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瑪莉的音樂盒#上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10-09 20: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瑪莉的音樂盒#上经典读后感有感

  《瑪莉的音樂盒#上》是一本由古屋兔丸著作,原動力亞細亞出版的25開图书,本书定价:NT180,页数:200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瑪莉的音樂盒#上》精选点评

  ●很有深度,但铺垫太长…差点弃了……

  ●篇幅原因设定塞得有点满,中间稍感不耐。刻意倒置的实在是太明显暗示……

  ●我喜欢的意外结局

  ●好有趣,快快粉碎这乌托邦世界吧!因为没有仰,对于渎神的东西有点小兴奋呢(断在了高潮部分明天继续

  ●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前面已经为结局做了铺垫了。。。

  ●好难过

  ●开篇设定太多差点将我劝退,不过很多设定都很有趣,最喜欢告白风俗,皮皮在生日打扮的真好看,平时那件衣服不太符合我的审美...

  ●!B+。好设定,好诡计,好温馨

  ●结尾的转折好大...不过也许和先前《圆周率》相比冲击力小了好多,先入为主了么?...

  ●全2卷

  《瑪莉的音樂盒#上》读后感(一):乐园·世界

  这是一个充满了祥和温暖世界。

  没有纷争人们中只有善良情感嫉妒争夺,吵闹,憎恨以及杀意,所有负面的情绪都不存在和谐的乐园。

  有玛莉所包裹着,守护着的虚幻的乌托邦。

  实质

  少年凯伊,作为能够倾听一切声音印记之人,是专属于玛莉的存在。

  喜欢凯伊的女孩,和长袜子皮皮一样名字性格也是同样的讨人喜爱

  10岁那年失踪的凯伊,遇到了森林的三贤者,被改造身体同时被更改的,是着玛莉的心。

  将玛莉作为同等女性看待,并对她抱持着爱慕之情的人。

  18岁时,命定的时刻到来。

  真相其实并不复杂简单

  只要转动玛莉的发条可以了。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由机械构成,玛莉也不例外

  玛莉的职责是以着人类听不见的声音持续着演奏音乐透明优美并带着悲伤的音乐,将人类的丑恶之心,掠夺之心,杀戮之心一并压抑

  而且,抑制人类的进步。

  机械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将其摧毁。

  温柔残酷怀抱着世界的女神

  每隔50年便会出现的印记之人,所背负的任务是,选择

  是继续在这个美好虚假的世界中生活下去,还是相信人类的潜力冲破束缚生存下去?

  少年凯伊所见到的,是当人类没有了界限时的恶行

  浑浑噩噩活着的人,对生命漠不关心的人,无止尽爆发战争的人,以他人为乐的人,饥渴到吃人的人。

  我是被冲昏了头脑罢,怎么会背叛玛莉呢。

  少年退缩了。

  重新回复为乐园的世界。

  结束了任务的少年,离开了女孩独自消失,化为粉末

  最后的,是残留的余絮。

  到消失为止这个故事便可以是完满的结束,但最后,还有着略微哀伤的结局。

  无法评判是好还是不好的,残留的真实

  少年早已在10岁那年死去,一直由皮皮幻想着存在的少年。

  这一切,莫非只是了少女疯狂的臆想。

  但是不可思议的现象的存在,只属于少年的能力,看得见幽灵的神官,述说着凯伊的真实不容置疑。

  那么,就当是真实存在的罢。

  无论是多少年过去,仍念念不忘的少女的心情,最后的最后,穷其一生修剪的庭院,拼出的,是凯伊的脸。

  拿着空的信纸,念着凯伊的信的皮皮。

  就算死去,也会一直,一直的记着。

  《瑪莉的音樂盒#上》读后感(二):帝哥别醒

  大约四年前五一长假回,大巴上的电视里放着刘青云张柏芝主演的《喜马拉雅星》,郑中基那厮的表演实在把我给恶心坏了,加之旅途颠簸,便昏昏沉沉的。混沌中不觉放到了结尾,不知道编剧从哪里抄来的一个印度神话,一下子令我振作起来:“其实世间的一切,不过是梵天做的一场梦,你我都活在他的梦中。梵天一旦睁眼,这个世界便消失了,直到他再次睡去,周而复始。”

  现在想起,可能是我所听说的,对终极问题最玄妙最浪漫也最吓人的解释。

  漫画这里构建了一个由神一手打造并由巨大女性人形机械看管的乌托邦。玛丽的音乐盒子,其实也就象征着神的“在场”,它调节着人们的情绪使之永远欢乐,限制着科技前进到危险的地段(所以我说它反人类反科学)。而音乐一旦终止,末日则将来临。

  正是这个终止,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听到的那个传说。虽然在那个故事里,看上去是截然相反的理论——世界的存在是因为神的“不在场”。但现实世界和理想国原本不就是一张牌的正反面么?

