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妈阅读的朋友,你好,我是果妈阅读的创始人果妈李璇,很开心能够与你在这里相遇。
每天准时为你讲述果妈阅读【家庭教育100讲】,希望这美丽的相遇能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教育带来的美好生活。
昨天我们结束敏感期的分享,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话题:为什么会走路了,孩子却不爱自己走。
不知道你在生活当中,有没有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有时候孩子已经会走路了,长大了,孩子就应该自己走,为什么还要妈妈抱呢?
我们很纠结,而且我们也很累,我们真的很希望孩子能够自己去承担起自己走路的责任。
1
会走路,但是却不走的原因?
你可能会感受到孩子刚去接触一件事情的时候,他都会有比较高的探索兴趣,等到熟练的掌握了之后,兴趣就减弱了。
老话讲:“三翻、六坐、八爬、周岁走。”
当他开始爬的时候,他会发现他可以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因为他可以通过爬行这样的方式去抵达。
但是他不够高,他不能够拿到特别高的一些东西,所以孩子就会尝试着扶着墙壁,扶着沙发站起来,他想要去直立行走。
那个时候你不让他走都不行,他就是想自己走。
所以那个时候很多老人也说:“拉着孩子弯着个腰,在学步期间走路真的是辛苦极了。”
所以在那个时候,孩子就觉得这是一件充满了探索性的事情,所以他非常乐意去尝试。
但是等到他真正掌握了走路的技巧之后,他反而不愿意再做了。
如果你发现孩子在周围没人的时候能够好好走路,但如果前面多了一些小朋友,或者一到广场这种人多的地方,他就会让你抱,可能是因为他感觉这个环境对他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在这上面也不用特别的去纠结,因为孩子他会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应该怎么样去保护自己。
他很弱小,知道有一些大孩子如果走过来撞到了他可能会受伤,所以他在人多的地方就觉得不安全,他想要让妈妈抱着。
3、体能上的原因
小朋友走了一会儿,他确实累了。
小孩子的腿部肌肉比较柔软,特别是刚学走路不久的孩子,柔软的肌肉一时之间承载不了太长时间的负荷,所以孩子走起路来一会儿就想抱抱,他真的不是懒,而是他真的累了。
我来和你讲一个故事: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孩子去了迪斯尼乐园,妈妈觉得特别好,这里面不就是孩子的天堂吗?
然后孩子就自己在地上走,带着孩子去了几个地方之后,坐在旁边休息。
妈妈问孩子:你开不开心来这里?
孩子说:妈妈我一点都不开心。
妈妈说:怎么了?
他说:我看见的都是大腿。
于是妈妈就蹲下来,当他的视线和孩子一样平的时候,他看见了原来周围真的是一群大人的腿,那些游乐设施全部都被挡住了,有很多的东西都看不见。
于是他忽然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孩子一直嚷嚷着说:妈妈抱我。
原来不是孩子懒,他真的是想看见在妈妈的高度的迪士尼乐园是长什么样的。
其实孩子会走路了之后,他不太想走路,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而这些是需要我们更多的懂得。
2
知道原因之后,父母应该怎么办?
1、我们要去接纳孩子
我们要相信他这样要求、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然后我们再想一些办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先接纳、再轻推,可以转换一下我们的思维,用游戏力的方式来养育我们的孩子。
比如说:我们可以让孩子推着小车走,这实际上是把孩子放到主动的位置上,当他推着小车的时候,他是主动去照顾别人的,他就是有力量的。
而且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拿着一个风车,为了让风车呼呼的转,他就会开心的跑。
不妨也给孩子准备一个这样的玩具,他可以在公园里面玩起来,他就不会觉得走路很无聊了,那么他也就会愿意自己去走了。
如果晚上出去,我们还可以准备一个小手电,一边跑一边追着要踩上的地上的光亮,这样的话让孩子也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在白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利用太阳光线,跟孩子玩追影子的游戏,我们可以相互去踩,然后踩孩子的影子,那么他为了不让你踩到他的影子,就会往前跑。
可以跟孩子来玩藏猫猫的游戏,这些通通都是用游戏力的方式来轻推。
孩子天生就喜欢玩,天生就会玩,他们就是在游戏中成长的。
当然在这里要注意,我们在跟孩子在外面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尤其是像踩影子、藏猫猫这样的游戏更加要注意了,有一些游戏就是不适合在马路边去玩的,一定要把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
2、多去陪伴孩子
有时候孩子在外面走,走路不想走了,想让妈妈抱,其实他也是感觉到他希望妈妈更多的关注他,他希望能够有妈妈温暖的怀抱。
两岁左右的时候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会极度的依赖妈妈,以寻求安全感和满足感。
所以,可能他时时刻刻都想让妈妈抱,以满足他依恋的需要,这样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主要标志。
所以在平时的时候就多去陪陪他,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尽量多一些肢体的亲密接触,和他依偎在一起读书,手拉手去探险。
只有和妈妈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孩子才会更自信,更积极的向外去探索世界。
3、多给予孩子鼓励
孩子刚开始走路的时候,这对于小小的他来说充满了挑战,所以他是在有兴趣独自去做这个阶段。
家长会时刻的关注着他,一点点的进步都会得到父母的夸奖。
但是等到走路这件事情掌握了,父母的关注度就会变少,这项活动带给他的成就感没有那么大,他也就不愿意去做了。
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设立目标,比如走了一段路,孩子不想走了,我们可以跟孩子说走到那棵大树下,我们在那里休息一会儿,然后妈妈给你讲故事。
一段路把它分成几部分来走,每一部分的路程都比较短,而且完成还会有一些鼓励,那么就可以以此去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所以面对孩子会走路了他还不想走的情况,我们其实是有很多的方式解决的。
而游戏力的方式最为轻松,我们不需要去跟孩子讲道理、去指责他。
3
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
我曾经见过一个妈妈走在孩子的前面说:你看小姐姐,都自己走。
其实这种方法并不能让孩子自己走,反而会增加孩子的羞耻感。
孩子非常不喜欢这种感觉,通常我们会看到孩子趴在父母身上抱得更紧了,我猜这个时候孩子心里在想:你爱说就说,我能趴一会儿就是一会儿,我就是想让你抱抱我而已。
其实孩子没有做到或者做不好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是要先去接纳他,在想一些小方法去轻推,当然也要尊重他的感受。
如果孩子真的累了,我们就抱抱他,想一想我们又能抱他到多久?
终有一天他会离开我们的怀抱,独自去闯荡世界,所以不要太在意外人的看法,因为只有你才最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
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关于这个话题你有没有什么想交流的,欢迎在讨论区和我们留言分享。
同时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妈妈专属的学习群,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在社群当中我们会和大家一起来成长,一起来学习。
▲ 扫加好友入群
如果你需要敏感期整个的文字的介绍,音频的合集,那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果妈阅读。
如果你喜欢果妈讲的家庭教育100讲,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在我们的公众号每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的时间,我们会来更新栏目的文字版和音频,如果你有意向的话,欢迎去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果妈阅读里面可以找到我,我每天也会在文章当中去写日更文,在留言当中和你去互动。
延伸阅读(点击蓝字阅读):
对孩子的模仿敏感期,你了解多少呢?
儿童绘画敏感期,与生俱来的表达自我的语言方式
秩序敏感期对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空间敏感期,喜欢到处探索奥秘
和全国10000+妈妈一起读书,一起书写,一起在驿站享受美好的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每天1元,加入果妈阅读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