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人吃出健康》是一本由范志红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基础读物,在整体原则方面说得简明清楚。“在一个不安全的世界里,吃多少有点污染的食物,如何能更健康更有活力地活下去。”“健康生活不是一个概念,早上必须喝豆浆,晚上必须喝牛奶,等等。它是一个综合的生活方式,由很多方面构成。我们往往过度强调饮食的重要性,却忽略了运动、阳光、睡眠、空气、压力、心情等等其他重要的因素。”“世界上一些长寿地区的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吃的是新鲜和天然形态的食物,很少吃高度加工的食品;他们从不暴饮暴食,从不大吃大喝,终年从事适度的体力活动,保持合适的体重。”PS:喝酒之前吃维生素B,Get。
●身体力行
●非常有用,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让大家吃得更健康的愿望和循循善诱,可以让我跳出误区,然后朝着多元化自然食材,口味清淡,营养健康的方向前进,身体健康真的需要每一口每一口的建立起来。棒!
●每天运动我已经坚持了快五年了,当你习惯的时候它就成了自然;饮食尽量让食物的颜色丰富,种类繁多,营养均衡,每种食物都有它自己的功效,适当则宜,食物不宜过咸,清淡为佳,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应该注重健康
●很不错的科普读物
《让家人吃出健康》读后感(一):《让家人吃出健康》
《让家人吃出健康》 营养属于预防医学,它主要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平衡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来维持健康,并减少患各种疾病的风险。营养学也关心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调整来控制慢性疾病, 从小肥胖会使寿命减短 维生素D是唯一一种能够有效延长寿命的营养素 维生素D食物: 牛奶 动物肝脏 鸡蛋 蘑菇 。我们往往过度强调饮食的重要性,却忽略了运动、阳光、睡眠、空气、压力、心情等等其他重要的因素。 水果削去表皮,可以减少表面残留的保鲜剂和大气污染物。对于叶类蔬菜,可以在调味、炒、煮等操作前,把食材先焯烫一下。倒掉焯菜水,可以去掉其中大部分农药。远离煎炸熏烤,炒菜时不要满锅冒油烟,避免自己在厨房里制造污染,也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措施。 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的解毒能力;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包括粗粮豆类和蔬菜水果所含的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可以帮助身体从大肠排除部分污染物质,也就间接地提高了饮食的安全性 【饮食安全之道】任何食物都有安全风险,我们只需要做到(1)食物多样,不盯着一种东西过量吃(2)尽量吃天然形态食物(3)植物食品永远多于动物食品(4)多吃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5)积极锻炼 身体,提高代谢能力(6)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忧虑惊恐沮丧的情绪,比多数食品安全事件更能损害我们的健康。 如果少选择方便食品,而是在家直接用新鲜原料烹调,多吃烹调时间较短的蔬菜水果,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同时也获得了新鲜食品中的更多营养素和保健成分。 如果少选择方便食品,而是在家直接用新鲜原料烹调,多吃烹调时间较短的蔬菜水果,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同时也获得了新鲜食品中的更多营养素和保健成分。 如果精神压力较大,则可以适当补充复合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维持神经系统的高效运作;如果经常不见太阳,而且夏天大量用防晒霜,则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 人体顺应自然,在一天24小时当中,有着生命的节律。上午工作学习紧张,代谢也比较旺盛;晚上以休闲休息为主,代谢率也有所下降。 所以,同样热量的食物,在早上吃,相对而言不太容易长胖;对于那些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如果实在很馋那些高热量的食物,可以在早餐适当品尝一些,相比晚上吃发胖危险要小得多。 如果少选择方便食品,而是在家直接用新鲜原料烹调,多吃烹调时间较短的蔬菜水果,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同时也获得了新鲜食品中的更多营养素和保健成分。 补
《让家人吃出健康》读后感(二):吃出健康与美丽
