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理论(上下册)》是一本由让·梯若尔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009图书,本书定价:102.00元,页数:200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公司金融理论(上下册)》精选点评:
●理论易懂易证,用简易的数学知识+金融学intuition解释公司金融问题。我们所学的高级公司财务理论便是用的这本教材。一点小遗憾是,可能自己的头脑不够灵活,看课本觉得通俗易懂,一直习题就抓耳挠腮,等看答案时又恍然大悟。
●我花了90多欧买了正版收藏 呵呵后
●考试 没看过书
●很好的一本书 前五章听了lecture 期待重读后面关于宏观经济的章节
●partially.
●说白了就是一本博弈论的书!
●纯正的Coporate Finance,没有夹杂财管的内容,基本是从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的,叙述详尽,也没有复杂的数学模型。Tirole确实是一代宗师。
●他老人家成功预言了资本主义的未来
●我很少给五星的,现在不清楚的是,这本书里的理论和策略是否可以真的应用。。。
●不是说书本身不好,而是说想要尽快了解中高级模型的没必要看这本书,看张春的就行了
《公司金融理论(上下册)》读后感(一):第1章【公司治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什么是公司治理呢?
经济学的主导观点是,公司治理是关于 “公司的出资者会采取何种方式来保证他们自己从投资中获得回报” 的问题。
(c)巩固地位策略。
在欧洲以及一些亚洲国家,例如日本,经理人还会设计复杂的交叉持股结构,在这一结构中,一些优先股享有双重投票权,从而使得外部人很难获得控制权。
/
【会计造假。】
经理人为了粉饰公司绩效会在会计上造假。这些造假有的合法,有的非法,有时候也需要投资者、交易伙伴、分析师和会计师的配合。
安然丑闻的许多方面都折射出资产负债表的猫腻。
很多原因可以促使公司在会计上造假:首先,造假可以增加账面收入和/ 或股票价格,从而增加管理层的报酬。因此,拥有期权的经理人将有动力粉饰收益。
/
《公司金融理论(上下册)》读后感(二):下册/ 第10章【控制权与公司治理】大股东的私人收益
【大股东的私人收益】
初次学习公司金融理论的人时常会为这样的断言惊讶不已:非控股大股东(持股10% 或者20%)能够 “控制” 企业。
相关地,巨额的股票交易通常是以溢价的方式进行的,这一溢价通常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或者美国证券交易所普通股价格的 5%。
《公司金融理论(上下册)》读后感(三):第1章【公司治理】董事会
原则上,董事会代表股东行使监督管理层的职能。其职能主要是界定并(更多地)批准主要的经营决定和公司战略,即关于资产、投资或收购提案,以及有收购意向的公司发来的要约;
董事会也负责管理层报酬、监督风险管理,以及审计;
董事会还可以向管理层提供建议。
董事会越来越多地采用委员会的形式来完成这些任务,例如,报酬委员会、任命委员会以及审计委员会等。
人们一向认为董事会效率低下;不经审查就批准;本应控制管理层却被管理层控制。
《公司金融理论(上下册)》读后感(四):第1章【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群体:激励与控制
管理层激励是通过提供奖金和股票期权来激励管理层努力提高利润,并且激励管理层在权衡其他成本收益决策的时候仍然会倾向于选择这一 “最大化利润” 的目标/
如果提供这样的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
实现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行统一的管理层报酬,也即实行固定工资制,而不是基于绩效的报酬。
/
隐性激励产生于经济主体向所谓的代理人的 “劳动力市场” 发送特征信号(例如,能力)的需要。这一 “劳动力市场” 指的是董事会、可能的雇主和选举人等,他们在将来采取的行动会反映出他们对于这些特征信号的相信程度,从而会影响代理人的福利。
《公司金融理论(上下册)》读后感(五):第6章【市场时机解释——股权往往是在股价或者股市高涨后发行。 使得发行者更愿意在此时增发新股。
应用1: 市场时机
股票价格较高时,企业就会倾向于增发新股。
一个最常见的解释是,当市场繁荣时,逆向选择的影响相对较小。
因此,市场状况越好(R值越大),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越大;在市场繁荣时期,项目的内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与 “柠檬问题” 相关。
/
应用3: 优序假说
公司金融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是,提出了优序假说,将债券置于外部融资中最为偏好的地位。
融资的来源可以根据它们的信息程度排序,从低到高依次为:
(1)内部融资(企业家的资金、留存收益)
(2)债券;
(3)次级债务、可转换债;
(4)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