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爱神之泪》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0-16 12: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爱神之泪》读后感100字

  《爱神之泪》是一本由(法)乔治•巴塔耶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神之泪》读后感(一):爱神之泪笔记

  接短评:【基督教时代】

  格里恩:把情色的吸引同死亡的腐烂联系起来。

  样式主义:解放绘画

  枫丹白露画派:卡隆、哈勒姆、丁托列托

  普桑

  【18世纪的浪荡与萨德侯爵】

  布歇的轻盈

  鲁本斯

  戈雅:对死亡和痛苦的痴迷包含了一种近乎于情色的痉挛的暴力。

  【吉尔•德•莱斯】

  让意识向人之真正所是的表征敞开。

  【现代世界】超现实主义

  德拉克洛瓦 莫奈 塞尚 居斯塔夫 德加 毕加索

  《爱神之泪》读后感(二):意识带来降格,但无有意识者不成其为人

  图片排版真的有问题,作为一本图片与文字同样重要甚至比文字更重要的小册子,这种排版实在让人如鲠在喉。 四星给巴塔耶和翻译,翻译尽量的保存了法语迂回的美感,读来也算流畅,已属难得。

  书的主旨仍在情色,用散文似的语言,极简练的梳理了无限制的作为放纵的情色如何滑向了有意识的作为算计的情色。 如果读完《色情史》和《艺术的诞生》再来读这本,书中的文与图便如罩染法的最后一层高光,可惜我未曾读过《艺术的诞生》,所以不时有滞涩之感。 书中的作品我十中也不识一二,但它们创造出一种氛围,让再不认真不熟悉的读者都被裹挟,感受到一丝新鲜又宏大的情欲的力量——新鲜,就像一首为你而写的墨迹未干的诗,而通常,印刷品与屏幕上的情欲都是陈腐的,扁狭的,且具有威胁性与挑逗性。 最后抄一句我最爱的书里的话。

  如果我们用算计来反对无限制的放纵,反对畏惧的缺席,那么,一种降格的感觉就让我们沮丧不已……和意识相连,我们的度量不可避免的降格,但如下的原则同样正确:我们无法在人和意识之间做出区分……无有意识者不成其为人。

  《爱神之泪》读后感(三):爱神之泪

  巴塔耶一生都在不懈地追寻爱神,他因此也尝尽泪水的滋味。在他的第一部小说《眼睛的故事》里,泪水的倾泻已和情欲的发作密不可分;接着,超现实主义的狂想进一步确认了泪水蕴含的爆发力,赋予了它火山喷发的能量;神圣社会学的沉思又让他看到了泪水深藏的静默,每一次哭泣所面临的死亡一般的未知;而到了战时的“无神学”写作,泪水最终和色情、诗歌、迷醉、献祭一起,涌向了至尊的极限体验……对巴塔耶而言,泪水既是打断,也是溢出,它不仅溢出了眼睛和身体,更溢出了存在,溢出了存在的可能性:它是幸福与痛苦、现实与幻觉、知识与非知、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界限的标志。巴塔耶喜欢用“在泪水的界限”这一表述。在他的写作中,他自己有多少次被泪水抛到了界限上啊,而泪水本身已成为了界限:当维纳斯为阿多尼斯哀悼并落泪时,它是生存的界限;当德·莱斯在法庭上哭泣并忏悔时,它是残暴的界限;当萨德在狱中遗失《索多玛》的手稿并流下“血泪”时,它是书写的界限;当尼采在都灵抱马痛苦并步入疯狂时,它是思想的界限……就这样,巴塔耶不断地迈向泪水,迷失于泪水,他不得不借着泪水来思考,来写作,而他生命的足迹不就是一道泪痕吗?终于,在耗费的意志下,泪泉也迎来了穷竭的一天。在泪水的极限处,《爱神之泪》,既是最后之书,也是最后之泪。

