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听着他们聊着自己听不懂的新鲜话题,朋友由衷感叹:“看着他们,忽然觉得自己老了很多。那种老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衰老,还有一些说不出的感觉……”
记得亨利·米勒曾曾说过:
我认为衰老的开始,不是眼角的皱纹,也不是头上的白发,而是一个人开始越来越难以接受新观点和新事物。
我们无法阻止身体的衰老,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可能已经“未老先衰”了。
怎样看出一个人是否开始衰老?只需要看看他有没有以下三个迹象:
经常随波逐流
奉献了整个青春的公司,奋斗了13年的地方,在我38岁的这个冬天,给了我40万的赔偿金,让我离开………
他在这家公司呆了13年,稳定了13年,把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这家公司,最后却落得个被辞退的下场。
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明明才30岁,却已经有了一颗80岁的心,生硬麻木,死气沉沉。
在大多数人随波逐流之时,有些人却永远拥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从不任由世界改变自己。
比如读者君最近采访到的“人生算法”创始人、公号“孤独大脑”作者老喻”创始人老喻。
与众多的“跟随者”不同,老喻一直是一个极致的践行者和清醒的思考者。
20岁时,他就曾尝试在大学创业。1995年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包分配,而是孤身前往广州。从房地产开发,到未来春藤ceo,他一直在打破自己安稳地现状,寻找全新的自我。
大多数人认为,完美的人生就是按部就班,没有差错。但在老喻的眼里,理性选择所带来的安稳未必是一生最好的归宿。
如同《清醒思考的策略》一书中所说:“完美的计划是不存在的。”
同样,完美且平顺的人生也是不存在的。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船,那么它的意义就在于航行的过程。
如果离开了风浪,在水面上平稳地行驶,这种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不是衰老又是什么呢?
老喻还创立了『未来春藤』,旨在从教育规划角度帮助中国家长规划孩子的成长路径,帮助孩子打造面向未来的底层能力,让教育和人生都不走弯路。
2.
思维固化,
不再深度思考
如果你按下第一个按钮,直接给你一百万美元;如果按下第二个按钮,你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当然还有一半的机会就是什么都没有。
这两个按钮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
很多人想都不想地直接选择了第一个按钮:不费吹灰之力地拿到一百万美元走人。
而另一个按钮却没人选择——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中奖机会,就算有一亿美元的奖励,但万一按下去什么都没得到,岂不是亏大了!
不同于大多数人“理所当然”的选择,对于这个问题,老喻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一种方法,可以把按钮权以一定的价格卖给别人,比如2000万,让更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接盘;
第二种方法,如果找不到接盘的人,就找个有钱人,和这个人签合同出卖按按钮权,但这回卖得便宜,比如只要100万,而且合同规定:如果中了还要大家对半分;
最后,如果这种也找不到,那就把选择权切碎成彩票,2块钱一张印2亿张,即使头奖分走1亿,还能赚3亿。听了这三个方法,几乎所有人都会惊叹:面对这样的问题,自己可能只会想到选择一个按钮,这样发散思维去“经营”按钮的方法,自己可能想破头都想不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已经开始固化。 年轻和衰老的最大差别其实不是身体,是思维。而思维固化,就是衰老的另一种体现。 《清醒思考的策略》中指出,有的时候,思维工具比学识更重要,也比金钱、感情和智商更重要。在一些人的认知中,按照标准规则做事,规避冒风险不做错事,就是正确的道路。 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同样公平的选择机会,放在不同人的面前,引用不同的思路,运用不同的“算法”,将会得出完全不同的人生。
3.
自我满足,不再打造自己之前,有一条新闻刷爆了网络:河北唐山市地方政府把路桥收费站取消了,之前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也面临着下岗的问题,于是他们去找有关领导讨说法。
在这群下岗人员中,一位36岁的大姐说:“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rdquo;除了收费啥也不会,大姐的一句话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讨论,同时,也戳痛了无数中年人的心。总是觉得自己在一个行业已经“小有成就”,就放弃了自我成长,等到时代前进的时候,便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是一种从肉体到心灵的急速衰老。而这样一个不再拥有活力的人,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
公众号“孤独大脑”作者、未来春藤ceo老喻 老喻曾有个形象的比喻:打造自己,要像打造一辆跑车。
把人当成一部机器来看,一定要仔细了解车里的每一个部件,如果车漏油了、不跑了,或是哪个部位出问题了,一定要及时更换、维修、升级。
总之,要确保这辆车能够“跑起来”。只有不断更新自己,才可能得到一个更加适应“赛道”的跑车,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之路顺利地飞驰下去。
除了跑得“远”,还要跑得“稳”。
老喻认为,除了不断更新对自己的认知,我们还需要一种“底层能力”。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这种“底层能力”,就看他是否能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把一件事做到一个特别的深度。
这件事并不一定特别艰难、高深,比如谷歌的创始人佩奇,就曾和一位清洁工就“如何套好一个垃圾袋”的问题聊得热火朝天。
一个是资深的程序员,一个是资深的清洁工人,二者虽然工作领域不同,却可以在聊天中探讨关于动作、流程、效率等问题。
可见,只要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你就能够获得某种底层的认知能力。
这件事可以是你的职业、专业、或是你花了很多精力去打造的爱好,总之,这种能力会变成你的竞争力和硬实力!而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不至于被时光裹挟而逐渐“衰老”。
4.
ldquo;我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年龄,心态和神态让我自己显得年轻,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就会看到我这张比较苍老的脸。”
真正的衰老,体现最明显的不是身体,而是思维和心灵。
如何一直保持“年轻”的状态,相信我们从老喻身上已经得到了很多启发—— 敢于挑战新鲜事物,保持清醒的思考,并不断充实自己,打造好自己的跑车,并找到自己的赛道,形成一套适用于自己的“人生算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保持自己思维和灵魂的“年轻”。
成为一个永远不会“衰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