健康食品,决定了一个人健康的体质,甚至是平和的性格。但什么是健康食品?坊间流传的最佳食物搭配和禁忌食物搭配,究竟是否有科学依据?不同的人群,怎么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怎么保证饮食中的各类营养物质能达到自己的每日所需?去餐厅吃饭,有该如何点菜才能保证自己最大限度地食用到新鲜安全的食材?在这本书里,以上问题你都可以找到答案。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在现代人各种老年病愈来愈年轻化的时候,这本书解答了我很多困惑。保证每天食用15种或更多种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然后是淀粉类食物(其中包括一半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最后是一定量的蛋白质,以及脂肪。所有食物,以天然食材为主,最大限度的拒绝加工食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生活与自然之中,和周围环境的问题息息相关。食物最好以本地食物为主,以当季食物为主。饮食天天与我们相伴,它对我们的影响不可以说不深,只有健康的饮食,才能吃出美丽与健康。让家人吃出健康7.8范志红 / 2012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让家人吃出健康》读后感(三):合理饮食,将健康握在自己手中
看似时尚的现代人,无论是优雅的女子还是挺拔的绅士,无论是儿童、青年还是中老年,都会时常被各种健康问题所困扰。特别是正在孕育和哺育宝宝的妈妈们,为家人买菜做饭的主妇主夫们,往往会被种种健康劝告、营养信息和保健产品弄得不知所措,又被各种环境污染信息和食品安全事故吓得战战兢兢。
如何在这个混乱的饮食世界中找到生存之道,远离各种恐慌和纠结,也让全家人远离四处蔓延的各种现代流行病呢?
其实,在现代人中出现祖辈不曾流行的各种健康问题,一点也不令人意外。要知道,人类的遗传代谢机能,乃是在百万年来的进化中渐渐形成;个体的体质特点,又是在幼年童年的生活中定型。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内容,却不可能改变代谢的机制,也很难改变体质的特点。因此,剧烈变化的生活状态,与祖先留下的身体固有设计,这两者之间不可能不发生强烈的生理摩擦。
按照自然的机制,人应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非每日工作娱乐直到深夜;应当每日糙米青菜,少量肉蛋,而不是饼干、蛋糕、膨化食品、甜饮料、方便面塞满胃肠;应当每天在空气新鲜、树绿草绿的环境中出力流汗,而不是在空调房间里终日陷在电脑椅中,紧盯电脑屏幕……
“时尚”的生活,使我们远远地脱离自然,与遗传因子期待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不可避免地卷入所谓“亚健康状态”的漩涡,终为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所苦。肥胖、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痛风、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病人大军当中,甚至很多未成年的孩子也被“三高”所纠缠。
即便还没有这些疾病,很多人也已经感受到青春不再、活力不足。每天疲乏不堪、头昏脑涨、消化不良、难以入眠、脸色暗淡、皮肤松弛,甚至连孕育一个健康宝宝也变成难事。
其实,真理的核心往往惊人地简单——若要恢复生命的活力与心灵的健康,根本的办法就是尽力回归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过一种朴素而协调的生活。
无法改变超市中加工食物的品质,至少可以选择天然形态的食物,特别是蔬菜、水果、豆类和奶类,远离用面粉、油、糖制成的各种饼干甜点,以及用糖和香精、色素配成的甜饮料和小食品。每天精心为自己和家人烹调三餐,是现代生活中的最大奢侈之一。
无法改变工作午餐和经常的宴请,至少可以注意选择清淡的菜肴,并用回家之后补充杂粮蔬菜的方法来弥补营养不平衡的问题。吃营养充足而油盐糖少的食物,自然能远离发胖的麻烦,还能避免血糖和血脂上升的风险。
无法改变已被污染的大环境,至少可以避免过多摄入鱼肉海鲜,因为它们所富集的环境污染物含量最高。多吃蔬菜、水果、杂粮、豆类,可以帮助身体减少污染物的吸收,提高身体对毒物的处理能力。在同一个不安全的世界上,健康饮食的人就能比别人生存得更好更安全。
无法改变巨大的工作学习压力,至少可以提高食物的营养素密度,远离增加身体负担的食物,从而提高身体对压力的对抗能力。合理的饮食会让头脑的高效思维更为持久,餐后不再昏昏欲睡,心情也更加平和愉悦。
无法改变办公室坐班的生活,至少可以每周运动三次,在强化心肺的同时,让身心舒展开来;还可以把运动融入生活,把乘电梯改成爬楼,把开车改成走路,把小时工做的家务改成自己来做。每天有至少半小时有氧活动,腰腹就会日益紧实,身材就会恢复青春状态,偶尔享用浓味美食也不担心肥肉上身。
真正重视健康的人,绝不会被惰性和迷茫所困,放任自己和家人在亚健康的黑洞中一再沦陷。其实,闪开文明社会的流行病,并不需要一身绝顶功夫,只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再加上一些踏踏实实的行动。这本书的内容,就是给您提供日常生活中最有实效的健康饮食信息,比如——
怎么安排三餐?怎么选择食材?
