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金融道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1-25 02:49: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金融道读后感100字

  《金融道》是一本由周时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93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0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道》精选点评:

  ●广发保险销售公司

  ●污泥里长出的一朵异花。官气深重、等级森严、上层铺张、底层如蚁、相互倾轧、墨守成规、反应缓慢、店大欺客、关系户遍布,这正是中国官办银行的群像了。偏有一家银行反其道而行之。极力营造平等化的组织氛围,行长们没有宽敞堂皇的独立办公间、共用着一间办公室,车队非为领导专用、而是根据业务需求调配,军训时卧室分配不按官阶而按年龄,因此年轻的行长挤着集体宿舍,年长的司机睡着二人间。用人上不好能带来巨额存款的关系户,却大力网罗青年俊才;行长若不能达成绩效则副行长一并受罚,根子上解决正副手内斗痼疾。业务上求新求变,引领风气之先。长期投资公益事业如杭州跨年音乐会以营造品牌声势,非如同行那般片面依靠提成以激励员工单兵作战。不足:战略上未深耕细分市场、再创业的老行长不复昔年气象唯利是图令人惋惜、作品虎头蛇尾渐渐紊乱。

  ●本书充分验证了一个东西:制度是第一生产力。资本不是,技术不是。

  ●一家银行可以因为某些原因成功,但不能因为它成功了就认为它做的什么都是对的。很难让所有人都认同集体的目标,但给他们灌输过某种热情之后,一切都变得容易了。这里面最认同的,还是对个性的尊重。

  ●金融之道,常常在金融之外。 很感动。好书。

  ●市面上写一家分行的经营的书太少了。现在还没有写支行经营的书,我可能以后写一本

  ●整本书感觉是在歌功颂德...语气不够客观

  ●银行的干活 可以看看

  ●能够明白一家银行都需要干什么,写的很有气

  ●银行也不容易呀

  《金融道》读后感(一):功德歌颂的大篇章

  作为行业相关人事,《金融道》一度相当吸引我,只是和前度评论一样,看到三分二就看不下去了。

  不可否认,能给业内管理带来有益的启示,但是在从业人的眼光里,我看到的是对事权的高度集中和不可思议非人性化经营,称此为金融道,觉得言过其实了,整本书很大比例都是用非常华丽和壮阔的词汇来歌颂“艰苦奋斗”和“丰功伟绩”。

  《金融道》读后感(二):金融道

  讲述了一家弱视银行的如何崛起。里面很多不按常理出牌的套路也不知道可否借鉴。但连续克隆三家皆成功也说明了其一定的成功思路。

  我认为,从本书得知,管理的核心即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制度,战略定位。刚一上来就是统一价值观,统一思想。然后建立了独特的制度。发力丝带、信用卡,中小企业、理财,并创新了一系列的产品。行动上,兵贵神速,效率高。

  部门之间相互批评时值得借鉴的。

  最险的一招棋,莫过于二次创业,集体换岗。

  最终广发的重组,也没能让杭州广发的基因根植广发,成为股份行的佼佼者。

  《金融道》读后感(三):也许有点极端

  个人意见是:这本近300页书到内容比不上吴敬琏、张维迎300字段评语吸引人。倒是《金融时报》之前的评论更中肯:也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注意这一评论也不是针对这本书,而是若干年以前对广发杭州报道的片段,放在封底颇有误导读者的嫌疑。

  如果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因素,该书对银行经营没有很多细节描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该书的框架既没有明确的时间序列,也没有清晰的业务线条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纵观全书就一个字:碎。众多号称旗帜性人物淹没在行长金海腾的千言万语中,而金海腾这一核心人物又被肢解到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段落。

  老实说,这书没法读。而本人在百无聊赖之下,想尽千方百计终于读完以后,总结了一下几十字:行长负责制下全体统一思想,做中小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不参与政府项目。最后一句近似书中原文,不敢再翻书考证,见谅。

  《金融道》读后感(四):金融道

  初看此书,便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今年上半年把这套书放进了当当的收藏夹,一直忙于复习经济师考试,觉得不会有时间看。直到今年11月份,才开始买来看。

  金融道第一部,题目为一家弱势银行的崛起,以广发银行杭州分行的发展讲开。在网上看书的封面,以为没有什么意思,一个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和我们是不一样的。翻开书看续篇,我被深深震撼了。当时正是我们行准备薪酬改革的时候,同事负责薪酬改革,我们经常交流这方面的内容。续篇让我看到的,原来银行还可以这样办,原来真正的银行是这样的!

  这本书讲的就包含我们现在推进的薪酬改革,还包括体制机制、用人、企业文化等内容。看到后来,我渐渐明白,薪酬改革其实是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部分,如果让绩效真正调动所有人的力量,需要配套的甚至更深入的体制改革、企业文化建设。广发杭州分行作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位是中小企业,与我们行的定位一致,他们在走差异化定位的道路上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我用拿来主义,在写讲话材料的时候参考了不少内容。写稿过程中,融入了平时和同事们聊天交流的问题,与工作实际更加结合。虽然讲话稿只是开会的一个工具而已,听过了事,没有文件那样措施有力,但总算看到了本职工作的意义。

  这本书真正开拓了我的眼界,让工作五年的我终于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银行,更明白了自己在干什么、下一步该干什么。以往我的视野里只有自己眼前的工作,偶尔写讲话稿需要站在领导角度,总是不被领导满意。现在我对工作中的细枝末节、人情世故、周围同事的抱怨和牢骚有了自我屏障功能,对手头的工作也格外认真了。因为我要打造自己的“金饭碗”。这也是书里面提到的,他们对员工的培养就是职业化、“打造金饭碗”。职业化要求认真负责地工作,拥有与岗位相匹配的一切素质,敬业、专业,实现人生价值。

  想起那句老话:要么旅行,要么阅读,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生完孩子后我一直处于潜伏状态,不似以前处理公文的时候,每天在各个部门、各个领导间像架马力充足的小飞机一样到处盘旋。现在的这种状态,没有外出学习、旅行的机会,就好好阅读、写字吧,一样可以开拓视野,不断思考,获得成长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金融道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