此——一方面是一位网络小说的大V,粉丝无数,一方面是严肃文学的创作者,只拥有为数不多但忠实的小众拥趸。

  当然,你也许认为这其实也还是一种身份,毕竟都在创作小说。那么看看列夫-托尔斯特,他还是个插画家。他还为他的孩子画《海底两万里》中的场景。正像是许多豆瓣er所做的那样。

  ……

  普天之下,没有新事。普天之下,又尽是新事。当我们探寻到这座图书馆里每本书、每个作者、每个时代的秘密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思想的往复、流转与传播,历史变成了流动的河流,或者一串流光溢彩的珠子,而不是一个个尘封起来老旧书页。

  编辑或者非编辑的你,进入这座图书馆又会发现哪些秘密呢?我热切地期盼着大家的答案。

  《秘密图书馆》读后感(三):图书馆的秘密故事

  彭笑远

  置身于图书馆时,读者的注意力常常会被名著或当下流行的书吸引。其实,偌大的图书馆中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它们静静地躺在图书馆中,等待读者一探究竟。这正如《秘密图书馆》的作者奥利弗·特尔所言,《秘密图书馆》不想成为“影响了历史的九十九本书清单”。相反,它是好奇心的混合物,是对一间想象中的图书馆的快速浏览——图书馆里堆满了我们熟悉或陌生的书。

  《秘密图书馆》试着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因此,本书有两个相互关联的目标:一是揭示名著鲜为人知的一面,二是说明某些无名的书籍是如何与我们熟知的世界有着惊人的密切关系的。它从熟悉中寻找陌生,从陌生中寻找熟悉,简言之,它尝试发现人类所写过、录入过、刻过、口述过或制造过的最知名和最无名的书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一

  奥利弗·特尔虽然是英国拉夫堡大学、华威大学英语讲师,却并不将视野局限于文学,而是将视野扩大到整个文化领域,去探究书籍与西方文化的渊源。为此,奥利弗·特尔以历史时间的先后为轴线,从古希腊罗马讲起,一直讲述到现代,领着读者去探究图书馆中书籍的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故事。

  据此标准,奥利弗·特尔在第一章《古典世界》中,不仅提到了著名的文学经典《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古希腊悲剧等,还特别提到了《几何原本》。因为他认为,《几何原本》并不是留存至今最古老的希腊数学著作,但《几何原本》所产生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学者们几乎毫无争议地认为它是有史以来影响力最大的教科书。然而,《几何原本》也是影响深远的著作中人们读得最少的一本。

  奥利弗·特尔还特别重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他在最后一章,也就是第九章《现代世界》中所言:现代难以定义。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世界不再是老派的,成了现代的?人们观点各异,但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清楚地看到,世界改变的方式是100年前的人无法想象的——而且改变的速度似乎还在加快。因此,我们会见到小说开始进行试验,机器人的概念在一出晦涩的捷克戏剧中出现,以及无数试图将现代世界从A到Z归类的新尝试。

  如书中提到,麦克卢汉的《古腾堡星汉璀璨》的核心论点是技术的发展,比如活字和大规模印刷不仅改变了我们阅读、写作或者购买书籍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思考的方式,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麦克卢汉也思考了技术上的下一个大发展可能会是什么,他预测这个大发展的一部分内容会包括电视的发展,可能会制造出一种用作研究和通信工具的电脑,它让每个用户都能接触到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一切都在点指间完成。事实上,麦克卢汉的预言早已成真。今天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早已让每一个使用者身陷信息的海洋,同时,今天的“书籍”和“图书馆”也面临着新的革命。

  二

  从西方古典世界到现代世界,奥利弗·特尔在《秘密图书馆》中纵论西方三千年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化书籍,涉猎方方面面。但本书读起来并不枯燥乏味,相反,却让人读得津津有味,原因就在于他对于所论内容驾轻就熟,语言表达幽默风趣,轻松自然。本书中很多章节的题目起得很有趣,如第四章《启蒙时代》的一节标题就是《醉酒的跳蚤和显微镜》,颇为吸人眼球。英国科学家胡克为了观察显微镜下的跳蚤,故意用白兰地将跳蚤灌醉,以便跳蚤能够乖乖地昏睡过去。由此延伸开来,本节还讲述了科学家胡克和牛顿之间的恩恩怨怨,读来不禁让人感慨。