怎么合理烹调?怎么储藏食物?
老人孩子的饮食怎么照顾?
压力状态下的饮食该注意什么?
慢性病患者的饮食如何设计?
出门聚餐如何健康点菜?
怎样远离食品安全危险?
如果您关心这些话题,不妨翻看本书,细细读一读。
仅仅读过还不够。时光流逝,日月如梭,生命中的每一年都无比重要。孩子的成长不能等,老人的健康不能等,自己抵抗衰老也不能等。您一定要早日策划和实施一个又一个生活质量改变计划,让健康的食物占据全家的餐桌,让健康的生活变成每天的常规。到那时,您一定会收获越来越多的喜悦和自信——因为全家人都因为您的努力而受益了。
无须抱怨,无须纠结,只须行动。合理饮食,可以帮我们将健康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让家人吃出健康》读后感(四):触摸食物的温度
事实证明有下厨房APP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食物。
摘要一下这本书里对我有用的部分。
2.2平衡营养,选对食物
中国人的主食花样之丰富,恐怕是世界少有。加工方法千变万化,选择起来往往会感觉迷惑,或者索性跟着感觉走而迷失在感官的享受当中。这里提出几项原则,也许对于人们明智选择主食有所帮助。
第一个原则:清淡少油为好。粮食的特点是淀粉多而脂肪极少,含钠量也非常少,比较“清淡”。这种清淡的主食,配上味道丰富的菜肴,恰好能够为人体提供均衡的营养。东方饮食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用清淡的主食搭配味道丰富的菜肴。如果该清淡的主食因此,餐桌上的主食还是选择不加油盐的主食品种为好。
第二个原则:种类多样为好。人们在膳食当中普遍偏爱精白米和富强面粉,无论是面包、点心、各种面食和米制品,几乎都是用精米白面做成。这种饮食看起来花样繁多,实际上过于单调。并且,在米和面的精磨加工当中,谷粒当中70%以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受到损失,纤维素损失更大。
主食的任务是供应碳水化合物。所以富含淀粉和糖的食物都可以列入主食的候选。同时,主食也能给膳食提供1/3~1/2的蛋白质,所以蛋白质含量过低的水果蔬菜都被排除在外。这样算来,各种粗粮、淀粉豆、薯类和少数富含淀粉的蔬菜都可以当作主食,以补充精米白面当中缺乏的养分,对人体益处极大。
第三个原则:血糖指数低为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体重增加,血糖上升,出现胰岛素抵抗等状况。因此,选择主食应当格外重视血糖指数的高低。所谓血糖指数,就是指吃了含淀粉或糖的食物之后,血糖升高的速度与同量葡萄糖的比值。一般来说,血糖指数低,意味着葡萄糖吸收速度较慢,血糖不会大幅度波动,对于控制血糖稳定、减少胰岛素大量分泌很有好处。
要降低血糖指数,需要注意选择含粗粮、杂粮的食物,而不是只吃精米白面。燕麦、荞麦是经典的低血糖指数食品,把粮食类食物和牛奶、鸡蛋、豆类、豆制品一起食用,或者加醋佐餐,也有利于降低血糖指数。此外,要尽量避免吃加糖的主食。自己制作甜味主食的时候,最好加入木糖醇、低聚糖等非糖甜味剂。
第四个原则:营养质量为重。随着年纪增长,人体的食量减少、咀嚼能力较差,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却需要更多的营养素来与身体的衰老作斗了清淡少油、种类多样、低血糖指数和营养强化四个原则,再采用容易消化的烹调方法,就足以保证主食选择的健康。
日本科学家提出,味觉可以体现心灵,味觉的爱好也会决定人的性格。他们认为,一个从小就单一喜爱甜味的人,往往不能得到大脑的全面发育,思维和创造能力会受到限制,而且性格不够爽朗,容易因为一点小事闷闷不乐。
2.4三餐怎么吃?
