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2-04 01:07: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读后感锦集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是一本由加納新太著作,尖端出版出版的2006图书,本书定价:36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精选点评:

  ●所以就算再珍惜也是徒劳无功么。

  ●三星半。小说前面写得还真不错,后半截很乱,而且结局莫名其妙。日本南北分治,连接平行世界的塔,制作飞行器的少年和青梅竹马的少女,本来是可以写出经典之作的题材,居然…

  ●矫情

  ●比电影耐看。

  ●与心仪的女生分享过这本书,也是段美好的回忆。

  ●【动画电影】听着日语发音,看着英文字幕= =。好不容易到了煽情部分,结果旁边的人都开始哈哈的笑,(#‵′)靠!种种原因,一头雾水。感觉就像是为了儿女私情抛弃了整个世界?!或者说,人与人之间强大的羁绊?挺爱情片的赶脚。

  ●小说和电影并存时先看哪一个是长时间以来一直折磨着我的困扰。看过小说后有助于领悟到电影中一闪而过的细节,但此次是电影现行小说补完,纠结到最后是电影和小说交替着看完的,叹。加纳在小说版中加重了两个少年间的情感羁绊使得主题色彩更加鲜明。但不知为何从EVA起拯救世界的主角就多设定为十三四岁,未免也太幼齿了些。脑化学拓扑变换穿隧效应这些术语文科生听起来真是乱爽一把的。

  ●云之彼端 约定的地方 小说版

  ●竟忘了标注这个对我影响最大的故事。如今再回头看依然无比喜欢。脑子里的理想男女主角是加濑亮和吉高。

  ●虽然看了两遍都没能看到最后,但是这是本超级好看的书是没有异议的!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读后感(一):有了梦想,就去行动

  挺庆幸自己没有看电影,小说中的场景描述和人物的心理描写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语言不算华丽,场景不算宏大,却能清晰感受到他描述的那种逃不掉的恐慌、内心反复挣扎的煎熬。故事的情节也不能说是特别的新颖,却能被公人主一心达到目标的那份坚持所打动,看似忘却和逃离的表面下永远藏有一颗跳动不安的初心。虽然经历了挫折、放弃,甚至是背叛和逃避,可是自己怎么可能骗过自己,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那剩下的都将是痛苦。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剩下的只需要行动就可以了。而最困难的是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读后感(二):两条相交的线在交点过后渐行渐远

  关于理想 关于年少时的勇气 关于坚定

  以往人们对于理想的概念总是用到远大,遥不可及。

  在这本书中,理想的追求变为了最为现实的行动。无论现实如何,作者让我体会到了梦想是不可言弃的。纵然中间被搁置,但它在被完成前始终都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像空气一样包裹着你的生活,给你提供呼吸。然后突然有一天,你会意识到还有一定要实现的未完成的事情。而人的聚散不过是同样理想的凝聚的结果。聚聚散散,被处之淡然。就好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交点过后就渐行渐远了一样。面对这样的聚散,书中描写的很坦诚也很淡然。

  作者将最飘忽的事物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仿佛在说,看呐,你们认为的遥不可及不过是你给自己捆绑的束缚而已。

  就如书中所说,最难的部分是要做什么。一旦有了目标,之后需要的就是实施的过程而已。所以当有了理想的时候,最艰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不是吗?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读后感(三):不能忘记的回忆。

  初看第一章,就是序章的时候,我就有点被感动了。

  有重要的东西存在的回忆,美好的回忆,当美好的东西消逝之后,回忆起来都会有淡淡的感伤,加奈新太对那片满载他们青春欢乐的草原的描写让我也想起了自己珍惜的时光。

  花了一个上午便看完了这本书。说明着本书也不会太复杂难懂,若是看什么太宰治或紫式部或宫泽贤治的书,真是花一上午只能看30页左右吧,他们都太难看懂了,需要反复品味。

  虽然那样的书显得更有内涵,可是看那样的书却让我痛苦,能这样顺顺利利一口气看完的书实在是太清爽了。

  看完着本书,这最大的感受便是“惆怅”,淡淡的细长的回忆的惆怅。这本书写的是回忆写的是遗忘,说的是珍惜。

  看着本书的时候,我不断的想到自己的朋友,自己的那些快乐的回忆,我也很想恋它们,想念那些美好的季节和笑容。

  它让我找回珍惜的东西,我想要紧紧的抓住它,浩纪错过了,我不想错过.....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读后感(四):一定要去“约定的地方”