  再如,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文学十分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奥利弗·特尔对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名著《水孩子》的评价颇有调侃意味:《水孩子》一定是有史以来最古怪的儿童经典之一。作为一本儿童幻想小说和一篇基督教寓言故事,它还包含了离题万里的对达尔文进化论和政治讽刺的长篇大论,仿佛金斯利已经记他的目标读者是谁。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早期写作儿童文学的作家还没有树立完全彻底的“儿童本位意识”,因此,在创作中难免夹杂着许多非儿童的东西。另一方面也在于《水孩子》的作者金斯利把教孩子过有道德的生活视为己任,这说明他是一位在儿童文学创作严格秉持“寓教于乐”原则的作家。

  这样有趣且精彩的评论在本书中比比皆是,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一步探究作者提到的那些书。而图书馆中更多的书,也在静静地等待着读者的光临,期待着读者与它们相遇,展开一段充满温暖与愉悦的阅读之旅。

  本文原刊于《光明日报》(2019年08月17日09版)

  《秘密图书馆》读后感(四):几处较明显的翻译问题?

  轻轻松松读完全书,不知为何没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只是读到后来,注意到有些地方的翻译好像存在问题,才开始留上心,因此这里列出的问题或可商榷之处基本上都在后半部分,而且多是在缺乏原文的情况下揣摩推测出来的,如有不对请指正:

  1、P75 第6行 “提取者或发明者” 应该是“提出者或发明者”。

  2、P75 倒数第6行 Computer 最好还是译作“计算机(员)”而不是“电脑”,“电脑原指做计算的人”这种说法还是有些古怪的。

  3、P76“好奇的陈列室”不知原文是不是Curious Exhibition,反正翻译成“好奇的”是有些不对劲的。“Curious”还有“稀奇古怪的”这层意思,更说得通一点。

  4、P80 第10行,“甩下了她的签名”这种表达读起来也不是滋味,不知对应的原文是什么,也许是“龙飞凤舞地签名”之意?

  5、P92第4行,“阴茎”是“一个男人的院子” 这读来也感觉有些不对,“院子”对应的原文是“Yard”吗?也许可用“男人的棍子”或“男人的烧火棍”之类?

  6、P114 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 一般译作“《炉边蟋蟀》 而不是《灶上蟋蟀》。

  7、P121 第10行,“达尔文的叔叔”应该是“达尔文的舅舅”,虽然英语中叔叔舅舅二者都是uncle。这位乔西亚·韦奇伍德(Josiah Wedgwood)的姓不是达尔文,显然不是他叔叔啊。查一下资料,可知达尔文后来娶了他青梅竹马的表姐艾玛·韦奇伍德,后者正是这位乔西亚的女儿。

  8、P123第12行 “南极的斯科特(Scott of the Antarctic)”最好翻译成“南极探险家斯科特”,此人在南极探险时牺牲了。我在孔网拍卖区买到过一套 SCOTT'S LAST EXPEDITION(Vol.I & II)。

  9、P138 第9行 “孙子”是否为“外孙”,虽然在英语中二者都为grandson?作家理查德·马什(Richard Marsh)是理查德·伯纳德·海尔德曼(Richard Bernard Heldmann)的笔名,说著名的恐怖小说家罗伯特·艾克曼(Robert Aickman)是他孙子,除非后者也是笔名,其姓氏也是海尔德曼(对此我未查证)。

  10、P181第2行“尼采的姐姐伊丽莎白”应该是“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虽然英语中姐姐妹妹都是sister。

  11、P181第3行 proto-Nazi译作“雏形纳粹”也有些别扭,不知专业的译法是怎样的?

  12、P183倒数第8行“这首诗无法送达”是否可改为“这首诗无法兑现”?英文原文是deliverable吧?(此处伏尔泰评论卢梭的诗歌《后代颂》,讽刺卢梭将5个孩子都送去了孤儿院。)

  13、P191 第8行,将勃朗宁夫妇儿子的名字 Pen直译成“笔”,不如依照惯例翻译成“佩恩”?

