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战争》是一本由宋押司著作,28.00元出版的2009-2图书,本书定价:266,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错 刚看完
●不要浪费时间了……
●比之前的《地产泡泡》更直接,更尖锐。正像金庸先生所说,描写人性的书,更具意义,往前3千年,往后3千年,都不过时。
●很烂
《地产战争》读后感(一):现在能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书还有没有?除了这本不写地产的《地产战争》
记得去年2月份,看到天涯读书的一个贴子,有人例举能一口气读完的书,其中就有《地产泡泡》。开始我不相信一本写地产的书能让人一口气读完,看了那个贴子以后就去读了,结果真的一口气读完。原来它真的根本不是什么地产小说、根本不是什么商战小说,而是人性的书,写到了我的心里去了。以后就一直关注这本书的作者,看看有没有新作,现在终于等到了——《地产战争》。看了,同样是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书。
关于内容 我不想说什么,只想说:真的很难得的好书。最后还想说:现在能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书还有没有?除了这本不写地产的《地产战争》
鲜衣怒马的房地产业迸射出的荣光让所有的人趋之若骛,这是一个有关金钱、声誉、权利与美女的名利场,一再高涨的房价让那些地产大亨们的银行存款堆积如山,推波助澜的媒体则担当着房地产行业的帮凶,付出自己辛苦钱的购房者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沦为弱势群体,这个行业,表面的歌舞升平遮掩了华丽背后的腐朽,至少,看完《地产战争》之后,即使你是个房地产业的门外汉,也会被那些充满着腐朽气息的欲望所惊讶,更会被那些玩弄权利于鼓掌的大亨们所震惊,只是,一切繁华、所有盛世,到头来也不过是华丽的一场舞台剧,散场后,有人流离、有人失所,更有人,再见这个人间天堂。
从《货币战争》发端,到《粮食战争》,再到《地产战争》,似乎总要扯上战争二字才显得气势十足,断断续续看完这本《地产战争》,平铺直叙的风格倒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一个破落的官宦子弟,翁亚斯混迹于房产圈,自己开了一家策划公司,靠给房产公司策划和做广告为生,活得倒也有滋有味,如果这样倒也罢了,但是他却偏偏鬼使神差的通过一个日本女记者认得了长三角地带海杭市的父母官,然后,他那个野心勃勃的兄弟,胡保义,或许就是他本人,便以此为契机开始了他们充满刺激的华丽冒险。
现实往往也不过如此,他们最开始通过倒腾土地赚到了第一桶金,不过是弄到一张批文,然后再以这张批文找到银行贷款,如此反复,几个亿的资金就到手了。房地产业永远都是冒险家的天堂,这样的方式从一而终,演绎着一场又一场财富的巨变,昨天还是皮包公司,或许明天就成为手握数亿现金的财富新贵,这就是现实,一点也假不了。金钱与权利的交易循环往复,甚至,他们还开了一家夜总会,专门接待那些手中有权利的特殊人物。一路读来,额头上直冒阵阵的冷汗,现实在文字中得以清晰的还原。
做房地产是疯狂的,一个构想就能得到一大片的土地,1000亩、2000亩,甚至更多,房地产业似乎成为城市发展必然推动器,房地产商们的投机心理被财富所充斥,他们不断的冒险,不断的疯狂,直到崩溃的那一天。一场大水毁了他们苦心经营的一切,因为质量问题,他们所建造的“天行大厦”写字楼发生坍塌事故,然后,华丽的冒险得以终结,子弹飞来,一切疯狂的梦想也随着飞灰湮灭。
在房地产业依旧炙手可热的当下,作者宋押司本身就是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所以,他的文字,如刀刃般的文字,一针见血地揭开了有关房地产的盛宴狂欢,他用文字解构的现实,让时间的灰烬重新再现,还原一个有关房地产的大致真相。
《地产战争》读后感(三):直击金融危机弥漫下的地产风暴——《地产战争》
金融危机弥漫全球的时候,一部在新浪论坛和天涯社区备受网友热议的商战小说《地产战争》也自然备受出版商的青睐。多家出版商给作者留言表示愿意出版该作品,但是却迟迟不见作者回复。难道作者真是房地产巨头?难道他的产业面临破产而无暇理会?……
但是近日,有行业内人士透漏北京翰苑开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取得了这部商战小说的图书出版权,并将于2009年1月书会重磅推出该书。
