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0-15 19: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读后感100字

  《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是一本由[日] 盛口满著作,海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读后感(一):你所不了解的“小强”

我记得周星驰电影里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小强,你死的好惨啊!当时看电影时只顾发笑仔细看后才知道“小强”就是蟑螂。对于蟑螂,在我们众多人的认知里,它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害虫,它经常出没于阴暗潮湿的地方。可对于这种生活里经常出现的“小强”你是否真的了解呢?

日本科学绘本作者盛口满携自己的经典作品《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一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科学的认识这个打不死的小强。蟑螂的存在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最早出现的远古蟑螂可以追溯到大约三亿年以前,通过岁月蟑螂一直在进化,进化后的远古蟑螂就成为了现代蟑螂的前身。而随着生命不断的延续蟑螂也在生物的进化史里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蟑螂始终都有自己的个性,不是所有蟑螂都是一样的。纵观蟑螂的一生成长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一个蟑螂从幼虫成长为成虫的生长周期大概为667天,在撑场的过程中它会不断的蜕皮。当然很多人普遍认为蟑螂存在于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以垃圾为食,但是也有一些蟑螂只生活在森立里,以腐木为食。经考察发现白蚁和蟑螂属于近亲,这种蟑螂和白蚁一样在枯树自然降解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世界共有4600中蟑螂,蟑螂的生活地也是不一样的,越往南蟑螂的种类也越多,甚至在那些蟑螂品种多的国家,会生活着一些外形艳丽的蟑螂。

看这本《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你会发现有关蟑螂非常多的秘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人类去研究学习,每一种生物都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自己的身影。蟑螂的进化演变史向我们展示衣蛾生命的力量。这本绘本内容非常的丰富多彩不仅可以提升阅读者的感官舒适度,也在不断地向我们展示新的专业的知识。

在这本书里“蟑螂”打破了我个人的很多常识和认知,这是一部写给孩子的生命简史通过了解蟑螂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感受生命震撼之美!蟑螂也是地球上有价值的生命个体,尽管不是特别招人喜欢,但作为生命的个体它依然值得我们尊重。

当然对于这种不受人待见的虫子,它并非是真的一无是处。某些蟑螂具有药用的成分,人们也在通过养殖蟑螂,给更多人的健康带来好处。每一个存在于地球的生命都在见证者地球的发展,或许我们会偏颇的认为某一物种不应存在于这个世界,但生命与演化本就是遵从大自然的规律,人类也是大自然的造化,这个世界本应多姿多彩。

《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小强”,带你重新认知这个生命,生命本无轻重之分,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人类用心对待!

  《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读后感(二):小蟑螂大学问

我是一个特别讨厌虫子的人,看到实物或图片上过于逼真形象的外形丑陋的昆虫,都会感觉浑身不自在。就像于这本介绍蟑螂的绘本而言,看见封皮上几只“庞大”的形态各异的蟑螂,内心便不寒而栗了。

想到很早之前看到的一则小故事:一个生来特别害怕虫子的年轻妈妈,在看到一条虫子爬到了自己年幼的孩子身上,孩子表现得惊喜又茫然无措,想试探着去用自己胖乎乎的小手抓虫子……这位妈妈并没有大喊大叫,而是瞬间转念,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克服了对虫子充满恐惧感的心理,或许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吧。她轻轻地把毛茸茸的虫子从孩子衣服上取下放到地上让它慢慢蠕动着爬远,表现得特别淡定自若,似乎这个从骨子里就厌恶的虫子反而此刻显得有点儿“可爱”了……

言归正传,我从来没有想过去耐心“研究”一种昆虫的前世今生,特别是没想到时至今日还会读一整本关于蟑螂的全方位介绍图鉴。大家一般会谈蟑螂“色变”,对于居室或仓库里出现的这种“可恶分子”伤透了脑筋“赶尽杀绝”。而更搞笑的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竟然这么多年还一直误以为蟑螂和土鳖是同一个物种,看了书中科普的知识才知道,蟑螂的存在,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竟然和白蚁还是近亲,的确有点儿让人出乎意料了……

仔细观察图中的各种剖面,确实能找到不少共同点。再加上精准的文字介绍,跟着小朋友能增长不少见识呢!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蚂蚁,孩子们在家里爱吃甜食遗漏了汁液倘若清理不到位,特别容易“招惹”这些黑压压的“不速之客”。甚至还有一些喜欢在家里养蚂蚁当成兴趣爱好的,带有“蚁”字的小昆虫,并不见得就是同类。我如果说蚂蚁和蜜蜂是近亲,你会不会觉得“大跌眼界”呢?更多的“秘密”扩散出的分解专业性常识,还是从书中自寻答案吧。

