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幸福的艺术》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9-26 20:5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幸福的艺术》读后感100字

  《幸福艺术》是一本由[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7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的艺术》精选点评

  ●幸福的起承转合,五味杂陈,这样的诠释实为立体……

  ●每天晚上的床头读物。很多值得摘抄的小句子陈可老师荐书。

  ●

  ●“幸福”和“艺术”这两个高频词组成书名本没让我抱很大希望,不曾想此书是如此的合我心意。用名画作为窗口来展现幸福的艺术,画作美,语言美,思想美,好多沁人心脾醍醐灌顶语句,读此书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呀!

  ●陈老师送的书,灵的力量

  ●太曼妙的一本书

  ●对重复渴望。 一追再追~~~

  ●清爽的春風吹拂著我,密佈全身毛孔舒展開來,我超越時空,不論身在何處都感到心滿意足……把自己上帝且無始無終,我昨日今日和明日都感到幸福,我在哪裡哪裡就是地上的天堂

  ●幸福是永恒感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幸福的艺术》读后感(一):幸福很短,幸福很长

  幸福天天在身边。我们需要修炼才能得到

  25幅“课”可以让我们培育获取幸福的能力

  幸福很短暂

  幸福如一天,不停变化

  很好的一本书

  用一天、25幅画重新感受和定义幸福

  幸福真的如艺术品。如一幅名画吗?

  特别喜欢的几幅画

  盛开的杏花-凡 高

  花儿盛开的杏花-皮埃特 勃纳尔

  《幸福的艺术》读后感(二):我要去

  1.地理学

  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施塔德尔艺术馆

  2.盛开的杏花

  荷兰阿姆斯特丹 梵·高博物馆

  3.女人的三个年龄段

  意大利罗马国家现代艺术馆

  4.艺术家在韦特伊的花园

  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画廊

  5.蒂沃利的小瀑布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6.蒙特戈依大街

  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7.乡村生活

  美国巴法罗奥尔布赖特-科诺克斯艺术馆

  8.蓝色背景中的人物

  法国南特美术博物馆

  9.在帆船

  俄罗斯彼得埃尔米塔什博物馆

  10.保罗·卡利亚里

  意大利福罗伦萨比蒂宫

  11.馈赠大氅

  阿西西教堂

  12.西苔道朝觐

  法国巴黎卢浮宫

  13.维尔特海梅尔家的艾娜和贝蒂

  伦敦塔特陈列馆

  14.法阿图如玛

  美国堪萨斯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15.大学覆盖下的科森林荫道

  挪威奥斯陆蒙克博物馆

  16.红色人像

  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

  17.星空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18.雅格与天使摔跤

  巴黎圣·叙尔皮斯教堂

  19.花儿盛开的杏树

  20.帕拉瓦的海边

  法国蒙彼利埃费布利博物馆

  21.浪子回头

  圣彼得堡埃尔米塔埘博物馆

  22.银杯

  巴黎卢浮宫

  23.十月的傍晚

  布鲁塞尔斯皮里阿尔特作品收藏中心

  《幸福的艺术》读后感(三):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地上的天堂

  “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地上的天堂”,伏尔泰这样说,幸福是坚强的信念,是安定的归属,更是一场永恒的追寻。平淡的简单生活是幸福,繁复的人生念头也是幸福,它无处不在,却又来去无常,不可捉摸。也许你怕被拒绝,一再地与幸福擦肩而过,也许你心中郁结,一再地暗示自己伤春悲秋,《幸福的艺术:品味幸福的25课》坚定而含蓄地揭示了幸福的模样。

  25幅画作,都是精选的大师杰作,画家们的人生与画作水乳交融,描绘着幸福的诞生、圆满、挽歌、消逝和重新回归。莫奈《蒙特戈伊大街:1878年6月30日的节日》笔下的欢快人群,宛若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奔放而安详地开辟通向未来的道路;夏加尔的画作《乡村生活》色彩鲜明,洪流一般呈现最心安理得的幸福。“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仔细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碎片,就是现在,就在这里。高更笔下的红裙女子,大块的艳色在画布上蔓延,却蔓出了无尽的忧伤。其好友梵高的《星夜》更是描摹出了黑暗中还有繁星的光芒能够照耀心灵。学会欣赏和喜爱即将远离的幸福,它们的出现和消失就像我们生命中无休止的呼吸一般。生活如此艰难,凤凰涅槃,打发悲伤,战胜消极情绪,拥有感恩与宽容、给予和接纳、慷慨与谦逊、开放和默契的美好品质,也许更能感受幸福的真谛。

