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树》是一部由Burt Gillett执导,动画 / 短片 / 喜剧 / 家庭 / 歌舞 / 爱情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植树节看的。30年代的彩色动画不简单,两棵树有主角光环一直没被烧死,坏树一碰火就死了……
●奥斯卡史上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那年头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得是多么震撼人心。只是过于脸谱化的二元塑造,不管给出什么解释我都喜欢不起来。
●从这部早期彩色动画短篇里,我看到源源不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disney和pixar今天的辉煌绝不是一蹴而就。中国的动画人们要好好从中吸取经验。
●3次。全自然拟人。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1932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植物的故事。。。 这故事真好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世影史:摄于1932年,Burt Gillett导演,作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很好的讲述了一个赞扬美好,抨击丑恶的小故事。借助动植物所表现的许多细节均处理得恰到好处,使人几乎感觉不出这部作品已经穿越了78年的光阴。
●想象力突破天际,谁说“树挪死”的,你看这些树会弹琴会跳舞,会争斗会躲火,最后还会结婚。
●作为1932年的奥斯卡最佳短片可以说非常流畅,创意十足,大型歌舞剧既视感,打斗场面也很有猫和老鼠的感觉,非常讽刺的引火烧身以及鸟穿云朵的下雨~
李先生 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 片头交代了 华特·迪士尼的作品 32年在洛杉矶 创办了迪士尼公司 正要走上事业的巅峰 这是他第一部彩色动画 求婚的那段 婚礼进行曲前那段欢快的曲子 是东成西就里 张国荣唱表白给张曼玉的 威廉退尔序曲 不知道花与树是不是影视作品里第一个用威廉退尔序曲的作品 不得不说这个曲子就是为爱情而做的 剧情十分迪士尼 在安静祥和的气氛下出现了反派 在众生的努力下 反派带来的森林大火被扑灭 里面的小植物真的好萌 尤其是黑脸的花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完全看不出是32年的电影 感觉它可以存在在任何时代 经典的东西 不需要解释了
程小姐 大概是最早的彩色动画了吧,跟《猫和老鼠》一模一样的画风,都是很简单的故事很团圆的结局。我一直特别喜欢老动画的配乐,听上去就很讲究的交响乐真的非常扣人心弦,比如树男拨动竖琴的琴弦、树女对着湖面拂动枝叶、山火熊熊燃烧,音乐对情节和气氛的烘托非常自然。虽说现在也有很多精彩的ACG音乐,不过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少有老动画那样的厚重感。从音乐能听出来动画人的心声,大约在二次元成为一个可以用来赚钱的产业之后,做动画的人就渐渐地少了那时候的这份认真了。越来越少的导演会留意BGM是不是得体恰当,更多人会考虑露的肉够不够多、用的特效够不够炫酷、请的CV够不够大牌,简言之,够不够赚钱。我不否认现在的很多动画在以后也会成为经典,但是若论匠心,目前而言老片子还是更胜一筹。致敬老艺术家们。
《花与树》影评(二):《花与树》:泪与河流
若非提前做了点功课,恐怕我也要批评《花与树》的手法太过僵硬刻板了。查过资料才晓得,这部电影已经87岁高龄了。作为后生晚辈,观影的态度要端正!
一切电影都是当代电影,这并非经验主义,更不是因为影片历史悠久而忽略客观的评价标准,这句话意在强调把电影放在其产生的环境中审视,不能一味地“以古非今”、厚此薄彼。从影视行业出发,审视当下艺术创作,我发现人们多在表现一种“灰色地带”,人没有绝对的善恶、事没有绝对的对错,把一切都放在人性深处进行分析,探讨出的结果,即一种相对模糊的是非观念。然而九十年前的世界似乎不是这样,那会儿的影视作品,界线更明晰一些。例如电影《花与树》,善恶对错,犹如泾渭。且,爱情催生出真善美,嫉妒依附于假恶丑,电影所传达的邪不压正、惩恶扬善的价值观念,也清晰分明。
是过去好,还是现在好?我看,虽然当下的艺术创作需要一点前人的勇气,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我们在不断进步。真理颠扑不破,我们正趋向细化,贴近真实。
近年来,怀旧风刮的很浓,我极反感。原因在于,这股风以吸引流量为目的,最终完全服务于资本。纯粹是商业运作的手段、噱头,有什么审美可言?造几个景,弄几件衣裳,又或者,添几句浅近文言作台词,这只是在美术层面满足了怀旧的视听效果,并非讲好了一个带有时代色彩的故事。怀旧,缅怀过去的人、事、物,起码有个为什么,有个今昔对比。学旧,绝不可浮于表面。浮于表面,往往精华没学着,糟粕揽下来一堆。以《花与树》为例,其折射出的“见是非当表态”的精神原则、黑白分明的态度,是精华;其生硬的表达手法,可视为糟粕。有些人怀旧,本末倒置、优劣不分,恰是“学反了”。如此徒有其表,精神内涵空无一物,看似金玉其外,实则败絮其中,怀旧风,不成为一股妖风了?
