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金融道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1-08 01:33: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金融道读后感锦集

  《金融道》是一本由周时奋 / 陈琳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85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道》精选点评:

  ●银行从业人员必读…从业七年,从未认真看过行业书籍,这是第一本。书中各中理念与奋战各指标的滋味相信同行都懂。认识了广发杭州分行从建立到发展到稳定。深深钦佩金海腾这样一位敢于创新的领头羊。笔者也很用心的写的专业与通俗结合,总结各种创新理念,虽然现在传统银行受冲击较大,但只要身在银行职场一天,书中还是有很多可借鉴的。

  ●F718商业工作者,做事的重点是人,主要还是管理的思维,想得不一样,加上有效的执行,成果自然不一样

  ●两个晚上读完了,不能算方法论,但能给人以启发!

  ●银行也可以特立独行。。。值得借鉴。

  ●同事推荐的,看看有啥可取的没

  ●做好银行越来越不容易,要有很强的执行力,摒弃官僚主义,倡导平等活跃的工作氛围,激活员工的主动性,让员工感觉到身为集体中的一种荣誉感自豪感和想为集体做点什么的动力。

  ●至少对我这个金融白痴算是收益了

  ●不错,有启发

  ●能把一本金融书写的那么烂,确实很难得。看着看着就像是政宣风格的软文,没有严格的逻辑条理,拍脑袋似的想到什么事例就写什么,再扯出一段经验总结。看的很费劲,建议不浪费时间。

  ●准4。文风太偏软文,但确实能读到不少干货。广发是如何堕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呢

  《金融道》读后感(一):金融道

  讲述了一家弱视银行的如何崛起。里面很多不按常理出牌的套路也不知道可否借鉴。但连续克隆三家皆成功也说明了其一定的成功思路。

  我认为,从本书得知,管理的核心即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制度,战略定位。刚一上来就是统一价值观,统一思想。然后建立了独特的制度。发力丝带、信用卡,中小企业、理财,并创新了一系列的产品。行动上,兵贵神速,效率高。

  部门之间相互批评时值得借鉴的。

  最险的一招棋,莫过于二次创业,集体换岗。

  最终广发的重组,也没能让杭州广发的基因根植广发,成为股份行的佼佼者。

  《金融道》读后感(二):打算去银行的孩子好好看看

  当初买这本书,一是为了多了解银行一点,二是希望在面试的时候可以显得更专业。看完之后还是很有感触的,尤其是佩服杭州广发的老总金海腾:一个政府机关出来的人,从来没干过银行的人,居然可以在金融领域做到这种成就,真是难得。也不得不承认:管理之道,其实大多都是相似的。

  说到读这本书的功利性,我在参加某银行管理培训生笔试的时候,最后一道题是这样的:辜鸿铭说过:银行就是晴天想方设法把伞借给你,下雨天却急于收走的人(大意是这样)。根据这句话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这句话我是理解了,是什么,为什么..可是在写怎么做的时候还是很头疼,后来是引用了书中关于“银行培育客户”的案例,我个人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试卷前面的行测都没怎么认真做,最后还是进了终面,我觉得这篇文章给我加分不少。就这方面来说,这本书对进银行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帮助的。

  这本书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还写的,所以显得比较乱,有的时候读完了都不知道这本书说的是什么。不过如果你能细心深挖,书的内容特别多,各方面都能够给你启发。书中写了很多银行的实际情况是考CCBP或者上货币银行学学不到的,去银行实习也未必能让你接触到管理方面的知识。

  多读几遍,定有收获。。

  《金融道》读后感(三):观众与演员都很兴奋

  1、首先根据银行的喜好买门面,银行喜欢租十字路口的门面,这样十字路口还有红绿灯,给人的感觉好象四面八方都有银行,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2、年度考核改为季度考核。这个可以用,但是不是太好,因为有淡旺季。但是统一考虑的话,这一点可以深思。

