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飞女郎与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8-07 23: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飞女郎与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

  《飞女郎哲学家》是一本由F·S·菲茨杰拉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6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飞女郎与哲学家精选点评

  ●Brilliant!!!

  ●整体感觉译者传达菲茨杰拉德文风神韵上还有些吃力

  ●故事四星,翻译人们说的话透着东北味

  ●那个年代

  ●07.23.19

  ●菲先生很擅长描绘美丽青春大胆叛逆的有魅力姑娘啊~最喜欢《冰宫》,我也宁愿一辈子慵懒的活在温暖明媚的南方啊~~~~

  ●菲茨杰拉德言情太棒啦。好喜欢《祝福礼》;也喜欢《离岸海盗》,但对结局满意

  ●想去买一本诶

  ●comfortable stories with sharp and stunning endings.

  ●好看极了

  《飞女郎与哲学》读后感(一):短篇HE,长篇BE

  最近着补了几本菲茨杰拉德的短篇,以前只过这位的中长篇,相比之下短篇更多趣味性所谓的HE,中长篇满满都是颓废和BE。。。。

  然后仔细想了想这个问题大概就是,不幸人生是由一段段看似有趣片段最终堆积而成的?

  《飞女郎与哲学家》读后感(二):有一个小小的问题

  F的文章还是很精彩的(虽说不如长篇来得过瘾),翻译(虽说也有少数细节不太顺溜,如P22,“...因为你不能与那些你为她们表演女士们共舞。”定语从句的味道太浓了)和装帧也很不错

  但是俺觉得注释里应该把哪些是原注,哪些是译注区分开来,这样会让讲求细节的人更满意。

  《飞女郎与哲学家》读后感(三):好菲先生笔下的这些飞女郎们~

  生气勃勃,活得那么用力神气的,骄傲的,不羁的,快活的,姑娘们。

  我要去找原本再看一遍!

  --------------------------------------------

  伯尼斯的眼睑红了起来。

  “我觉得你是个自私又无情的人,你身上没有一点女性美德。”

  “噢,我的主!”马乔里绝望地喊道。“你这个小疯子!正是像你这样的姑娘才造成了那么多无聊乏味婚姻;你么把那些可怖的无能称之为女性的美德。一个充满想象力男子娶了个他自以为的理想中的美丽女子,而结果发现她只是个虚弱胆怯牢骚满腹、矫揉造作的人,那会是多大的打击呀!”

  伯尼斯的嘴巴微微开了。

  “小家子气的女人!”马乔里继续说道。“她们的整个青春都用来叽里咕噜地批评像我这样的快活姑娘。”

  《飞女郎与哲学家》读后感(四):爵士时代代表作

  二三十年代的美国,菲茨杰拉德算得上是相当会讲故事的作家。这一点在这本《飞女郎与哲学家》中一再反复的被验证,比如第一篇《离岸的海盗》,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故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不经意写下的:漫不经心铺垫缓慢发展,最后迷底大揭穿。整个书写过程如同高明魔术师在表演高超魔术一般令人惊叹

  做为爵士时代的代表家光会讲故事肯定不够

  会讲故事的人有许多,小时候听堂祖母讲鬼故事。她老人家,围着灰布裙,一边拔着炉火一边绘声绘声的讲:“某某家的老人夜里回来了,他们家谁谁谁半夜还听到他勺厨房水桶里的水喝。”她口中讲出的鬼故事常常会让我这样的胆小鬼,夜里不敢独自入睡。但也仅此而已。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不仅算得上是故事上的上乘之做,重要的在于他们准确,真实的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特征:纵情享乐的生活方式,虚无和略显亢奋的精神状态,等等。

  具体的例子就不举了,这本书里面个人比效喜欢《伯妮斯剪悼了头发》。这个短篇描写的场景,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噢,原来爵士时代就是这么回事啊。非常不错吗,跳不完的舞会,换不完的舞伴,喝不完的鸡尾酒。女人身穿性感的晚礼服,男士则油头粉面,西装革履。这一个短篇不仅人物描写的精彩,结尾也很有趣。