  14、P193 倒数第3行,艾略特诗歌《荒原》最初的标题 " He Do the Police in Different Voices" 被译作“他用不同的声音读警务版”好像也不准确。如后文所述,这个说法来自狄更斯的作品《我们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网站 http://hedothepolice.org/about/title.html 介绍,它指某位读报人在读报纸上的文章时,用不同的声调读出不同人(特别是警察)说的话,据此我觉得可以翻译成“他用不同的调门模仿警察的声音”。

  15、P194 第13行,“而不是听‘活的’(live)音乐”,此处应该是“而不是听‘现场演奏的’(live)音乐”,正如电视中的现场直播也是用live。

  16、P195第1行, 大桥在“陷落”,这里指的是儿歌“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陷落”还是用“垮塌”更好?

  17、P196 第11行, 伦敦城指的是中心区,也叫作“平方英里”(Square Mile)。百度翻译给出的译文是:方里小地(指伦敦城,银行和金融业的聚集地)。

  18、P196 倒数第4行,“她发现了市场上的一个机会”,改译成“她发现了一个商机”如何?

  19、P197 倒数第8行, “百老汇走道”(Broadway Walk),改译成“百老汇步行街”如何?

  20、P198 第3行,“语文会所”(Philological Society),改译成“语言学会”?

  21 、P200第1行,“补偿社会价值”(redeeming social merit),若改译成“有益世道人心”不知是否有些牵强?忘了《邻人之妻》中是如何翻译的了。

  22、P210 第11行,电脑成像(CGI)技术 ,一般翻译成“电脑特效技术”、“电脑(三维)动画技术”。

  《秘密图书馆》读后感(五):有趣的“文学考古”

  阅读的历史由来已久。书籍的起源就像语言本身的起源一样难以确定。原始意义的阅读,源于对记忆之物和图像的解码。比如,穴居人用矿物石作岩画,或在龟甲兽骨上刻字,或用结绳的方式记录月亮周期。不过,阅读有意识地成为公众要求,显然没那么早。

  在《秘密图书馆:一部另类文明史》里,英国历史学者奥利弗·特尔从古希腊世界开始考察阅读史,很有道理。因为正是在那时,书籍才真正被发明出来。发达繁盛的文明,推动了图书的需求。诗歌、历史、数学、戏剧等纷纷以书写的形式留存。古罗马人之所以写作,主要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图书成为宴饮日里受欢迎的结盟礼物。古风时期之后,希腊人和罗马人手捧从埃及引进的莎草纸撰写的书卷,图书慢慢走过时间,成为历史的见证。

亚历山大图书馆

  《秘密图书馆》从古典世界开始,一路沿着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代、浪漫主义时代、维多利亚时代,然后讲讲美国、欧陆,直至现代世界,这样的结构配置和通常的阅读史书籍并无太大区别。然而,本书之特别就在于,主线虽然如此安排,作者却并不“老实”,他像一只好奇的喵,伸出爪子挠来挠去,扯出了各种线头。每一个小小的线头,牵出一些小小的趣闻,通往奇怪的方向。

历史学家埃里克·夸克尔在中世纪书籍的封面里发现了“隐藏图书馆”

  比如,说到荷马,自然会想到《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作者却大谈一首名为《马吉特斯》的喜剧诗,据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把它归为荷马的作品。这是一首什么诗呢?它也被叫做《蛙鼠大战》,两种动物的争斗被解读为希腊人和特洛伊人的那场大战。

  还比如,英王理查二世,十岁继位,这个倒霉的人儿成了莎翁剧中人。可是,本书作者关心什么呢?作者说,我要感谢理查二世,用英语写成的第一本食谱是为他编制的,名叫《烹调方法》。其中包含了三种意大利面的最初的英文食谱:意大利饺、千层面和奶酪通心面,这还是第一本提到橄榄油的英文书,并且列出了早期的沙拉配方。