“国际金融危机”、“首富被拘”、“万科打折”、“房地产缩水”构成了《地产战争》的主线。这部作品冥冥之中又与2008年的热门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万科打折风暴”到“国美总裁黄光裕被拘”,从“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到"中国房地产行业"缩水,2008年可谓是中国商业领域的多事之秋,是商业资源互相整合“诸子百家”争鸣的大时代。
《地产战争》正是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部重量级商战小说,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它讲述位于长三角地带的海杭市发生“天行大厦”写字楼崩塌事件,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冷酷背景,以房地产为主导产业的海杭一时四面楚歌,影响所及,包括市长吴之荣在内的与“豆腐渣工程案”有关的官员被问责,开发商天行集团董事长、福布斯中国富豪胡保义被刑拘。令人意外的是,天行集团旗下地产咨询公司的总策划翁亚斯也被审查、逮捕,并被判死刑。被执行抢决时,就在子弹射来的一刹那,他和胡保义在海杭的往事,全部涌上心头。那几年中,他和胡保义的天行集团联手市长吴之荣等官员,在海杭市展开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开发事业;那几年中,他们作为地产商人圈地、造房、炒房,大把捞钱又大把撒钱,过着混乱扭曲的生活;那几年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的事件。直到最后,当子弹向翁亚斯飞来的时候,他在寂静的轰鸣之中,竟然发现自己就是胡保义……
在我看来,《地产战争》是一部深度揭秘房地产行业圈地运动的优秀文学作品,它首次手刃般批露了房地产开发商和相关利益群体圈地、造房、炒房的过程,影射了当今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必将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觉。这也是我们公司继女性言情作品《良辰讵可待》之后首次尝试开创新的商战题材畅销书,希望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地产战争》读后感(四):看到一则评论:树立“商战小说”新标准
树立“商战小说”新标准
——《地产战争》刷新中国“商战小说”概念
孟卓晨/文
“2009年度大书”
近期有一本名为《地产战争》的书籍在各大书店上架,销售势头颇为强劲,被业内称为“2009年度大书”。
作为一部“商战小说”,《地产战争》的读者多为商界人士,特别房地产业内人士,但据书店及图书城工作人员透露,购买此书的人中,以大学生、中学生居多,其次是普通白领,商界人士反倒居于第三位。
这个现象令我产生兴趣,遂仔细地阅读了全书,结果发现,与原先想象中的商战小说,大不一样。
刷新了当前市场流行的“商战小说”概念
可以说,《地产战争》在两个方便刷新了当前市场流行的“商战小说”概念。
一,虽是商战,重心却从商业战场移向人生战场。
表面上看,《地产战争》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房地产商战故事。位于长三角地带的海杭市发生“天行大厦”写字楼崩塌事件,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冷酷背景,以房地产为主导产业的海杭一时四面楚歌。影响所及,包括市长吴之荣在内的与“豆腐渣工程案”有关的官员被问责,开发商天行集团董事长、福布斯中国富豪胡保义被刑拘。令人意外的是,天行集团旗下地产咨询公司的总策划翁亚斯也被审查、逮捕,并被判死刑。被执行抢决时,就在子弹射来的一刹那,他和胡保义在海杭的往事,全部涌上心头。那几年中,他和胡保义的天行集团联手市长吴之荣等官员,在海杭市展开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开发事业;那几年中,他们作为地产商人,通过一系列权钱交易、美色交易、阴谋暴力、传媒欺诈,圈地、造房、炒房,大把捞钱又大把撒钱,过着混乱扭曲的生活。直到最后,当子弹向翁亚斯飞来的时候,他在寂静的轰鸣之中,竟然发现自己就是胡保义……
这当中,那现实中一个个让人心惊的社会内幕、房地产界一桩桩罂粟般的人与事、主人公一段段斑驳的情感经历,通过急转直下又峰回路转的情节结构光怪陆离地展现出来,让人欲罢不能。
这触目惊心的“市场竞争”,加上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构成这部小说的主要线索。在这条情节线上面,又缀满各色引人入胜的珠子——竞争策略、房产概念、营销方案、操作技巧,等等等等。这些“珠子”与“商战”情节线圆满结合,最终使整部小说成为一部准确描画了当今中国大陆地区房地产界真实世相的“浮世绘”,使它成为一部典型的房地产商战小说。