早餐《北京青年报》的魏老师一再要求,要我写写自己的饮食,放在报纸新开的专栏当中,还要配上照片才行。
下面就是我某一天的早餐:红豆粥(红豆、紫米、糯米、枸杞、白芝麻、红枣)一份,全麦馒头半个
酸奶1小杯100克,嫩煎蛋1只松仁1勺,芒果半个早餐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含有三大类的食物:淀粉类的主食,如馒头、粥、饼、发糕、包子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如肉、蛋、奶、豆制品等;还有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钾和维生素C的食品。
自带午餐
建议:带3个盒子,洗净后里外用沸水烫一遍,尽量杀死细菌。一个装主食,最好粗细搭配,比如半份米饭加一块蒸红薯,刚出锅的大米饭要马上装进去,然后把饭盒封严,温度降到不烫手的程度后再放入冰箱;一个装需要加热的菜肴,荤素比例1:2,蔬菜尽量多装;一个装水果或凉菜。食物盛装到2/3或3/4的满度最好。蔬菜头天晚上做好后立刻分装,冷却后直接放入冰箱。
选材时还要选适合多次加热的菜,比如土豆、胡萝卜、豆角、茄子、番茄、冬瓜、南瓜、萝卜、蘑菇、海带、木耳等。如果想补充绿叶蔬菜,又不怕颜色变褐,可以用沸水提前焯一下,这样就能去掉70%以上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既然硝酸盐已经很少,也就不会在冰箱储藏过程中变成亚硝酸盐了,装进饭盒里,重新加热一下,也是安全的。
3.1烹调方式,关乎健康。
方法一:白灼
烧一锅水,烧开后撒入一小勺油和一小勺盐(传统上白灼蔬菜用盐,是因为钠离子有助于保持菜叶的绿色,在北方碱性水条件下可以省略,因为碱性水本身就能保持绿色,自然是不放盐更健康);把蔬菜洗净,分批放进滚沸的水里(一次四两左右为宜,看水多水少),盖上盖子闷大约半分钟。再次滚沸后立刻捞出,摊在大盘中晾凉(夏天大盘最好放冰箱预冷,效果更好)。在锅中加一汤匙油,按喜好炒香调料(如葱姜蒜等),加入2汤匙白水,再加鲜味酱油或豉油1汤匙,马上淋在蔬菜上即可。或者可以用冷调法,加少量酱油或盐,再加少许醋和香油来拌。按喜好可以加入胡椒粉、辣椒油、鸡精、熟芝麻等来增加风味。记得调味汁的咸味一定要淡一点,如果焯菜的时候已经放了盐,后面就不要再放了。这种方法简便快速,菜色鲜亮,脆嫩爽口,不会让菜变得韧性难嚼。
方法二:炒食
锅中放2匙油,加入自己喜好的香辛料,如葱姜蒜等,但我个人推荐加花椒或大茴香——这样才是真正的素菜荤做,炒出来有类似于荤菜的香气,让绿叶蔬菜一下子变得格外生动美味。香辛料下锅用中小火,稍微煸一分钟,让香气溶入油中。然后转大火,立刻加入蔬菜翻炒,通常也就炒两分钟。如果菜不太容易熟,可以盖上盖子焖半分钟,让蒸汽把所有菜熏熟。赶紧关火,加入少量盐翻匀即可。如果喜欢的话,起锅时关火,立刻加半汤匙生抽酱油翻匀,可以起到勾边提香的效果。如果喜欢加鸡精或味精,就一定要减少加盐的量,避免钠过量。但如果有了香辛料,火候又掌握得好,不加味精也足够好吃。
4.3特殊情况饮食
如果不饿,千万不要习惯性地把零食拿出来吃。