  再比如,讲到爱伦·坡,要么就是说他的侦探小说,要么说坡的诗歌也很有魅力。可是,坡一生之中最流行的畅销书,既不是小说,也不是诗歌,而是一部叫做《贝壳学家的第一本书》的科普读物,况且,这部作品还被坡的传记作家认为太过平庸而弃置不提。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7.6(意)翁贝托·艾柯 / 2014 / 译林出版社

  作者的偏好真小众啊。以上这些例子,书中到处皆是,一些论调或者所说的“第一”,可信可不信,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权且当故事来听吧。作者仿佛一位“文学考古”人,从不知哪些角落抖搂抖搂,拎出了一堆结满蜘蛛网的古旧书籍,搭建而成的这座秘密图书馆,装满了无用的知识、古怪的念头、淹没的传说、被遗忘的作家和匪夷所思的逸闻。

  这种情形让我联想到翁贝托·艾柯。这是相当“艾柯”的口味。艾柯曾经阐述“爱书狂”的各种表现,其中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有古癖,专好冷门。艾柯还说,没有什么比罗列清单更能引发读者共鸣。世人总喜欢列清单,《秘密图书馆》亦不妨视为一份小众冷门古旧书的清单,这样的一份单子自有它的一种乐趣。艾柯还说过,在书籍要传播给我们的指定记忆之上,附加了它自身渗透的“物理记忆”,书籍自身故事的芬芳。

  今天的一个问题,大家似乎都想从“读书”里获得“有用”,而丢失了一种单纯的兴味。图书史呈现载体的变化,在互联时代,书籍似乎面临穷途蹇运。其实,不必忙着为图书撰写讣告,“别想摆脱书”,书籍可以死,书仍永生。拥有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欢书的心情。

  《秘密图书馆》读后感(六):《秘密图书馆》:一日看尽长安花

  (发表于《解放日报》,有删节)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讨论,有读者发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不时会出现一些引用方面的一些讹误。这个问题本身其实不难解释。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王国维在写作时引用诗文,往往凭记忆而就,出现错误在所难免。但另一方面,这种“诗书满腹”的状态,在往日是身为文人的基本功,时至今日却越发稀见了——对于一般的“文人”而言,即便日常需要以写作为业,所用到的素材也可以通过越发丰富的实体文本和网络搜索实现更加精确的利用。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这种素材的“信手拈来”,却对个人的思维方式,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们的思维越发趋近于一种“索引”,只需要知道信息的大概位置,然后通过搜索便可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可久而久之,这种索引性的思维方式,会不会让我们距离真实的信息越来越远,最终变成无用且危险的“空中楼阁”呢?

  谈论信息传播与文明之间交互关系的作品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大抵上是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入口:“信息爆炸”我们已然习以为常,眼看着就要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信息将以更加高效、快捷的方式得以生成和传递。但在这种“智能化”达到极致的同时,人类又不面对文明的未来产生忧思。不过,作为一部通俗的“另类文明史”,《秘密图书馆》虽是围绕“媒介”与“文明”来展开,笔触却轻松许多。作者选用了人类历史上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最重要的信息媒介——书籍,来串联起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作为一部“文明史”,本书的另一个特色,便是篇幅短小,选材以点带面,很符合时下流行的“极简风”。本书作者、英国多所大学的年轻讲师奥利弗·特尔选择了构成人类文明史的浩渺书海中最具代表性的与趣味性的内容,串联起一段由诸多知名及无名经典写就的人类文明史。读罢本书,或许会让读者有种“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愉悦和自在。

经典盲区与无名经典

  今天的我们很喜欢谈论“经典”这个概念,但一直以来,对于“经典”本身的定义,人们始终是众说纷纭的。譬如哈罗德·布鲁姆就曾在他专门用以定义经典的作品《西方正典》中提出,“经典的真正问题,在于那些渴望读书者在世纪之末想看什么书……读书必有取舍,因为实际上一个人没有足够时间读尽一切。”这个问题,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同样也显得尤为迫切。然而,当经典问题被简化为个人的取舍选择问题,它便不再会是一个可以给出确切答案的公共论题。正像是本书作者在开篇便曾提到的一个段子,说有人问英国作家切斯特顿,倘若独自一人置身荒岛,你希望自己身边带着什么书。一向机智过人的切斯特顿答道:“《实用造船指南》。”看来即便是大作家,也不觉得“毕生之书”能够比求生本身更重要。

