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经典影评1000字
日期:2020-08-05 19: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经典影评1000字

  《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是一部由山田洋次执导,渥美清 / 倍赏千惠子 / 吉冈秀隆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精选点评

  ●知道是个系列不知道居然50部了…很高兴和一场次的爷爷奶奶一起体会他们当年的故事。那个敢敢说敢跳上新干线的时代真好。那个时代的姐姐们真是美的无话可说

  ●寅さん、お帰り❗️

  ●山田老爷子是真的稳…中年与回忆交织泪点精准投放全场老中(就我一个青?)一!起!哭!完步出影院,却依旧难以忘怀温暖人心

  ●故事延续顺理成章,但毕竟是续了那些因为渥美清病重而硬凑的戏码,对我和很多人来说会觉得是捡了芝麻吧,为此浪费了不少闪回戏。最被煽到的时刻是老年樱花在柴又站台回想往事,阿寅列车镜像入画。结尾肯定人人都会被煽到。

  ●从柴又帝释天旅游回来,特地慕名而去。看到第50部即将上映,除了感动期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真是很想再看到阿寅出现在大荧幕上!今天终于看到了,全是回忆,然后哭的稀里哗啦。山田洋次,这个老头子坏的很!

  ●有幸参加了舞台挨拶。寅さん站在满男身后,和50部的マドンナ片段闪回,影院里陆续有人抽泣。 这是一部拍了50年的电影,如果寅さん能看到他应该很高兴吧。 寅さん、おかえり。

  ●要是再有配音腔就更完美了。

  ●怀念阿寅,是怀念逝去的温馨质朴,充满人情的旧日时光

  ●经过三天的神游,“欢迎回来”女儿说“这几天我感觉你到了很远的地方”这个片子真正厉害的地方是用满男呼应了寅次郎。另外50年积累硬件真是无以伦比的,比方说那个25年的吻。

  ●有生之年,真的老了。主题歌响起,想起江户川河堤、葛饰区柴又散布的日子,不禁泪目。真想有机会到现场看。再一次看一遍帝释天的蓝瓦屋顶,许下的愿望,如果有机会再去日本的话,还要到那里看一看。寅さん、おかえり

  《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影评(一):日记 19.12.30

  1969~2019

  第五十部了 我才第一次看寅次郎

  虽然没有字幕 好多都没听下来

  但是她们哭或笑的时候我都懂

  桑叔的专辑 东京家族海报

  阳光正好洒在堤坝

  跨越十年 人与人之间的味道没变

  我喜欢古早的霓虹 还有那群可爱可气人们

  献给敬爱的渥美清先生

  献给坐在我前面所有秃头老爷爷白发老奶奶

  (这场平均年龄能超70?我是MYP!)

  晃荡晃荡到年末才终于来了映画館

  (今天还是特价!)

  果然只有一个人看电影的时候我才能找到那份纯粹平静

  也才让我更真实感受到我到了霓虹 我在这生活

  一鼓作气办了个卡

  明年就在这好好练听力

  日本是等电影最后全部staff放映完片尾曲结束才点灯的 在国内就算我想呆到最后有时都会被扫地大妈驱逐 这种细微的差别不仅仅是对电影的尊重 做不到的我希望只是个人而不是群体

  但是片头预告片也放太多了吧 喂!!

  足足一刻钟还是在既定时间之后 晕晕

  (但是放花木兰预告的时候 我真想站起来大声告诉在场所有日本人仙女姐姐的名字 美哭了 真实人间仙女!!!)

  本来想看小英雄的

  只怪天时地利人不和

  默片解说员也超想看 但是梗太多

  我这垃圾mimi怕是消化不了

  看了下明年 二月太多要看的了

  努力!!

  (居然挤进了豆瓣短评前十位?!)

  《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影评(二):欢迎归来,寅次郎!

  不知道《寅次郎的故事》系列,不能说了解或者喜欢日本电影。 28年间,拍了48部电影,本身就是世界影坛传奇! 50周年纪念作,欢迎归来,寅次郎!