  理想国的存在,必须需要神的“在场”才得以成立。

  如果换作你是凯利,让你来决定神的“在场”与否,你当如何?

  凯利最终是做了相当保守的决定,他保护了乌托邦,却违反了大红莲团将螺旋之钻冲破天际的精神。。。然而大概换做我也是一样吧,何况在看了那些精心筛选的关于未来的图景之后,任何人都无法承担。

  对于人性,以及人类的未来深深绝望的,想到了库布里克。

  咳,还是抛开这些玄虚的话题吧,未来怎样,天知道。毕竟这也不是一部硬科幻,深度也非不可见底,(尤其音乐盒子的设计还远不及大刘在《三体》中用两个质子锁死地球文明来得神棍)毕竟你我都还能看懂,呵呵。

  之所以让人觉得是神作,是觉得这个故事有着极其精心的设计。华丽精密的机械齿轮,以及让人耳目一新的亚文化的想象,古屋兔丸在短短两本里(其实几乎是一本)创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然而更神的是,在这个世界之外,还有另外的世界,而且还是两个。

  一则是凯利与神的世界。这是只有少年凯利可以见到的。总是不动声响的飞翔在天际,温柔却又冰冷的巨大女神玛丽。

  作为读者从一开始就与凯利一同见到这个世界的存在。却没想到在结尾的短短几页,古屋兔丸又告诉我们,在此之外,还有一个世界——皮皮与凯利的世界。

  凯利早在15年前就死了,除了皮皮,没有人可以见到他,虽然他真实存在着。我们所见的既是凯利眼中的世界,也是皮皮眼中的世界。

  古屋兔丸这个混蛋,从一开始就混淆了这两种视角,精心策划了对身为读者的我们的欺骗。

  我是看完漫画上了床,才反应过来:我说为什么开头要从凯利九岁讲起呢,原来是因为在那时凯利有于第三者交谈过!这样我们便很自然接受了凯利虽然不同与众人,却真实存在的这一认知。哪怕古屋在之后不断的给出一些暗示,比如那张看不见凯利的照片,以及皮皮老爸对皮皮告知真相却被皮皮屏蔽,我们都很难想像到。

  真是邪恶啊,作者你莫非看过很多遍《第六感》么?

  看到最后那张白纸上作者那句话,什么”希望这本漫画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安慰”的时候,心里还真是有点复杂——明明用心不是如此单纯的么。所以,还有第三重世界,这就是你我和古屋兔丸之间的世界。然而还是选择沉睡比较妥帖吧。

  认真说,觉得结尾这样安排的另一个妙处就是——皮皮的那个世界确实更重要也更美好。

  2009.1.13补充:凯利与神二位一体的关系也值得一说:一则是野史记载神用自己的一部分造了亚当,所以人的身上也有神性。。。。没准你也是大神哦!二则是凯利对着玛丽手淫,弄了半天原来不过是自恋。。。说爱情是自私的,这个简直是最最极端的例子了。。。

  《瑪莉的音樂盒#上》读后感(三):玛丽的音乐盒:精致牢笼中的世界和平,一场美好而残酷的梦

  春节在微信某公众号上的漫画推荐文章中知晓了这部兔丸的力作,现在比较倾向看一些中短篇的好作品或者20-30卷之内完结的长篇,读起来不会疲倦;而像海贼这样的大长篇看起来则觉得比较辛苦。