总结以上理由,提出压力下饮食的几个建议:(1)饮食量以七成饱为好,鱼肉供应量低于或相当于平日的水平,宜有蛋类和豆制品。(2)烹调方法清淡,不用煎炸烧烤,烹调油适当减少。(3)增加蔬菜供应量,特别是各种绿叶蔬菜,但宜少用产气蔬菜如西兰花、洋葱、牛蒡等。(4)主食宜增加粗粮、薯类
豆类的比例,保持血糖稳定。如果平日不吃豆类,豆类不宜吃太多,避免产气。(5)午餐、晚餐只吃七成饱,避免影响饭后的工作学习。两餐间宜有少量加餐。(6)尽量少吃各种甜食、甜饮料和含香精、色素的加工食品。(7)严格预防食物过敏和食物中毒,不吃来源可疑和以前没吃过的食物。(8)如果食欲不振或消化功能下降,宜服用助消化药物和复合维生素。
日常饮食中,素食者要尽量选择富含铁、钙、叶酸、维生素B2等营养素的蔬菜品种,绿叶蔬菜是其中的佼佼者,比如芥蓝、西兰花、苋菜、菠菜、小油菜、茼蒿等。要增加蛋白质的供应,菇类蔬菜和鲜豆类蔬菜都是上佳选择,如各种蘑菇、毛豆、鲜豌豆等。此外,蛋奶素食者可以从奶类中获得钙质,补充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纯素食者可以从豆腐中补钙,还可以从添加豆类的主食中获得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
4.4女性饮食建议
补上充足的植物雌激素,延缓更年期的到来。大豆和大豆食品是植物雌激素的最佳来源,其中所含的大豆异黄酮不仅能预防更年期综合征,更能强化骨骼,提高皮肤的保水性和弹性。在大豆食品当中,又以全豆制作的食品最佳。
5.1不要被谣言蛊惑
如果经常面对电脑,则建议多补充维生素A和复合B族维生素,以缓解视力疲劳;如果精神压力较大,则可以适当补充复合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维持神经系统的高效运作;如果经常不见太阳,而且夏天大量用防晒霜,则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如果很少吃新鲜全谷类和豆类,以外食和加工食品为主,则要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让家人吃出健康》读后感(五):轻松入门食品安全。
因为同时在看范志红的《孕产妇饮食营养全书》,所以顺便翻了作者这本饮食健康的书,干货还是挺多的。主要涉猎常见食物挑选、储存、烹调方式;常见食物谣言的辟谣(如千滚水、隔夜菜/茶);以及正常人群和特殊人群(孕妇、产妇、幼儿、糖尿病人)饮食指南。
避免丙烯酰胺(有一阵星巴克咖啡含致癌物质引起人心惶惶的新闻提到的就是这种物质):
(1)主食烹调中尽量采取蒸煮炖方法,少用煎炸烤方法。
(2)尽量少吃各种油炸食品,比如油条、油饼、馓子、麻花、排叉、炸糕、麻团等,炸蔬菜丸子、炸肉味淀粉丸子、裹面糊的炸鱼炸虾等也要少吃,因为它们都加入了淀粉。
(3)尽量少吃烤制、煎炸、膨化的薯类制品,如炸薯片、炸薯条、炸土豆丝、烤马铃薯片、炸甘薯片等。
(4)如果要进行炸烤烹调,尽量把块儿切大点,片儿切厚点,不要太薄。
(5)烤馒头片、面包片不要烤到太黄的程度。
(6)饼干等用面粉制作的零食,颜色越深,丙烯酰胺含量越高,宜少吃。
(7)少吃颜色变深的香脆膨化食品,哪怕是非油炸加工品。
(8)不要给幼儿过早吃各种饼干,早餐谷物脆片也要小心,更不要吃薯片和任何煎炸食品。购买婴儿用焙烤食品的时候,尽量选择颜色浅的产品。
