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日本的起起落落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09-28 19: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日本的起起落落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本的起起落落》是一本由[美] 安德鲁·戈登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的起起落落》精选点评

  ●明天亚洲史考试如果出评述著作的题,就写了……我是一个完全没有日本史基础的读者,所以可能缺少那些原有桎梏,一些师兄师姐对本书颠覆性态度有点不太能理解感觉以五十年代分期的理论分析最为透彻,“帝国民主主义”让人想到第二帝国初期的政治局势。日本独特性问题上感觉论述不是那么充分,不过涉及比较深入历史学问题,也不指望这本书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啦……译文流畅,【有错误我也不出来TTATT】值得我等日本史小白入门参考~

  ●翻译的真好

  ●实为日本现代史教材

  ●勞資關係略多。

  ●封面差了点

  ●主要是翻译得比较好~

  ●内容了。。

  ●还是需要再读一遍的。

  ●最近对大正时期的日本很有兴趣,这本书的总体水平不错,但是关于我感兴趣的部分简略意犹未尽

  ●入门类,比较概括粗浅

  《日本的起起落落》读后感(一):从美国人的眼中看日本

  从美国人的眼中看日本

  还是很有意思

  455页的content还只算是简略记录

  断断续续花了一周时间才勉强读完

  书中关于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女人)服从性的争议很有颠覆

  widen out my mind了

  还有日企聘用女性员工只为“办公室花瓶装饰效用激发男员工工作热情描写也颇显funny

  大量插图也不错

  ice book啊

  《日本的起起落落》读后感(二):如果你看完觉得没有你不知道的,说明认识日本了

  这本书买到就有些曲折,先是看到别人的推荐,然后陆陆续续在很多人的“知日”文章中提到,当上8折了很久时间,没有买。

  后来城市之光的预售目录上提到可能有这本书,等了很久,书来了,去看,没有,买了几本陈存仁的“非代表作”。过了几天,无意于书店流连之中,因为淡定的售书Lady,得以安心浏览书目发现有一本,只有一本,只有一个书脚是翘起的一本,很高买下了。

  回三天以后,看完了,很快,最近算快的。因为实在没有发现有什么观点,尤其是后半部份,我看得很淡定,就像那天买书给我的女孩那样。

  39,值得一看,因为历史上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甚至德川家族——都挑战天皇神性,晚上睡觉前,王东在凤凰出版物提醒我,这个名单上还要加上足利义满。

  68,胜海舟的投降使得江户兵不血刃,恩,能解释德川末代那么仁性,和隆裕一样仁者人。

  103,西乡隆盛死的意义,“毫无私心坚持原则”,因此在日本民间尊为英雄

  看完以后,外面很大,心里却没有什么想法鼓励自己,“如果你看完觉得没有你不知道的,说明你认识日本了。”其实认识就是这样,你以为你认识的时候,你的认识刚刚开始,等你以为你不能认识的时候,你又回到了开始。

  其实翻译不错,比如p88,谈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1871年出使西方之旅,“故西方之游有如刘姥姥入大观园”,神来之笔。

  《日本的起起落落》读后感(三):两相对比

  读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这是本教科书,主要是透过世界史的眼光缕述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到今天的发展,强调日本的近代化本就是整个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所谓的日本特殊论,只在一定的限度内存在,当现代性及富裕成为全球主题时,日本其实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变量。

  日本如此,我觉得,中国也是如此。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日本不特殊,中国也非特色。反观中国目前的情势,跟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倒颇有几分相似。日本的经济发展,无论是明治前期还是二战后美国主导下建立的秩序,实质都是国家权威指导下的类自由经济,繁荣期,众人惊叹叫好,衰退期,众人皱眉质疑。统治多年的自民党,贪污受贿,颇受瞩目,“黑幕交易本来就是其桌底下活动的一部分”。 虽说如此,物质至上的大众多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怎么关心政治,社会高度成长,走向同质,让人头地的竞赛在教育领域比较显眼,父母家境富裕者涌入专业化的私立学校,使著名大学中出身优裕环境学生的比例急剧上升。与此不同的是,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紧张,似乎被持续的增长缓解了不少。

  80年代,日本投机盛行,股指暴涨,地价狂飙,“黑社会亦参与土地投机行业,全副武装强迫居民出售房地产,又迅速专售以谋取巨大利益”。他们是强买,我们变“买”为“拆”。1990年代,日本终结了其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股票市场的熊市、房产泡沫的破裂,互为因果,同时到来,以后是持续的不增长。我国的泡沫至今未破,并且还在一直吹,只能说我们物不博而地大,泡泡还是不够大。一旦此泡吹破,是否能象日本一样破得那样平静,实在很难说!