但是,这只是小说的一条线索而已。事实上,与这条线索并头而行的,还有一条暗线。
这便是当代中国一代青年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
小说的主人公,原是一个摇滚乐手,激进、叛逆、有理想。在为他的音乐理想奋斗的过程中,接触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慢慢地,远离了音乐,进入了商界,并最终成为了一个房地产策划人和开发商。
小说以复杂的手法描绘了这种转变过程,从音乐的庸俗化,到爱情的功利化;从不屑于物质生活,到金钱至上;从包含文化意味的策划案例,到只为钱而进行的房产开发,均通过巧妙的处理,“大象无形”般地化入到惊心动魄的现实商战之中。
这条暗线的夺目存在,使得这部小说,从普通商战小说中脱离,成为一部成长小说、青春小说,或者是心理小说。
二、小说的结构与叙述手法,并非一般的现实主义。可以说,这是一部现代主义的前卫小说。
整本书采用了新颖独到的复合手法。在谜团般的叙事过程中,以“一人双身”的“精神分裂症”式布局,一方面叙述了主角A沉溺于房地产,兴风作浪后自生自灭的商场故事,另一方面叙述了主角B矛盾犹豫、消极退让、玩世泡妞的青春故事。两个故事交织相缠,难解难分,读来惊心动魄。这期间,主角A和主角B一刚烈一柔弱,一粗豪一婉约,形成了互衬和互补,大大增加了全书的阅读趣味。而当最后真相大白,主角A和主角B原来是一人双身的同一人时,不由不令人拍案叫绝。
这种把同一个人的不同性格,进行拟人化体现,放大到全文,展开故事情节的手法,是一种现代性的手法,有着现代心理学的依据。而它起到的效果,不但把一个城市的城市经营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兴盛、衰败历程铺叙得新颖别致,令人不忍释卷,而且以此不但清楚地述说了一群地产商人及与他们相关的城市各阶层人们圈地、造房、炒房的过程和混乱扭曲的生活,同时更有效地探索了当前特定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性本质和生活奥秘。
这种手法创造出的整体效果,使得小说故事曲折反复,包袱迭起,后半部情节的反转意外而神奇,结尾处真相的最后揭示,更使整个故事全部逆转,让人在惊奇之余扼腕赞叹。
必须注意的是,尽管用了这一奇特的构思和手法,但读来却十分地自然和流畅。作者在处理这种手法、布置这种结构时,并没有对主人公的这两种“本我”做复杂的纠结,只是让这两个不同的“同一人”融合在同一个社会环境里,表现出截然不同而又悄然对立的性格和行事方式,对比鲜明,避免了可能导致场面混乱、引起阅读不便的后果。这样的安排,再加上叙述语言的酣畅淋漓、叙述方式的直接有力,读来如行云流水,成为当前汉语文学中难得的快感文字,受到当代年轻人的欢迎,实在不令人意外。
绝望中的希望
小说作者宋押司是房地产界的资深人士,当年一部《地产泡泡》的畅销,曾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人生社会的把握能力。
小说取名《地产战争》,按作者的本意,它的的重点其实不在“地产”,而在“战争”。最初的版本中,作者曾写下题记:这是一场心灵的战争。
的确,这部小说最大的亮点还不是地产,而是年轻人在当前这一时代的特定的生存状况与特殊的心理感受。现在的年轻人,可以说是在前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与危机下匍匐前行的。而为了能够顺利地抵达目的地,还要防范前进过程中无数的明枪暗箭。所以当整个社会歌舞升平的时候,在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内心,还有一片照不进阳光的地带。
地产界的种种,不过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缩影。在当前时代,在年轻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着对生活的不满,存在着浮躁和烦躁,以及看不到边的绝望。但是,当人在沉闷中待久了的时候,在心灵被渐渐地麻木的时候,突然出现在心里的,是一种绝望中的希望。
而在当前毫无新意的商战小说泛滥的图书市场,《地产战争》的出现,是不是也是一种绝望中的希望呢?
《地产战争》读后感(五):宋押司:大爱世界里的地产界作家
宋押司:大爱世界里的地产界作家
91文学网 发布时间: 2009-04-07 10:31:45
简 讯: 宋押司,房地产界资深人士,著有长篇小说《北京泡泡》、《地产泡泡》、《地产战争》等。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做客91文学的是网络当红作家宋押司,请和大家打声招呼吧。
雨中花令:您的新作《地产战争》,应当属于商战职场的小说了,目前市面上类似的书比较多。您认为您的作品跟其他作品的区别在哪儿?
