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是一本由杰克·丹尼尔斯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元,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精选点评:
●1、VDOT概念讲解;2、各种训练方法
●2019开局第一书
●只看了前三章,后面太专业了
●内容过于专业,不适合只想着轻松跑跑的我。
●更適合專業人士研究.引入的Vdot概念.也懂了休息是練習的一部分這個概念.我只拉過一次半馬.但這次半馬跑完第二天基本跟個沒事的人似的.所以兩場全馬完賽肯定無壓力.但不損傷不走路地完賽還是困難的.力爭一個月內拉兩次35+四次25+吧.
●专业性很强 不是研究这个的就甭看了
●当代跑步训练方法基本都是从这本书衍生出来的,万变不离其宗,非常好的跑步科学指导
●每分钟180步;3-2呼吸法;可以当教练用的书;血液送氧量决定成绩
●很专业的跑步训练书,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跑力表神器!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读后感(一):光芒四射,太喜欢了
理解了VO2最大摄氧量,以及书里详尽的VO2对应的训练表格,完全把我从小白带到了一个跑步的新世界里。想起来,这是2019给我最大的惊喜,从此跑步完全是新的体验。丹尼尔斯还有一个我非常欣赏的思想“最划算的跑量”,长跑再也不是痛苦而是最刺激的运动,能少点就要少点,能偷懒就要偷懒(不知道我这种解释会不会带偏)偷啊偷,是不是很刺激?还有就是他详尽的表格,无论你现在处在什么水平,都能开始或者继续你的训练,真是一网打尽,高枕无忧,安全又放心的开始跑步之旅吧!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读后感(二):个人评分:75.常识性的东西有点多。。。干货有,但不多。比如需要不断给自己新的压力,我个人来说训练内容有点缺乏新压力。
常识性的东西有点多。。。干货有,但不多。比如需要不断给自己新的压力,我个人来说训练内容有点缺乏新压力。
01 跑步的基本法则
跑者的成功四要素:
1、天资
2、内部动机(想要在跑步上获得成功的内在欲望)
3、机遇(外在因素、跑步环境、教练等)
4、指导(教练、训练计划)
丹尼尔斯的跑步法则:
1、每个跑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人能力。(耐力、跑步效率)
2、对跑者多给予一些鼓励
3、预料到状态的起伏,有些日子可以不比赛
4、训练中保持灵活性,允许意外出现。
5、设置中期目标
6、训练应当时有收获的
7、吃好睡好
8、生病或者受伤的时候不要训练。生病或者受伤的时候不要训练。
9、如果你有慢性健康问题,应当去专家那里检查。
10、某次跑得舒服或者跑出了一场好比赛,不要把这看作侥幸。
02 如何进行训练
8项训练原则
1、压力反应。需要适当让身体承受一些压力。
2、针对性。不同部位的训练提升不同的能力
3、压力适度。量力而行。
4、训练反应。不断调整训练,给予身体新的压力。
5、个人极限。
6、收益递减。体能越好,训练的收益越少
7、加速挫折。训练强度与收益成正比
8、维持。有了新成绩之后要合理巩固。
增加压力时,保持4~6周再进行改变。
步频180比较合适。想想自己的脚滚过地面,不要伸到身体的前方。
感觉到呼吸不适是因为肺部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2的呼吸频率比较合理。
03 关注自己的体能
VO2Max影响跑步效率。
04 选择恰当的训练类型
五种训练类型:
1、E 轻松跑 最大心率的65~78%。锻炼心肌。增加血管的数量,增加耐力。
2、M 马拉松配速跑 增加信心。
3、T 乳酸门槛跑 最大心率的88%~90%。每次训练至少30分钟的T配速。加强身体清除血乳酸的能力。
4、I 间歇训练 最大心率。采用3~5分钟的训练回合。加强有氧系统
5、R 重复训练 提高无氧能力、速度和跑步效率。
训练其实就两种:定速跑、间歇跑。
05 用VDOT设定训练配速
有点过于专业,自己很难以这种精准的方式去训练。
06 赛季训练
一个赛季训练分成4个阶段:
1、基础训练、防止受伤 轻松跑站25~30%
2、高质量训练 加入I跑和R跑
3、过渡性训练 每周进行一次I
4、最后的高质量训练 L跑,T跑
07 体能训练
休整是必要的组成部分。
受伤或者生病时不要训练。
08 高海拔训练
本章内容对普通跑者来说意义不大。
09 800米训练
每周32~48公里的训练计划
每周64公里的训练的训练计划
每周80~97公里的训练的训练计划
10 1500~3.2公里训练
11 5~10公里训练
12 越野跑训练
13 半程马拉松训练
14 马拉松训练
15 休整期和辅助训练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读后感(三):读书摘录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本书就太专业了,引入的VDOT也不太适合大众跑者去检测和使用。最大摄氧量效率还是不错的,概念很清晰,大概就是你最大摄氧量的利用效率,你可能摄氧量小,但效率高同样可以达到别人摄氧量大的速度,这跟自身锻炼的结果有关系。
根据书籍给出自己的一些便于大众理解的东西,至于后面专业系统性的锻炼就忽略了。
1.成功四要素:天资、内部动机、机遇、指导。
2.能高度影响运动表现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每升血液的携氧量。
3.内部动机:一个人想要在跑步上获得成功的内在欲望。
4.跑者会在自己跑步生涯的不同阶段获得成功,那些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获得进步的跑者不应该在看到那些进步神速的跑者时感到沮丧。
5.每位跑者都应该有短期或者长期的奋斗目标。
6.从跑者的角度来说,训练的持续性是通往成功的重要因素。
7.既不沉溺于过去,也不好高骛远,只专注于现在,持续的进行训练,你就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8.健康饮食,时常休息,保持充分补水。
9.收益递减原则: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即使训练强度提升,体能的提高量是处于递减状态的。即你的体能越好,从更艰苦的训练中得到的收益就会越少。
10.加速挫折原则:当训练强度带来的压力增加,遭遇挫折的可能性就开始快速上升。
11.维持体能要比提高到该水平体能更容易。
12.不要与他人比较,多关注自己的体能和运动表现。
13.要尽量用最小量的训练收获潜在的最大成效,而不是进行最艰苦的训练才收获潜在的最大成效。
14.炎热的天气里无论用什么速度奔跑都要更吃力,因为有更多血液被转移到皮肤进行降温。
15.轻松跑:有助于加强心肌、增加血管数量、建议30分钟以上。
16.俯卧撑、侧卧抬腿、高抬腿、仰卧起坐、深蹲俯卧接跳跃、抬腿、手脚伸展。
自己跑步已有三月由于,个人成绩上也稍有建树,5km从30分钟到20分钟,首次半程马拉松近100分钟。再对照这上面的十几条,接下来怎么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大家能享受跑步,享受自我超越的成功。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本书引入很多专业概念,如VO2MAX等,并以数值评估体能,训练方法也较详尽。但是,对专业概念和原理的阐述不清楚,业余跑者也很难完全按照书中方法进行训练。
翻译的不好,语言较啰嗦,读起来费力,100个字的段落,其实用50个字就能更清楚地表达。
对各种类型的跑步,相比于同类书籍,阐述地较为科学具体,大概是唯一亮点。感觉作者知识丰富,但从本书可获得的有用信息不多。跑步的书也读了几本,但我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仍较模糊,而且存在错误的地方,打算看专业书籍系统学习。
不知道完全按照本书的训练计划,和亚索800的简单训练计划相比,效果有无差别,及是否显著。也许,进阶跑者会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
本书对我的跑步启发如下:
自身体能和速度
VDOT 38 最大心率196bpm
E 6:11-6:54 127-153bpm
M 5:45 157-176bpm
T 5:19 172-176bpm