第一次知道《寅次郎》的故事,应该是高中时候,那是刚看完《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情久久不能平复,经常沉浸在那样的日式温情庭治愈电影中,于是乎想找些同类型的电影看一下,就知道了有《寅次郎的故事》这个系列。

而且《寅次郎的故事》系列比《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系列长多了,活生生把电影演成了家庭情景剧,曾经有一说法,每逢新年,日本人可以不看电视台的春节节目,但是一定要到电影院去看《寅次郎的故事》,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过节的习俗,而且盂兰盆节和正月初一一年上映两部,48部电影,拍了28年。

但这个习俗却又曲终人散之时, 随着主演渥美清的驾鹤西归,在第48部时不得不完结。

高中时第一次看《寅次郎的故事》,剧情印象倒不是特别深,反而时是因为高三要晚自修,晚自修放学后,回到家把U盘插在电脑里,吃着宵夜看的。

当时没有像当初期待的这么高,毕竟是69年的第一部,很多社会背景文化都不了解,思想境界也只是高中生,而且当时还没有修复版,画质渣渣,并没有让我觉得太好看,但是主题曲却单曲循环了好几遍。

高中毕业上了大学后,电脑硬盘里一直存着《寅次郎的故事》第二部,但是屡屡因为画质问题而作罢,但是每当片头画面,或者海报,主题歌自动就会在脑中响起。

直至最近,《寅次郎的故事》出了4K修复版,才看完了《寅次郎的故事》第二部。

因为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观看时间,其实也差不多隔了7年的时间,整个人都成长了很多,但是还是想不明,为什么日本观众会喜欢上寅次郎,并且将它奉为国民级的角色,一个不学无术的地痞无赖 、爱贪小便宜,还老是放不下面子。

但是看完最后这一部之后,我对寅次郎的印象180°大改观,很多时候,寅次郎不就是我的缩影吗?

小气、敏感、自卑又放不下面子,还老是揪着一些无谓的尊严不放;面对真爱时,不敢承认也不敢行动,只会把真情默默藏在心底。

我相信我以上的这一段对自己的形容,也击中了不少男性观众的内心,我们有些时候不知不觉像寅次郎一样,外表是个成熟的男人,但是内心却还是个小孩。我仿佛还以导演再借寅次郎这个角色,把自己小孩子的一面展露出来。

这部期待已久,诚意满满的《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自从知道50周年纪念作的消息,就一直期待着,虽然只看了前两部,但是依然对纪念作充满期待,并非因为剧情,而是因为主创班底的这份诚意与情怀。

寅次郎的家人与朋友,演了这么多年,想必也成了生活中的家人与挚友。

很羡慕这种,一个系列,演着演着就成了亲人的感觉,果然装着装着,装久了,就是了。

看完了,有不舍但也没有太喜欢,就剧情而言真的是在怀旧,不过这都抵不过结尾的垂泪。

  《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影评(三):50周年的第50部,向寅次郎的追忆与道别(全文较长)

  12月27日的10点,银座有乐町的丸之内TOEI电影院,第五十部寅次郎的电影正式全日本院线上映。

  特意攒了年假从北京飞过去的我,在第一时间踏进了影院。这是对我很特别的电影,在我16岁一整年里, cctv6每周四晚十点都会播出一集,每周的这个时间成了我固定在沙发一动不动的唯一理由,安慰着处在最难熬的一段时间的自己。

  电影院基本都是中老年,在银座的时尚时髦闹哄哄买买买的氛围里,这部电影为他们和我圈出了两小时的宁静。

  作为一个不懂日语的人,几乎完全不知道对白讲得是什么,所以日本观众的笑声我也只能想象发生了什么对白。还好不是错综复杂的故事,人物关系简单如以往的每一部。

  一.故事剧透(连蒙带猜,回忆的画面可能顺序略有出入):