宋押司:其实《地产战争》不是什么商战职场小说,根本不是。所谓商战职场小说,不过是别人给的一个说法而已,它只是小说。另外,我也没看过什么商战职场小说之类的文字,因此无法具体说出区别在哪里。
雨中花令:阅读这部小说给人感觉是描绘了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图谱,胡保义属于暴富阶层,翁亚斯代表经理人员阶层,还有官僚阶层、劳动者阶层等等,这些灵感、素材来自哪里? 我们知道您本身也是从事地产业,所以写地产小说应该是得心应手,请问《地产战争》在生活中有这个原型吗?
宋押司:来自我的周围,来自我所接触的。有原型。全来自于周围的人,但事情全部是虚构的。
雨中花令:这部小说名为《地产战争》,会不会使读者受到局限?会不会使得它的读者局限于地产界从业人员?
宋押司:说实话,我不知道《地产战争》的读者面,我只知道前面一部《地产泡泡》的读者面。《地产泡泡》出版已经整整四年了,现在还会有人给我发邮件,来和我探讨。这些人中,我发现,80%以上是学生,业内人士不到20%。现在这部《地产战争》,还没见到读者反馈到我这里,倒有一个读者发来过邮件,大概是在《地产泡泡》那本书中看到的邮址。不过他不是来探讨,而是来质疑的,说书中不该把写字楼写成砖混结构。我回邮解释,说之所以这么写,一方面,是我想把我欣赏的一个网友的签名放进来。那个签名总会在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出现,大致说:这是个神奇的社会,任何不可思议的事情都会发生;另一方面,如果你能耐心看到第71章,后面会把前面所有的全部推翻。过了一周,那个读者又来游说,你第一个理由不能说服我,第二个理由说服了我。这就是全部有关《地产战争》读者交流,其它就没有了,和《地产泡泡》大不一样。但我想既然《地产泡泡》的读者没有局限于地产界,而是以学生为主,那这部战争也应该不会局限于地产界的。因为这两部小说,是同一种味道的,而且它们,与其说是什么商战小说,倒不如说是青春小说和成长小说。
雨中花令:您的新作采用悬念、铺垫、揭秘等叙事手法揭秘了地产战争中的圈地运动,而您的前作《地产泡泡》也是写地产战争作品,请问您是否是对前作思想的延续和发展?两部作品可有心意相通的共振?
宋押司:对,延续,可以说是姐妹篇,一样的思想体系和言说方式,但叙述结构不一样,情节性也强多了。
雨中花令:书中翁亚斯,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认识各种各样的人,最终一步步堕落,同时也让读者看到官场的险恶,认识贪官、奸商、各色人等的丑恶嘴脸。这样写是出于对比吗?社会的险恶是否需要那么多坏人的出现来陪衬呢?
宋押司:啊呀,这么理解?我没有想到原来可以这么理解。可能我把生活写得暗了一些。但之所以这么暗,只是因为我看它的眼光不同。我对它要求比较高。我心中有一个理想世界,这个理想世界是一个“七情都是爱情,六欲都是善欲,七情六欲都是爱与善”的大爱世界。写作的时候,就把这个大爱世界放在前面,把它跟现实对比,一对比,不由自主地写成了你说的那种样子。没有想过对比啊陪衬啊之类的手法。
雨中花令:您的作品深度剖析了人生百态,人性的迷乱和扭曲,就连情场也尔虞我诈充满各种不安定因素。请问您是怎么看待婚姻的?
宋押司:婚姻?天啊,没想到要我说这个。婚姻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人与人在一起生活的原理是一样的:相互妥协,各取所长,各弃所短, 1+1>2,不断地爱、爱、爱。爱这个东西,和其它任何东西不一样,它是越付出越多的。你想要有爱,就要付出爱;你想要越来越多的爱,就要付出越来越多的爱。爱就是这么奇妙。所以,如果所有的人都不断地付出爱,到最后,就会形成一个“七情都是爱情,六欲都是善欲,七情六欲都是爱与善”的大爱世界。婚姻是这种大爱里面的一种小爱。至于小说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就是我上面说的,因为这现实世界与大爱世界一比,反差太大,就不由自主地写成了这个样子。
雨中花令:您相信爱情吗?您认为现代社会还有没有忠贞的爱?
宋押司:爱情这个概念很复杂,但我明白你所指的意思。我相信爱情,也相信人与人中存在着大爱。我相信爱是人的天性之一。爱在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一直挣扎于现世之中,历尽曲折而百折不挠。但它有一个特点,就是越爱越多。它就像超级电脑病毒一样,越传越多,但它不会被杀毒程序杀死,它只会越来越多。爱是越爱越多、越爱越多,慢慢地,它就会完全占领人类的全部身心。到最后,所有的人,他的七情都是爱情,六欲都是善欲,形成一个大爱世界。
雨中花令:您的笔名宋押司,有什么特殊含义?