  故事发生在看似平和实则科技文明已崩塌的后现代世界(这一故事背景在漫画中段进行了简要交代),这个乌托邦呈现的画面有点类似经营模拟世界的样貌,却很有幻想色彩的美感;人物设计与一般的日漫不很大不同,甚至有些欧式的味道,机械经常露出运作的零件,有一丝蒸汽朋克的视觉感;这个乌托邦被设定的很多地方和现实相似,比如来自各个岛屿的人类拥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拥有各不相同的职业,矿、耕种、养殖、手工业等生产活动使他们无法互相替代,从而以物易物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各得其乐;而乌托邦中的人类从不起争执、矛盾,也不自私自利,一切看上去都是如此的美好;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天空,上帝视角的我们知道女神“玛莉”在天空若隐若现地浮游,不论来自何方的人类每年都会定期集聚在塔德岛按照自身的习俗对玛莉进行祈祷,她就是这世界里人类共同的信仰。2卷漫画的场景塑造了一个奇思妙想的异世界,复古的工房、缠绕城市的蒸汽管道和机械装置,有一种古老的神秘感,这大概是人类想象出来的近未来的场景,如此奇妙又美好。

  主角凯伊和皮皮市自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皮皮从小等待在十八岁生日时向凯伊告白,而凯伊生来手上印有胎记,十岁溺水后开始能听到世界上的各种声音,也因此沉默少言。在皮皮生日前夕,凯伊竟对着人类的信仰“玛莉”做出了亵渎之事。皮皮发现凯伊的注意力始终在女神那里,是因为自己无法浮游空中的缘故。所以皮皮坚持要驾驶机械鸟让凯伊看见自己能飞;而十八岁生日那天,皮皮冲上蓝天展翅飞翔,可凯伊却听见从“玛莉”身上传出的声音来阻挡人类起飞。

  第一卷漫画可说是清新的治愈系少女漫套路,而在第二卷却急转直下,逐渐揭开凯伊身上的秘密和“玛莉”存在的真相,把第一卷的铺垫的伏笔全部抖落显现,世界观设定突显、矛盾开始爆发。“玛莉”是人类创造的产物,类似AI,用制约科技发展的方式来保护人类。玛莉通过音乐盒控制人类的各种欲望,设定一个范围把人类的所需限定在适度的范围,因此漫画的新世界永远是安静祥和的,当然与此同时也组织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一旦高精尖机械出现,立刻发出声音摧毁一切。在“玛莉”的控制下,人类任何科技在五十年内都会停滞不前,而到了五十年的周期“玛丽”就需要人工重置,凯伊就是被神选中的孩子,他则握有有世界未来的钥匙。故事的结尾是凯伊选择重启音乐盒,凯伊完成了他存在的使命,逐渐消逝,本来自此重回平静;可作者在结尾来了反转,“凯伊早在十岁时就已经落海死亡,关于凯伊和玛莉的音乐盒的一切都只是皮皮的幻想,这样让这个漫画的真结局又回到了爱情线,那一场穿越时空的感情务必感人,不禁潸然泪下。 这是个不断在悬疑中制造矛盾的治愈系爱情故事,尽管故事有一个残酷的内核,全篇却有舒心的叙事节奏,美好的世界配上治愈的故事讲述方式,让终章的残酷真相来的更加猛烈。最后的反转,让人们分弄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只能去相信那一切的美好,可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持久,还需要付出沉痛的代价。

  如果单独看这个设定可以思考下当凯伊面对还原真实的世界时,凯伊是否会如世间走向一样停止音乐盒,结局开始还是凯伊坚持“相信人类”,可当他看到那后现代世界充斥着的各种恶无法承受,依旧重启了音乐盒,把人类带回了温柔的牢笼。

  生活在现代世界的我们,总是在争论自由和民主、战争与和平,可我们追求的到底是自由还是和平,现在恐怕也无法断定。古代的人类就好似这个乌托邦,缺乏先进技术,也不知何为自由,可世界却显得如此美好;而当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纷争愈演愈烈,一步步的将文明毁灭,永远谋求不到和平。

  活在这部漫画世界的大多数人们每日无忧无虑、相处融洽,处处美好,也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触摸到极限,而如神官古沃尔这样的礼者,察觉到「神的限制」后,备受打击,他们已经意识到未来的梦想已然灰飞烟灭。

  当人类社会所谋求的乌托邦社会总是以牺牲自由为代价,那么那样的乌托邦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有些人选择不再去追寻实践乌托邦的道路,因为人类终归是有缺陷的,认为绝对无法构建出完美的社会架构,而诸如失去自由这种代价,是绝不愿见到的。

  或许,这世上确实没有完美制度存在,所谓的完美也是建立在人类现有对世界观的认知基础之上的,绝对的公平。 未来的人类应如何取舍,是否依旧追求完美的乌托邦社会,至今无人能道出一二,只能继续摸索前进的道路;我们既不可能让时间倒退停滞不前,也不能够接受一个互相伤害、残暴的世界,那就姑且在黑暗中一直寻求那一丝光明吧。

  .

