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4-21 02:14: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精选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是一本由[古希腊]埃斯库罗斯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精选点评:

  ●无法摆脱的宿命

  ●后悔没做笔记,已经忘的差不多了。埃斯库罗斯的文字却乎有种粗砺的宏大感,情节上的圆融,细节的自恰反倒没那么重要,与索福克勒斯对比就很能看出来。戏剧通过重复、押韵、合唱制造的气势在某些场合真是无可比拟。

  ●《波斯人》、《七将攻忒拜》有些许荷马的气魄,《俄瑞斯忒亚》三部曲确实是个好故事,但抒情太多,更喜欢欧里庇得斯的版本,只可惜罗念生先生并没有翻译那个剧本…《普罗米修斯》之所以闻名可能更多是因为文人的怀才不遇所以感同身受吧…总体上说这个版本的《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史料详实,但前后内容重复的地方太多,并且诸多的地名和人名在书中前后就有好几种不同的翻译,不利于初读者阅读…我这本是买自京东,应该是正版,但居然出现了十多处错字、注释对应不上位置,印刷出现重印等问题,十分怀疑编辑的责任心和知识储备…

  ●对于幸运人人都不知足,但是如果承蒙众神眷顾的他现在应当偿还所欠的血债,那么哪一个凡人能够夸口说,他生来是和厄运绝缘的呢?

  ●俄瑞斯忒亚三部曲

  ●相比于悲壮中带着希望的普罗米修斯给人的感动和震撼(那种因为预知未来所以有资格跟宙斯battle的底气看得我十分羡慕),反而是俄瑞斯忒斯三部曲(尤其是《奠酒人》)更能戳中(其实是戳伤)我的心,从来没想到我会在一部两千五百年前的、用现在看来仍然深不可测奇形怪状(?)的陌生字母书写的悲剧里看到自己家庭的影子。甚至更加怀疑人类所有的家庭关系模式都能在希腊悲剧中找到对应(不知怎么就觉得家庭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杯具,报仇神莫名其妙被收编的退场也很想吐槽,雅典娜你这个浓眉大眼的竟然……算了算了都是历史的必然(围笑)

  ●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充满着男人气,神的正义占据着整部史诗的中心地位,城邦秩序占据着主要地位,当然除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之外,这部剧在整个埃斯库罗斯的剧中十分奇怪。埃斯库罗斯的剧十分古朴,符合经典的悲剧特点。

  ●“凡间的人总会招惹凡间的祸患的。只要我们的命长,许多水陆的灾难都会落到我们身上。” 【东方主义或亦可名波斯人情结】

  ●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有史诗的风采。

  ●《波斯人》和《七将攻忒拜》有种现实感很强的“爱国教育”体验(不太喜欢,看困了=_=);《普罗米修斯》大爱,这就是典型的悲剧英雄啊!宙斯作为僭主的隐喻也是很好的解释角度;《俄瑞斯忒亚》三部曲彼此间的联系还是挺松散的,如果单纯按照“正义”的发展史(血债血偿——法庭审判)来解读总觉是单薄的片面化了,如何理解“宙斯的正义”还没想明白,不过《阿伽门农》是真的精彩。“命运”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已知命运走向的前提下进行下一步的抉择往往会带来极富冲击力的悲剧力量,这也正是普罗米修斯震撼我的地方。用尼采的方式来诠释悲剧也是可行且精彩的,由建构与毁灭的张力奔涌而出的悲剧意涵,也是那命运的环环锁链背后的意义。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一):好的翻译让人充满阅读期待

  希腊文学只看罗念生果然是不错的。所有的翻译中出现的细节全部作出注释加以解释,包括所有的因为意译造成的词语省略、替换,为什么这样译,为什么省略,为什么增补,全部作出解释说明。这种细致入微的翻译让人读起来很安心,既可以流畅阅读故事,也可以知晓大致原貌,最大程度解决了翻译带来的诸多担心。(和最近看的世纪三部曲的翻译对比不要太鲜明。)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大学时才听闻其事迹,到现在才一次买了罗念生译的三部。从年龄长幼看起吧,先看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待续。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二):诗人战士

  埃斯库罗斯在墓志上没有夸耀其诗人的伟大,提及的仅仅是战士的荣光。当然,没有其战士的经历,又怎写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里面恢宏如史诗的战争场面呢?纵使埃斯库罗斯的语言,戏剧结构不如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那样精巧,但是其粗粝的语言自有气磅礴的气势。

  同时我想,埃斯库罗斯在墓志上写下战士的荣光也源于他那个时代的光明和正义,以及埃斯库罗斯对希腊民主政治的拥护以及热爱,对与僭主的反感,才能让他在诗篇中写下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角色来,而最令人遗憾的便是《普罗米修斯》另外两卷的失散。