I 4:54 接近196bpm
R(400m)1:48
训练计划:1.仍以轻松跑为主(10km,6-7min配速),增加LSD(15-20km,6-7min配速)。使心肺和肌肉得到整体锻炼,同时有效减重。2.增加节奏跑(10km,5:20配速),增强肌肉忍耐和排除乳酸能力。3.增加亚索800(800m,4:55配速-同等时间轻松跑,2-10次),延长心率接近最大心率时的持续时间。4.加入力量训练。
笔记如下。
02 如何进行训练
【步频】 推荐以约180步/分的步频奔跑,这样可以将落地时的冲击力减至最小。
【呼吸】推荐在所有的训练类型中,都使用2-2节奏呼吸(2步一吸,2步一呼),即使有时可维持3-3节奏。这样可以吸入最多的空气。
03 关注自己的体能
【最大心率】220-年龄,但不一定准确。可数次爬坡,至达坡顶心率不再升高时,或快速跑若干个800m,以测试最大心率。
04选择恰当的训练类型(部分参考 http://www.erun360.com/blog/200020000.aspx)
【E Easy running 轻松跑】
一,锻炼肌群中肌纤维、肌腱与韧带的强韧度,以避免之后较高强度训练的运动伤害;二,发展身体的有氧能力,此种强度的训练虽然也能让心肺先习惯强度较低的长时间刺激,但主要目的还是在提升肌肉端的「用氧」能力,促进肌肉组织中的粒腺体与微血管增生,提高有氧酶浓度。
训练区间:
% VO2max:59%~74%
% HRmax:65%~79%
% HRR:54%~73%
【L Long slow distance running 长距离慢跑】以E配速
【M Marathon-pace running 马拉松配速跑】
训练区间:
% VO2max:75%~84%
% HRmax:80%~90%
% HRR:73%~87%
【T Threshold running 乳酸阈跑】(舒适的艰苦)
最有效地训练身体忍耐乳酸与排除乳酸的能力。久而久之,临界速度就会跟着提升,有氧区间也会跟着扩大。
训练区间:
% VO2max:83%~88%
% HRmax:88%~90%
% HRR:84%~90%
【Tempo run节奏跑】连续以T 速度跑步,大于20min
【I Interval training 间歇训练】
当强度逼进最大心率时(也同时逼近最大摄氧量),会对摄氧系统形成压力,进而提升摄氧容量。因为此级的强度很高,在比赛中最高只能维持12分钟左右,所以此级配速并非用在长距离的比赛中。I强度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最大摄氧量 (VO2max)。为了在训练时能延长此级强度的「总训练时间」,利用「间歇」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让身体保持在此级强度的总时间增加。「亚索八百」其实就是I强度的间歇训练。
训练区间:
% VO2max:95%~100%
% HRmax:98%~100%
% HRR:97%~100%
【R Receptition training 重复训练】
目的是提高跑步的经济性。最大心率代表的意义是:心脏所能负戴的输血能力,但在强度超过最大摄氧量时已经到达无氧运动,血液提供氧气产生能量的速率已经赶不上消耗的速率,多的能量需求就从无氧系统提供(也就是无须氧气就能产生能量的系统)。无氧系统提供能量的效率比有氧系统高很多,所以你能跑更快,所以在跑R强度时最大心跳率不是很重要,达到特定的配速比较重要。所以R强度并非在训练有氧能力,对马拉松跑者来说它在训练肌肉快速伸缩的模式,进而提升运动效率,简单的说就是快跑和慢跑的技巧会有些微差异,而快跑的技巧只有让身体处在高速下才能学会。
05 用VDOT设定训练配速
【VDOT和对应的训练强度】
【丹尼尔斯的6秒规则】VDOT为60的跑者,R-I-T,依次减6秒。VDOT为40-50的跑者,减量为7秒或8秒。
13半程马拉松训练
精英跑者的半马速度为T配速,比全马配速快7-10s/km。
如果休息充分、营养充足,半马应该可以不需能量补给跑完全程。
15休整期和辅助训练
休整5天以内,VDOT并无明显下降。休整大约10周以后,VDOT下降到最低点,幅度约20%。
其他:持续训练3-4个月,VO2MAX可以提高20%左右,这也是马拉松训练计划一般为3-4个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