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和爸爸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06-17 23: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和爸爸读后感摘抄

  《我和爸爸》是一本由宫本忠夫 编著作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和爸爸》精选点评

  ●使劲儿,使劲儿盯着爸爸的眼睛 我会看到我的小时候

  ●只要这样使劲儿地盯着你的眼睛看,就能认出来啦,真是甜呢。最后一句有些破坏感觉了。

  ●和《我和妈妈》一个系列,但没有后者惊艳

  ●三星半。抒情写意,但最好还是要有童心童趣,否则就只能是大人眼里的好童书画风特色

  ●温情有趣

  ●适合爸爸给宝宝读,我觉得这本绘本不错,里面包含了父亲孩子教会孩子如何去体会爱。这本会本我给四星。但Momo不是很感兴趣。读了两遍就放在一边了。估计她应该打出的是三星。

  ●钓着宝宝发问了,妈妈生了我,而我们怎么是父子呢?父子情的纽带正是点点滴滴陪伴记忆大熊小熊大眼睛盯着对方的眼睛仔细看,就能看到某一个具体时刻自己对话用两种字体区别大熊和小熊,易于代入的情景可以自然延伸出读故事的父子分享小朋友小时候”的故事。

  ●萌萌哒~

  ●最好的父爱教材付出爱,也需要让孩子感受爱。

  ●不知道哪里觉得别扭了,也许是我现在困了……

  《我和爸爸》读后感(一):不如《我和妈妈》,可能是宝宝爸做的还不够

  标签: 绘本 日本 童书 0-3岁第阶段

  这本《我和爸爸》与同系列的《我和妈妈》相比,要没有吸引力多了,关于爸爸妈妈的绘本有很多,宝宝最爱的还是《我爸爸》、《我妈妈》,而另一套《我爱爸爸》、《我爱妈妈》看的也比较少。最主要的还是前面的故事部分不够吸引宝宝,那些生活细节特别是关于记忆的部分与宝宝的现实产生不了共鸣,也可能是宸宸爸--我做的不够吧,宝宝宸的洗澡只是在婴儿参与过几次,后面都是宸宸妈一个人搞定了。只有最后关于爸爸的眼睛里,看到了你。这才稍稍吸引一点儿子的眼光

  《我和爸爸》读后感(二):绘本故事:我和爸爸(爸爸的眼睛里面有星星

  ⏏点击,收听故事

  朗读者=小狼

  音乐=神前暁 - いつもの風景から始まる物語

  《我和爸爸》读后感(三):向熊爸爸们学习

  今天晚上给豆豆睡前故事时,讲的是一本宫本忠夫/文图,彭懿/译的绘本《我和爸爸》,讲的是熊爸爸和孩子一起钓鱼的事。

  这一次跟豆豆的阅读体验很有趣,因为我也学着书里的熊爸爸,伸长脖子凑到豆豆前面,瞪着豆豆的眼睛,问他:爸爸能够从你的眼睛里看到小时候给你洗澡的样子,你从爸爸的眼睛里能够看到时爸爸的样子吗?

  豆豆也学着书里的回答,说:看不到啊。

  我也学着书里有点生气的熊爸爸,说:哼!

  豆豆就哈哈笑。

  这样反复好几次 ;)

  这个熊爸爸的形象,不同于其他几本书里的熊爸爸。

  这个熊爸爸显得更加憨憨的,帮孩子洗澡,带着孩子一起狼狈逃跑躲避蜜蜂,房顶被掀了只能看星星,最后调到的鱼还没有孩子调到的大,呵呵。

  突然有兴趣总结一下跟豆豆一起看的几本熊爸爸和孩子的书,每本书里的孩子都差不多调皮可爱,但是熊爸爸都有着不一样的形象特征。

  宫本忠夫的《我和爸爸》里的熊爸爸是憨憨的,

  马丁.韦德尔和芭芭拉.弗斯的《你睡不着吗?》里的熊爸爸是很有耐的,很有学问的样子,

  佐野洋子的《熊爸爸》里的熊爸爸是很有本事的,很强大的爸爸,

  阿兰德.丹姆和亚历克斯.沃尔弗的《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里的熊爸爸形象比较全面,与上面的熊爸爸的最大区别,我总结为是“是一个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的熊爸爸”,这可能跟这书是一个系列丛书有关吧。

  我要向这几位熊爸爸学习,在豆豆0-6岁这个时间段里,我尽我所能做到天天跟他在一起(以后想这样豆豆也不理我了吧),我要在某些事上表现的很强大(这可以帮助豆豆树立榜样,觉得“我以后也要像爸爸一样”),但是在有些事情上也要憨憨的(这可以让豆豆树立自信,觉得“我比爸爸还厉害啊”),带孩子的爸爸可能暂时在事业上不会成功,但是一定要有学问,多读书多思考可以让人有耐心,而带孩子最需要的除了爱心,就是耐心了。

  和所以带孩子的爸爸共勉 ;)

  《我和爸爸》读后感(四):爸爸的肩膀,是童年美丽的天地

  “爸爸,我是你生的吗?”

  “你是妈妈生的啊。”

  “为什么我不是你生的?”

  “……你也是我生的……”

  “爸爸,外婆远吗?”

  “不远,再走两步就到啦。”

  “爸爸,你帮我摘那朵花好吗?”