  《爱神之泪》读后感(四):《爱神之泪》译后记

  本文首发于《上海书评》

  文︱尉光吉

  巴塔耶的最后一本书名为“爱神之泪”。某种意义上,这部遗作可以算一本另类的“色情史”。不同于之前《色情》的写作策略,巴塔耶这一次试图在人类文明,尤其是艺术的进程中,重现色情观念的变迁与兴衰。为此,他给书配了大量图片:一本名副其实的图册。巴塔耶回顾了从史前时代一直到二十世纪的色情图像。然而,在原始石雕和壁画、古典时期的瓶绘,以及文艺复兴以来不同流派的绘画里,巴塔耶有意向世人展示两类截然不同的图像:一类是令人欢愉的图像,迎合色情的一般欲望的图像,包括取材自神话或历史传说的性享乐和性游戏,以及狂欢、节庆的场景;另一类则是令人痛苦的图像,看似与爱欲无关的图像,包括地狱式的受难、集体的屠戮和献祭,以斩首的形式呈现的谋杀,还有引人注目的异域酷刑。那么,爱神的眼泪在哪里?在整本图册中,爱神的唯一一次流泪出现在一幅题为“维纳斯为阿多尼斯之死哭泣”的枫丹白露派画作里,眼泪和死亡明确地联系在了一起,暗示着象征欢愉的爱神也会陷入悲痛。这正是巴塔耶的用意所在,就像他说的:“爱神无论如何是悲剧的。爱神首先是悲剧之神。”而唯有泪水能够折射出爱神的双层特质,揭示出爱欲背后隐藏的这死神的面容。所以,巴塔耶才如此令人诧异地把两类图像并置起来,对他来说,爱与死,色与苦,原本就是一体。《爱神之泪》的书名已透露了其写作的核心命题:色情的体验总与死亡的意识相伴,性高潮的“欲仙欲死”不过最终死亡的预先品尝罢了,它们共享着一种对生命的打断,一种对存在的暴力,其强度足以让泪水夺眶而出。

  那么,在色情与死亡于瞬间达成一致的意义上,爱神的眼泪既包含至上的欢愉,又流露无限的恐怖。这是巴塔耶早已察觉的泪水之悖论:“除了痛苦的泪水,悲伤的泪水,死亡的泪水,还有喜悦的泪水。”正如性的快感触及了死的深渊,反过来,畏的泪水亦能召唤乐的笑声。于是,巴塔耶的图像不仅如希罗尼穆斯·博斯的三联画一样搭建了天堂和地狱的两极场景,而且遍布欢笑的乐园和漫天哭声的末日构成了彼此的镜子,随时准备着成为对方的替身:刚刚还是纵酒狂欢的盛宴,转眼就陷入了暴虐无情的屠杀;前一秒还是缠绵悱恻的情侣,后一秒就成了血海深仇的敌手;就连最平凡的裸体,也要经历反复的变形:这儿优雅高贵,那儿扭曲挣扎;这儿一尘不染,那儿伤痕累累;伊甸园的清白之躯和罪人们的残肢断臂仅是一页之隔,但最悲惨的肉体也在享受最极致的幸福,哪怕被折磨得没有样子,也未失去诱人的美。受凌迟的男子用他陶醉的神情迷住了巴塔耶,刑苦催生出极乐,昭示一种无比残酷的美,就像《内在体验》的惊人描述:“美得像只胡蜂。”

  所以,当悲与喜、苦与乐、堕落与拯救、灾难与恩典、毁灭与创造统统被模糊的泪水淹没,在里头融为一体时,拖着死亡长影的爱神,就自然地“唤起了眼泪”。眼泪,难道不是献给爱神的礼物?仿佛每一次落泪的时刻,都有爱神的到场;眼泪,总在等待爱神的拂拭。而爱神,本质上,也注定要流泪。她甚至就是眼泪,那遥远的眼泪,咸涩的海水,情欲的泡沫……