(9)微波炉加热淀粉类食物时,注意把火力调低一点,在保证食物达到可食状态的前提下,时间尽量缩短。这样不仅丙烯酰胺产生量少,对保存营养也是最理想的。
减少糖化毒素(现在超流行的抗糖化,与衰老密切相关):
(1)烹调时一定要少用油,因为在添加大量油脂的条件下,特别容易生成糖化蛋白;
(2)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相比,用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烹调后,糖化蛋白含量会有大幅度上升,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动物油来烹调食物;
(3)避免高温、干燥的烹调条件,用水作为烹调介质最理想——水煮沸的温度不会超过100℃,还能提供高水分活度的环境,非常有利于抑制糖化蛋白的产生。简单来说,就是在烹调中常用焯、煮、炖、蒸的方法,避免油炸、煸炒、烧烤等处理。
月子餐:
第一个月多吃点鱼肉蛋类,补充蛋白质。如果失血多,红肉或内脏可帮助补铁。如果肉吃得少,可以用黑芝麻、花生、红豆、黑豆、核桃、枣等植物性食品帮助补血。同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促进植物性铁的吸收。月子里运动少,要注意多吃蔬菜和薯类,避免纤维太少发生便秘。太凉的食品不要吃,但蔬菜做熟了吃没有问题。
第二个月开始,不用额外补铁了,因为身体的创伤已经基本恢复了,月经还没有恢复正常,铁的需要量减少了。但给宝宝哺乳需要大量的钙,所以需要继续增加钙的供应。牛奶酸奶还是一样喝,每天半斤绿叶蔬菜和一份豆制品要保证,还要适当用粗粮豆类来替代白米白面,因为它们能补充哺乳所需的维生素B1。同时按胃口正常饮食就好了,不需要刻意塞进去过多的食物让自己撑着。如果不喂奶,就不需要多吃东西了,和平日食量一样,否则就容易发胖哦!假如喂奶的同时注意控制烹调油,少吃油腻食物,哺乳还有减肥的作用,只是要记得,需要减少的只是油脂和油腻食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能减少。
防癌建议:
1.多接触阳光,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2.控制胰岛素水平,少吃甜食和精白淀粉;3.有足够的体力活动;4.保持好心情;5.早睡觉、睡好觉;6.保持健康的体重;7.吃足够的蔬菜;8.烹调多用蒸煮拌,少用炸煎炒;9.远离环境污染,少用日用化学品;10.提高膳食中omega-3脂肪的比例。
压力下饮食的几个建议:
(1)饮食量以七成饱为好,鱼肉供应量低于或相当于平日的水平,宜有蛋类和豆制品。
(2)烹调方法清淡,不用煎炸烧烤,烹调油适当减少。
(3)增加蔬菜供应量,特别是各种绿叶蔬菜,但宜少用产气蔬菜如西兰花、洋葱、牛蒡等。
(4)主食宜增加粗粮、薯类和豆类的比例,保持血糖稳定。如果平日不吃豆类,豆类不宜吃太多,避免产气。
(5)午餐、晚餐只吃七成饱,避免影响饭后的工作学习。两餐间宜有少量加餐。
(6)尽量少吃各种甜食、甜饮料和含香精、色素的加工食品。
(7)严格预防食物过敏和食物中毒,不吃来源可疑和以前没吃过的食物。
30岁以上的女子应当怎样获得自然赋予的抗衰老力量呢?
