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门的扑克牌》是一本由[美] 哈兰·科本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80元,页数:3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彪悍的开头,彪悍的结局,虽然不彪悍但足够强大和经典的动机。这本是我看的米隆系列的第一本,话说那时候真心不喜欢这个伪君子调调浓重的家伙呀,其实现在也不喜欢。。。
●一般一般
●这是个高手,为啥我现在才发现他? 书很好看,但这个标题和内容好像没有任何关系啊!
●有点开始审美疲劳了,而且这系列翻译真不好……只有温还是那么完美。多少知道了点最后的终结,有点犹豫要不要买最后一本《魔鬼的印记》。
●很不错的系列,虽然推理少,但是看点很足
《玛门的扑克牌》读后感(一):行文很流畅,结局很意外
当初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和它的名字还以为和赌场有关,但事实上一点关系都没有。
小说的前大半部分,东拉西扯讲了很多东西,但到最后还是把所有线索汇聚了起来,小说最后的结尾写的还是不错的,很精彩,非常出人意料。
《玛门的扑克牌》读后感(二):悬疑
如果本书有任何疏漏,请不要怪罪我。
作为此书的作者,我要感谢以下热心的人……各种医学博士,法律硕士等等
再次重申,此书中的任何疏漏与错误都是这些人的责任,跟我无关。
这就是幽默的科本。
《玛门的扑克牌》读后感(三):翻译有问题
哈兰科本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流畅,阅读时候令人手不释卷,而作为看翻译版本的读者来说,翻译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阅读的质量,从本书来说,翻译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首先是书名,这是一个很强的意义,如果读者没有一定的宗教认知,那么可以说是完全不知所云。玛门,貌似是金钱、贪婪的意思,加上扑克牌,似乎是凑出了一个书名;诚然,看过书中人物的动机,以贪婪来解释可以说是最合适不过,而如此“隐晦”的翻译,无形间排斥了读者。
其次是地名人名的翻译,有些名词明显不符合大陆读者的习惯,而一些词汇在同一页出现了两种翻译,使得读者不得不去推断原文的内容,足以显出翻译的问题之大。
另外就是用于不符合中文的习惯,部分地方明显是讲中文的字词套入了英文的语法所致,结果出现了语句中断,前后不连贯等问题。
总之,从整体故事来讲,作者讲故事的水平比较高,故事流畅又层层递进,结局也合情合理,而这一切几乎都被翻译毁掉了……
《玛门的扑克牌》读后感(四):清新的风
五月风筝2011-02-22 16:04:48
《玛门的扑克牌》是温&米隆系列中一部,写于《潘多拉的救赎》之前,在这一部中,米勒和杰西卡的爱情终于结束,彼此因为不同的人生观而再次分手,而米勒爱上了女子篮球队的灵魂,也是他目前的客户——布兰达。
看了哈兰科本的数本书后,感到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首先是作者那极其强烈的美式幽默。因为我甚爱美剧,所以对于书中的那些对白,有相当的共鸣感,能不时的发出会心一笑。但是对一些看不惯美剧的人来说,有些对白可能是不大能理解。其次是作者的写作上稍微有些繁琐,有些细节过分详尽,让人看得比较累——这几乎也是美国犯罪小说作者的特点;再次则是作者的文字相当的阳光,文中甚少很可怕的,血腥的描写,几乎没有令人恐惧的杀戮,也没有太多关于指纹啊,血迹啊,脚印啊,精液之类的描述,更注重的是追溯旧案,重温过去,外加推理,还有感情的追踪,最后则是带来震撼的结局,所以读起来还是很舒服的。这一点,和其他美国犯罪小说相比,就是不大相同的。另外,在温&米隆系列中,帅气的贵族男子温,和运动员出身的米隆,作为非专业的二人侦探搭档,令人耳目一新。其中还不断的出现黑手党的动作冲突,但是只要想到温这个不动如泰山的大帅哥,就会有一种很放松的感觉——反正米隆是不会有事的。
所以看哈兰科本的书时,总是比较安心和舒服的,就像一股清新的风,吹拂着内心。不害怕令人恐怖、饱受折磨的故事会发生。
《玛门的扑克牌》读后感(五):《玛门的扑克牌》:类型小说的范本
读多了英美惊险小说,总觉得大同小异,黑帮火拼、政治斗争、英雄救美,不外乎就是这些内容。读哈兰•科本《玛门的扑克牌》的时候,我不断想起阿加莎的名作《沉睡的谋杀案》,想起近年非常火爆的《龙纹身的女孩》,这三本书讲的都是若干年前的犯罪,而且受害者下落不明,不管是侦探还是读者,都对调查的前景不太明确。因为有前面两本书作铺垫,读到一半我便能够猜到凶手及其动机了。毕竟是同一类型的小说,它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当然,有模仿有借鉴并不等于这本书就不好。虽然题材不太新颖,但哈兰作为专业作家,绞尽脑汁也要写出新意。总的来看,这本书故事紧凑,节奏把握得相当到位,让人急切得想一口气读完。300多页的书,一点都不觉得长。
推理小说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越软弱的人越可能是凶手。这样也是好的,因为读者不容易猜到。《玛门的扑克牌》在人物的设定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作者尽量把凶手藏起来。不过他藏的方法,虽然老道,但由于故事实在太传统了,不可能有太多发挥的空间。在这本书里,推理悬疑类小说欲盖弥彰的手法几乎都有用到,初读这类小说的读者,当真相揭开的那一刹那,或许会感到惊讶吧。
哈兰写了一系列以运动经纪人米隆•波利塔搭档朋友温的小说。米隆是个爱说俏皮话、天性纯真的中年男人。他在感情的道路上经历过许多挫折。温是个有着贵族血统的商界宠儿,外表温文尔雅,实际上是个藏而不露的武林高手。这种设定,较之福尔摩斯与华生、波洛与赫斯廷斯,更加人性化了。
小说写得非常精彩,但在结构上有一些瑕疵。前半段凶神恶煞的黑帮人物,到后半段怎么突然就销声匿迹了?当然,投机政客布拉福德和他的兄弟钱斯出场,他们理所应当成为主角,可前面的黑帮就完全成打酱油的了。
虽然是类型小说,哈兰在刻画人物上下足了功夫。可爱善良的主人公米隆•波利塔内心的纠结与无奈,给读者深刻的印象。而对于布拉福德兄弟,哈兰的写法也非常老道,写出了政治家两面派的嘴脸。特别是米隆与布拉福德兄弟首次见面的那一场,几次对话,含沙射影,平静的表象下暗潮汹涌,真是酣畅淋漓。米隆临走的时候揭开了对方虚伪的面具,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