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话文化史》是一本由[澳] 露丝·韦津利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一个英语水平不怎么样的人,来读这样研究英语中语言现象(还是脏话这种深奥的部分)的书,纯是个悲剧。
●对于任何一个地域、国家和民族来说,没有脏话的语言都是缺少一部分表达力的。作者的语言表达言简意赅,幽默风趣,适度恰当。译者更是令人心生敬佩!
●最重要的也是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没有提到:为什么脏话要和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联系到一起?
●纳闷:居然能在中宣部的眼皮底下出版,脏字连篇啊~~ 牛!
●以严谨的学术视角研究、探讨、分析、阐释、比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与民族间脏话的各个面向。语言风趣幽默,行文流畅轻快。字里行间处处在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与强大的逻辑思辨能力。从实用角度出发,该书解构了普罗大众对脏话的误解、污名、愚昧与迷信。此外,该书以脏话文化史为契机,深层探讨了林林总总、形态各异的人类文化多样性与历史多样性,以及它们背后一贯的思维、行为、心理及哲学逻辑。总而言之,是一部难能可贵的诚意之作,可以起到破除“我执”的作用。语言学、人类学研究必读书目。
《脏话文化史》读后感(一):语言学真特么是一切人文学科的生命线
非语言学出身请放心食用,虽然本质是结合人类学,社会学,性学等讨论了“脏话”词的社会功能和历史演变的使用规范,屈折语中“脏话”词的语意范畴原则结合语源学的词汇史(这也印证了本书如果是英文原版会更有趣)最后从发音方法论证太精彩了,爆破音,塞擦音,从成阻到除阻的过程回应着说话人情绪的积累与变化。语言学真特么是一切人文学科的生命线。
《脏话文化史》读后感(二):被翻译给强奸的书
一看书名就觉得应该是很有趣的一本书,更何况王小峰还正儿八经的在自己的博客上推荐了一把。
买回来一看,有点失望。
这本书还是应该去看英文的原版,毕竟洋骂和国骂是两种不同的韵味,翻译过来更是彻底的走调。一句“fucking”到底该翻译成“操”还是“靠”?这种痛苦的选择让我生生的回忆起当年刚学英文时候的茫然。
被翻译给强奸的书。有些书无法翻译,只适合看原著。
《脏话文化史》读后感(三):书是好书 但是译者实在是太有功底了.
第一次看见书名就被吸引了,再加上封面可以说还算有格调,于是一个包裹载着这本书从国内来到了我手边,
迫不及待的翻开之后有些失望,我看了两遍都觉得怪怪的。于是找来了原版细读。
也可以说是老天眷顾我,正好是加拿大大学的Reading Week。九天的假期实在是及时雨。
昨天读完了原版,我果然是深爱着本书的。对我来说 买书没走眼就是好事儿~哈哈!
但是不得不说,看了原版之后发现这么精彩的语言怎么能被翻译得如此贫瘠呢。。不解...
《脏话文化史》读后感(四):说脏话是门艺术 说的好会让人轻松愉快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脏话 那他的生活就少了很多趣味 没有脏话的生活你可以想想是他吗的什么意思啊 整天就是伦理道德的束缚 整天就是正人君子 正大光明的人物 我草他吗的 那还是个完整的人嘛 人都是有评价体系的 比如说你干的什么事情很愚蠢 很傻很天真 我***就可以说你***就是一个傻逼 你就是一个2比 可以说我在用自己的价值体系来评价你 去鞭策你 让你做的更好 要是我真的不管你 你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我根本不会说你什么的 就是因为我们还是够熟悉 够亲切 我才能这么说你
《脏话文化史》读后感(五):又是一个不靠谱女青年
此书并不是在教你骂人,也不是防止你被骂。如果只是为了这个目的,我反而推荐你看一本英语俚语大词典,自从当年看到那孙子把“piss off”翻译成“滚鸡巴蛋”,我就以圣经奉之。抱歉,跑回来接着说。这妞儿真的只是在研究语言学,研究那些与生殖器及排泄物相关的四字母单词是如何在各个语系繁衍生长÷、口口相传、继承发扬的。她写的很认真,但我却更喜欢每章开头的名人名言,直看的我抓耳挠腮欲罢不能。此书学术性5分,娱乐性4分,翻译的不是很好(强求翻译懂得丹麦语和英语以及能够熟练操着中文,要求却是高了。)扣成三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