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幸福的尤刚》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08-09 23: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幸福的尤刚》经典读后感有感

  《幸福的尤刚》是一本由吴楚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的尤刚》读后感(一):一部披着科幻羊皮狗血文学

  

什么乡土科幻,不过是一个保守社会体系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后异化的故事罢了。故事算不上新,只是为了商业价值,所以套一个“科幻”的皮子,让人产生错位感;但其实完全没有科幻的元素——除非阅读者是站在伟大富兰克林拍摄出DNAX光衍射图像前的那个时代立场这个故事。总的来说,书的内容无聊喃喃自语;现实中吹捧的人则陷入一场不要面皮丧失文学道德的商业狂欢。

  《幸福的尤刚》读后感(二):基因改造x乡村伦理,太久没看到这样的本土科幻!

  

今天推荐一本书,《幸福的尤刚》。 这是一部乡土科幻,或者说,民生科幻——它关心的不是假设中的人生困境,而是已经侵入生活生老病死少见而难得。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说,这个科幻故事讲述生物技术与乡村伦理的遭遇,是一次很有价值思想实验,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乡土题材吹进了新鲜空气

  《幸福的尤刚》读后感(三):作者自评:一本可能颠覆你对“科幻”概念认知的科幻小说

  我目前出版了四本作品,在豆瓣上都给了自评、打分,这是唯一一本我给自己打五星的。

  因为在我的眼里,它确实比我之前三本作品:《长生》《无光之地》《记忆偏离》都要优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第一本“回归”的作品。

  《长生》是我个人的第一本作品,坦诚地说,是我读完《三体》后,因冲动创作处女作,它有亮点,有闪光,但实事求是地说,属于对《三体》的一次拙劣模仿。尤其是后期,追求宏大世界观,导致主线的塌陷,很多地方如今看来问题多多。

  《无光之地》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神们自己》的结构,《记忆偏离》受了《时间之墟》《蝴蝶效应》的启发影响可以说,之前的三本作品,虽然我竭力在寻求创新,但总能看到明显前人影子

  但从《幸福的尤刚》开始,我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是一本“出乎多数读者意料”的科幻作品,是一本“让不少读者翻开书,第一反应是”我X“的作品。

  这是一本”乡土科幻小说“。

  所以,在此友情提醒:如果你是坚定的”硬核科幻拥护者“,你阅读科幻的快感,主要来自未来世界壮丽想象、对赛博朋克热爱、对深邃宇宙向往,那么,请不要购买这本书。

  然,就算你买了,我也无法给你退款。(理直气壮

  这本作品的核心是”愚昧“与”科学“的斗争。

  它的创作初衷来源一条真实的社会新闻: 2016年9月,一则“三个父母生下一个孩子”的科技新闻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科学层面上来说,这个胎儿,属于不折不扣的“转基因人类”!从伦理角度来说,这样的技术可能让一个孩子同时具有多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与母亲。

  “转基因”,一个热门、充满争议的词语。

  而这篇小说的故事背景,被我刻意放在了一处闭塞、落后的农村。因为在这里,有最陈旧的传宗接代理念、根深蒂固的三从四德礼教、愚昧的迷信、无知的盲从。

  在这里,科学与愚昧的交锋,尖锐、激烈、不死不休。

  而“尤刚”命运的开头,则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荒诞到极端的“诅咒”。这诅咒实在不雅,还是留待书中交代好了。

  总之,这故事相当荒诞、相当魔幻现实、相当离经叛道,足以让很多读者发出“卧槽,这是科幻?”的感慨。 但它确实足够丰满、足够新鲜、足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对人性的认识与感叹。

  至少,好几位读者、编辑都是这么说的。

  我是一个文科生,一个民生新闻记者,我的理科知识与许多前辈比无疑相距甚远。但对社会平凡人,普通庭,对农村生活、理念、习俗的了解,比大多数人要更深刻、透彻一些。

  从这个角度看,这是第一本我完全“放飞自我”的作品。

  当然,这本作品还远不够完美,例如后半部分剧情节奏不够紧凑、个别次要角色脸谱化、以及,至少有6000字章节因“少儿不宜”,出版审查时被删除(其实我真心认为这些是艺术而非情色)。

  但它在我看来,依然值得五星。

  谢谢您的支持,希望给您良好的阅读体验!

