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一本由[英] 布莱恩·斯诺登 / [英] 霍华德·R. 文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6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能因为翻译问题就抹杀这本书的实用性以及全面性,我敢说市面上不会再有第二本书写的比这本书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写的更为详细的了,翻译不好可以自己google或者找原版书来对照着看,本书现在已经绝版,十分惋惜。
●正所谓“微观精深、宏观博杂”。倘若没有对宏观经济学各流派的来龙去脉,有清楚的了解,是绝不可能真正理解这门学科的。这本宏观经济学的百科全书,以尽可能扼要精简的方式梳理了各派的观点,而书中极其庞杂的旁征博引也不得不让人惊叹作者视野之开阔。
●真的是一本关于现代宏观的好书,逻辑非常清晰。但是这一版的翻译水平一般般。结合英文版学习效果应该更好。
●算是比较浅显地了解了一下宏观经济学发展的脉络。通过这本书很容易看出凯恩斯对宏观经济学的影响之大,无论是赞同他的还是反驳他的,凯恩斯或者凯恩斯的思想始终是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线索。在此基础上对各主流经济学派观点的概括也是精彩异常,对同一问题不同方法论的描述让人大开眼界,从来没想过宏观经济学竟是这样一门大气磅礴的学科。不过此书最吸引我的还是每一章最后作者对那些大经济学家的采访,从他们的回答里流露出来的那种学者气质,使得一个个僵硬的名字符号逐渐地丰满起来,甚是亲切。差不多是以选读的方式读完了这本书,书很厚,看得比较慢。里面涉及的专业知识太多,对于我这个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基本上就当历史书看看了,书的确是好书,可惜绝版了
●现代宏观经济思想史著作,对本科生来说难读颇大,我标记了这本书半年,考研时对于我梳理凯恩斯与货币主义、新古典综合与新凯恩斯学派 帮助很大,八九十章跳过去了,今天重新翻翻 从在读书单里清啦
●非常全面的宏观经济学讲解
●宏观经济学的前世今生
《现代宏观经济学》读后感(一):求购一本《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中文版)
哪位朋友手头有这本《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中文版),能否友情出售?我的联系电话是:147 0022 1958,微信是:ah4553 09485。
之前在网上买了这本书的一个复印本,花了半个月时间读完了,感觉还想再读一遍,这本书的目前没有任何再版的消息,真心希望哪家出版社重新出版。
在再版出来之前,还想把这本书再读一遍,现在只好希望能买一本正版旧书。
《现代宏观经济学》读后感(二):太幸运了
太幸运了,我是本书作者的学生。作者以本书为参考书目教授中级微观经济学,与国内甚至很多国外顶尖大学教学的思路不同,无论是本书作者的宏观课还是这本书都着重于对比各个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发展历程,让读者对从古典学派开始的宏观经济理论发展有了条理更清晰的认识。今天Vane教授的课正式结课,找教授在本书的原版上签名留念,发自内心觉得是一本受益匪浅的书和一门受益匪浅的课。不过作者自己也认为,对于经济学本科的学生,本书的难度颇大。
《现代宏观经济学》读后感(三):学习宏观经济学的都应该看一下
这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一本好书,商务印书馆曾经出过本书第一版,苏剑翻译(就是罗默《高宏》的译者)。第二版较第一版增加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复兴》《新政治宏观经济学》,重写了《奥地利学派的宏观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这本书的优点是用不超过微积分的知识详细介绍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你在什么本科生层次的课本上可以看到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新政治宏观经济学的详细介绍?你可以在什么样的本科层次上看到对奥地利学学派的详细介绍?就是这本书啦。
宏观经济学不是大量数学的堆砌,而是活生生的对相关“特征事实”的解读,所以我建议本科生高年级的学生好好读一下这本书。
《现代宏观经济学》读后感(四):囫囵吞枣
经济学基础不好,而且对于数学模型之类的想来力不从心,只是囫囵吞枣地翻看了这本书。
最吸引人的是章节后的经济学家访谈(尽管那是九十年代的了),我特别喜欢的部分是斯基德尔斯基(特别是谈到历史和方法论的时候)和弗里德曼,托宾很有攻击性,而卢卡斯的话则不多。
由于我倾向于将经济学看做一种人文性质的学科,所以描述性的语句对我更有吸引力。在“新政治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部分,看到了很多概括性的内容,这是令我兴奋的,当然更可能是因为很多内容跟我们国家目前的问题息息相关。
至于作者请相关领域专家撰写的内容,文笔和结构则不像教科书那般好了,后凯恩斯的那位写得倒是生动、“动情”,撰写奥地利学派的则很平实,真是有点浪费财经杂志所说的“异趣”的感觉。
《现代宏观经济学》读后感(五):本书的推荐学习方法
这本书是大三买的,当时粗读了前几章,感到了理论的奇妙,但是因为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经济学基础,所以读完就忘,并没有一个整体而细致的把握。经过考研和研一上学期经济学的学习,这个寒假又拿起来读了一下,感觉所有的学派观点都很好地串接了起来。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喜悦。同时慢慢清晰了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
这本书绝对不适合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拿来随便读读,精妙的经济学见解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之后才能深有体会。建议在微观经济学至少熟悉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宏观经济学熟读新凯恩斯和新古典两个派别的中级教材以后再读。
这本书说到底没有太多数学,所以很多观点只能是浅显地提及,对于认识宏观经济学现代思维有很大益处。但是有些地方不应该太作追究,有兴趣的建议去读相应的论文或者是高级的宏观教材。
这是一本为经济学研究入门学习者指明研究方向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