  故事的开头延续了寅次郎电影的经典开场音乐,老画面里的柴又河边和寅次郎相应出现。这次的特别之处是桑田佳祐,这个从昭和时代一直活跃到现在的老歌手,身穿寅次郎的黄色套装提着箱子,在黄昏的柴又堤岸上边走边唱着主题曲,之后他念起了那段寅次郎的独白,寅次郎的画面和声音同时出现,两个老男人用这种奇特的组合完成了仪式感的开场。

  已经成为作家的满男在桌前苦恼地写作,身后阿寅的合成画面出现,好奇地看着满男在干什么。满男带着女儿回樱花家,满男的老丈人带着哈密瓜作为礼物也到了家里,寺院新的主持带着全家祭拜。画面闪回到了阿博向樱花求婚的片段,之后阿博要走,樱花追到车站跟着阿博上了车,把阿博拽回了家。

  期间厂长的女儿来家做客,就像厂长以前那样自在进出聊天,画面回到了厂长串门儿跟阿寅吵闹的片段。厂长的孙子和满男的女儿已经差不多都在高中的年纪,两人熟络地打闹,少年耍帅摆出了李小龙的pose,少女扔给他香蕉,少年拿到后用中文说了声谢谢,简直就是系列新的一代青梅竹马。

  满男带着女儿回家,樱花送他们离开。画面回到了樱花每次送阿寅的片段,妹妹对哥哥的不舍依恋和牵挂。现在樱花牵挂的对象换成了满男和孙女。满男少年时候送阿寅走,阿寅大方掏出几张钞票,然后看看瞬间扁了的钱包撇了撇嘴。

  满男初恋泉在联合国难民署工作,工作原因回到日本。在逛书店时候正好碰到了满男的签售会。画面回到了满男参加仪仗队吹大号,两人的相识开始的片段。

  之后他们跑到了浅丘开的小酒吧。浅丘回酒吧跟满男和泉聊了很多,中间穿插了浅丘跟阿寅过往的片段,片段里浅丘和阿寅在沙滩上远看着少年的满男对浅丘的表白,现在只剩浅丘自己看着他们。活份的浅丘唱着跳着去了更衣室。

  满男和泉回到了樱花和阿博家,四个人边吃边聊,画面穿插着以前寅次郎在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吃饭有说有笑的画面,舅舅和婶婶早已不在,樱花和阿博成为了家里的最年长的一辈。阿博让樱花把哈密瓜切了,樱花拿着瓜闻了闻似乎想起了什么,画面随之回到某一集也是家里分哈密瓜吃,阿寅突然回来发现没有他的,就大吵大闹最后把婶婶气哭了。

  满男跟泉去看泉母,画面来到了泉母跟少女泉的片段。之后看望了躺在病床上的泉父。满男送她们回家,画面回到了泉母跟寅次郎倾诉的片段。之后不知什么原因泉和妈妈在车里吵了起来,泉母下车要自己走,满男劝泉追上去并相拥和解。

  满男回到樱花家,在玄关的楼梯上,阿寅的合成画面出现望着满男,满案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回头看去,阿寅的的画面消失,什么也没有。

  之后泉要离开日本,满男到机场去送,两人终于拥吻。画面切回到少年时候两人的初吻。

  满男回到家打开电脑,画面逐个出现历代女主和阿寅温馨的片段,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片段都是女主角为主的头,阿寅成了镜头里的陪衬,不是背影就是侧脸亦或者只有女主角。

  满男随着这些追忆的闪回,两眼落泪,在键盘敲打下开始了撰写自己舅舅的故事。随之是寅次郎每次卖东西时的如俳句的经典呦呵和裹着头巾的镜头,然后阿寅带着少年满男嬉笑的背影画面,最后阿寅原声的开场自述下电影落幕。

  二.个人感受(梨花带雨)

