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正面管教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4-08 02:26: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正面管教读后感锦集

  《正面管教》是一本由简·尼尔森 (Jane Nelsen)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面管教》读后感(一):看不懂这本书怎么办?

  一直在搜索怎么教育孩子的书籍,好像国内的很少,评分比较高的都是国外的,朋友推荐的这本书,看了一百多页了吧,感觉看不懂啊,不知道为什么?基本上对所有国外的书籍都看不懂,感觉理解不了,国内的就没什么问题,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硬着头皮看了,没办法!一些句子感觉很别扭,读起来感觉和平时我们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有些乱乱的样子!不知道是我理解能力的问题还是因为对国外的东西太不敏感了。给孩子买绘本也是,很多网上推荐的国外绘本买来后感觉很一般,看着还不如中国那些神话故事和预言故事好呢!唉,在焦虑了,想学习,就是看不懂,学不进去

  《正面管教》读后感(二):需要成长的不止是孩子

  这书里面好多理念之前在各种育儿公众号或者文章里都读过了。但是家庭会议这种模式还真是没尝试过。对孩子和善而坚定,同时还要保障自己“不失控”,这个真的是挺难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书里面的理念还是正确的,在很多时候,我们缺少对孩子的尊重,更多的是想快速解决自己认为该解决的事,从而达到自己认为对的结果。但是对孩子来说可不一定是对的。书里面讲述了几种主要方式,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家庭会议,这个需要家庭全体参与,共同制定规则,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其他方式之前都有实验过,效果还可以吧。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的家长制作风到处都是,想转变不太容易。但新一代的年轻人估计是可以的。希望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希望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在育儿的路上,家长也是新生儿,都在从头开始的路上。

  《正面管教》读后感(三):简单记录

  56页,有三个姐姐的约翰,被姐姐纵容的什么也不会,只想寻求更多帮助。

  4页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大人和孩子互动的三种主要方式

  68页,错误目的表

  221页,四种生活态度取向

  250页,马修2岁会自己炒鸡蛋。

  102,惩罚造成的四个R

  56页,有三个姐姐的约翰,被姐姐纵容的什么也不会,只想寻求更多帮助。

  4页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大人和孩子互动的三种主要方式

  68页,错误目的表

  221页,四种生活态度取向

  250页,马修2岁会自己炒鸡蛋。

  102,惩罚造成的四个R

  《正面管教》读后感(四):discipline

  discipline(纪律):纪律严明的古罗马教育

  古罗马人以纪律严明著称,古罗马军队之所以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士兵们能够严守军纪。古罗马人的纪律性是从儿童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锻炼出来的。古罗马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磨练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等各项优良品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融合对学生的意志和纪律的培养,普遍采用体罚手段。

  英语单词discipline来自拉丁语disciplina,指的就是古罗马的这种教育,字面意思是“指导、教学”,由此延伸出“学科”之意。由于古罗马的教育强调纪律和惩戒,因此discipline又产生了“纪律、磨练、管教”的含义。与它同源的单词有disciple(门徒、弟子)。

  《正面管教》读后感(五):不要让孩子再去重复我们当年的错误

  养孩子是个技术活儿,远比生要难许多。

  首先,你真的理解孩子的每个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吗?

  当你认为孩子在寻求过度关注时,孩子实际认为: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此时我们应该把孩子引向建设性行为;当你认为孩子在寻求权力时,孩子实际认为:只有当我说了算时,我才有归属感。此时我们应该尽快从权力之争中退出来,让双方都有时间冷静;当你认为孩子在报复时,他实际认为我得不到归属,但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此时我们一定不要还击,要从报复循环中退出来;当你发现孩子自暴自弃时,实际上他在呐喊不要放弃我,请给我一点鼓励、肯定。此时我们一定要关注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放弃。

  其次,你确定自己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成人,而不去跟孩子计较吗?当你激起了孩子上述的不良行为后,有没有意识到,家长的责任其实更重。

  有一句话说的好: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当复印件出了问题,你会怪罪原件还是复印机?

  第三,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路,真的是套路。这里有非常多的套路等着你去学习。

  《正面管教》读后感(六):追求-拒绝、追逐-逃离、复合-分手,这三个循环,背后是什么在驱动?是什么让双方一直重复着这些无效的动作?反复做着这些没有用的事情?