  《瑪莉的音樂盒#上》读后感(四):《玛莉的音乐盒》——爱到底是什么?

  又是新的一周,虫爸又来短篇推荐了,之前推荐的都是大家能购买到的未绝版作品,今天推荐的是连出版社都“倒闭”了的绝版作品——《玛莉的音乐盒》。这部作品在书友群中讨论度算比较广的,而且想要的人很多,虫爸也是其中一员,但是绝的是死死的,而且某鱼等二手平台也不多见,且见到的都是高价,那么虫爸是怎么得到此书的呢?答案是来自圈内好友柳哥(柳仲严)的馈赠,说来也巧,柳哥真名和我竟然是本家,也算是颇有缘分!关键是柳哥本人也只有一套,慷慨的赠予给我,实在是感激不尽,小弟没齿难忘!再次在这里感谢我入坑以来帮助我的所有人,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纸片的爱!

封面

  我第一次听到这书,还是看了万老师主持的“漫不过三”短篇推荐活动,里面一众书友对此书的评价尤其的高,同时豆瓣评分也很高,这让我对这本书满是期待。收到书后,我便迫不及待的翻阅了,这书我看的特别慢,原因在于怕是遗漏这本书的好,所以断断续续看了有3天之久。在没有看最后一话之前,我是一脸懵逼的:这书好看在哪里?平平无奇啊,是我没看懂还是大家评论过高了?一个个疑问都在我心里盘旋了很久,但是在我看完了最后一话之后,一切都释然了,原来如此!可以说,最后一话的内容成为了神来之笔,让这部书的主题升华了,那么这部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呢?表达的是人类永恒的命题——爱。看完这部作品让虫爸联想到很多,比如电影《灵异第六感》、《万能钥匙》等悬疑作品,也是在结尾的一刹那让整个作品升华;比如漫画《星屑与妮娜》、《魂环》等作品,男女之间的爱的多种表达形式在这些漫画作品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比如让我困扰很久的问题:如果说牺牲自己利益的爱是爱,那么在不损害自己利益情况下的爱是爱吗?等等。一部好的作品就是这样,能让读者引发思考,从而联动生活,甚至改变行为习惯,虫爸可以负责任的说,《玛莉的音乐盒》这部作品具有这样的属性,属于短篇佳作!

古屋兔丸

  《玛莉的音乐盒》的作者古屋兔丸,想必书友们一定不陌生,随口也能说出几个作品来,比如连载中的《帝一之国》,比如与伊藤润二同一小说脚本的《人间失格》等等,当然最让书友们津津乐道的怕是已绝版的《守护她的51种方法》以及这部《玛莉的音乐盒》。古屋兔丸1968年出生于东京,小学时代深受「手冢治虫の漫画通信讲座」的影响,经常给『少年キング』的画评栏目投稿。高中时开始探求暗黑风格及先锋派艺术的表现方式,为了追寻合适的表现手法而选择入学美术大学(多摩美术大学)学习油画。1994年,在月刊『ガロ』上以《Palepoli》初次亮相。毕业后曾以全职艺术家为目标,但是仅仅靠油画很难维持生计,于是也靠画插图当副业来赚取一些收入。这段生活经历让他突然想起了以前画漫画的时光,便决定转职当漫画家。一边在高中当美术老师一边继续从事着漫画创作,在这期间就创造了《玛莉的音乐盒》这部作品,可以说出道即巅峰,而且他的画工在这部作品中因为开本的关系也展现的淋漓尽致。他的漫画作品《荔枝光俱乐部》与《帝一之国》也先后被搬上大银幕,但是可惜的是豆瓣评分不高,死忠粉可以下载欣赏一下。

