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每一节课都应该是一个创生的过程
日期:2020-08-08 08:31:23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每一节课都应该是一个创生的过程

  一、谁是课堂主人

  第一,课不是全部用来讲的,要留出一半以上的时间学生;第二,学问学问,学生的问题要多,如果教师的设问过多,就成了以教师的说书场,教师的语言多少和凝练程度代表了课堂主人是谁,要牢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把话语权尽可能地交给孩子

  二、低年级课堂才是真的慢的艺术

  语速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你的思维速度好比奔驰,孩子的只是个小童车。

  要有度,该慢的要慢下来,熟读数学用语基础知识得以巩固才能形成数学技能

  例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这里要让学生形成标准的数学用语习惯,也是为下面学习大于号和小于号表达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反复读,熟练读。

  三、注重课堂中的“三维”调配。

  (一)时间调配:师主导,生主体。教师的教永远为学生的学服务,这是颠扑不破的硬道理德育在于自制,智育在于自学体育在于自强。应适当培养孩子自己学习、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一年级不要超过二十分的教师授课。

  (二)空间调配。第一,学生的声音应该远远多于老师的声音。让学生不间断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使学生有更多更新的思维。第二,适蹲下来,弯下腰和学生说话,平视会减少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第三,走近每个孩子,哪怕让孩子闻到你得的气息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呵护

  (三)气场调控。第一,氛围的调控。不要时刻让孩子处于一种癫奋状态,会造成兴奋疲劳,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发展规律同时,你的课堂过于消耗孩子的情感直接会影响到下一个课堂。第二,关注一个孩子,让墙角的孩子和身前孩子的眼睛一样明亮起来。同时,关注台上的表达也要关注台下的思考;关注桌面以上的行为也要关注课桌以下的习惯(小动作要通过教师临场巧妙引导加以制止并扭转);

  四、创新是课堂生命的体征。

  知识是没有生命的,而一个老师价值就在于将灵动起来,然后孩子才会去亲近它,触摸它,上它并融入自己的血液和生命里——灵动,就是创新。

  6大于4,4小于6,大于号与小于号的认识和书写是个难点,高丫头找了一个有趣儿歌,“开口对着大数笑,屁股撅给小数瞧”,适合儿童记忆特点。但总觉得还不够形象,如果要我讲,会把这个难点通过形象的图解化解掉,具体做法依托大于号和小于号近似于嘴型就势画成形,然后告诉孩子,比较大小就像馋猫吃鱼——“谁大吃谁”,开口总是对着较大的数,通过这样一个耳熟能详例子就足以解决这一问题。

  每节课都是创生的过程,创生意味着,课堂和教师本身明天和今天不同,都要有更高的生命力、感召力,要用自己的视角审视昨天的课堂并提升自己今天课堂的创新能力,然后成为一个富有独立思想和思维自由的“个性化”教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每一节课都应该是一个创生的过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