  《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三部曲则是情节最跌宕起伏的,而且在最后的陪审团中也提现了希腊之民主,虽然报仇神最后被收编了有点?但是总得极好的。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三):《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在信仰中染上一点怀疑”

  波斯人是漂亮的女郎,希腊人也是漂亮的女郎,你我是,你我的敌人也是,不要暴躁自大,不要听从怂恿,忙着撕毁这身衣袍的人眼里看不见漂亮了。

  要说剧情深度,这六部里当然还是从执拗的狂妄与沮丧走向昂扬的《普罗米修斯》比较引人瞩目,但《普罗米修斯》是彻底个人英雄主义的,是反叛的,现代已经不缺这个了。《波斯人》是站在整个国家(城邦)视角的,是包容和反思的,是嘴上痛哭哀嚎、内心沉痛不语的,埃斯库罗斯在《波斯人》中抛出的问题,似乎到了今天我们也没完全解决,所以总得来说还是这一部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上过战场的埃斯库罗斯善于描写战争场景不奇怪,能想到站在敌人波斯人的角度来谱写悲剧就很巧妙了,既夸耀了希腊的天人和睦、兵力精悍,又传达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反战思想。而且《波斯人》也囊括了埃斯库罗斯的写作风格:

  除了标志性的战场与史诗叙事以外,还有那明显动摇着的信仰与对专权的嘲讽,而且表现得极具古希腊时代的特征——对神的动摇,靠对人、即君主领导权的信任补足;对人的反叛,则又都归于神的旨意——一个向神灵假借而生的自我灵魂的挣扎。

  也许,正是在编写这些悲剧的时候,埃斯库罗斯进一步看清了人祸,但没有走出人祸,最终还是没能遵从内心质疑的声音,将命运的起落再度放归天神,仅仅发出了诸如“ 万物都与时光渐老,推(不知道原文就是“推”还是“摧”的错别字)毁万物”的零星的声音。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四):死亡与冲突是人类共同的悲哀,而正义与否却有时不同。

  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并且是其中最年长者,对后世戏剧发展贡献很大。他具有极强的正义感,爱国理想,他行文风格雄壮阔大,并强烈推崇民主制度(当时为奴隶主之民主),反对僭主与专制。但对人性分析的深度似不及稍后的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曾参加希腊波斯大战之马拉松战役,其墓志铭只字未提自己在戏剧创作方面的成绩,“马拉松的圣林当能道出我盖世的英豪,那鬓发丛生的波斯人也必能深明熟忆”,令人想见其伟壮气魄。 马克思爱埃斯库罗斯的剧作,尤其是《普罗米修斯》。此剧剧情显得单薄,但剧中重点突出了普罗米修斯的不屈,抗争。对奴才如赫尔墨斯,威力神,暴力神的鄙视,对受害者凡人伊娥的同情等。尤其是普罗米修斯的献身拯救人类的壮举,能令人敬服。 《七将攻忒拜》中,浓墨于国王厄忒俄克勒斯调兵遣将对抗其亲兄弟波吕涅刻斯等七将的攻城。最终守城方胜利但国王兄弟二人同室操戈并同归于尽。结尾的几句话很能体现一种普世精神,“不管城邦惩罚不惩罚那些哀悼波吕涅刻斯的人,我们都要一同去送葬,把他掩埋。因为这是我们的种族的共同悲哀,而城邦却时而这样,时而那样赞成正义。” 战后贵族们决定,隆重埋葬国王(哥哥)。并将攻打城邦的弟弟尸体扔弃给狗吃,严禁民众为其哀悼下葬。但埃斯库罗斯在剧中却安排一半人发出了上面的咏唱。 死亡与冲突是人类共同的悲哀,而正义与否却有时不同。这句话的确深深体现了理想的悲剧的魅力,读古希腊,西方文学的意义也许在此。横向比较,要知道埃斯库罗斯是生活在我们的春秋时期啊。 《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在剧情上是连续的,主角克吕泰墨斯特拉,是阿伽门农之妻,埃奎斯托斯之情妇。隐身主角埃奎斯托斯是阿伽门农的堂弟,他们的父亲是亲兄弟。(阿伽门农的父亲是哥哥,曾羞辱过亲弟弟即埃斯奎托斯的父亲,比较血腥——类似周文王伯邑考的故事。) 阿伽门农因为弟弟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诱骗私奔的缘故,带兵出征攻打特洛伊,在出征前杀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苦战十年最终取胜班师。本剧故事从此开始,克吕泰墨斯特拉记恨女儿之被献祭,而埃奎斯托斯要报父辈的仇恨,两人有共同目标并互相勾结,于是克吕泰墨斯特拉放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俄瑞斯忒斯。 当英雄国王阿伽门农胜利凯旋进入家中之日,也成为其祭日,他被妻子刺死于浴室中。城邦从此进入克吕泰墨斯特拉和埃奎斯托斯的统治期。 多年后,太阳神阿波罗指示俄瑞斯忒斯回来复仇,在多方协助以及矛盾冲突中,俄瑞斯忒斯杀死了母亲以及埃奎斯托斯(《奠酒人》)。 于是进入《报仇神》,克吕泰墨斯特拉向报仇神控诉亲生儿子杀了自己,而俄瑞斯忒斯在报仇神的穷追之下,经阿波罗的指引来到了雅典城的雅典娜神庙。雅典娜作为最终的裁决者引进了陪审团制度,请求陪审团来判决俄瑞斯忒斯的弑母行为。在十位陪审团成员平局的情况下,雅典娜投出决定性一票宽宥了俄瑞斯忒斯。结果可能有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的含义。但我们读者更应该注意的,确是两千六百年前古希腊人已有陪审团的公正司法意识。 古希腊神话,文学,真的很棒,不仅在其故事性,尤其在其精神。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五):《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阅毕掩卷——古希腊悲剧的开端

