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一节目从开播到现在,各种热搜和讨论轮番轰炸,每隔几天都有新的关注点产生。
明明口碑有好转的伊能静,又因为自己的一张嘴,被群嘲上热搜。短短两天,伊能静已经被全网接连嘲了4次。
为了解释自己的账号不是自己回复,特地发了一个和闺蜜视频的录像回应,表示网上的言论都是她闺蜜在管理自己账号时发出的。
伊能静说这是自己最好的闺蜜,爱她难以苛责,却全程垮脸翻白眼;
说自己接受一切批评,微博底下的评论功能却早已关闭;甚至在回应的视频结尾,一句画外音“又超时了”特别刺耳。
网友评论道:
但伊能静引起群嘲的原因,不仅仅是这个视频。
在前两期的节目中,伊能静和王丽坤、王智组队表演,由于王丽坤和王智都是音乐小白,于是伊能静一直温柔耐心的帮助俩人,认真教她们关于唱歌的专业知识,把队长的职责落到实地。
“为什么想给所有人当妈?”
普通的前辈提携后辈,这种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在职场和生活中都很常见,并没有什么不妥。
可从伊能静不停地抱怨和反复提起之后,才让网友们感觉到那种“妈味”带来的不舒服的感觉。
从组队成功之后,伊能静就主动把自己代入了“小妈”的角色,把两个三十多岁的队友当成自己的小孩,不停地自我付出和自我感动。
在训练的过程中,接到女儿的电话她就扶墙痛哭,一边倾诉自己要带女儿如何不易,一边提及指导队友付出太多、身心俱疲,强调自己已经52岁,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很难。
这一哭诉,突出了自己在生活中当妈妈的不易,也突出了在团队中自己当“小妈”的不易,为自己的落败留了一条后路。
即使输了,也是情有可原。
训练结束后,还要像妈妈嘱咐孩子一样,吩咐好队友几点吃饭作息;
在车上的时候,毫不客气的批评队友没有记忆点,对王丽坤和王智说,“你们毫无特色,你们俩还不够”。
伊能静在组内的支配式指挥、毫不客气的批评、不停地说教抱怨,唠唠叨叨的样子,从中传递出“我为了你们付出太多”的潜台词,都让人难以接受并且开始厌烦。
像妈妈般唠唠叨叨,虽然让人难以接受,但真正引起网友群嘲的,是伊能静在《定义》这个节目上的另一面,在别人背后说别人的不好。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她处处体现出关心别人,共同进退的决心,但转过头,对于当时的状况,又是另一番说辞。
当初在节目中,伊能静选择这首歌,原因是觉得它很容易、很简单;
甚至用“我搞错了”的借口,换到这首歌。
但在《定义》这个节目中,她却说自己选择这首歌,是因为自己的排名靠后,没得选择,大家都不想唱这首歌。
因为输了,她推翻自己所说的简单,着重强调,这歌是最难唱的。
说完这首歌之后,开始吐槽队友,直言两个队友什么都不会:
“没有音,没有能力,不在状态”;
“教十个小时都不会,越唱越糟,我嗓子就是这样哑的”;
“自己很努力地教了,但怎么都教不会”。
在采访中,还强调王智因为是倒数第一,是整场三十个里面的最后一名,所以一直在哭。
全程用“那两个女孩”指代队友,在说完队友的不好之后,她又开始自卖自夸:
“你会突然觉得时间和经验在你身上真的有成就一种专业性。”
自我投入式的倾诉,让一旁的主持人都插不上话。
无论是祸从笔出还是祸从口出,伊能静闯的这些祸,一个“言”字就能概括。
《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处处提及自己的大龄妈妈身份,喜欢其他姐姐的“心灵导师”和“小妈”,作为公众人物,她的优缺点都是——表达欲。
柏拉图曾说:
“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既然有如此强烈的表达欲,就应该学会好好说话。
最近,大家是不是总是未能及时收到订阅号的推送呢?
最近公众号改版了,好多人都说找不到我们,所以大家一定给我加星标。
只要按以下的步骤操作,大家又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推文的更新通知啦~❤
往期回顾
凌晨3点,3000w人关注的话题:
判断男人是否爱你,你要知道这4点
何炅易烊千玺力劝渣男:过期的糖别磕,前女友的婚礼别去
陈小春应采儿:娶到这样的好老婆,是一个男人最大的福气
图片来自网络/Pexels,如有侵权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