——补上充足的植物雌激素,延缓更年期的到来。大豆和大豆食品是植物雌激素的最佳来源,其中所含的大豆异黄酮不仅能预防更年期综合征,更能强化骨骼,提高皮肤的保水性和弹性。在大豆食品当中,又以全豆制作的食品最佳,如整粒大豆、豆粉、豆浆、豆豉、酸豆乳等,因为其中的大豆异黄酮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失。在三餐当中,豆腐、豆腐干、豆皮、腐竹等豆制品也是大豆异黄酮的重要来源。
——补上充足的抗氧化物质,预防皮肤和身体组织的衰老。人体的衰老,往往开始于脂肪的氧化。天然食物中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类黄酮等多种抗氧化物质,对于保持皮肤的青春极为重要,而且具有预防癌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作用。这些物质都很娇气,而且需要和其他食物因素配合作用,所以最好是直接吃天然食物,而不要依赖保健品。例如,绿叶蔬菜和橙黄色蔬菜当中富含胡萝卜素,番茄和西瓜中富含番茄红素,紫米、黑米、红豆、黑豆、葡萄、蓝莓等富含花青素,山楂、大枣、茄子、柑橘等食品富含类黄酮,坚果和粗粮中富含维生素E。
——补上充足的钙,维持挺拔的身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骨质疏松的威胁,因此在膳食中必须供应充足的钙,加上维生素D。酸奶、牛奶和奶酪是膳食钙的最佳来来源,不仅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其中还含有多种有益女性健康的成分。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酸奶,因为其中所含的活乳酸菌能够调理肠道机能,改善营养吸收,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预防衰老最为有益。此外,豆腐等豆制品也是钙的好来源,还能提供充足的植物蛋白。
——补上充足的铁和锌,保证红润的容颜。青春的肌肤需要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而血红蛋白中的铁对于运输氧气至关重要,如果发生贫血,则皮肤干枯、缺乏弹性。一些女性因为害怕肥胖不肯吃肉,又不注意补充植物性铁,发生贫血的风险很大。锌则是细胞再生修复所必需的营养素,缺乏锌则皮肤创伤无法愈合,细胞更新减慢。如果不能每天吃到100克左右的瘦肉和鱼,最好能吃一把坚果类食品,以补充铁和锌,同时还能增加维生素E。
——补上足够的维生素,让身体充满活力。在抗衰老的过程中,维生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维生素C是皮肤胶原蛋白合成的必要因子,维生素A是表皮细胞正常分化的关键因素,维生素B族则在新陈代谢中起着调节作用。最近发现,维生素K能预防骨质疏松,维生素D则有助于预防肥胖。要想得到充足的维生素,最好的方式就是吃营养平衡的膳食。
——补上足够的膳食纤维,将毒素废物及时清除。不溶性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可溶性纤维能与脂肪和胆固醇结合,从而减少高血脂、脂肪肝的发生危险。此外,膳食纤维还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因为它能提高饱腹感,预防血糖突然升高。多吃蔬菜和粗粮可以获得不溶性纤维,可溶性纤维则主要存在于海藻、蘑菇、豆类和某些水果当中。
——补上足够的蛋白质,让身体组织及时修复。如果三餐中都没有鱼肉类,就要吃些豆类、奶类和蛋类作为弥补,不能长时间以蔬菜水果充饥。此外,还应经常吃一些有益女性身心的传统保健食物,如乌鸡、甲鱼、红枣、小米、黑米、桂圆、枸杞、莲子、黑芝麻等等。
——补上足够的运动,控制食物总热量,维持健康的体重。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运动和控制体重可以抵消更年期带来的不利影响。他们建议,女性在30岁之后,每周要做消耗1,000千卡的运动,大约相当于慢跑3小时,或跳操4小时,或远足5小时。我国运动专家推荐每周健身3次,用有氧运动消耗脂肪,加上改善体形的健美运动。同时,饮食控制在七成饱,适当减少脂肪,远离甜食甜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