  《幸福的尤刚》读后感(四):【雨枫试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愚昧是种原罪

  

在开始动笔写这篇书评的一刻,我首先要对作者吴楚表达感谢与敬佩。在风口浪尖的当下,作者敢触碰“转基因”这样的话题,实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前段时间,我在头条上偶然看到了二混子哥关于转基因的漫画,万万没想到,这个漫画让人气爆棚的二混子哥被键盘侠们喷爆。所以,从听说这本书出版开始,我就一直担心作者会不会也像二混子哥那样受到网络暴力。所幸,至少到目前我还没看到这样的事发生。 大概半个月前,我刚在一个读书群里和反转狗们吵了一架,前几天,有个博士生在群里讲人类是神。在这之前我无法想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竟然也会像目不识丁的人一样愚昧无知。 而本书的主题,正是与愚昧有关。这是一个高科技与愚昧的碰撞故事,转基因技术明明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科技,却因愚昧酿成一场惨绝人寰的人祸。 书的主角尤刚是父母的第三个孩子,他的哥哥姐姐,因为基因缺陷,出生不久就夭折,而他,则是父母花大价钱用转基因疗法弥补了缺陷才得以健康长大。 这件事出自2016年一则新闻,讲日本出生了一个利用转基因技术修复基因缺陷的婴儿,可以说是转基因技术用在人身上的正面报导了。而发生在中国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却遭到了口诛笔伐,在媒体的有意引导下,人们对这件事无不唾弃至极,对露露和娜娜可能短命报以无脑的同情,但从始至终,我都没看到真相:这次实验到底是纯粹急功近利违背法律,还是因为胎儿有先天基因缺陷所以冒着风险搏一搏?正因为没看到真相,我无法对这件事进行评论,但我知道:基因工程,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是十三五工程的重头戏。 在书中,尤刚的爹尤二是个混混,成天打牌赌博混社会,堪称村中一霸;他娘牛红梅是美得不可方物的村花,天性纯真善良,不知道为何嫁给了尤二,还死心塌地。在生下前两个夭折的娃时,因为尤二的恶名,他们被村民极尽嘲讽,即使生下尤刚,也依然时不时受到冷嘲热讽。 如果仅仅是这样,尤刚还是可以顺顺利利长大成人。可在一次输血中,尤刚被验出血型有问题,也就是说,按常理尤刚不是亲生的,于是,这个家庭出现了裂痕。尽管后来弄清,血型问题是因为尤刚体内导入的外源染色体所致,但在那个落后的小村子里,依然给这个家庭招致了没完没了的风言风语。 在后续的剧情中,这个家裂痕越来越大,尤二离开家门去了城里,在一家赌场逐渐上位,混得风生水起,还包养了年轻貌美的荷官。牛红梅独自拉扯着尤刚,尽管有段卖煎饼的幸福日子,却因为第四次意外怀孕破灭,最终,为了生计逼良为娼。巧合的是,尤二的老板夏天成,靠黑道发家,正是尤刚外援染色体提供者的父亲,而他儿子儿媳,死于一场车祸,尤刚成了他唯一的遗留在世的血脉,于是,他来到尤村,收拾了欺负牛红梅母子的恶霸,为尤刚改善生活,可没成想,最终却因为自己厌弃的妇人之仁把自己陷了进去,牛红梅母子也重新陷入水深火热,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书的结局,牛红梅杀掉了第一个嫖客尤德赖后自杀,一段时间后尤二因病而死,将尤刚托付给德高望重的老支书尤济世,而尤刚,跟着夏天成改姓夏,并拥有了一个好听的新名字:夏秋。 书的名字叫幸福的尤刚,是因为无论境况怎么变,大家都在围绕着尤刚转悠,纵然这个家撑着天大的压力,尤刚却没被风吹没被雨淋,基本和别的孩子一样成长。可这明明是一个愚昧引发的悲剧,本来利用转基因疗法给了尤刚一个健康的身体,可这个家的整个精神在无知的村民的讨伐中被摧毁得干干净净。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打砸日系车、拦路救狗以及跟着崔化钠制造谣言对抗国家的人。他们是坏人吗?我觉得绝大多数都不是,他们只是普通人,只是在践行自己所认为正确的事,却因无知造成了恶果。 可以看出来,书中的人名和外号是作者有意起的:尤二是个二混子,牛红梅像梅花一样美而善良,尤德赖人如其名是个无良的黑心商人,算命先生崔瞎子眼瞎心也瞎,而老支书尤济世则有着一颗医者仁心,博士医生周诚勤勤恳恳不负所学。人如其名,相由心生,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如果有人问我天朝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作为一个直男,我会直截了当告诉你:这是个愚昧大国,四处是腐朽的土壤。推翻三座大山,改革开放,百花齐放,我们的国家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与此同时,人民的精神建设严重滞后,思想觉悟依然落后。吹五行八卦中医的,粉南怀瑾曾仕强的,造永动机的,挺郭阴森的,愚昧的行为处处可见。要知道,实行了这么久科教兴国,我们的国民里具备科学文化素养的还不到10%,更多的人,在智慧的先人面前长跪不起。空有脊梁,少了膝盖,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泱泱华夏的勇气从何而来? 在中国,有朱清时这样误国的犬儒,可在一次去水稻博物馆的路上,我却见到了一个不懂杂交水稻,却知道袁隆平养活了很多人,言语之间充满感恩与虔诚的滴滴司机。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人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无耻。人贵在自知,可这偏偏是愚蠢的凡人所缺少的品格。 直言不讳得说,愚蠢的凡人就是入不得我的法眼,作为天蝎座,天性即嫉恶如仇,我绝不愿意看到如苏格拉底般的圣哲被愚民送上刑场,更不愿意看到《流浪地球》中那五千名救世主成为丰碑。如有可能,我愿与苏格拉底共同殉道,在五千名救世主之前作为第0号迈向冰冷的大地。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佛,推倒了佛,就放出了魔。而我,宁可放弃这尊佛,以心底的魔,屠尽世间愚昧的魔,仁慈与道义,永远只能留给自己人。愚昧是种原罪,愚昧的人可怜,也可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科学这个东西,在中国难行其道,无论是科普还是科幻作品,都一直是小众。汪洁做科普卖版权赚了二十万喜上眉梢,比起唐家三少的身价如何?感恩那些埋头钻研,引领文明一路向前的科研工作者,也感恩如怀疑探索者、郑军、松鼠老孙等为捍卫科学尊严,点亮科学之光而凭着情怀做科普的人。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神州才没有彻底不见天日。 关于这本书,不太好说它到底算科幻还是披着科幻皮的传统小说,不过,我觉得应该算科幻。以郑军为代表的科幻作家,一直在呼吁科幻回归到对人本身的思考上来,这本书,意味和陈楸帆的《荒潮》有些相似,在反思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冲击。感谢作者能有勇气写了这样一部书,也感谢书中登场的尤济世、周诚、用微薄工资为牛红梅捐款的民警们,给读者留下了人性中的良善。