  3、值班行长和大办公室制。值班行长替行长挡人,行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问别的事,这样别人多干活还挺高兴。这个如果别人都学会了,还要行长干什么?行长的不可替代性就是没有了,当然行长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同时业绩超级强悍才可做。

  4、第一次出场的不一定是主角,比如信用卡业务与私贷业务,都赚不到大钱,但是确实是起到广告和形象传播与宣传作用。同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不要太在意前期的得失,所谓欲取先与。包括活动。这些是为将来打基础的,不是实地是虚势。走着走着就用到了。所以高人下棋是看三步,重要但不紧急的也要缓事急做。

  5、里面提到了红军打白条和广发高息揽储的事,也就是要让行为有正当性,从道义上要能禹的过去

  6、银行评选不可或缺的员工,这一点我感觉只是旧瓶装新洒,但是加入了参评的员工如果成功率较高也可获奖,有点象买体育彩票。这样就会使参评的人也有很大的兴趣来参加,使过去很无聊的评选变成了超女PK选秀,演员与观众都很兴奋。在比赛马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光比赛马,就索然无味了,如果加入赌马性质就不一般了。在办一个专题或者抽奖时,就是要加大其赌博性。就象行为心理学那样,如果是固定的刺激,就不能让松鼠不停地按那个按键,玩老虎机,因为不确定奖惩,才会让活动有玩头。获得成功报酬的频率越低,获得报酬的快感越强烈,为了再次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人就会反复不断地做某件事,所胃强化,就是刺激人持续做某件特定的事情,偶尔给报酬叫间歇性强化,有时给,有时不给,让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得到报酬,这样一来得到报酬时快感会更强列,会使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拨。

  7、双百相乘考核。

  《金融道》读后感(四):辩证法结合用于银行的管理学

  本书取名为《金融道》还是比较贴切的,因为书中在论述广发杭州分行的异军突起的过程中,用了很多哲学方面的规律来做解释,并得出了不少具有一般性的结论。

  书的副标题是一家弱势银行的崛起,阅读这本书原本是想更多地了解学习商业银行方面的有关知识,但是本书谈到银行专业方面(大致了解了下这96-05这十年来商业银行的大环境以及一些具体业务,如商业票据,个人业务等)的并不多,总的来说,其实是本讲管理的书籍,通过广发杭州分行的成功案例来总结得出不少具有可复制性的管理方式。

  “工行的网店,招行的科技,广发的人”。找到人才、培养出人才、让人才有表现的舞台是这家银行能够崛起的根本原因。作为一家弱势的银行,刚开始在人才这个最为重要的资源方面的竞争中是完全处于劣势的,于是不寻常的员工结构出现了,更多的大学生,更多的外地人,更多的没有银行专业能力的人,还有更多没有资源的人(无法直接带来存款)。金海腾可能是出于无奈,也完全可能是有意招揽这样的员工来颠覆传统银行。不克隆任何一家银行是这家银行发展的出发点,不寻常的员工正是主要特点。我认为这本书的一个精华就在于学习广发在聚集了这么多可能是进不了大银行的员工后,是如何管理、如何协调,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潜力,让他们一个个都成长为银行家。无论是值班行长制,贡献积分制等等,这些值得学习的制度有一个更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统一思想,或者说建立“广发理念”,也就是文化。广发杭州分行能够复制到另外三家银行并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其实是文化的转移。而这个文化,我认为就是“以人为本”、“员工第一”。你有能力,你能做出贡献,你就能得到好的职位,好的薪酬回报。在今天看来是理所应当,在当时那个还比较官僚的制度氛围里是不容易的,而且就算在今天,也不是每一家企业能够做到人尽其才的。当然,这里的“员工第一”要有准确的认识。在商业社会里,任何一家企业的主人是股东,员工归根到底是在为股东打工,股东利益至上,从这个角度看,那是“股东第一”。但是股东的利益要能得到保障,并且能不断获利,关键就在这家企业有没有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员工,能为股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就要有“员工第一”的觉悟。

  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任何人、任何企业只要敢于破旧立新,敢为天下先,遵循规律,即使弱小,也能崛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金融道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