  爸爸不吭声,一只手托着架在肩膀上的星星兔,弯腰伸出另一只手来把花采。

  星星兔在没有长大以前,也有一个天然呆爸爸。

  星星兔的爸爸经常会被星星兔难住:

  “……”

  “呵呵……”

  当兔爸爸被难住,以上就是他的反应,摸着脑袋乐呵呵。

  好在星星兔一下子就忘记了自己刚刚提出的问题啦:P

  星星兔不爱洗澡,在澡盆里玩水,被兔妈妈揪起来就想一顿揍。

  兔爸爸赶紧跑过来:“不要打我家兔子,她皮肤那么嫩会打粗糙的。”

  兔妈妈望着已经被兔爸爸一把抱走的浑身湿漉漉的星星兔,哭笑不得。

  爸爸会跟星星兔抢兔妈妈煮的鸡蛋吃,因为抢不过,星星兔气得一个月不理兔爸爸,其实原来只打算暂时不理会的,没想到第二天爸爸就出差去啦,这一走就是一个月。还没等到兔爸爸回来,星星兔就后悔啦:早知道就假装是故意输给爸爸好了,爸爸你还会回来吗?

  一个月结束,兔爸爸回来那天,星星兔早就忘记了还有跟爸爸生气这回事,一个箭步冲上前门前去迎接回家的兔爸爸,又是拎包又是“爸爸爸爸”地叫唤。兔爸爸可高兴啦:嘿,那么多年的肩膀坐骑,总算没白坐啊,我家兔子还是很孝敬我的嘛。

  星星兔所拥有的童年记忆里,三分之一是骑着爸爸的肩膀,走往去外婆家的山路上。

  如今,爸爸的肩膀已经骑不动长大的星星兔了,外婆也早早去了另外一个星球,星星兔呢,星星兔一直记得这些故事,并且每天每夜,都把他们写下来,留给以后的自己看,留给亲爱的爸爸妈妈看,留给将来有一天去了外婆那个星球,带给外婆一起看。

  在星星兔心里,爸爸永远不老,虽然自己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大,大到终于有一天,也和爸爸一样大。

  亲爱的兔爸爸,你辛苦了,我爱你。

  蘑菇豆丁@A星球 彩虹城 20110411

  《我和爸爸》读后感(五):爱的表达

  孩子刚上幼儿园,不大情愿,每天无数遍问我,“妈妈,我在幼儿园想你怎么办”、“你爱我吗?”或许在孩子的小脑袋里,他觉得去幼儿园这样陌生的地方,很没有安全感,生怕爸爸妈妈把他丢在那里不管了,所以一遍遍确认父母是否还爱他,要他。我一般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他,“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不论是懂事讲道理还是无理取闹,但是爱你并不代表他可以随便无理取闹、该遵守的规则必须遵守。”

  我们陆陆续续读了很多绘本,有讲搞笑好玩的故事的,有纯粹玩乐的,有教孩子认知的,有想象力非常丰富的……这些绘本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而看到《我和妈妈》、《我和爸爸》这套亲子绘本的时候,我被深深吸引了,不同于其他绘本单向度情感的演进,这两本绘本的情感表达是双向度的,采用母与子或者父与子对话的形式,表达父母对子女,以及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态度。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却深含着父母教育孩子的学问。

  《我和妈妈》中的对话几乎在每个家庭都会上演,妈妈喜欢听话的“好宝宝”,而孩子除了有听话的一面,有时候的表现真是让父母束手无策,比如会像绘本中的小熊一样偷吃东西,却大胆向妈妈承认错误,但却屡教不改,妈妈会嗔怪的说宝贝是个“坏孩子”,现实生活中也会有妈妈这样做,甚至会威胁孩子,但看了小熊和妈妈的对话之后,当妈妈的是否觉得小熊妈妈的处理方式更好一些、更温情一些呢。熊妈妈不仅很有耐心一遍遍回答小熊的问题,而且把“妈妈生宝宝”的科普教育说得非常艺术和美妙。脉脉的温情一直流淌在《我和妈妈》的对话中,“你的小手、小脚丫、小鼻头、小嘴巴,妈妈全都爱”,妈妈对孩子的爱是全方位的,没有条件的。

  《我和爸爸》同样是一本对话体的绘本,通过对话,可以明显感受到父亲和母亲对待孩子方式不同,小熊不像帮妈妈抓鱼那样打下手,而是和熊爸爸一样独立钓鱼,熊爸爸的回答更“刚硬”一些,他们的回忆更有冒险、刺激的成分,比如熊爸爸回忆一起捅马蜂窝、一起逃避蜜蜂扎进小河里……最后小熊钓上了一条大鱼,熊爸爸钓了一条小鱼,这样的结尾既有意思又含蓄隽永,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思考。

  大部分中国人表达情感都很不直接,比如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几乎从来不说“我爱你”、“我想你”之类的话,“爱在心里口难开”是我们及之前很多代中国父母最平常的状态,以至于孩子与家长之间大部分都无法建立起非常亲密的关系, 并不是父母不够爱孩子,孩子不够爱父母,而是爱的表达方式非常含蓄,特别吝啬鼓励、夸奖和赞美的词语,更别提把爱挂在嘴边了,“父爱如山”基本上表现为父亲对孩子的严厉,孩子对父亲的敬畏;“母爱如水”则表现为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孩子对母亲的顺从。

  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看了很多育儿书,也开始观察和反思周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这一代父母养育孩子已经开始意识到“爱”的表达,在孩子面前不再扭扭捏捏吝啬说“爱”,也不再吝啬通过肢体和语言来传递对孩子的爱,这不是一种对父母教育方式的“反叛”,而是一种真情的流露,不再考虑世俗的眼光和禁忌,更加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正如《我和妈妈》、《我和爸爸》中爱的表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和爸爸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