在《雄兵连•诸天降临》中,凉冰说了这么句话: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智者实在太少了,还总是被欺负的那个。在本书中,来自周诚、尤济世等专业人士的专业解释讲不通,反而来自夏天成的霸道把崔瞎子尤德赖打成了哈巴狗。这就是书中说的那句话:科学没法战胜迷信与愚昧,但强权可以。物理定律与数学公式无法击败愚昧的迷信与信仰,但TNT可以碾压大刀长矛。

不过话说回来,做科普还是得讲究点方式。比如书中,给尤二讲概率他掰不清,给他讲一千次里边有四十七次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程度,讲扎金花出豹子的可能性就瞬间明白了。这就像我平常写方案要写注浆水灰比1:1,给工人交底只要告诉他们一袋水泥放几桶水。前几天给新生做培训的时候,我们领导还一个劲提醒我,讲得太深了。因为我总是默认一些专业基础大家都会,比如混凝土标号C30就是C30。所以,在与愚昧斗争的同时,我们科学中人自己也要加强修炼。

以前玩《神舞幻想》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北斗星神苍夜的神援台词充满霸气:愚昧之徒,七枢剑下,还不授首伏诛!愚昧是可耻、可怜也可恨的事,愿时代的洪流,能化作天罚,将愚昧击为齑粉。最后,引用电影《枫》中对红卫兵的评价作为结尾,希望有朝一日,愚昧之人也能和红卫兵一起,成为文明的一面镜子: 他们是好人吗? 不是。 他们是坏人吗? 也不是。 那他们是什么? 是历史。

  《幸福的尤刚》读后感(五):在人类的愚昧面前,科幻又是什么?