实在学不来别的,就学学前人的勇敢。哪怕真就认了死理,撞破头也要去找那一片“是非对错的界域”,当如何?对,或者错,又何妨?
嗨!摆摆手,咱干脆不学了。哈哈哈。
《花与树》影评(三):王子和公主的故事
忘记哪本书上说过,肚脐眼是人体的太阳中心,能量从这里发散:萎靡的时候,需要站起来伸个懒腰就觉得特别舒服;与人沟通的时候,如果是正式的谈判,就一定不要坐在陷下去的沙发里,那样我们的小能量场就丧失了,反之,如果和朋友或者想和他人拉近关系,就该选择怎么坐怎么舒适的放松地方,歪歪斜斜都无碍。
上面的和动画有关嘛,随便想到的,我觉得至少和开场植物们伸懒腰有点联系吧,>.<
这可是一部1932年的动画短片,它已经81岁高寿了,现在看,仍然也有吸引力,何况这是一个正能量的故事,虽简单却生动,国外的动画一直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花与树,片名,主角是树,其实应该加上鸟,或者可以再加上那一条毛毛虫。
说到故事,采用拟人化的画法,情节是简单老套的,一句话就是描写一段恋爱关系确立的故事。扩展一些就是爱慕者如何追求美人,后在一位“坏人”的“帮助”下,赢得了美人的芳心。
百科的评价概括为四个字“扬善贬恶”,我觉得里面没有坏人,虽然反派的外表很矮挫丑,也是创作团队故意外表化他的丑!
美好一天的开始,大大的懒腰,张大嘴巴大大的呵欠,揉揉睡眼,扭扭脖颈,当然最好配上了欢跃的音乐,这些神奇的元素带动森林中的生灵们迎接新的一天。
据说打呵欠是会传染的,看的同时,我也跟着打了两个呵欠,却不是困啦,一定是被传染的。
创意永远会给动画点睛:美人树的扑粉、毛毛虫的淋浴和变身戒指、牵牛花的竖琴、小黑鸟鸣出的警报器和戳破云层的降雨… 让我们看着觉得特别活泼,什么时候我的想象力能够无边无际,就第一时间冲去拯救中国的动画产业。
又随便想到了一点,当初看《无人区》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会用火。对于《无人区》中的这句话超多人解析的太深奥了,这边想到这句话,完全是因为动画里的坏人居然会钻木取火,而他自己又是一颗树,这想法简直碉堡了,迪斯尼动画中坏人的智商反正总是很弱,也是剧情需要嘛,呵呵,挺有意思。
故事结尾在适时响起的结婚进行曲中,“王子”和“公主”深情相吻,从此过上了幸福愉快的生活。
《花与树》影评(四):影评 《花与树》 编剧从中应该学习的技能
1932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这也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
https://www.zhihu.com/people/sen-sen-96-74-82/posts?page=3 百集奥斯卡系列影评
以下提出几个问题请观众思考
1:故事为什么采用连环式的叙事手法。
2:此短片主题是什么?
3:雨,火,动画的处理方式有什么玄机?而音乐在本片的作用又是什么?
4:你能从两棵树在打斗中看出什么端倪?