  从开场的桑田佳祐和阿寅的画面,到每次由不同角色带出老画面,泪花就一直往外蹦。最后那段历代女主角的闪回,无疑是彻底摧毁我泪腺的一段,我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声惊扰到别人,眼泪哗哗,像水管爆裂,堵不住止不住。

  从电影院出来呆坐了二十分钟,我才算缓过来,但不能碰刚才的片段,一回想就要哭,第二天离开东京前我又去二刷,还是哭。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也是够丢人的了……

  这个片段虽然没有阿寅的过多画面,但这些画面在借用历代女主的出场,像是每个人在跟寅次郎道别,告诉大家阿寅带给了很多人快乐、希望,所有人都记得他,感谢他曾经帮助很多人成长成熟,他也始终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和每个人的回忆中无法怀,他有一个幸福快乐多彩的人生。

  电影里樱花和阿博代替了舅舅和婶婶,厂长的女儿代替了章鱼,寅屋有了新服务员,寺院来了新主持,柴又的街道有了更多游客,柴又的车站也更换一新。但每晚钟声依旧响起,樱花始终温柔亲和,阿博始终爱坐在靠窗户的位置喝酒。

  樱花家的炕上,按上了扶手以便樱花和阿博上下方便。如果这部是系列的最后一部也挺好,时间就可以停留在美好的瞬间不再走,不再残忍。

  简单的故事脉络,简单的人际关系,简单的小矛盾和纠结,就像每一部的故事风格。时不时跳出来的回忆片段,就像寅次郎经常突然出现在家里,又突然找点事跑掉。最后的集体女主亮相,就像在每一部最后寅次郎带来的团圆,然后剧中感情充分释放。

  五十周年的第五十部,导演山田洋次作为见证者又是经历者,让寅次郎这个脱轨于“正常”的角色活在荧幕里,他不再是一个角色,在这部剧中他每个人的灯塔,而追忆纪念他的最好方式,山田洋次用一部电影告诉我们,是带着对寅次郎和渥美清的回忆好好生活。

  一个稳稳的句号,之于电影中的故事,之于我们的小日子。寅次郎可以没有牵挂地走上了开往别处的火车了,我们也可以踏实地转身回到生活中。

  寅次郎,渥美清,五十周年,干杯。

  《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影评(四):《寅次郎的故事》,脱胎于传统道德的男人

  今年正值《寅次郎的故事》50周年,电影也迎来了第50部作品。

《寅次郎的故事 欢迎归来》

  看着寅次郎第一次回到柴又;看着樱花和阿博相识;看着满男出生,懂事;然后长到和我一样的年纪。相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爱在’三部曲”的留白,《寅次郎的故事》第一次让我深切的体会到《雕刻时光》中那句:电影这门艺术是借着胶片纪录下时间流逝的过程,时间会在人身上、物质上留下印记,即雕刻时光的意义所在。

  车寅次郎这个人物在设定之初就戴着传统道德的枷锁,这些枷锁导致寅次郎在接下来的电影中产生许多不可调和的冲突。

  寅次郎可以自由地四处旅行,做着小买卖,只维持自己基本的生存就可以。因为寅次郎从登场开始就是一个父亲与养母去世,又与抛弃自己的母亲有着激烈矛盾的角色。因此,对于寅次郎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唯一有着血缘亲情的地方就是叔叔婶婶那间六代相传的点心店。而维系着寅次郎亲情道德的就是这个老屋里的一群人:叔叔,婶婶,妹妹,妹夫和外甥。寅次郎会时隔半年或者一年回到这里,不但为了消除旅途的劳累,也为了和亲人在一起。所以他每次回来,都会带着当地的特产,无论大小,无论好坏。虽然回来之后经常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但这一切总会随着时间而消失,这是一种只会出现在亲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旅行与回归成为了寅次郎生活的方式,年轻时毫无顾忌地离家出走,但骨子里那份对家族和故乡的固执却驱使寅次郎回到柴又,日本古老的价值观在寅次郎身上闪耀着。自由的旅行放在没根的寅次郎身上可以,但放在满男身上却不行,满男长大后曾三番五次离家出走,想像舅舅一样自由地生活。与当年的寅次郎一样,同样在叛逆期,同样顽劣,但满男有个普通的幸福家庭,一个溺爱自己的母亲,一个严格又有点固执的父亲。他不可能跨出传统道德的底线,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不孝。