  尽管众说纷纭,但对于“经典”,我们至少可以有一个共识,即它想必是那些我们都曾有所耳闻的书——也更可能是大家都曾耳闻,却不曾“见面”的书。我们不曾与它们“见面”,似乎是因其卓越的经典性而望而却步,但实际上,经典的另一个层面,终究是实用——它必然是曾对人类、对时代起到过重大作用的作品,倘若真正“大而无当”,那么也就没有流传的必要。

  在《秘密图书馆》中,针对人们百闻却不曾见面的经典,作者提出了两个有趣例证,一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另一本则是但丁的《神曲》。尽管现在的人们往往对它们望而却步,但这两部实际上都是实用的,甚至是颇有趣味的作品。比如《几何原本》,它曾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教科书,成为印刷数量仅次于《圣经》的著作,在9世纪时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激发了中东地区接下来几个世纪许多数学发现。而另一方面,《几何原本》的趣味性也是可以得到印证的。相传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有一次发高烧卧床不起,读《几何原本》第五卷“比例”时竟读得激动万分,一跃而起,病也好了大半——传说归传说,《几何原本》可能替代不了感冒药的功效,但它完美的逻辑结构与数学魅力,还是足以令人心旷神怡。

  相比于令人心旷神怡的《几何原本》,《神曲》这本经典著作,大概就不那么让人愉快了。作为一部长诗,《神曲》的神学主题在今日已被大大削弱,作为中文读者的我们大概也很难欣赏到它的诗歌魅力(在国内通行的译本中,田德望和王维克两位先生均以散文体译出,朱维基先生的译本虽为诗体,但也难符原作神韵),但其内容本身的直白,甚至有些“粗俗”,却不难在今日为我们所理解,甚至是“欣赏”。譬如但丁曾有两次写到“屁声大震”,地狱更是肮脏不堪,被腹泻物覆盖。但这样的描写并不是为了取乐,而是针砭时弊的——至于今天的我们,倘若有机会(以及勇气)再读这部作品,大概也可以揭开这部经典玄而又玄的面纱,体味到但丁的真性情吧。

  除了这些出人意料有趣的经典作品,《秘密图书馆》还提到了一些“无名经典”。这个概念本身乍看起来有些矛盾——倘若无名,便是不再流传,那么又何来“经典”之意呢?但实际上,有些作品也实打实地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后来却阴差阳错地隐于时代长河之中,例如英王理查二世曾命一位匿名作者编纂了《烹调方法》一书。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菜谱,其中的菜式甚至十分丰富,并且产生了一个持久深远的影响——其中有“cury”一词,本是指一种用辣酱进行的烹调,后来随着在远东旅行的英国商人来到了亚洲,最终融合成了南亚的代表菜式“咖喱”。尽管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一点,但这种深藏于语言中的微妙,也时常佐证着流变中的文化,何以铸就文明。

文明与书籍的“相互塑造”

  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在古登堡的印刷机开动之前,西方世界中的书籍一直都是奢侈品,因而很多作品并没有办法流传下来。这种资料不足,既导致了当时信息交换的缓慢,也导致了后世的我们常常会将古代世界的文明认作是一片昏暗,直到古登堡亲手带来了“星汉灿烂”的曼妙景象——书籍给我们以文明,反过来,我们也从书籍当中认读文明。

  和所有技术一样,西方的印刷技术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古登堡的印刷机,在最开始往往承接的是传单和小册子——英文中至今仍保留着“pamphlet”一词,指代这种至多几十页的小型印刷品。但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变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却都是以这种印刷品为载体方能实现的。比如马丁·路德的小册子《论赎罪券与恩典的布道》,甫一出版便引起轰动——顺便说一句,早在那个时代,人们就已经能够通过“转发推荐”来表达自己对某个内容的喜欢了。一本内容出色的小册子,往往会先传遍整个镇,接着四处旅行的商人和传教士会把它带去其他镇里,如果某个镇子的人感兴趣,当地的印刷工就会开动机器进行印刷,这样一来,一本小册子很容易就能够站上“流量风口”——不过,比较遗憾的是,一旦出了自己的镇子,小册子卖得再好,作者也很难拿到分红,而销售所得的钱款,最后其实都流入到当地书商和印刷工匠的口袋里了。

