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5-09 来源:常德文明网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有序排队,间隔一米”“请在一米线外等候”“因为爱你,离你一米”……如今,在许多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纷纷设置“一米线”标识,温馨提示公众不扎堆、不聚集、不拥挤。(5月8日河北新闻网)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持1米以上,能够有效预防唾液飞沫传播带来的风险,设置“一米线”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虽然疫情防控形势已经大为好转,但并不意味疫情已经结束了、风险已经消失了,不代表就可以放松警惕、不加防备,疫情防控还不能有任何懈怠,“一米线”仍需要继续坚持下去,这不仅是疫情防控的必要举措,也是文明社会的必备标识。
“一米线”并非是疫情期间的首创,在银行、医院、政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早就有设置“一米线”的惯例,主要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维护公共秩序,而现在“一米线”还承担起保护个人安全的责任,作用更显重要。设置“一米线”,更需要遵守“一米线”。过去“一米线”遵守得并不是很好,超越“一米线”的现象经常发生,有的“一米线”的标识都被破坏和损毁,暴露出公众文明意识和规矩意识还有待加强。
疫情期间,“一米线”的遵守情况得到了良好改观,这是出于每个人对自身健康的在意和重视,但不能因为现在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就把“一米线”抛在了脑后,无论疫情是否存在,“一米线”都绝不能丢。现在复工复产复课都在有序推进,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加速恢复,但越是形势向好,越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无论是否摆放了“一米线”,每个人在公共场所都应该遵守自己心里的“一米线”,自觉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这既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也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
公共场所也应当做好“一米线”的设置,加强管理和引导,形成文明出行、文明用餐、文明排队、文明办公、文明生产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营造提供安心、舒心、有序的公共环境。同时也通过“一米线”的倡导,增强公共意识,规范公共秩序,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一米线”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风尚,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响应,共同遵守、维护与践行,真正让“一米线”成为公共健康、社会文明的一道永恒的靓丽风景线,为守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