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之道》是一本由安妮宝贝 / 沧月 / 安意如 / 冯唐 / 张悦然 / 李西闽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92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来是童话。。。我完全没做好心理准备,看的七上八下 尽量装作用童真的心去读了 其实到这个年龄装嫩很有压力的
●我读过安写的那部分
●就博个名声!!不用看!
●好东西
●可乐对百事说“听七喜的……”
●像一本命题作文的合集 就沧月和安妮宝贝写的好些 对其他人作者很失望 。。。
●对我来说,有点幼稚
《选择之道》读后感(一):迂回在商业与商业之间。
睁开或不睁开眼睛,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场又一场苍白的解释中。明知道是阴谋却身不由己的趋之若鹜。或者我相信这世界上只要乐意,无所谓到底有没有意思。再也许我们真的习惯了。
《选择之道》读后感(二):有点失望
买下这本书当然是冲这安妮去的, 里面的其他作家也是不错的,以为之前看过春树的一些作品,所以对她有相当的期待,但看了她的《七喜与小爱的故事》后却,非常失望。
也许春树真的不适合写童话
《选择之道》读后感(三):选择之道
几个作家根据同样的命题,写下了9个不同的童话故事。我很怀疑这本书的商业性,里面的主角肉球叫“七喜”?!,其中一个作家写的故事还加上了2只狗,分别叫“百事”和“可乐”?!
除了张悦然和的故事和安妮宝贝的一段话,其他的文章我简直不敢和小学作文苟同。
从安妮宝贝的故事看得出,她对于参与这本书写作的抱怨。被邀请去参加了旅行,9个作家为还人情,写了9个没什么水平的故事。被迫商业化的凑了这么一本书。
各种无奈了。
能约到这么多“名家”一起来为了同一个主题写作,真的不容易。但是策划人没有利用好这个资源。策划的过程中,我觉得规定了东西太多了。如果规定了故事,就不要规定文体;如果规定了童话,就不要规定故事。
写童话的我佩服一个人——郑渊洁,特别是他后期的作品是非常适合成人读的,他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写童话,天真的语言却可以辛辣的嘲讽这个世界。而这些“名家”并不适合写童话,再次证明童话不是谁都可以写的。其中有的篇目,其构思的简单程度如同小学生作文。
读者的定位也有问题,这些“名家”的读者群是80后、90后,但是这样的童话有别于他们以前读到的风格,80后、90后不会满意。
这时候我就想,如果这些作品读给真正的孩子好不好?会不会比《格林童话》更有趣呢?后来我想也不会好。有几个故事不错,但是七个太重复了。孩子不能理解复杂的心理,会弄混成一个故事的。
《选择之道》读后感(五):At Price
最后萤火虫大大对七喜说,七喜,你长成这样,无需计较有无理由。你活了,这是唯一的理由。你要为活着而活下去。快乐地活,总比烦恼地活要好。
七喜说,我明白。但我一定要出去走一圈,探个究竟,做些尝试。我不能没有行动。即使有些道理我现在也能明白,但一定要等我打转回来之后,才能接受。
大大说,我可以带你去行动,但是七喜,回来之后,我就要与你分别。因为回来之后的你,肯定与去之前的你完全不一样。七喜说,你现在怎么会知道未来的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大大说,这不是结论,这是代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但是,就让我们去吧,只要你觉得这样做会快乐。有什么比我们的快乐更重要呢。
小时候,我说我长大了,我要一张自己床。再大一点,我说我需要自己的屋子,学习才能不受别人打扰。再之后,我要考到很好的高中,那儿有更好的老师,学到更美的东西。高考时,我想我一定要离开不喜欢的北京不喜欢的人。大学毕业,我说我一定要去个新的学校新的城市学习。
最后大大死了。七喜回到了家,有了自己想要的四肢。
失去的那些,狠心抛弃的,每个选择后面都有的代价,都有淡淡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