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说:空气只是它的外在那一层,隐藏在那一层深处的是生命力。所以呼吸有两个部份,其中一部份是:身体在呼吸,由氧气和氮气等等所组成,另外一部份就是灵魂在呼吸,由生命力和神本身所组成。 ----《老子道德经》
2、存在只是一个过程,它必须要回归。就像是夜晚跟随着白天来临,而白天又跟随着夜晚而来临。所以,存在之后跟随的是空无,而空无之后则跟随着存在。如果一个人想要彻底的知道,那么他就不应该逃避空无;如果他想知道这整个完整的循环,他也必须完成空无。 ----《能量脉轮书》
3、除了爱以外,我看不出有任何其它的心理治疗。如果心理治疗师能够展现出大量的爱,那么那个疾病不要有任何分析就可以消失。
4、当你变成一个能量磁场时,当所有不必要的,被你在无意识中浪费掉的能量开始集结、汇聚在你的内在时,当你变成一个能量之湖时,将会开始吸引星星、开始吸引那超越的、开始吸引神本身。 ----《法句经》
5、进入过他全部过去的人将绝对健康和心理完整地回来。他不会有任何颠倒。仅仅通过去那里再返回,他的整个生命将被转变。那么所有他曾经能设想去做的,他都做过许多次了,那全是无用和徒劳的。 ----《奥修传》
6、「感觉宇宙它是一个半透明的在。」当你感觉到生生不息的存在的在时,你的头脑到心的去说格得完全宁静,你只是它的一部分,只是伟大的交响曲中的一个音符,生象年我多我实有负担,生象年我多我实有紧张:一个小也把大生象滴已经落入了海洋。 ----《静心观照》
7、我自己的了解是——生命中的任何东西都不及欢笑来得珍贵。欢笑带领你更接近祈祷,事实上,只有当你是全心投入的时候,你才会有欢笑。但你若能真心畅怀大笑的话,那你生命的各个层面——身体、心理和精神灵性——它们会一体共震地沐浴在和谐的传动中。 ----《智慧之书》
8、那是头脑最后的诱惑。继续观照,观照,再观照。直到那里没有东西看到,甚至没有无物可以看到。那么那个观照者单独留了下来,没有目标,当主观性单独留下来,在那种情况中,绝对的宁静是那革命。 ----《金色的风》
9、这是一个奇迹,如果你不再有兴趣,思想就开始变少。当你完全没有兴趣,它们就停止到来了。而一种无念的状态,没有任何抗争,就是一个人所知道的最大的平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佛陀的空无之心。 ----《奥修传》
10、有三年半的时间我是完全脱离这个世界的:没有报纸、没有书、没有电视、没有外界的消息。 ----《奥修传》
11、如果你讲少一点,听少一点,那么渐渐、渐渐地,你将会发现有一种洁净或纯净的感觉从你里面产生出来,就好像你刚洗完澡。它会变成可以产生静心的基础。不要一直阅读各种荒谬的东西。 ----《静心与健康》
12、对于知道了它的本来面目的真实的人,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同的。 ----《左巴佛陀》
13、你不会见到一个会和你握手的神。但是你会感觉到一种海洋般的能量围绕着你,并且遍布于整个世界上,在那种能量中你像一滴露珠一样的消失了;而那种经验是如此的喜乐,以致于没有东西可以超越它。 ----《奥修传》
14、你只要清扫你的喋喋不休的头脑,你只要努力不带头脑地看现实。只是看,一个纯净的看,赤裸裸地凝视,大手印就是你的,你会达成对人类意识来说可能有的最高的开悟。 ----《春来草自青》
15、所以不要浪费太多时间用化妆品、服饰和装饰品去打扮你的身体,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身体上面,因为身体属于大地,而大地会将它收回。尘归尘,土归土。你不属于大地,你属于超越大地的存在,你属于某种不可知的。你的家是在那不可知的之中,你只是这里的一个访客。好好的享受这个旅程,尽量善用这个旅程可以让你更了解、更成熟,这样你才可以带着你的成熟、你的了解和你的智慧回家。 ----《法句经》