以下为即将录制的影评内容的剧本版,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看看1932年的作品,艺术水准已经到达什么地步了……
奥斯卡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要低估奥斯卡,在艺术上,他没有降低或者抬高自己的评选标准,他不会因为特效,因为电影科技的发展去迎合观众,像观众那样,只关注大片,只垂青票房高的商业片?从来没有!他从来都按照一套自己的学术与审美标准进行评选和甄别。
男:是,这么多年来,他好像早已经形成了一套游戏规则
如果说奥斯卡也有自己的游戏规则,那这个规则就是两个字,艺术!敬畏奥斯卡,敬畏三大电影节,是我们电影人最起码的品格。你不敬畏艺术,你还搞什么艺术?所以千万不要听某些影评人的胡言乱语,他们真的没资格。连这样一个几分钟小短片都看不出门道,他还有资格说什么?你别看,就这水平还有敢收学生的还给人讲课呢?还有的影评,给人家奥斯卡下定义,这能耐,哎呦……
男:哼!简直狂妄之极。
都是乱象!有人就爱讲什么电影史,我就一直纳闷,这电影还有什么历史?你讲讲早期摄像机,你见过吗,摸过吗?大家都知道,电影早期默片时代,连文字都没有,哪里来的历史,镜头语言?有吗?只有到了一定阶段,奥斯卡戛纳的产生,我们才越发关注电影的魅力,艺术价值。所以我们讲电影史,最后还是要回到作品上来。
男;好像老师都不讲这些!
对啊,一到作品阶段,不言语了,一问三不知,你让他说什么?
男:嗨?没辙……我们学生想听也听不到啊!奥斯卡好像永远是座高山,爬不上也看不透。
我一直以为,奥斯卡的严肃性绝不亚于诺贝尔!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外艺术家都以奥斯卡为马首是瞻,那已经是一种信仰,也是对艺术虔诚的膜拜,人离不开艺术的!膜拜科学同样也会膜拜艺术,搞科学和玩艺术一样,只是展示创造力的不同领域,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思考,没听说哪个动物懂科学,更没听说动物懂艺术的!
男:对对,你说的都对!不过,您能不能给我讲讲这个短片?他们说不出来,那你给我说说呗!咱就说艺术,别的不讲,你告诉我,这短片的艺术性创造力到底在哪里?我是真看不出来!网上反正是看不到,什么都没有!
网上要能讲明白,那咱们这节目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男:你赶快说吧,急死我了!
long long ago,有这么一片森林……大家看视频,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我们要看懂故事背后的东西。首先捕捉几个元素,并发现其中的对应关系,爱与恨,水与火,这两种关系。
男:哎,你这么一说,好像里面还真有内容……
听我给你分析,影片在音乐声中展开,美妙的乐曲唤醒森林中的花花草草和所有小动物,一片生机盎然,此时树先生爱上了树小姐,在爱的氛围下,一切都充满情趣和诗意。突然,朽木出现,一派阴森的形象,朽木得不到树小姐,因妒生恨,与树先生打起来,此时注意树先生与朽木的打斗动作也充满了情趣,好像他在跟你开玩笑,并提醒朽木,不要欺负我的女朋友。
朽木发怒,开始生火,想烧毁一切,大家注意,因恨而引发的邪恶。我们关键看,火,是怎么运动的。看,是蔓延,快速地推进,气势汹汹要焚烧一切。
那么之后,天生的雨又是怎么来的?注意,我们强调关联,一切都有关联性,这雨可不是凭空而来,它们由小鸟引发的。所以我们注意画面与镜头,森林中所有元素都是关联的,导致后面的故事,所有一切都是关联的,都是蔓延的,由气氛而引发的关联性。包括音乐,听到音乐,随声而动,看到大火,望风而逃,雨水落下,控制火势……所有元素都是连锁反应,水,火,音乐,一切都是蔓延推进和关联的过程。
我刚才提到的这些元素和关系,都是为了总结主题,发现故事背后的艺术层面的内容。
男:那到底全剧主题又是什么呢?