  译者是三口之家,均有法文造诣。女主人司徒双是画家司徒乔的二女儿,这位生命力旺盛的艺术史教授在接下译事不久,便发现不幸罹患乳腺癌,已经是中晚期。“世界是一个奇迹”,维特根斯坦的衷心慨叹在她身上应验,她迎来了病后比任何一个春天都美丽的春天。谁说幸福会让人变得怠惰而平庸,幸福可以改变世界,不是么?幸福与阴影相伴相生,笃定幸福的意念就是面对死亡恐惧唯一持久有效的良药。

  《幸福的艺术》读后感(四):感受幸福

  感受幸福

  评《幸福的艺术 品味幸福的25堂课》

  幸福是什么?如何追求幸福?你现在幸福么?这一连串的问题,恐怕连哲人也不能马上给出完美的答案。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受,一种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像在《幸福的艺术》中,作者只能给出关于幸福的故事,而无法给出幸福的标准一样。

  这本书是用25幅画、25个故事和作者的25个感悟串接起来的25堂课,用“一天”的时间顺序,给我们详细叙述了隐藏在图画背后、生活之中的幸福。早晨是幸福的诞生,中午是幸福的圆满,黄昏是幸福的衰微,夜晚是幸福的消逝,而第二天黎明又是幸福的回归。幸福如此周转循环,而给予我们的幸福也是往复来回,没有固定的频率和周期,而我们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苦痛,等待着幸福的敲门。

  在每一种幸福之中,作者都罗列了多种事例来印证幸福的来临和存在。每一幅画都是出自艺术大家之首,对应的故事则更有针对性和可读性,而在每幅画和每个故事中,作者除了讲述画的来由和作者的故事之外,还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幸福进行讲述和抒发自己的感想,需要的时候还会引经据典进行详细的论证,实属难得。而在需要的时候,作者将拍摄的镜头随时调整到需要的尺寸,对图画进行扩大,以期让读者对图画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这一点看来也可以看出作者煞费苦心。

  从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借用艺术大师的境界、引用哲学大师的智慧来重新树立自己的“幸福观”:幸福不是目的,是手段。我们应该积极用意识去感受幸福,努力在生活中品味幸福,而不是在生活中苦苦等待。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对待幸福的态度,幸福更多的是意识上的感受,而物质上的享受只是一种辅助;幸福更多要求我们活在当下,忘却昨日的忧伤和对明日的担心;我们更不必担心幸福的消逝,他们终究会回来的,而在回来之前,我们还可以借这个机会,对于我们死去的葬礼进行一次小小的排练。

  如果连死都不怕,那还能不幸福?!

  《幸福的艺术》读后感(五):看得见的幸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不受伤害,所以不去追求,没有得到,也就无所谓失去;又或者,你认为根本没有幸福,也没有忧伤,人生就是这样的一场虚空……

  如果你这样想过,法国心理学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医生会告诉你,你得“病”了,你需要“治疗”。治疗的方法,便是跟随他一起,感受艺术画作,放缓呼吸,保持静默,听凭作品向你倾诉,任由画面萦回脑海,让它占据全部身心……

  在《幸福的艺术》一书中,安德烈医生精心挑选了25幅画作,它们分别代表了幸福的不同阶段。《盛开的杏花》是初生的幸福,美丽而又脆弱,是行将放弃自己生命的梵高为刚刚出生的侄儿留下的祝福和期望;《蒙特戈伊大街》(莫奈)是圆满的幸福,迎风招展的旗帜和情绪高涨的人群展示了幸福强大的力量和生命力;《西苔岛朝觐》是即将消逝的幸福,生性腼腆的画家华托即使描摹欢乐的聚会,也总会笼罩着忧伤的氛围;接下来,幸福进入了漆黑之夜,《红色人像》(马列维奇)展示了我们面对这个令人生畏的世界时的孤独,因为“谁又能代我们受苦呢”。但是,梵高却从仰望中找到了欣慰和快乐,《星空》中展示的奇观,只有经历过绝对不幸的人才可能看到。这幅画中,我们所看到的,是光明比黑暗更多而且更强烈,因为促使他作画的,不是他的苦难,而是他对生活和幸福的执着追求。

  25幅世界名画,先是全景,进而局部,接下来再是细节,作者一步步地将每幅画越来越近地展示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受,让我们思考。幸福其实是一种活生生的情感,历经诞生、成长、绽放、衰败和消亡的过程。幸福也有周期,一如昼夜交替,复苏是永恒。幸福的降临总是令人惊喜,然而幸福走向惆怅而衰微时,仍有一种转瞬即逝的美丽,我们要做的,不是提前哀悼,也不是狂热地抓住不放,而是享受这一刻,泰然地接受这种结局。谁没有经历过这(失去幸福的)一刻,谁就对幸福一无所知。幸福也会走进寒冬,但千万不要停住前进的脚步,因为只要继续在走,幸福就会再次降临。灾难可能暂时剥夺我们幸福的权利,但永远无法剥夺我们追求幸福的权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幸福的艺术》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