  

曾经只知道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后来才知道还有古希腊四大悲剧。第一次接触到古希腊悲剧是在大学时期的外国文学课上,当时从陈婷婷老师嘴里蹦出来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这几个名字,简直要了我的老命。这都是谁啊?不搞混才怪呢!课上讲过的四大悲剧,课后记忆里也只剩下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美狄亚复仇杀子这些极度概括的文字。只是那个时期的我和舍友尚还一起沉迷于网游而无法自拔,自觉文学的魅力不及游戏的万分之一,课后当然也没再去了解个究竟。

第二次接触到古希腊悲剧居然是在知名网红papi酱的搞笑视频里,号称“用最快的速度带大家领略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作品”,可谓搞笑段子视频里都能汲取满满的知识点。同时也唤醒了我那些大学时期留存的对古希腊悲剧的记忆。这一次也正是我买关于古希腊悲剧书籍的契机。

然而“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当我开始上手读古希腊悲剧的时候,又是已经过了两年。这部罗念生全集中的《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400页的书,一半是内容,一半是注解,还有几个长篇的研究性论文,可以堪称是史料研究级的详细和审慎。通过注解我才知道每个悲剧背后都有更广阔的故事背景,并且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希腊神话。而我当时还没读《希腊神话和传说》,对希腊神话体系不甚了解,因此读得相当心累。兴匆匆地开卷,读了两天便灰土土地弃坑了。打算先去读施瓦布整理的《希腊神话和传说》,而在读《希腊神话和传说》时,又不得不去了解一下赫西俄德的《神谱》。这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读书也是有先后之分,看某些书前不打些基础是不行的。

了解了《神谱》,又读了《希腊神话和传说》,希腊神话体系的魅力算是震慑和惊艳到我了。古希腊悲剧这个坑也就可以填了。《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中除了《波斯人》以外,其余悲剧的故事在《希腊神话和传说》中都有提及,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一边是小说形式,一边是剧本形式。先读小说再读剧本,首先是能对剧本发生的故事背景更加了然,也能对剧中人物关系有一定的熟知,还能增强阅读剧本时剧本演绎的画面感,可以说是优势显然。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也是古希腊四大悲剧之一,经典之至。剧中普罗米修斯与伊俄的相遇可以说是埃斯库罗斯最别出心裁的一个改编,不仅丰富了单个剧本的内容,而且增加了整体悲剧效果,更是为三部曲的后一剧本埋下伏笔。可惜普罗米修斯三部曲只保留下了这一部。《俄瑞斯忒亚》三部曲是埃斯库罗斯唯一保存完整的三部曲,讲述的是远征特洛伊的统帅阿伽门农及其家族的悲剧故事,从这三部曲中可以基本了解埃斯库罗斯悲剧三部曲的套路为“悲剧开始,悲剧升级,圆满结局”的形式。因此作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报仇神》其实已经不是真正的悲剧了。《七将攻忒拜》在这里单独看是相当不过瘾的,要是配合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一起看,在故事内容上就更显完整,浓浓的悲剧氛围也能从始至终地贯穿。

埃斯库罗斯被称为“古希腊悲剧之父”,他一生创作剧本七十多种,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却只有七种,这既是全人类的损失,也可以为之而庆幸。众所周知,希腊神话是全球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神话体系之一,而希腊神话的整理编撰,部分故事正是来自这些保留下来的古希腊剧作和史诗。如果没有这些已经成书并保留下来的剧作和史诗,口头流传的希腊神话恐怕早就佚失了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