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增长》是一本由史正富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2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常增长》精选点评:
●对中国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了三四十年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了几十年、成功抵御了几轮经济危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国人的自信开始发自内心,学者们也纷纷开始研究中国为什么会成果,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等等,开始成为热门关键词,这个夏天电影《战狼2》的火爆可不就是这种情绪的释放。 从几十年前学习西方开始的改革开放,走到今天,自己走到了西方老师的前面去了,再也不能完全向西方学习了,反倒是有很多东西我们做的比西方强,这时候,该怎么往下走?领跑的时候,没有学习对象的时候,该怎么办?中国的问题还要中国的办法来解决。
●书中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做了较为中肯的剖析,也摆脱了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化价值观。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不同于以往。但是对于未来如何保持超常增长和解决国内现有经济分配不均、腐败等问题的分析却略显淡薄。
●逻辑完整充分,论证有力 但是中国的这种三元模式能否继续,政治改革能否成功;存疑
●很科普,很清晰
●对于没有经济学和政治学基础的人可以看看,增强民族自信心
●综合了林毅夫和钱颖一等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很不错的框架。梳理外部条件也很清晰。不可多得呀
●前半部分对于中国30年的超常增长分析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虽然有些地方还是显得缺乏数据支持,有些一面之谈的意思,而且避谈了三维增长模式对于环境和民生的恶劣影响。但是这本书清晰的描述的三维体制的形态和作用过程,以及从宏观角度阐释了超常增长的原因。而书的后半部分是作者的推测,过于乐观,中国现实复杂的状况实在难以预测,所以暂时没有看。何况对于201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就已经被打脸了==。
●核心原创内容几乎没有,浏览一遍的时间花的有点不值。“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主体”这样一个三维结构是印象最深的,但并非作者原创。
●个人觉得分析挺到位的,对未来有一定的预期,入门级读物
●本书洋溢的乐观主义精神的确深深的感染了我.....
《超常增长》读后感(一):此书值得反复阅读以充分消化吸收!
本书不长,内容上很多仅仅是做了点播,不过都是关键性的地方。围绕中国经济超长增长的原因在于超长的国际购买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逻辑清晰,例证有力。特别赞同史正富在书末最后一节的《中国三维市场体制的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此书值得多看两遍以充分消化吸收!
《超常增长》读后感(二):非常好的书
上学的时候读了不少的经济学的书,但是真正着眼于中国的经济现实的经济学书首推这一本。实话讲以我的知识水平和对中国经济学的认知状况,我是没有能力来评判这本书的,但是整本书读下来,至少逻辑上是完整的,事实和数据是充分的,因而我是被深深的折服了,也被书中充溢着的大气和乐观所感染,中国的未来如果可以像史老师讲的那样,那该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大幸运,读了这本书我也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是这样。
《超常增长》读后感(三):《超常增长》的贡献
至少有如下几条。
一对美国超发货币,获得超强购买率进行了更充分的解释。除了控制石油国际结算,还包括构造复杂的美元金融市场,使虚幻的美元具有商品的假象。
二是对中国近二十年的增长区分了常规增长和超常增长。
三,在对过去解释的基础上,有力地提出来未来保持超常增长的路径。在这方面把生态、技术、产业结合在一起,也解决了投资、消费和增长的关系,提出了极具想象力和战略性的几项超级工程。
以上是第一大方面。第二大方面是对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解释,提出国家理财体系的概念,超越西方公共财政体系的窠臼。
一个核心的启发就是西方现有土地私有化,再有城市化和工业化,土地增值都被私人占有,影响社会财富结构和国家能力;
中国是先工业化和城市化,土地增值国家占有,实现国家社会个人三元财富占有机制。
《超常增长》读后感(四):超强实战感的论证
Fact:中国实现了超常增长
Theory:中国拥有超常的投资力和超常购买力,而要进一步保持这样的超常增长,需要
1. 调整超常投资力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政治经济制度调整
2. 寻找替代美国的超常购买力—— 内生需求——国家发展基金与政治经济制度调整
层级框架大概如下:
1. 超常投资力
1.1三维市场体制
1.1.1地方政府作为市场主体
-投资率高、交易费用低、行政效率高
1.1.2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
-同行股东缺位 国企有国家控股
1.1.3国家发展管理体系
1.1.4国家理财体系
-以土地财政为基础的国有财产壮大
1.2地方长期投资
1.3地方投资激励的长期收益
-张五常“寻租理论”
2. 超常购买力
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etc----替换为国家发展基金
(所谓需要超强购买力,但是这个购买力的内需,指向的不是日常消费,而是对生态环境和战略性生产要素的投资,然后花了大量篇幅证明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有趣的几点:
关于创新的认识
关于经济发展顺序对于财政体制影响的说明
国有企业效率方式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