宋押司:一方面,宋押司就是《水浒传》中的宋江。另一方面,小说要在网上发布,得有个网名,就用了宋押司,后来出书也就一直用宋押司了。
雨中花令:谈了这么多,相信很多读者已经迫不急待地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下押司其人了,押司能不能在这里简单地跟大家谈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呢? 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
宋押司:啊?你看,我用汉字,而且是简体字,是个男的,这一切就明了了的。博尔赫斯说:所有的人都是同一个人。看上去迥然有别的芸芸众生其实是同一个人。人与人有什么区别?每次我在街上看到忧心忡忡、面目混一的人群,就会想:我是其中一个。如果说我与人群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我比他们都下贱,因为我不肯好好活着,偏要写小说。
雨中花令:有传播学理论认为,社会公众人物应该对于公众或传媒的质疑有相当的承受能力,即“名人没有隐私”一说。对此您怎么看?
宋押司:公众人物?概念模糊。我们讨论问题,必须先把概念理清楚,以免自说自话。在我看来,公众人物有三类,一类是自愿做公众人物的,像演艺圈的明星与艺员们,企业界的各种广告代言人,以及因为被圈进某一类商业概念而沾沾自喜的无知青年,等等;一类是必须做公众人物的,像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上市公司的老板,NGO的领导人,等等;一类是被迫做公众人物的,像有学术成就的思想者,有科学成就的科学家,只以演员为职业的演员,等等。概念一理清,对公众和传媒的种种说法,答案不就明了了?第一类,他会乐意去面对;第二类,他必须去面对;第三类,他不需要面对。公众和传媒,可以娱乐第一类人,质疑第二类人,但没有权力把第三类人当然传播的对象,除非得到他本人的同意。
雨中花令:我在网上看到您的作家介绍,您还是财经及社会问题分析家。请问当今中国社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宋押司:对照“七情都是爱情,六欲都是善欲,七情六欲都是爱与善”的大爱世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爱与善不能通行无阻。它们被马基雅维利主义、伪宗教、伪国学、厚黑学、管理学、竞争学等等指导下的各种各样的人与物所打击,奄奄一息。这两个字本身都成了虚伪的字眼,当你主动去爱,人们就会怀疑你另有目的;当你行善,别人会说你伪善。
雨中花令:2008-2009年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迷惘,您认为这种迷惘的情绪反映了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存在什么问题?
宋押司:问题在于,市场无法再接受原来的操作方式。市场期待回归市场本身。市场相信:它自己会调节所有它遇到的问题。但它相信,却做不到。
雨中花令:您对网络作家群体中的一些名气很大的人怎么看?21世纪以来,韩寒、郁秀、郭敬明、李傻傻、蒋方舟等80后的作家纷至沓来,来一个红一个。有人认为从“80后”开始,文学再次辉煌?您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宋押司:我看过韩寒的文字。我非常喜欢韩寒。“80后”之类的说法,我想韩寒都不会同意,我听说过这个说法,这又是一个概念的问题。概念是为制造概念的人服务的,制造这个概念的人,估计来自图书界和评论界。我想说的是:根本不存在什么“80后”,只有“人之后”。人之后就是非人。
“80 后”是一个概念,“文学辉煌、文化现象”一类,是一种说法。说法和概念是一样的,要求高一些的话,那都是有待澄清的。概念是对现实的抽象,并不能涵盖现实的全部,因而角度不同,准确度也就不同;同理,说法可以多种多样,它与现实也只是一种交叉关系,不会全部对应。另外,我从没听说过这样的说法。
雨中花令:您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是否满意?下一步规划是什么?
宋押司: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满意的,只有猪了。下一步规划是:去做一头猪。哈哈。其实我从不规划什么,我最怕知道下一步的事,那样会影响到今天。当然,如果以“七情都是爱情,六欲都是善欲,七情六欲都是爱与善”的大爱世界为参照,还是应该对现实规划不止。
雨中花令:最后小编在这里代表大家再次感谢宋押司接受采访,希望以后能看到宋押司的更多精彩作品。最后给喜欢您的众多网友、读者说几句话吧。
宋押司:我也就随便说了几句,时间不多,匆匆忙忙的,各位朋友随便看看,聊作消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