蟑螂的成长速度极慢,从幼虫到成虫大概需要三年时间,和金蝉比较相似。但金蝉蜕一次皮,而蟑螂在成长过程中却要经过多次蜕皮,甚至还会在比较隐蔽的地方把自己蜕掉的皮吃掉。总而言之,我对这种大部分以垃圾为食物的黑乎乎的虫子是不会有太多好感的,各式各样的蟑螂自然在我眼里也没有了美丑之分。

说到蟑螂,我又回想起纯真的童年时光。那时候割草喂牛,去河边放羊,爬到高大的桑葚树上,去捉螳螂和天牛。螳螂的爪子比较锋利,我们也叫它“砍刀”;天牛的触角特别硬,牙齿也厉害,一片完整的桑叶往往被咬成斑斑点点。专门养蚕的桑园,和河边多年生长的桑树上面结的桑葚味道是不一样的,总感觉没有老树上的果实更酸甜可口。

中医讲究以毒攻毒,蟑螂在有些地方也被作为药材人工饲养着。像我们熟知的蟾蜍、土元、蜈蚣、蛇皮、蝉蜕等等,都有不同的药用价值。再微小的生命,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双面性。小蟑螂,大学问,家中有3-6岁的小朋友,快来翻看此书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吧!

  《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读后感(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自然界有多神奇,这是“刚刚”来到地球上、文明史顶多只有二十万年的人类无法能够确切地弄清楚的。不过,生命一经产生,就充分展示了让人吃惊的力量。“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在自然界同样适用。所以,即使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恐龙,在地球上占据过长达1.5亿年的“统治地位”,也比不过其他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久经考验的“小不点儿”!比如,这一次的“主角”——蟑螂!

那么,自然界凭借什么才显得如此神奇呢?那当然是形形色色的包括动物、植物在内的生命形式了!有了它们,自然界或者说地球从此才生机勃勃,远远比现在的金星、火星更有“内涵”。而在日本绘本大师、博物学家、插画家盛口满的视线里,蟑螂,这个“打不死的小强”,理所当然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就体现“生命的力量”这一点而言,蟑螂的入选可谓实至名归。首先,不是说蟑螂是“打不死的小强”吗?被人们如此嫌弃,通常都“享受”着一种“赶尽杀绝”般的厌恶感,蟑螂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无时无刻的存在感,自然足以荣膺“生命的力量”之桂冠!其次,正如盛口满所讲的那样,蟑螂的存在,在地球上已经很久很久了,比恐龙开始称霸地球的时间还要早很多,在大约3亿年前的石炭纪就开始了它们的表演。而且据说,最初的蟑螂——“远古蟑螂”和现在的蟑螂,长的样子也几乎差不多呢!这个世界上能够存活3亿年之久、并且还会继续存活的动物,还真是不多!

蟑螂的存在感还是非常强的。不过有一点大概也值得一说,那就是北方的蟑螂和南方的蟑螂据说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相对来说,南方的蟑螂个头更大,所以第一眼看到时难免会有一种极大的震撼——也许正是因为见多识广,所以虽然很多时候南方的妹子以清秀、温婉见长,但在蟑螂面前,也是不乏面不改色、手疾眼快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女汉子”的!网上的段子里,关于蟑螂的还是有很多可说道之处的。

作为一种生命,蟑螂自然不会料到自己居然如此遭人嫌弃,也只能怪自己运气不佳。不过,凡事都是有所例外的,蟑螂有的时候也不全是很让人讨厌的家伙。比如,有一些蟑螂对人类还有点用处,比如印度产的多米诺蟑螂、非洲的棕色蟑螂,居然还有成为人类宠物的荣幸;有的则可以入药,比如东方水蠊就可以用作中药原料!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关于蟑螂的种种奇特之处,也是最新的一个例证。

还有,万万没想到的是,蟑螂居然还有“第二张脸”?猜猜,所谓的“第二张脸”究竟指的是什么?没有猜到的话,就去找来《生命的力量:神奇的蟑螂图鉴》这个绘本好好瞧瞧吧。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世界上的蟑螂多达4600种,还是非常可观的。原始蟑螂进化的时候,除了现代蟑螂这一支,还另外进化成为了螳螂目昆虫;而且,白蚁居然不和蚂蚁“一伙”,而和蟑螂倒有很近的关系,同属于蜚蠊目昆虫!

如果没有密集恐惧症的话,《生命的力量:神奇的蟑螂图鉴》这个绘本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除了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还可以“一饱眼福”!至少也是一举两得。

  《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读后感(四):蟑螂蟑螂,打不死的小强

  

在大人的观念里,蟑螂是一种极其讨厌的小动物,它们能隐藏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厨房、卫生间、楼道,杀不死,赶不走。

说什么学习蟑螂的小强精神,但是关键蟑螂并没有做什么好事呀。

但是在孩子眼中,长得奇奇怪怪、怎么都打不死的蟑螂,反而很有意思。它们就像《奥特曼》里的小怪兽,或者《西游记》里的小妖怪,给这个世界增添了很多好玩的东西。

这一点,也是支撑我选择并看完《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这部绘本的唯一动力!