人间失格搬上大荧幕的作品

  简单的来谈一下装帧,拥有的书友们都说这是原动力出版社的良心作品,2007年首刷(虫爸不知道有没有再刷过)25开,带彩页,单本页数250左右,全书一共16话,前后封面页内都用类似牛皮纸展现了漫画中的世界地图,售价单本180NT,2007年应该是0.2的汇率时代吧,如果按0.2算,这套书72元,而脸谱2019年出版的《荔枝光俱乐部》同样的25开本却售价90人民币,一对比,高下立判。当然,物价在飞涨,书价上涨也是理所当然,虫爸在这里想表达的是在那个年代,这部书的制作水平让其拥有超高的性价比,羡慕那个年代拥有此书的书友们。

牛皮纸书中彩页

  《玛莉的音乐盒》这部作品的剧情内容比较简单,涉及到的人物主要有三个,分别是男主凯伊、女主皮皮、女神玛莉,这套书的封面特别有意思,左边是女主皮皮拿着自己表白的卵等待着右边男主凯伊的接受,但是却接受不得,这也暗示了故事的结局。之前虫爸说过这部作品想表达的主旨是爱,其中又分为大爱与小爱,大爱是男主凯伊与女神玛莉之间,小爱是女主皮皮与男主凯伊之间。

男主、女主小时候

  因为这部作品最后一话的特殊性,虫爸在这里就不透露剧情主线了,就来谈谈个人对爱的感受,大爱与小爱。爱有多种,有父母的爱,有夫妻的爱,有朋友间的爱,有......可以说,爱是让人们生活下去的动力与源泉,这些爱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爱,与之对应的是爱国、爱党、爱业这样的大爱。虫爸还记得老树画画曾经在“一席”演讲时说过,国人是群体性动物,集体意识特别强烈,所以国难当头时,国人都迸发出惊人的团结能力,比如这次疫情,比如08年汶川大地震,比如03年抗击非典,比如98年抗洪水,一幕幕感人的爱都萦绕在虫爸心头。在这部作品中,男主凯伊起初对女神玛莉是小爱,在玛莉音乐盒失声时,凯伊选择了人类的大爱而牺牲了自我,这是作者第一个想表达的含义。

女神玛莉

  女主皮皮对男主凯伊的小爱在最后一话升华,让我为之动容,爱一个人竟然可以做到这样的地步。各位书友,你们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感受到爱是什么时候呢?你上次因爱感到而流泪又是什么时候呢?父母对我们的爱因为无私,因为卑微,因为溺爱,经常让我们忽视,最后总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现在的医学虽然发达,但是环境不断的恶化,食品卫生问题也是日益严重,加上996的工作制度,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下降的,虽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逐年递增,但是癌症率等致死病例却逐年在低龄化,40-50岁的人越来越多的得癌症,50-60的父母也是如此,生命是这样的脆弱。所以,这部作品能让虫爸重新审视爱的意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揭秘揭秘的照片

  实际上这部作品的结尾最让我能想到的是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就让这首歌词来结尾这篇书报吧:

  冷咖啡离开了杯垫,我忍住的情绪在很后面

  拼命想挽回的从前,在我脸上依旧清晰可见

  最美的不是知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回忆的画面,在荡着秋千

  梦开始不甜,你说把爱渐渐

  放下会走更远,又何必去改变

  已错过的时间,你用你的指道尖

  阻止我说再见,想像你在身边

  在完全失去之前,你说把爱渐渐

  放下会走更远,或许命运的签

  只让我们遇见,只让我们相恋

  这一季的秋天,飘落后才发现

  这幸福的碎片,要我怎么捡

  虫爸总结:因为不能透露剧情的原因,这篇书报写的不是很尽兴,过多的去说爱、有点儿说教的意味,所以不如喜欢的书友,选一个和煦的午后,点开电子版,去感受这部作品的爱吧。柳哥给予的馈赠也传递了这部作品的爱,那么我学到了什么呢?是否也能如柳哥一样将这份爱传递下去呢?哈哈,让我们拭目以待!

  画工:★★★★(满分5颗星)

  故事:★★★★★

  分镜:★★★★

  综合:强烈推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瑪莉的音樂盒#上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