  翻了一遍,只注意到第387页,金丸“接手田中派”,误“接手”为“接收”,书的校对堪称精审,不容易!

  (【美】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日本的起起落落》读后感(四):从日本的起起落落思考亲爱的祖国

  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的《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一书描写了日本从德川幕府时代到其明治维新、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四个章节时,日本经济、政治、技术、社会文化间的变化与发展,到第二章节明治维新时代,中国的近代史其实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我们有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一系列民主自救运动),以及两次世界大战(这一部分中,作为一个中国人是绝不能忘记历史上我们所受到当时日本的战争迫害),但客观地,这本书以美国学者的角度介绍了日本发动战争、日本政府对外对日本民众的战争交代、以及日本本土社会的变化,同时日本是幸运地,作为二战战败国,战败后受到美国的支持,战后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经济方面,在战后,日本企业家吃苦耐劳的精神与日本当时经济环境造就了索尼、丰田、本田等世界企业,类似于亲爱的祖国当时的改革开放,真心希望祖国能有很强很实业的企业在国内、在世界的有所立;社会方面,本书描写了工会不断增加的左右(罢工过程中学生队伍的力量)、女性地位的不断强化,摩登女郎、职业女性(弱弱地觉得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男性的个体身份开始慢慢加强时,迟婚晚育这种事情实在是避免不了啊)的出现,以及日本国内对于西方文化思想、日本传统的矛盾态度等等;政治方面,自民党与在野党、自民党内也是不断利益、博弈纵横,但与黑道勾结、贪污等恶性仍存在。

  之所以会有从日本的起起落落思考亲爱的祖国的感受,是因为这本书拖着看了很久,第四章刚刚看完,不论是日本战后1950-1973年GDP以年均10%的增长与现在祖国高GDP的发展,还是经济与环境间的关系、执政党可能存在的问题、社会中援助交际(与社会大学生被包养等类似),我们亲爱的祖国现在正面临的问题,是由发展走向了发达的亚洲民族,我们的邻国——日本所经历过的,他们的处理方法、意识形态无意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从书中也能看到日本民族在历史中、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对于中国并没有一个公正而歉意的态度。因而,读史明智,外界的东西借用过程中,还是勿忘国耻啦……

  《日本的起起落落》读后感(五):从一开始,日本或就不属于亚洲

  ——《日本的起起落落》读书笔记

  文/严杰夫

  从幕府时期就开始不断挑战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东亚秩序,到内部社会结构的独特性,和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这本书里展现出的日本在近代以前就不是一个传统的东亚国家。

  在作者眼中,在幕府时期,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江户(数据显示,幕府时期,江户的人口是100W,我就想了当时中国的北京有多少人?);拥有亚洲罕见的繁荣的商业经济(恩,那么苏杭和扬州呢);作者还惊讶地发现在幕府时期的大阪,就有了类似于期货的货币工具,是幕府将军、大名们用来进行大米交易的金融产品(恩,扬州也有盐商的融资工具盐契)。

  当然,我不是在此指摘作者的视野狭窄,以致于竟然没有发现日本在近代前期所形成的这些商业文明,在中国其实都能找到。毕竟作为一个专门研究日本史的学者,不可能对中国古代经济史有多详细的了解。

  对于像我这样的中国读者来讲,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主流历史观的视角。日本在传统东亚体系中的位置究竟如何,而在近代又为何成为东亚地区唯一一个摆脱西方资本主义的干涉而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帝国,对于这些长期以来对于中国人来讲,最为重要的日本史问题,这本书都提供了诸多不同的观点和评价。

  在客观上,的确在近代以先,日本就不同于其它东亚国家,臣服于以中国为宗主国的东亚国际秩序中,它要挑战、取代乃至于征服中国的意识似乎在幕府时期就已经萌生。而在内部,尽管大陆中国蕴生出的儒家思想的确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传统社会和知识分子,但由于神道的存在,又令日本在传统上拥有自身的宗教体系,且这一宗教体系对日本传统统治政策具有重大的影响,甚至是统治者权力合法性的来源,这一特点显然不同于东亚各国统治者对宗教利用和防备并存的意识传统。再加上类似于西方“领主制”的幕府大名体制,而作为国家本尊的天皇却长期以来仅拥有象征性的地位,其中央集权的程度在东亚各国也是最弱。而这一切似乎是日本在近代最终能够幸运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进而形成“脱亚入欧”的国家发展思路和国际视野的传统渊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日本的起起落落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