16、那个你已经有的,你会对它丧失所有的兴趣。那就是为什么你会错过神,因为神你已经有了,所以你无法对它产生兴趣。你对世界有兴趣,对金钱、权力和声望有兴趣,那些是你所没有的东西。神已经被给予了,神意味着本性,为什么要去管本性呢? ----《一休禅诗》
17、我们出生时都如此纯净,天真得像一面镜子,反射着所有一切,内心里没有任何想法。 ----《左巴佛陀》
18、你或许会在其它很多事情上面成功,但是你对自己将会失败,这种事一直在发生。深入详察你自己,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生命被浪费掉了,你已经放弃了一个机会而去搜集那些没有意义的东西。 ----《智慧奥秘》
19、那个正当的时刻从来不会来临。这不只是那个可怜人的故事,这也是千千万万人的故事,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他们都在等待正当的时刻,或正确的星座……他们会去请教占星学家,或是去找手相专家……以不同的方式来询问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明天是不会发生的,它从来没有发生过,那只不过是一种愚蠢的延缓的策略。任何发生的事总是在今天。
20、佛陀与树有一个共同点:他和树一样绿,和树一样充满生命的琼浆,和树一样在庆祝;当然有一个不同,佛陀是有意识的,树是无意识的;树是无意识地在道中,佛陀是有意识地在道中,而那是有很大区别的,是天壤之别。 ----《静心观照》
21、如果你继续前进、向内移动,有一天你到达本质。佛陀称为法身。无为,无不为。一切都消失了,所有二元性都消失了,你已经来到存在的本质。那个本质是解脱。那个本质是涅盘。你不用去任何地方找它,你一直带着它。 ----《此身即佛》
22、不要试着保持在中间,忘掉中间。你只要试着平衡,进入两极,但是始终保持警觉,这样有一天你就能在两者之间找到那个平衡。 ----《老子道德经》
23、那个不能够跟你分离的,就是你,而那个能够被分离的,就不是你。痛苦存在,一下子之后,它或许就不存在了,但你还是存在。 ----《静心与健康》
24、这种对生命的牵挂,这种对生命的过分关心就是一个逃避,就是一种恐惧。如果你变得关心死亡,你的生命就会真正第一次向你展示,因为在你能从容地面对死亡的时刻,你也就获得了那不死的生命;你知道死亡的时刻,你也就知道了那永恒的生命。 ----《狂喜的艺术》
25、人之所以焦虑并不是因为任何原因,人本身就是焦虑。他为他自己创造出新的焦虑。存在于他里面的性格继续在要求某种不存在的东西。
26、静心就是为自己挪出一些空闲的时间,每天至少有一小时,让自己静静地坐着,什么事都不要做,你只要观照每一片刻内闪过的各种念头就好。刚开始这个练习的时候你将会觉得很悲哀,因为你看到的内在只不过是一些黑暗、黑洞和丑陋的东西而已,除此之外,内在什么也没有,你觉得很苦恼,一点也不狂喜。但如果你坚持,如果你不屈不挠,有一天,当所有的苦恼消失,你将会发现继之而来的就是狂喜的喜悦。 ----《智慧之书》
27、没有热忱你只是在枯耗生命。门徒不是离俗隐居,它是一种全然和强烈的生活方式,它是活出生命全方位的艺术,它是丰富地过生活。它并非旧式的门徒,我不是在创造尼姑或和尚,我是在创造一群活生生、有热忱、充满能量、对生命悸动、年轻、新鲜、愿意冒险寻求真理、寻求神的人。 ----《智慧之书》
28、他没有依靠,独立地生活。但在那种独立的,没有依靠的状态中,巨大的神秘打了它们的门,伟大的花朵开放了。 ----《金色的风》
29、目前你们所看到的诗句都是当时彼岸显现的灵感,我只是把它们写下来而已。我既非文学创造家、也非作者,我只是个速记员——只是把来自彼岸传达给我的讯息记录下来而已。 ----《智慧之书》
30、整个大千世界是一个宇宙性的合一。你不是孤立的;你不像一座岛屿。你是被连接的;你根植于存在的海洋中,就像个波浪一样。除非一个人深刻的感觉到这种事,否则他无法进入三摩地,他就无法进入存在全然的狂喜。 ----《新炼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