01.大未必强,小未必弱:讨厌的家伙,也有可爱的一面

有趣的是,在书里附赠的导读手册中,本书译者也说,拿到这本书的原稿时,他正在和厨房里的蟑螂“搏斗”,当然,最终的结局不但是蟑螂赢了,而且他还得翻译这本深入解读蟑螂的绘本。

不过读完之后,译者孙衍国先生就彻底败下阵来:蟑螂早在约三亿年前就在地球上生活了,曾经统治地球的庞然大物如今早已灭绝,然而小小的蟑螂不但没有灭绝,繁衍到了今天,还生活得很好。任何高科技都对它无可奈何。

这就是蟑螂的生存智慧:大未必强,小未必弱。

在人类社会也是如此,自古成王败寇,项羽锋芒毕露看似强大无比,然而最终稳坐江山,开新帝国之河的却是不急不躁的刘邦。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树大招风,迟早成为别人的攻击对象。看来,低调存活了三亿年的蟑螂先生的智慧,不可不学呀。

况且,深入了解后,才知道,蟑螂也有保护森林、治病救人的功效。

02.面面俱到,由浅及深:神秘的蟑螂家族竟如此庞大?

一打开这本书到扉页位置,就是一记重击,整整两页都是一些面目可憎的被放大几百倍的昆虫们的脸。

有蝗虫,有螳螂,有蝈蝈。这些都是蟑螂家族的一员。

神奇的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蟑螂们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前胸背板!

前胸背板,就是蟑螂脑壳那片区域。作者贴心地整理了满满一页的蟑螂供读者对比。

从三亿年前到今天,蟑螂的前胸背板的图案可是变化不小呢,此外,翅膀、产卵管也经历了不小的变迁。这样看来,蟑螂的演变,反倒有点像不同时代的艺术呈现的不同特点,或者像一些更新迭代的产品一样,更加讲究功能性和美观性。

小小蟑螂,内里可有大乾坤。

它们的牙齿、足部、消化管等等,都呈现出一种超出人类理解的结构。而且在它们这个大家族中,每一种看似相似,实则区别很大。具体要根据它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等分析其形成原因。

对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探索,可真是太有趣了;而对大人,这也是很有趣的,不然那些蜘蛛侠、各种科幻片里变异的怪物原型去哪里找呢?

不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蟑螂家族里难免也会出现一些美男子或美少女,可以看作是蟑螂家族的颜值担当。

例如,来自马来西亚的选手:

整体是黑橙配色,前胸背板像一个巨大的眼睛,与翅膀上的橙色叶状图案相得益彰。

可爱得有点像小瓢虫了。

再比如来自厄瓜多尔的选手。

头部和部分翅膀是黄色,其他地方是黑色以及渐变灰,帅气不输大黄蜂。

原来,蟑螂的世界也不是那么令人厌恶了。

03.生命的力量,小强的精神:让孩子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培养优秀品格

大自然是孩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课堂,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孩子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一定不会差。

这本《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能让孩子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顺便培养蟑螂小强一般打不倒的精神。

这部绘本的作者呢,是日本的盛口满先生。他是日本著名的科学绘本大师、博物学家、插画家,从小就会昆虫相当痴迷,于是半辈子都在研究昆虫。

如今的他还是重生大学教授兼校长,他的教学理念就是将个人自然观察体验融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感受生物美丽和神奇的同时,学到知识。寓教于乐。

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的。

那对于国内来说,很多孩子注定是享受不到这样的教育的,有机会自主去自然里学习,或者通过绘本及联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学习其中知识,并从大自然中培养优秀品质,也不失为一种优质的教育。

——————

看完盛口满先生的《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这部绘本后,我又盯上了他的另外一本“生命的力量”系列绘本,《生命的力量:神奇的种子图鉴》。

上一本中,我还吐槽,盛口满真是太客气了,找了满满一页的蟑螂家族供读者品鉴,简直就是一部蟑螂大百科啊。

看到《生命的力量:神奇的种子图鉴》时才开始佩服作者,真是太厉害了,居然能找到这么多植物的种子。这么细小的东西,盛口满先生整个给研究了个透彻;而且他还找遍了世界现有的所有词典资料,不厌其烦地向读者展示每一种种子的特别之处。

“盛口满先生,您是把世界上所有种子都找全了吗!”对于译者的惊呼,我也想感叹一声。

这本就不细致讲了,上几张图片,就足够震撼!

千奇百怪的种子细致入微的描绘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图鉴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