那好,我现在总结主题:本片故事告诉我们,在爱的气氛中,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充满情趣,但如果在恨的包围下,就会带来很强的破坏所用,会毁掉一切,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要充满爱和情趣,我们的周围才是美好和谐的,这样的人是乐于被接受的,相反,因爱生恨,妒火中烧,一切都是罪恶的开始,一切美好都会离你而去,最终毁掉自己。
男:哦,明白了,爱与恨,是水火不容的!我发现,本剧剧情都是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
是的,这就像片中的大火在蔓延推进,并不是说环环紧扣才是好故事,而是因为剧情要为主题服务,本剧剧情之间的关联恰恰显示出主题当中影响力与传导这两个要素。彼此之间失去联系,如何感染周围的人?关键是营造氛围,善与爱的气场会扩散开来,我们心中有爱才能散发出光芒,才富有感召力影响力,身边呈现出一派祥和,充满了美好和情趣。就像音乐,美好的音乐会让人快乐,阴郁的哀乐会让人感伤,这些在影片中都可以找到。所以剧本结构和剧情设置其实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现在你看片头,来自清晨的信号,此时所有一切都在苏醒,打哈欠伸懒腰,说明这种唤醒,这种蔓延和关联是绝对的,必然的!这就是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无论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这些是无法逃避的。
男:哦,这回明白了,这么多细节,原来都有作用!哎,你做编剧,肯定对影评有帮助,有时我想,如果不做编剧是不是看不懂电影呢?
做编剧的多了,呵呵,真懂电影的有几个?得奥斯卡的有几个?
男:真是,就你刚刚说的打斗这场戏,人家设计的真的很绝!充满乐趣,咯吱对方肚脐眼,幽默又不失善意,完全没有攻击性也没有报复他,而朽木又坏又狠……哎?无突然想到,你是不是,无论善良还是邪恶,都可能经过传导蔓延和扩散,连成一片,前者会让周围环境和谐美好,而后者会造成强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
说的太对了,要的就是这句,有时候我真怕少说一句观众还是听不明白。
男:你太小看观众了,现在都是大学生,只要你能说的有道理,我能懂他们也一定能明白,另外还有,本片片名,花与树,为什么没有对主题进行暗示呢?
这就是隐藏主题。假如影片很难理解,导演一般会通过片名进行提示,而这部电影,或许导演认为并不难理解,那就不提点明,这就是导演在和你捉迷藏,看你是不是一个懂艺术有情趣的人?或是像朽木那样,没情商,不懂幽默,不懂艺术,还充满怨念,看人家获大奖嫉妒……
男:你好像又在含沙射影?对了,咱们最近几年也陆续有动画短片去申奥,或许是想找个突破口,长片得不上,来个短片或许有戏吧?
我们看,这部1932年迪士尼作品,《花与树》,可是奥斯卡第一部动画短片啊,无论艺术价值还是制作效果,都是里程碑式的,这可是一个艺术的标杆,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短片就能轻松获奖,只要好看差不多就行,不需要有什么艺术内涵,你认为那可能吗?
男:以前我真觉得,动画短片嘛,看个乐呗,里面的人物萌萌哒,制作效果精良就可以了,现在听你讲完这部短片,觉得真是,深不可测……我以前只看到,恶人有恶报这么个思想,嗨,听完你这么一讲,看来我这水平,还是太初级了!
我们的作品即便申奥不成,没有选上,也很正常!千万别瞎琢磨,钱没给够暗箱操作什么的,闲话儿都来了!(可特效配一个经典qq表情,笑脸后捂嘴)影迷的心情我们理解,都想获奖,但别去瞎猜忌别人,获不了奖就认为人家奥斯卡有什么内幕,这样的心态很没有品!
男:关键大家觉得自己的动画做的也不赖!不比人家差多少……
我就怕这个!看不到差距就是最大的差距,比做不到还危险!这么说吧,如果咱没获奖没提名,那肯定也只有一个原因,反正不会是因为制作效果,也不会是投资问题,投资嘛多了少了的人家奥申委不在乎这个……
男:那到底啥原因?
艺术含量不够呗,回去再修炼修炼。追不到美眉,回去想想如何提升自己,学会幽默,如何营造一种气场让别人喜欢你,千万可别跟那朽木似的,因妒生恨,给人家放把火,悲哀啊!
男:恩,还看不起人家奥斯卡?哼,这样的人,朽木不可雕也!
https://www.zhihu.com/people/sen-sen-96-74-82/posts?page=3 百集奥斯卡系列影评 森森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