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是一本由李克军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越到最后,说的越多,也越实在。前面的部分,有点流于形式了。但这可能这是一种写作策略——只有那些坚持读到最后的,才能知道作者到底想说什么。
●技术性运作的一个剖面,没有章法的芜杂,正如帝国基层的芜杂一样
●从媒体报道中了解此书,总体感觉有失望。政治的运行是严肃和沉重,过两年再看。
●总体而言并无高论,横向泛论多。赞同废除各领域人治色彩浓厚的“一票否决制”、逐年精简机构和编制,对财力事权知识有待补充学习,同时也对当下知识贬值感到心有戚戚。
●南方周末提及,作者做过九年的县委书记,囿于身份原因,很多细节都没有展开说,作为一个从最基层的主政群体角度了解中国,仍不失值得推荐阅读。
●主体内容反映了机关生态环境及在体制内工作的诸多矛盾,对于职场新手来说,有些地方让人会心一笑。
●真实
●有一些10年前鲜活的例子,“八项规定”、四个全面后县委书记的主政环境大为不同,可进行跟踪调研,再出一本《新形势下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
《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读后感(一):也许只能让我们看到这么多
做学问的看此书觉得没有学术气息,意见对策没有深度,泛泛而谈;圈外人看此书觉得驳杂琐碎,尽是些蝇营狗苟,仿若官场“红宝书”;局内人看此书觉得诚意满满,常常会心一笑,读罢却是掩卷长叹。
作者尽力了,用评价和对策建议,让此书回到政治正确的方向,从而能让部分真实展现于读者!不可多得,不可多得!
《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读后感(二):有点意思
作者浸润官场数十年,对内部运作以及细节技巧知之甚深,加上有职务之便和人脉关系,到处收集动态资料,摸脉观察相当全面准确,非一般人所能了解。但是分析问题成因较片面,触及深度不够,有时掺杂了个人情绪,另外开药方想对策不是很合理,经不起推敲,比如像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领导之间职责权力调整的建议不适合国情以及管理原则。但不失为一本好书,对从政人士特别有帮助。
《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读后感(三):读懂县委书记们
读懂县委书记们
作者到20个县(市)进行调查访谈,很多第一手资料;尤其在黑龙江省的内容。
因此,这可以相当于一半县官们的“步兵操典”手册了。县委书记这个我国县级政权核心人物,一定意义上,代表我国最基层社会政体的动向、发展和社会整体大前景!
吃透他们,真正读懂,基本能够对我国中国政治的现状与发展,形成读者们自己的前景科学判断,对于立身、行动、处事,有益无害!
《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读后感(四):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是什么样的?
作为一个最后以副调研员,副厅级退休的县委书记,李克军在仕途上是失败的,苦干了10年县委书记,再到最后也只能赋闲虚职干了最后小十年,再也无法更进一步,不可说是不遗憾的。从在其位谋其政,再到退休前最后的数年间到处跑、到处看的调研生活,基本也就把“县太爷”这个中国权利体系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详细的解剖。总结下来当一把手就是“一跑二要三会吹”,虽然让我们一窥管豹,但是很多不好说不能说的都在长达五年的过审中删除让整体架构零散很多。外加老爷的八股文风,又让奔着看官场小说现实版的闲人大失所望,多少句子需要咂摸,玩味再看看。总得来说给豆瓣三分略低四分嫌高。
《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读后感(五):终于读完了
这本书,应该算我读完的2017年的第一本书吧
我是从去年就开始读了,断断续续
我的想法是,以后还是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可能更好些
有四点感想吧:
一是作者有县委书记工作经历,约9年,2个县当过书记,实际情况比较了解。看完这本书,让俺这个吃瓜群众,对这些老爷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也不容易。
二是作者读了些政治、管理方面的理论书籍,但感觉读的不深,相对其实践经验讲,这方面功力弱些。
三是这书里的最后一章的建议,俺感觉可能不太可行。当然,也可能是俺是场外观众,对场内情况不了解。
四是很多地方写的比较实在,无奈的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