  很喜欢扉页的一句话,“那片有座高塔哭着朝北方奔去的天空,是我此刻遍寻不着的风景。”还拿来当QQ的签名。曾经June问我,当时是带着责怪的语气,问我有没有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没有做到的。在现在,承诺脱口而出,显得特别的不值钱。虽然我从未忘记答应了他要给他买糖买蛋糕,但每次经过甜品店,总是容易忘记。

  一起看电视,看到很漂亮的沙漠,或者平原,还有传说中的橡木酒庄,我说,June,你要带我去啊,我们要手牵手的拍回来很多照片,摆得整个网络都放不下。

  那些约定的地方,一定要一起去。

  下面的文字是印在书背面的不知道算不算是内容简介的东西,放上来给大家瞅瞅,其实是淡淡的一本书,什么感情都是淡淡的,但却刻骨铭心。

  梦想与现实交错而过 如诗般的淡淡哀愁

  在一个与现实平行的战后世界,日本以津轻海峡划分成南北两个区域。北方的虾夷,也就是当今的北海道,在联邦国的占领之下,建立了一座直入云霄的巨塔。三名住在海峡对岸的少年,浩纪、拓也和佐由理,年轻时最大的梦想便是制作一台白色的飞机,靠自己的力量飞到巨塔那边去。他们对彼此许下承诺,说好一定要一起去“约定的地方”。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读后感(五):孤独的救赎

  女儿在《你的名字》的浪潮中买了这本书,我决定先读一遍。老实说对加纳新太和新海诚与这本书的关系有点儿困惑。加纳是根据新海诚的电影写的这本书?而我觉得书中的很多心理和情绪描写,影视作品根本无法表达。 不过书中很多场景的描述,倒是很容易想象出新海诚这个景致狂人会如何处理。

  阅读被分成了两段。昨天读完三个少年的共同岁月。我觉得很棒。新海诚与我年纪相仿,但加纳新太的资料不详。但是无论是谁的笔触,这本小说的前半部分对于少年心绪的描述,还是十分深刻感人的。在学生时代的那种不知所谓的孤独感和空虚感,以及对同性友谊的期望,对异性的畏惧和好奇,我想很多成年人大概都忘记了。

  《你的名字》里让我内心泛起涟漪的场景,并不是两个人的重逢,而是,轻轨站滔滔的人流,喧嚣,人类群居的场面。然而,身在其中,却如流落于荒漠。《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把这种孤独感放大了。

  在《你的名字》中,为了这种孤独感的救赎,新海诚弄了个星星把一个小镇砸没了。在这本书里,更是把北海道写得让俄国人占领了,津轻海峡变成了天堑。美日与苏俄还大打出手。因为他写得太理直气壮,以至于让我感觉北海道真的被苏俄占领过呢。加上其他诸如平行世界和女主的关系等等,一下子把这本书的境界拉回到漫画水平。这就是我不太喜欢后半部分小说的原因。

  然而,在书的最后部分,浩纪从平行世界把泽渡救回后,泽渡在同居三年后离开了浩纪,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多此一举的结局,我却觉得这是作者内心成人与少年心态之间的挣扎。

  在真实的世界里,孤独感是真实,然而并没有大尾巴彗星或者平行世界的白色高塔给我们救赎的机会。救赎是身体力行、是种种于细微中见精神,救赎是寻找、也是呵护,是真诚地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缕善意和真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