  

去年为了凑单,无意中随手购买了一本《无光之地》,从此认识了吴楚这样一位致力于科幻却注重于社会的宝藏作家。《无光之地》是吴楚的第二部作品,我当初刚翻开时其实并不抱以什么期待,本想着临睡前翻个二十来页便随着困意入睡,岂料那晚越看越精神,不知不觉就看完了全部三百页。当时仅凭着这一部作品,吴楚便给我留下了强烈且稳固的第一印象:《无光之地》毫无疑问是一本“好看”的小说,是一本让我难得有冲动一口气读完的小说,而作者吴楚也是说故事的能手。

《无光之地》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或者在大部分读者看来,它的缺点更甚于优点,尤其在科幻层面上。后来作者也主动承认,《无光之地》其实是一部站在阿西莫夫《神们自己》肩膀上致敬的练手习作,各方面都非常稚嫩。但我终究还是给了这部作品五星的评价,并从此期待作者之后的每一部作品。原因就在于两点:第一则是我上文所说的“好看”,这个显得比较缥缈抽象的词其实是通过诸多细微具体的因素交织反映的,能将一个故事写得“好看”并不容易,而吴楚正是这方面的佼佼者,扎实的功底让他无论写什么类型题材,都能吸引到广泛的读者群体,仅仅凭借“故事性”便能让大家不释卷;第二点则是他作为科幻作家,拥有着与其他同行不同的着眼点,他一直秉持着“科幻现实主义”(科幻人文主义)的创作思想,从一个科幻点子出发扩散最终聚焦人文伦理思考,回归到社会与人本身,非常合我胃口。《无光之地》虽然成品未能平衡调和科幻与现实的矛盾,稍微显得虎头蛇尾,但作者仍为这部作品添加了独特的新意,针对时间、人性与历史的思考颇令人眼前一亮。

因此,当今年上旬作者的第三部作品《记忆偏离》出版后,我毫不犹豫立马入手了一本,并在第一时间拜读。作者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记忆偏离》整体比起《无光之地》完全是质的飞跃,开篇更具吸引力,节奏起伏控制得更加游刃有余,字句间充满影视感,角色的个性与情感的细腻互相映衬,冲突张力充足,完全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作者的文笔与叙事能力。正如作者在这部作品的自评中所说,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本“有趣”的小说。尤其是后段既荒诞魔幻又混乱如末世的群戏,营造得极好,通过利用“记忆扭曲”这样一个设定,针对道德伦理进行拷问,充满绝望与恍惚感。在《记忆偏离》里,作者一贯秉持的“科幻现实主义”实践得更加成熟,虽然最后玩得太大,科幻设定与主题彼此未能完全贴合回收,但明显已经是一本瑕不掩瑜、逻辑谨慎、给读者留下足够思考余地的佳作。但是按照作者对《记忆偏离》的自身评价,他仍然认为自己在竭力寻求创新,却总能看到明显的前人影子。所以对前面的作品,作者多多少少感到有些不满意,都没有给自己打上五星。

直到《幸福的尤刚》,作者才终于在豆瓣上自信地打上了圆满的五星。

《幸福的尤刚》主要讲述了一个现代科学技术闯进农村的故事。村民尤二与妻子牛红梅所生的前两个孩子都因先天性肛门闭锁而夭折,夫妻受尽了村民们的嘲笑,某天医生告诉他只要接受最新的基因矫正治疗,第三个孩子将是一个健全的宝宝。夫妻二人在不明不白间接受了治疗,终于诞下了健全的尤刚(有肛)。尤刚的出生为家庭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潜藏着未知的风险。后来,尤二才得知尤刚身体里流着的血并非全部属于尤二,原来是因为基因矫正,医生通过匿名第三者的捐献将尤刚体内有问题的两条基因给替换了。尤二对此耿耿于怀,一直觉得自己莫名其妙被戴了绿帽,而尤刚只是一个“杂种”……

根据作者自评里所说的,本作创作初衷来源自一条真实的社会新闻: 2016年9月,一则“三个父母生下一个孩子”的科技新闻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科学层面上来说,这个胎儿,属于不折不扣的“转基因人类”!从伦理角度来说,这样的技术可能让一个孩子同时具有多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与母亲。

“转基因”这种前沿的科学技术,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词语。而这篇小说的故事背景,被作者放在了一处闭塞、落后的农村。因为在这里,有最陈旧的传宗接代理念、根深蒂固的三从四德礼教、愚昧的迷信、无知的盲从。在这里,科学与愚昧的交锋,尖锐、激烈、不死不休……