  1.根据个体心理学,每个人的首要目的都是为了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 2.为了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错误的目的有四个: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 我发现,陷入这几个循环的双方,可能是有着这两个错误目的: 循环:追求-拒绝、追逐-逃离、复合-分手。 错误目的:寻求关注+寻求权力。 追求,追逐,复合,都可以说是在寻求关注;拒绝,逃离,分手,则是权力。 Ta俩没有在关系里获得价值感,而是反复做着拉近和推开关系的动作,一边试着拉近,另一边就推开;这边推开,那边就拉近……反复做这两个动作,从这里面得到价值感,就像箩筐里的两只螃蟹,相互扯后腿,玩得得意忘形……Ta俩没有学会如何合作。

  如何破解这个游戏? 《亲密伴侣》的豆瓣书评:【对追逐-逃离的互动模式的分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130994

  《正面管教》读后感(七):读这本书,可以得到帮助。

  这本书是六一儿童节买书时,为凑单而买的,现在想来,幸亏买了这本凑单,而没有遗漏掉这本好的工具书。

  这本书里提到了《孩子 挑战》,哈,我已经读过了这本书,而且我也读过了《怎么说,孩子才肯听》。所以,读到《正面管教》时,有点像在复习。

  我很喜欢书中的观点之一:要考虑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几年前,我投资失败,大难临头,正是这种挫折,让我意识到,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长远考虑。总有一天,孩子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时,如何才能扛得住?要乐观!要坚持!要幸福!

  这本书,最让我欣喜的地方是提出了“教孩子把犯错误看做学习的好时机。”以前,我总是忌讳错误,看到错误就忍住脾气,现在,我可以大方的说:从这个错误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想到我以前犯了那么大的错误,还不是自己原谅自己。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豁达些,而且,还得存钱留给孩子犯错误呢,给孩子一个改大错的机会。

  本书还有个值得推荐的地方,比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做事情的态度。通俗的说,态度决定一切。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有一个基本的态度:我爱你,而且为你长远考虑。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智者,可以帮助我们!!!

  《正面管教》读后感(八):提炼备忘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和善而坚定。

  “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了痛苦,那你的方法一定错了。”

  1、积极的暂停

  与孩子商量好一个暂停区域,如果遇到情绪失控就去那里冷静一下,事后再互相讨论刚刚为什么这样。但是讨论中不要用“你为什么blabla”,这样的语气通常带有指责的意味。尽量从解决问题的措施着手沟通,“如何做才能……”。

  2、知行合一

  以身作则,指责孩子做不好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完整地演示过,并且陪同孩子共同完成并改善过。(比如让孩子收拾玩具)

  3、勇于表达

  ①学会向孩子道歉;②夸奖不能只使用“聪明”、“真棒”等,要从某一行为的具体价值上进行夸奖;③3岁前就要充分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父母关注的,长大后就不会故意做些不良行为来引起父母注意。

  4、设定暗号

  可以跟孩子设定一些暗号(动作或语言),比如某个动作表示“爱你”、某首歌表示“过来”等。

  5、把握方式

  打骂只能带来短期的效果,长期反而有负面影响。要教会孩子学会互相尊重。问孩子该如何做比直接教他如何做要深刻的多。

  《正面管教》读后感(九):大人和孩子的相处模式

  

最近在看《正面管教》,目前看了有一半内容,受益颇多。

书开始讲了大人与孩子的三种互动方式:严厉(过度控制),严厉型的家长通常“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这样的孩子有规矩但没自由,没有选择权,什么都得听父母的。孩子一旦不遵从父母的要求,就会收到惩罚,以示警戒。长期以往,孩子就会愤恨,报复,反叛或者退缩。孩子与家长要不格格不入,要不就自卑,没有信心。我们的经常说严师出高徒,这个“严”要打个双引号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影响其一生。

骄纵(没有限制),“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孩子有自由没有规矩,拥有无限制选择的权力。父母相信孩子应该遵从天性,任其孩子自由发展。但社会往往是有规则有道德的约束,孩子首先是社会的人,没办法无规则的选择。这样的孩子任性娇纵。

正面管教(有权威的,和善与坚定并行)。“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好多家长不喜欢过度控制或者娇纵,但是有没有其他办法,往往在这严厉与娇纵之间来回摇摆,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但怎么和善而坚定并行,正面管教呢,这是个大难题。“和善”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尊重孩子,尊重事实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举止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教育孩子是个大难题。

  《正面管教》读后感(十):值得一试的家庭会议

  家庭中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定期召开家庭会议。--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阿德勒的“正面管教”方法,也被称为“正向教养”,提倡“和善而坚定”地进行亲子教育,归纳了一下,大概是和善处理教育中的摩擦,和平协商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共同坚定执行。这套理论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实操中采取的“家庭会议”模式。

  家庭会议的方法。每周举行一次。由家庭成员轮流担任主持、记录,流程是:一、每个家庭成员逐个感谢其他成员上一周对自己的关怀;二、讨论遇到的问题,例如争执、购物、各种奇葩的问题,轮流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下周执行。三、讨论下周的家庭娱乐活动安排。四、讨论家务的分配。五、以一个家庭共同参与的活动结束。比如共同的下午茶,或者共同朗读,甚至共同祷告。

  这种家庭会议的方式,让家人互相表示感谢,让家庭的议题得到讨论,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许多问题可以在协商中解决。在家庭会议中,每个成员学习去感恩、体谅、妥协,在错误中成长。这也许是处理一周内堆积的家庭矛盾的有效方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正面管教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