  寅次郎的传统爱情观,在48部电影中出现过两次强烈的反差:一次是第24部与国外爱情观的反差,另一次是第37部中与现代青年爱情观的反差。一个因为空间而产生,一个因为时间而产生。寅次郎的爱情观却深深打动了许多人。平等地对待女性;大方地出手相助;超脱身体关系的情感;爱情的责任感;男性的勇气。

寅次郎的故事24:寅次郎春之梦

  在第24部中,寅次郎对于恋爱失败是这样说的:“什么都不说,用眼睛,我用眼睛回答明白了,希望你幸福,然后转过身,默默地离开。只有这样才行啊。这才是日本男人的做法。”纵观寅次郎的爱情旅程,没有一部不是如此,不用语言来说出‘我爱你’,而是默默地揣摩对方的心思,在失败之后,说一句:“祝你幸福。”然后默默离开。寅次郎虽然平时心直口快,做事放荡不羁,但对于爱情,寅次郎有着他人都没有的谨慎和责任感。四处漂泊的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爱情和婚姻的重担,说出:请和我结婚吧。这些话之后会不会对对方造成困扰,每一次寅次郎都经过长久的思考。好几次在寅次郎准备恋爱的时候,他总会先找一份能稳定下来的工作。

  寅次郎曾多次与单身女性共处一室,但无论两人是多么熟悉,女方是多么主动,寅次郎从不会做出有些许越界的行为。而是为对方安排好一切,为对方的名声着想。对于女性,寅次郎表现出了男人应该具有的传统美德。这与寅次郎身上的诸多缺点形成鲜明反差,让这个角色令人又爱又恨。

寅次郎的故事37:幸福的青鸟

  寅次郎的热情和情谊不止体现在对于女性身上,还体现在对老人,对朋友。他会爽快地为一个陌生老头付酒钱,会请陌生老头喝汽水,会特意坐船祭拜一起流浪的朋友,会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兄弟。一个重情份讲信义的日本人,一个摆脱狭小地域和思想的人。寅次郎的‘疯言疯语’充满着对生活和抱怨和奢望,对世间情感的琢磨,对社会发展的担忧。就像许多剧中的疯子一样,寅次郎展现了一种神性,但世人无法理解。正如寅次郎对于美国的评论一样,与叔叔婶婶不同,他不崇拜美国,而崇拜自己的国家,虽然他无视了黑船事件带来的开放,但他明白一个人如何能变成强者,不跟随和崇拜,而是放逐自己。

  寅次郎曾说过应该具有武士的道德,而他自己却成为了浪人,由武士阶级脱胎而出,具备武士的美德,落魄却又自由,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拔刀相助。一个站在时代转折点的男人,与浪人是如此相似,面对时代的巨轮,寅次郎代表的传统道德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变得盲目无措,他一方面嫌弃寅屋和朝日印刷厂的落后,一方面空谈发展前景。一方面接受着满男的想法,然后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而寅次郎自己的旅行节奏也越来越快,后期的电影中寅次郎多次这样说道:“我没有目的地,只是跟着风走,风往哪吹,我就往哪里走。”与《用心棒》中的浪人是如此相似。

扔树枝决定去处

  我觉得一个人之所以完美,是因为他毫不掩饰地展示了他的优点和缺点。寅次郎有着诸多令人厌恶的缺点,爱吹牛,鲁莽,理想化,不思进取,自以为是。而山田洋次对待这些缺点就像帕索里尼在“生命三部曲”中的手法一样,通过幽默,讽刺而又通俗的手法展现在观众眼前,把恶的事物用这种手法来掩盖,荒诞不羁。