  如果想要了解二三十年代的美国,读菲茨杰拉德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就像想要了解民国初期的上海读张爱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样。

  《飞女郎与哲学家》读后感(五):爵士时代的幻梦

  在灵魂的真正的暗夜里,日复一日,永远是深夜三点钟。——F.S.菲茨杰拉德

  最初吸引我的,是他介于英俊和漂亮之间的脸庞。海明威如是形容:“他长着金色的波浪形卷发,高高的额角,一双兴奋而友好的眼睛,带着爱尔兰风度的纤巧的嘴……那漂亮来自色调,来自那非常悦目的金发和那张嘴。”轮廓优美,堪比女性,浑然天成的梦想家气质,即是上个世纪极富声誉的美国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随后,是贯穿于他各类反复再版的文学作品引言中的几个关键词:没落的中产家庭、《人间天堂》、应征入伍、泽尔达解除婚约、《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婚、一举成名、酒食征逐、醉社交、《夜色温柔》、精神崩溃……偶像的悲剧的一生,其短暂与热烈的程度比之笔下始终活在青春期的那些主人公们,犹然更甚。

  我在海明威《流动的盛宴》里凝视他与泽尔达的照片,想起那些纷纷的言论。他们都说泽尔达是毁掉菲茨杰拉德的女人,然而,又何止一个“毁”字?他与泽尔达之间有永无平复的爱怨情仇,他们冲突、理解、又互相嫉妒,他们各放异彩。泽尔达毁了他,却也成就了他。

  一战结束之后,泽尔达无情地拒绝了前程一片迷雾的菲茨杰拉德的求婚。他回乡,用半年的时间闭门修改退稿——也是他的赌注——《人间天堂》。1920年,小说出版,菲茨杰拉德声名鹊起,随即娶回泽尔达。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充满幻觉的轻浮时代。纽约与巴黎,遍布舞厅、酒馆、乐队和剧院。红男绿女们肆意寻欢作乐。菲茨杰拉德完成了《美与孽》、《飞女郎与哲学家》、《爵士时代的故事》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等风闻后世的名作。在他笔下,女郎们灵巧轻盈,不拘世俗,享受自由与当下。她们在公共场合吸烟,在鸡尾酒和晚会间穿梭,肤色白皙、唇色艳丽。她们反对庸常生活,脑袋里充满绮思与智慧;意志坚韧,时而柔情时而乖张。而在菲氏眼前,未来的一切都像镀上了玫瑰红,浪漫无比。

  爵士时代的光晕同样笼罩在泽尔达的脸上。她爱慕虚荣却又灵气逼人,被誉为“天生的皇后”,不断收获赞美。他们出席了无数喧闹的舞会,毫无节制地挥霍赚来的钱。为了维持奢靡的日子,为了满足泽尔达的放纵,菲茨杰拉德甚至浪掷生命,写了些自己都颇为不屑的小说和电影剧本。这个孩子般专注地爱着泽尔达的男人,甚至为了泽尔达的一句无心戏语,焦虑而又严肃地向海明威询问自己的尺寸是否正常。火树银花,夜夜笙歌,疯狂的快乐和欲望透支着泽尔达,也消耗着菲茨杰拉德。

  菲氏最伟大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发表之后,泽尔达患了精神病。1933年起,他们的婚姻名存实亡。酗酒和其引起的精神崩溃使菲茨杰拉德渐渐远离了写作的黄金时代。他在《崩溃》中写道:“在灵魂的真正的暗夜里,日复一日,永远是深夜三点钟。”

  “所有漂泊的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1940年,这个文字和眼神都深情款款的男人,已病体支离,在写出小说《末代大亨的情缘》第六章即圣诞节前四天死于因酗酒过度引发的心脏病。1947年,泽尔达所在的精神病院失火,她被活活烧死在顶层。如梦似幻,漂泊者终于平静。那些曾经心心念念吞噬菲茨杰拉德的,在一切归于尘土之后,成了他绚烂而悲伤的注脚。

  (一篇约稿,后未被采纳,略改后放这里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飞女郎与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