纵观作者几本长篇小说,可发现相比沉醉于硬科幻创作、对未来世界充满向往的同行们,吴楚更偏向软科幻类型,但比一般的软科幻作品拥有更丰富的理论知识作基础,又比普遍的科幻作品带有更深刻且极具东方特色的思想性;相比于追求“进步”的科幻作家们,吴楚的目光“反向地”回到我们生活的现实中,甚至愈发专注于“退步”,去写被大众忽略的、处于边缘的社会境况——《幸福的尤刚》无疑就是典型的代表。如果说《长生》《无光之地》和《记忆偏离》多多少少都带有前人的影子,那么到了第四本长篇作品《幸福的尤刚》便是彻头彻尾属于且仅属于吴楚“本心”的作品。坦白地说,《幸福的尤刚》虽标榜着“科幻小说”,但它其实没太多科幻的成分,甚至读到最后,你可能完全不认同它是一本科幻小说——也就正如作者自评中所说,这是一本可能颠覆你对“科幻”概念认知的作品!在本作中,“科幻”是相对的,也是无力的,它来源于根深蒂固的人性丑恶,是更加广义与复杂的定义。有了前面几部作品的成长,走到《幸福的尤刚》,已经可以说是作者(直到目前创作生涯)的集大成之作,突破了传统的科幻限制,将一贯秉持的“科幻人文主义”演绎到极致。

《幸福的尤刚》走出了专属于作者个人以及贴实当下时代的独特风格,是一个先进科学思想与落后封建愚昧针锋相对的魔幻悲剧,更是一本超脱了常规“科幻”范畴带有浓厚中国乡土气息的传统社会文学。从背景的构筑可看出野心非常大,但作者运筹帷幄,节奏把控炉火纯青,可读性极强。尤其是对尤村的群像刻画入木三分,在同一个场面里出现的每一个角色都清晰完整,对大局的描写丝毫不显杂乱。虽然书名为《幸福的尤刚》,但实际上书写的是尤二,是牛红梅,是整个尤村。嫉妒、贪婪、色欲、愤怒、傲慢、懒惰……尤村的村民们基本将人类天性的几种欲望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现的方式非常“愚蠢”(褒义);整本书一直起到转折作用的其实是尤二这个角色,对尤二的刻画也是最为真实立体,从他身上正面映照出由愚昧引起的荒诞的可悲、可怜、可恨与可笑;而我最终更为牛红梅所动容,这个形象的重力一直留存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后劲颇大。相当于《活着》之于福贵,《幸福的尤刚》其实也可说是一部专属于牛红梅的血泪史。福贵是时代动荡悲剧下的受害者,而牛红梅则是封建愚昧下乌合之众的受害者。通过对牛红梅饱满的刻画,直接见血地警示大家封建愚昧的后果,让读者意识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但故事并不止于这种意义便满足。小说中后期出现了一位隐喻着强大资本力量的人物:夏天成。夏天成对尤二与尤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夏天成对尤刚的改变中,我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孩子是一张白纸,但人类天生拥有着暴力破坏欲望的动物本性,因此必须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否则矛盾便会在某种条件下突然互相颠倒。而资本、权力与科学(尤其是前两者)有时能顺利压制愚昧,却并不代表就能给予孩子成长正确的指导。

科学是客观的,是相对永恒的,而愚昧是脆弱的,是注定被淘汰的。但另一方面,在夏天成对尤二的改变中,我又感受到其实科学在愚昧面前才是不堪一击的,而资本与权力虽能为愚昧添上华丽的包装,却仍然无法改变愚昧的本质。有钱有势的尤二思想并没有变得开放,反而甚至选择利用权力去巩固他封建的信念。同样——科学本身是为了社会进步,但最后小纯(某位社会角色)却妄想利用科学去支撑她扭曲的封建思想……无论是夏天成与尤二的互动,还是最后尤二与妻子、与小纯的交往之中,我不仅体会到科学与愚昧的冲撞,更有强权与科学的选择。资本有时候站在科学一边,有时候相反。权力、科学与愚昧,几者自身有时不堪一击,有时又根深蒂固,死缠烂打。所以,科学有时能教人摆脱愚昧,但有时却会被愚昧利用,有时只是政治与资本的工具。

夏天成的出现,完美升华了整本作品的思辨性。作者不只是站在某一个角度某一个立场去宣扬自己的东西或批评相对的东西,而是来回反复从不同立场与不同境况去展现矛盾的变化,尽量用开阔的眼界、中立的态度呈现一段故事,激发读者自身更多的思考。

其实书中很多情节与思想,放在先进发达的现代社会,仍存在大多数人,即使地位再风光,内心其实一直被落后的封建思想禁锢住。甚至,越处于上流阶级的人士会有更多被这种传宗接代的理念所囚禁。亲人的定义是不是真的只能由那几条基因所左右的呢?真的很值得细细思考一下。

在拜读完毕之后与作者的微信交流中,得知《幸福的尤刚》曾被不少出版社拒绝,原因就是批判性过于强烈,一波三折才正式面世,这也从侧面说明作品确实写得太好了~期待《幸福的尤刚》得到被影视改编的一天,真心盼望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个故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幸福的尤刚》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