  但不可否认,“小册子”作为载体传递的文明,尽管体量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但这种技术限制却更利于简短观点的快速传播,推动了一次次思想变革,这种传播模式与近年来的“微博时代”颇为相似——当然,古代的小册子,毕竟不如今天发微博方便,所以当时的思想传播趋向于集中化,而今天的“微博热点”则要分散许多。而从这层意义上讲,当人们真正有能力快速印刷出物美价廉的“大部头”时,作者和读者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各种各样的长篇小说迅速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标配”,人们如饥似渴地在作者精心虚构的逼真现实当中,汲取自己有生之年还不曾体验的“他者经验”。早期长篇小说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丹尼尔·笛福“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推出的《鲁宾逊漂流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最开始出版时,笛福还曾试图伪装此书乃是“来自约克的水手鲁滨逊·克鲁索的生活和真实冒险”。只是随着此书的流行,作者的真面目也很快被揭开,但这并没有阻碍读者的热情,以至于笛福一口气写了好几本续作——但就和今天的文艺作品一样,这些续作都没有第一部作品卖得好,以至于未能流传下来。

  长篇小说一开始是人们居家消遣的必备之物,而随着铁路的诞生,人们便开始把它带上火车,用来打发在一开始还很缓慢的铁道之旅,于是书籍本身也随着文明一起,进入了“铁路时代”。英国人W.H.史密斯在1848年开了第一个“铁路书摊”,仅仅十多年,史密斯先生的书摊就遍布了英国大部分主要火车站。他借此建立了一个公共图书馆,人们可以在一个站点借书上车,然后下车时直接还掉。长篇小说的阅读量和需求量同步激增,但赚钱的不只是那些编故事的家伙。在这一时期,实用类的作品诸如《万事问答》、《比顿家庭管理全书》等开始盛行,它们热心地为人们提供有关一切问题的答案,堪称当时的“搜索引擎”。

  至此,书籍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开始变得密不可分,而我们的文明,也开始变得跟书籍息息相关。书籍的作用不再是提供消遣,而真正具有了改变现代世界的力量。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提及19世纪的巴黎,不难想起雨果笔下那个繁华与阴沟并存的《悲惨世界》;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则成了菲茨杰拉德笔下富有而忧伤的“盖茨比”们的舞台。人们以现实与高于现实的一切造就书籍,而书籍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

  文明给书籍以空间与可能,反过来,书籍也记录了记录时代,带给我们以文明的观感。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便只选取相关的边角余料,也足够读者窥见一斑。更有意思的是,在我们偶有空暇,回溯历史之时,我们自己也在创造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时至今日,尽管信息技术空前发达,但纸质书籍却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黯然退场,而是继续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与此同时,信息时代所诞生的电子书籍,包括全新的书籍流通方式,也让它的生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展。正如本书作者在全书最后谈到的,1995年有人在亚马逊网站上订购了一本侯世达以“人工智能”为主题写作的《流动性概念和创造性类比》,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网上买书——“所以我们以名字听起来如此古典的网站上卖出的第一本书来结束我们的图书馆之旅,看上去倒也合适。”我们无从预知,未来的书籍——信息将以怎样的方式诞生与流转,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与我们的文明,必将共生共存。

  而至于阅读这本《秘密图书馆》读者,在读过这些有趣的秘闻轶事后,或许也会对阅读,甚至是人类文明本身产生进一步的思考。“走马观花”当是赏心乐事,但此类活动应当成为一个入口,引领人们走进更丰富广阔的“大观园”——读这本书如此,也许当人们面对当下爆炸的“信息之海”,在海量信息中自由徜徉时,也更应当保有一份对深入探究的渴望与细致求索的耐心。或许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让生活——甚至是文明本身,变得更加审慎与从容,从而避开赫胥黎的噩梦:“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秘密图书馆》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