  巴塔耶一生都在不懈地追寻爱神,他因此也尝尽泪水的滋味。在他的第一部小说《眼睛的故事》里,泪水的倾泻已和情欲的发作密不可分;接着,超现实主义的狂想进一步确认了泪水蕴含的爆发力,赋予了它火山喷发的能量;神圣社会学的沉思又让他看到了泪水深藏的静默,每一次哭泣所面临的死亡一般的未知;而到了战时的“无神学”写作,泪水最终和色情、诗歌、迷醉、献祭一起,涌向了至尊的极限体验……对巴塔耶而言,泪水既是打断,也是溢出,它不仅溢出了眼睛和身体,更溢出了存在,溢出了存在的可能性:它是幸福与痛苦、现实与幻觉、知识与非知、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界限的标志。巴塔耶喜欢用“在泪水的界限”这一表述。在他的写作中,他自己有多少次被泪水抛到了界限上啊,而泪水本身已成为了界限:当维纳斯为阿多尼斯哀悼并落泪时,它是生存的界限;当德·莱斯在法庭上哭泣并忏悔时,它是残暴的界限;当萨德在狱中遗失《索多玛》的手稿并流下“血泪”时,它是书写的界限;当尼采在都灵抱马痛苦并步入疯狂时,它是思想的界限……就这样,巴塔耶不断地迈向泪水,迷失于泪水,他不得不借着泪水来思考,来写作,而他生命的足迹不就是一道泪痕吗?终于,在耗费的意志下,泪泉也迎来了穷竭的一天。在泪水的极限处,《爱神之泪》,既是最后之书,也是最后之泪。 《爱神之泪》这个神秘的题名所指涉的画作(罗索·菲奥伦迪诺的《维纳斯为阿多尼斯之死哭泣》)也让我想起了巴塔耶自己的一份哀思,他对化名“劳拉”的情人柯莱特•佩妮奥的悼念。佩妮奥曾是巴塔耶的秘密社团“无头者”的核心成员,一个思想激烈的年轻女子,她在二战的前夕离世了;而战火中巴塔耶仍不忘来到她的墓前,就如维纳斯面对着地上的阿多尼斯。巴塔耶的日记(1939年9月14日)记录了这场黑暗中与亡魂的相遇:“我悲痛地用双臂抱住自己……那一刻我像是悄无声息地裂成两半,而我正搂着她……我似触摸着她,呼吸着她:一种可怕的甜蜜攫住了我”,但很快“我痛苦地流泪……因为我知道我会再次失去她……”(《全集》第五卷)。这是巴塔耶自己挥洒的爱神之泪。或许,正是在爱神的拥抱中,对死亡的畏惧才敞开了其泪水的无尽深渊。人间的拥抱最为紧密之时,分离的忧苦也真正地从死亡的大地深处涌出,使得因爱神而暂时脱离孤独的存在发觉自己再次面临根基的丧失,其不完整的本相。但在这如泪般流离的塌陷中,爱神又提供唯一的立足,仅存的慰藉。

  多年后,劳拉的幻影化身成了《天空之蓝》里的“蒂尔媞”,而小说也在爱神的泪水中落幕:火车上,即将与恋人“我”(巴塔耶)别离的蒂尔媞突然哭泣,而这泪水融入了绵绵细雨,融入了坟墓遍地的阴森平原,直至融入车轮碾碎肉体时发出的噪音。在战争爆发的边缘,将被撕裂的爱神流出的眼泪不仅宣示自身的命运,还向一个疯狂失序的世界,死亡的时代,投出了无限的悲悯。在它的柔弱无力中,泪水如此绝望地维护着恋人的小小的共通体,顽固地抵抗着外部所强加的一切破灭,虽然它也无奈地坚信破灭的必然,在爱欲尽头的虚空中,接受了死亡才能赠予的满盈。

  泪水绝不只是创痛的流露,它更是爱的最终界限:在死的恐怖面前,它守卫着有限之存在通过爱的结合走向永恒的微渺希望。

  或许,这部泪水之书,已在呼吸的极限处,见证了一种爱的信念。为了所哀思的亡者,为了自己将要成为的亡者,流下的眼泪,彻底献出了一份爱。由一个终有一死的爱者,献给其所爱的人,献给世上所有的爱者,献给爱者的共通体。

  献给亲爱的伊丝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爱神之泪》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