  ‘物哀’思想贯彻在日本人的思想中,也贯彻在这一系列电影中,诸如寅次郎的相识和离别,第二部中强烈的生与死,疏远与近亲之间的反差,富美对于弟弟的希望。都犹如樱花般迅速凋落,稍迟一步就赶不上时间的步伐。让人联想起《步履不停》,我们有时候会慢一拍,但最终还是要走下去。

是枝裕和《步履不停》

  山田洋次导演的这48部电影(第49部是爱情故事总集篇)犹如一幅幅风俗画,把不同的日本环境,不同的日本人,不同的时代痕迹,完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些画面又得力于山田洋次导演惯用的大景别镜头和对细节的把握。大景别下不同群众对叫卖的寅次郎的反应不尽相同;一个中景包含了4个不同的表情;寺庙中那只瘸腿的狗;年轻人床上不经意整理出的大量纸巾。甚至是第42部中那段教科书一般的摩托车拍摄技法,以及对于景别的选择。这些要素使得电影有着山水画般的风情和韵味;有着浮世绘版夸张的人物和形态;有着风俗画般的时代细节和场面。

  剧情片不比商业片,没有非常明显抓人眼球的冲突,但正是这种缓缓的起伏,犹如大海,平静却可怕。从平淡的生活中挖掘出种种趣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看完48部之后反而意犹未尽,山田洋次导演和编剧的功力可见一斑。

  《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影评(五):為了能說上幾次「生而為人真美好」

  這個曾經熱熱鬧鬧的家沒有了寅次郎,後面的工廠亦已經變成了高樓,但沒有人會忘記發生在這裡的事,寅次郎仍活在大家的生命中。

  山田洋之運用了大量的閃回片段:寅次郎雖然已經遠去,但是他在故事裡無處不在。年少時的滿男和泉出現在銀幕裡,觀眾彷彿由始至終都是這段初戀故事的旁觀者甚至是參與者,彷彿懂得了他們在這數十年前的經歷。

  滿男長大了,但是這沒有切斷他與老家的聯繫,他還是會時常想起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所擁有過的美好回憶。

  山田洋次在其著作《只想拍電影的人》裡曾經提及過,車站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場所,因為這裡發生過無數有關離別的故事。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便利,機場逐漸取代了車站在這方面的功能。

  比方說,有一幕是說泉決意要離開原生家庭遠赴歐洲,滿男陪她到車站為其送行。在車門臨關上的一刻,滿男突然跳上列車,和泉一起到機場。這裡將小情侶的依依不捨表露出來。多年後,滿男和泉回憶起此事。泉對滿男說,在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你的愛。

  而山田洋次至今仍有使用類似的表達手法:泉離開了日本之後,滿男父女也要離開柴又。祖母阿櫻陪他們到車站等車。孫女開玩笑對祖母說,如果你和爺爺吵架,那就過來跟我們住吧。

  有一段閃回片段是講述滿男問寅次郎說,我們到底為什麼而生?寅次郎笑著回答說,為了在人生當中能說上幾次「生而為人真美好」吧。寅次郎曾經吃過不少苦,而如今,曾經年輕的滿男也懂得不要讓泉知道自己已經喪妻六年。

  渥美清的國字臉總是能給予人一種信心,好像即使有什麼不幸的事情發生在他身上,但他還是有足夠的韌性面對這一切。就像滿男回憶起他的大舅父的時候,寅次郎總是以一個可以依靠的以及能給予人安慰的形象所出現。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總是在想,山田洋次和倍賞千惠子等人要再次參與寅次郎的故事,他們必定會想起渥美清,那麼他們是用什麼心情去參與創作?他們是怎樣超克悲傷,又或者說他們怎樣處理自己對渥美清的思念?

  #山田洋次 #渥美清 #倍賞千恵子 #吉岡秀隆 #後藤久美子 #男人之苦 #寅次郎的故事 #日本電影 #電影語言FilmLanguage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经典影评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