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2001太空漫游》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0-14 20:2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2001太空漫游》读后感摘抄

  《2001太空漫游》是一本由[英] 阿瑟·克拉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01太空漫游》精选点评:

  ●正是看了这书后就进入科幻这巨坑

  ●“读完《2001:太空漫游》的那天深夜,我走出家门仰望星空,那时的中国的天空还没有太多的污染,能够看到银河,在我的眼中,星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我第一次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产生了敬畏感,这是一种宗教般的感觉。”看完这本书,我也有了和刘慈欣相似的体会

  ●2019 No.08 这是被上帝之手握着在写作啊,总感觉是窥视了什么真理之门,才会写出这样的作品,冷峻、深邃、精炼,是太空的漫游,也是意识的漫游,最后20%真实体会什么叫做颅内高潮。那不勒斯里莱农所描述的,每次和莉拉说话时那种头脑被点亮的感觉,exactly! 一发入魂,简直是神。

  ●的确堪称科幻经典,但其中的那股神秘主义劲儿让我浑身不自在

  ●抬头望望天,月亮在笑 (突然就想起这句歌词了)

  ●文笔很棒,身临其境的感觉。确实是“漫游”的感觉....因为好像没有特别明晰的主线····主角穿越了就完结了=.=有点不明所以····成为婴儿回到地球于是就怎样了呢····可能自己脑洞还没完全打开吧····68年写的加一星····但作为小说看感觉不是很有趣····

  ●结尾太牵强了,加入无法解释的上帝一般存在的外星人

  ●阿瑟克拉克摸到人类想象力天花板 诚不我欺

  ●写得太棒了,简约不简单。另外,杰出而伟大的艺术家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从来不做任何一丁点多余的解释,这一点无论是亚瑟克拉克还是库布里克都做得很完美。

  ●极简,通俗,奇诡,令人敬畏。

  《2001太空漫游》读后感(一):想象力的巅峰

  克拉克的文采和想象力深深让我折服,从太空初夜到行星之间,从深渊到土星的卫星,再到穿越星之门,步步紧扣,环环相连,是所有科幻小说应该学习的,克拉克用自己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神奇的外太空,描绘了在那里发生的故事,漫游太空被誉为摸到了人类想象力的天花板,我觉得这是对克拉克作品最好的认可,向伟大的作品致敬!

  《2001太空漫游》读后感(二):理论假设

  阿瑟·克拉克在书后所附“资料来源”中说:“在这部小说中我做了一个假设,即爱因斯坦是对的,没有任何讯号或物体能超越光速。”这个假设成就《3001》的同时也推翻《2001》,推翻《2001》,岂不推翻了整个故事?而我清晰地记得,《2001》中他亲笔写下: “爱因斯坦的理论就算无法否定,说不定可以回避。”

  《2001太空漫游》读后感(三):敬畏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怀揣着对他的敬畏,他用丰富的第一手太空科学资料,创造出比现实太空科技更为创新的场景;而他扎实的科学背景,更使作品中提到的科技情节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他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又一幅无可想象的场景,这是一座丰碑,是一颗璀璨的星星,是后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峰,或者我这样说,它,重新定义了科幻。

  《2001太空漫游》读后感(四):寂寞的人类

  如果还这么缺少探索精神的话,2012不再是个传说。玛雅人早就做过了这样的预测,这个世界将会有三次灾难性的破坏,已经发生了两次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第三次……

  现在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已经是在所谓的“第5太阳纪”。到目前为止,地球已经过了四个“太阳纪”,而在每一纪结束时,都会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毁灭剧情。

  《2001太空漫游》读后感(五):太空漫游

  这本书作为四部之首,不得不说确实是最为精彩的,以详实精准的科技描述,运用了哲学的思考方式,探求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这本书是克拉克对人类起源和宇宙文明作出了终极而恢弘的构想,并且预言了一系列人类目前已达到和未达到的科学技术。

  开头是人类灵魂和文明的起源,而后是现代人类发现处于月球上的黑板,最后是太空漫游的内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2001太空漫游》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