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4-08 01:21: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100字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是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著作,49出版的30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一):生活在生活里

  生活可以有很多样子,如果生活里再多一些文学和艺术,将会更加生动。 一位有思想的作者,一篇篇有想法的文章,作者用文字来表达陪伴,不矫揉造作,不激情喷张,却写进心里去。一些关于生活和生命的坚持,描绘的比“不忘初心”这四个字更加深刻。 每一篇文章并不长,适合用碎片时间来读。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二):失物招领:被遗失的知觉

  失物招领:被遗失的知觉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三):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跳绳游戏-张明恩MichaelZhang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是由新世相著的随笔集,一共有八十四篇。在2017年2月出版。作为一个现代青年这本书由许许多多作者对文艺青年未来的期待以及心态。书中的建议和看法对我来讲有些对我启发很大,然而有些却产生了疑问。当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是我爸在这本书刚出来的时候。当时我爸爸看我之后转手就给了我叫我仔细阅读。但是我只是寥寥看了几篇就没有兴趣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过了一年后在看就别有风味了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四):前方不是高墙,而是一扇门

  我本人的坐标系是特稿写作。

  最动人的美不做暴烈的醉人的进攻。

  藏好你的豆瓣账户和iPod。

  很多“大器晚成”的人往往格外强大,而年少成名的人则通常无法克服脆弱。

  少即是多。

  泰勒将美貌、肤浅、严肃、放荡、高贵和庸俗,都融合在一起。

  那些诅咒她的人,其实是想拥有她那样的人生。

  你的外表是否衬得上你的灵魂?

  每天坚持不断做一件事, 你到底是什么感受?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五):没读完,已卖。

  没读完,已卖,不到10块钱,不会再买这类的书。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还要不少于140字?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六):爱护文艺青年,从忽视他们做起!

  首先,文艺青年从来都仅仅只是一个标签。它不由分说地给这个世界安上一扇大门,透过钥匙孔的小洞向门里门外徘徊着两类人提供着零星半点的讯息,以致于谁也看不清谁……偶有好奇者打开大门,跨过门槛,游走于两地,想要一探究竟,结果落得自身无处安放的境遇。毕竟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世界依旧是非此即彼的。

  其次,虽然并不敢自诩为文艺青年团体中的一员,倘若他们真实存在的话,但我想他们大抵也从未渴求过被给予像现今这般过多的关注吧。这突如其来的聚光灯势必会调动起每一个灯下人的表演型人格,导致一次群体性失控的灾难。而巨大的关注意味着巨大的责任,仿佛世界由一夜之间变得糟糕都是文艺青年的不作为所导致的?而改变世界的重担对于文艺青年而言也责无旁贷。

  可在时代的洪流里,光是想做到不随波逐流都已需倾尽全力,改变潮水的方向?至少这从来也不曾是我拥有过的奢望……所以爱护文艺青年,从忽视他们做起!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七):理性的文字

  一个人的完整生活四溅在每一个碎片上。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映射在他所读的书、所听的歌以及他的衣物风格上。真正的自我认可并不需要通过对外的行为表现出来。无论经历什么,都不要放弃自己的分别之心,要保护自己的不同;但最终,你应该带着这份不同,与世界更好地相处。别为了还没实现的东西而否定了自己已经拥有的。很多人都熟悉肮脏的、郁郁寡欢的独居生活。狼藉的居室、无眠的夜晚和难以起身的清晨,都让人觉得既厌恶又着迷。那是一种很难戒除的不健康。沈亮在《为了逃避自我而旅行》一文中写道:或许真正的壮美并不存在于外部世界,而在认识自己的勇气之中。我们站在原地,就可以有更深刻的生活。理性的文字,理性的思想。很多观点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八):改变潮水方向的都是文艺青年

  曾有人这样解释文艺青年——“穷且追求与众不同的人”。有人说,若按照这个标准,孔子将光荣地成为最早、最知名的文艺青年之一。孔子是穷困习惯了的,自称“吾少也贱”,成年后还有过连续几天没饭吃,饿到脸发黑的经历。但作为文艺青年的先驱,在当时世俗人的眼里,他大概挺装蒜、挺矫情。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这本书,就是为孔子这类文艺青年而写的。作者张伟是百万粉丝自媒体、最具影响力的文艺大号“新世相”创始人,在书中,他集结了84篇用文艺解决人间烦恼的样本,为文艺青年们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一条继续维护自己的出路。

  新世相这个公众号,说来惭愧,我并没有过多了解,但我知道其口号是“我们够呛能改变潮水的方向。”这一句话,在我看来,简直踩到了现代人的痛点——没什么底气,却总想干点什么,鼓起勇气去干了,也不一定能成,反正已然这样了,那就试试呗。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九):小记

  

今年书展上偶遇的书,之前的担心在读过之后显然是多余的——它并不完全是一本营销味儿、贩卖焦虑、灌输虚无的书。文字的确可以看出精心打磨过的痕迹,但其背后的内涵是深刻的,能够传达给读者一种“写下这些文字的人确实是在思考当下”以及“肚子里有真才实学”的感觉。

我也不是不习惯读深刻的文字,不是不爱思考生活的哲学——只不过在支离破碎的世界,想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换取一份值得的观照,是极其痛苦的一件事情。我不否认作者开篇提出的观点,即我们的生活需要一点文艺——相反,我非常认同。同时我也很高兴地看到,如此浮躁的时代,仍能有这样一本称得上是“宁静”的随笔集。

但也正如作者所说,“在审美上谈论生命的易逝和悲哀是一回事,一旦真的遭遇破产、病痛和离别,审美就失去指导意义,我们就仍然应该赚钱、治病和苦苦挽留。”而我们也应当意识到,有些生活和文艺是水火不相容的。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完发现,这个“我们”不是指“我们”,而是指作者为首的“他们”,但愿最终我们都能实现各自梦想——或者任凭它在某一个清晨死去。

2020.8.28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十):潮水中哪里有方向

  在世相的后期遇见,见证了新世相的诞生,我也是这百万潮水中的一员。

  每个时代都有新生的事物,世相的倾覆就不再提了,新世相却慢慢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我是感谢世相图书馆的,督促我读了很多书,好看的,不好看的,看得下去的,看不下去的,终归是件好事,最后图书馆转型了,虽然不再适合我,也算是在时代的滚滚车轮中开创了更多的价值。

  偶然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才翻开的,从出版,时间又过去了一些,吴秀波的出境略有刺眼,文章也和我以为的不一样。如果我说世相、这本书、书名都成了噱头,不知道会不会有真粉丝想打我。想到倒下的咪蒙,也看过,也关注过,新世相虽然还在列表里,从做活动、收集粉丝意见之类的开始已经很久没有看过了,新世相除了内容偏文艺一些,和看过的咪蒙、时尚博主等等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我不记得这里面哪些是世相时期的推文,但是看起来大多数像,作为一本散文集出版,还是人民文学的,我想张伟老师是很厉害的,只是我欣赏不来了。但是感念曾经或多或少从世相、从新世相图书馆带给我的难以描述的,坚定或者丝丝缕缕的想法和信念,我不能给低于三星。

  当时还口口声声要改变,可他自己不也是被推到重来的吗,如何改变?当我们在豆瓣上看到有一本书不再印刷、又一个条目不再存在,潮水中的我们,何去何从?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