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元的铁道旅行》是一本由刘克襄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是你的铁路
●高铁部分没亮点,钢筋水泥实在也亮不起来,但是小站和风物比较有意思。
●下次去台湾走趟铁路游~
●旅行不是目的,而是风景;世间的风景,心中的风景;若有共鸣,才是人间绝景。这本作为参考很不错。
●在图书馆“捡”的一本书,特色是通过铁道介绍台湾,不过都是很“乡土”的地方和物事,令人耳目一新。阿美族、太鲁阁族、撒奇莱亚族。。平溪、十分、知本、凤山(羊肉店、赤山粿、吴记饼店)、高雄(旧称“打狗”)、集集、大甲、三貂岭、牡丹、二结、和平、山里、后壁、菁寮、新埔、新竹、台中、侯硐、池上、奋起湖(小吃:爱玉子、树番茄、混蛋、春卷冰淇淋、酱菜、便当、火车饼)——这些都是站名。。还有甘仔店、纵贯线、淡水线、桐花。。。另外还有各具特色的铁路便当——我们这边就没有,火车上吃的都是一个样的盒饭。。。
《11元的铁道旅行》读后感(一):这是一种情怀
被这本书吸引,主要源于那种情怀,书上给人的感觉很好,很舒服,很朴素。同时,书里的插图真实,让人舒心!
一个钟的时间,翻完整本书,那种情调无限让人向往。书中随无很特殊的话语、或者特殊的地点,但他却明明确确给予我们一种追求自由,追求自我,思考自我,回归自我的情怀。
《11元的铁道旅行》读后感(二):去台湾一定要坐火车
这是一本很精致的书。从纸张的触感、封面的设计、插画的绘制、图片的排列都透着台湾人的细腻,让人有买一本收藏的冲动。
每一处车站就是每一个篇章,其中最为出彩的则是每篇所附的手绘地图和代表风物。而相比之下,语言略显平淡了些。多是以说明为主,间杂一些作者回忆的叙述,当台湾火车站的介绍读来更好,不能以故事、散文来要求。
可能是之前对台湾的火车已经有了很好的印象,此书并没带给我任何惊艳,所配的图片也是寻常不过,没有任何艺术色彩。谷仓、水田、远山,都是些平实的景象,以至于我总在想,我们的火车站中也应该能挑出些和他们媲美吧。是我没有读到过关于我们火车的书,还是我们的名山大川太多了,掩盖了默默的车站。
静下心来,无处不风景。做一趟花东线,只是静静地欣赏沿途的景色,应该比奔波的环岛几日游更让人向往吧。
《11元的铁道旅行》读后感(三):铁道游台湾
近来越来越关注台湾的。
因为,嘻嘻,终有一天会去台湾的!
铁道+旅行的种种故事。
去一个不知名的小站,可能仅仅因为那个站点的名字而已。或者途中因为看到什么好景致而临时下车。
比如可能因为车窗外一个孤零零的大树和一个寺庙而下车一探究竟。发现日本动画片都挺有想象力的。小妖精小鬼也都如此可爱,所以要接着看《夏目友人帐》,今天看书,讲到高铁旁边的两座庙,让我想起有一集里面的庙神。他的身体大小是由给他供奉的人的多少决定的。以前供奉的人多,所以有成人大小。后面附近村庄的人基本搬走了,供奉寺庙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最后常年只有一位老奶奶常来祭拜。所以庙神最后只有刷牙水杯般大小了。
嗯嗯,作家还是需要非常的敏感和感受能力吧。一件非常非常小的事情也可以写出那么多的文字。
又如铁道便当那一段。真真是让人感叹。为什么大陆的高铁或火车便当都这么的烂和难吃?!!这不公平啊!
《11元的铁道旅行》读后感(四):铁道里的乡愁
刘克襄11元的铁道旅行:喜欢铁道的人心里都有些宁静的乡愁吧 坐在火车的过道处一边看着外面飞逝的景色一边看着手中的书 只是高铁票太贵了也太快了。在书里看到台湾有个小站叫十分 那里的车票上会印着十分幸福 应该告诉二手玫瑰的 我们的火车真的往幸福里开嘛 。从齐栋的绿皮火车开始 关于铁路的书总会感觉到音乐的缘分, 看第一篇时耳机里是痛仰最美丽的一天 坐在寄念外面突然就觉出宁静来, 看遥远的家园一篇 周云蓬让海子的声音穿越而来 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当然关于台湾 会很自然想起胡德夫老先生 两岸火车上都是大地恍惚的孩子 北上广和台北都不是我们的家 我们的家和卑南族一样 一定在阿妈那里。当然刘克襄的书肯定躲不开菜市场的气息 踏上火车去菜市场和在火车上看书是一样的 不读书我可能只有一条命 读书让我拥有了重生的希望。 韩寒说没有完美的文化 没有完美的制度 我还是推荐了下朋友去台湾 用轻微的自己 去接触这片美好的土地。 杂记两处:一是火车上的年轻人 想起昨天晚间寒假后的街头和某日公交车上的一伙中学生 年轻人是有朝气和希望的 二是书中的南山村 没有让我想起陶渊明 却让我怀念雁湖
《11元的铁道旅行》读后感(五):铁道便当
不可否认的是,此书设计的精良,大量的手绘和图片,让读者阅读的时候感到轻松;语言上,简明又朴实,人似乎也在置身于那老旧的火车中,在台湾的山岳中穿行。每到一个小站都停下来,尝下当地的特产,随意的晃荡一翻,别有情致。
若将此书看做是火车漫游台湾旅行指南是不太准确的。因为书中关于如何坐火车,站与站之间如何的衔接,并没有详细的说明,恐怕这也是作者为了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凡事说得太明,反倒是没有了那份期待。旅行本身一项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凭己之力去探索和发现新的目的地吧。
而我看完此书,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台湾铁道上的便当。各种便当琳琅满目,不同的小站都会将当地独有的特产放在便当之中,便当也不仅仅是果腹的食物,更让人吃出了地理上的存在感。而老伯在月台上贩卖自家手做的便当,让人也吃出了暖意。千禧年的便当纪念盒,印制有“护你平安”字样的泰安的桧木便当盒,也都是可以留念的一些小物件。做事情无论大小,要的就是这一份用心。再想想大陆火车上的便当,也只能,呵呵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