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Papi酱被3000万人骂上热搜:“孩子随爹姓,你才不配当独立女性!
日期:2020-05-17 21:30:35 作者:林意兴 来源:潘幸知 阅读:

Papi酱被3000万人骂上热搜:“孩子随爹姓,你才不配当独立女性!

  文/幸知在线特约作者 林意兴

  母亲节的时候,Papi酱在网上发了一段图文

  感慨今年刚生了孩子之后,觉得当妈真累。

  没想到,评论区却吵起来了,对Papi酱的质疑集中在这两点上:

  1、你一个事业有成独立女性,怎么孩子还跟爸爸姓胡?这是放弃冠姓权给男权添砖加瓦

  2、挣这么多,不还是头“婚驴”,给男人做牛做马,跟其他女人一样,都是卖子宫卖性的。

  最后,papi酱默默置顶一条“如何说话才不会被挑刺”:网上永远有一群“挑刺狂魔”。

  那么问题来了——

  1、到底怎么样才是真正的独立女性?

  2、女人嫁人就是在“卖身体”吗?

  我们聊聊

  01

  礼俗的强大远远超乎想象

  有网友感慨,都2020年了,竟然还有人骂女人是“赔钱货”?

  其实,网上能出现“婚驴”这样的说法,恰恰证明男权思想并灭有从大家脑海中消失。依靠传统风俗力量,男权旧习依然强大。

  比如:屡见不鲜男性家暴新闻

  退一步讲, 假如papi酱的孩子真的改跟妈妈姓姜了,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会不会被老师、其他小朋友问到:

  你姓姜,你爸爸怎么姓胡啊?你是不是单亲家庭啊?

  短时间内,大仍然默认了以男权为主导的传统礼俗留下来的许多规则

  北京卫视最近有桩拆迁纠纷,是涉及女儿不分拆迁赔偿的:

  北京平谷区一户人家,因为儿子可以分到拆迁赔偿,而女儿就被村里禁止,说没有。

  令人想不到的是。从村里,到现场的自媒体大V,再到律师,竟然全都支持女人不能分到赔偿。

  理由是:女子一定会出嫁所以不能分房,以及女性只要有老公的房就好了。

  最后,当事人一怒之下法庭见。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男女平等实在法律上早已经是明文规定。无论是冠姓权,还是继承权

  这里想说的是,法律落实现实层面,女性的权益是否被大部分保障了呢?

  法律文本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并不能掩盖生活中女性仍处于弱势地位的扎心事实。

  02

  社会文化视角代际传承,强化男尊女卑现象

  如果你仔细想想,网上“婚驴”的这些言论奇葩,其代表的大男子主义思想,身边处处皆是。

  网友小山吐槽自己家庭文化:

  “家里大多数年长的女性,从妈妈到外婆,都认为家务琐事相夫教子都是我身为妻子,母亲这个角色应该做的。

  我爹算是大男子主义的代表人物了。他自己也说是受传统家庭文化熏陶形成性格。”

  社会文化建构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细化到家庭的私密领域,这些男尊女卑的思想又悄然内化到每一个女孩里。

  这些女孩未来就会成为后代嘴里那个逆来顺受的妈妈和外婆,成为偏疼爱孙子奶奶

  这就是男权思想“社会化个人内化”的过程

  03

  那些鄙视papi酱的女人,才真正的弱小

  那些鄙视papi酱的人,才真的弱小。

  因为她们既没有papi酱这样高于老公十倍的收入,坐拥千万粉丝的名气,也没有勇气真刀真枪地把冠姓权从男人手里夺过来。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伪女权虎虎生风,现实二孩洗衣煮粥”。

  实力决定权力,权力才决定权利。

  真正强大的独立女性,一定是精神独立,强大到格局宽阔,看得见同性的苦痛。

  那些鄙视papi酱的女人,本来期待着这样一个独立女性能冲突男权束缚,不想还是和自己一样“憋屈”。

  究其原因,不得不又说到性别角色的塑造:

  染色体给了女人的生理性别;

  社会家庭文化却建构了女人的社会性别角色,正如自由派女性主义先锋波伏娃的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

  社会像一个大染缸,染缸里尽是“男人要自强,女人嫁人就好”的染料。

  那些遵守传统风俗,试图嫁人改写命运,并老老实实相夫教子的人,到中年之后,发现经济不独立、依附于男人的人生,终究危机重重。

  波伏娃曾说: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04

  男女平权的敌人,并不是男人

  即便如此,反对男权主义,也并不等于仇视男性。

  翻译一下这些网友的意思:

  女人既然要独立,男女平权,那就不要结婚组建家庭啊,这样还不是做牛做驴子为男权社会添砖加瓦?

  很激进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

  李银河曾经在《女性主义》一书中,总结过女性主义的本质:女人要和男人有平等的选择权。

  女性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流派众多,但无论是自由主义派、社会主义派,还是激进的女权主义,都共同承认女性主义的本质就是男女平权。

  那这场几个世纪以来的敌人是谁呢?是男人和家庭吗?

  如果你说是,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丈夫、男朋友、爸爸、兄弟都将成为敌人,家庭也应该被摧毁。

  是的,女人在当今社会里,顶着一个妻子、女儿、母亲的头衔,哪个是好当的?简直是一部辛酸史。

  可是,我相信,没有一个女人,打心底里觉得,自己的丈夫,父亲,兄弟,竟然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男权主义的化身?人性复杂,不止大男子主义这一个方面。

  即便承认化身,反对男权的初衷,也是为了改善不平等的关系,而非摧毁关系。

  如果让反对男权=反对男人,反对家庭,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只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朋友丹妮,从小饱尝重男轻女的痛苦:她家里5个孩子,前四个都是女儿,最后一个是弟弟。

  毕业之后,她爸爸让丹妮出一大笔钱给弟弟买婚房,否则就骂她逃避责任,说“都是为了这个家好,你为什么不出一份力!?”

  两个人吵的脸红脖子粗。

  丹妮歇斯底里地哭着,说爸爸怎么那么偏心男孩!完全不顾我要不要买房???

  后来,闺蜜群的朋友,就劝丹妮:干嘛当个扶弟魔!实在不行就和你这缺德的爹断绝父女关系!

  可是我明白丹妮,她憎恨的,只是男权思想,而并不是爸爸和弟弟这两个人。如果把反对男权和反对家庭等同起来,那岂不是忽视了家庭成员在其他方面的付出?

  比如夫妻之间,两个人相濡以沫多年的感情。难道你会因为丈夫有点大男子主义,就立马离婚吗?

  比如父女之间,父亲有养育之恩。我完全赞同丹妮和爸爸在不给弟弟出婚房钱的这件事上,抗争到底,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要抗争的就是家里的那一窝男人啊!

  将反对男权和反对男人划等号,除了摧毁现代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感,加剧男女冲突,挑起性别权力斗争,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05

  真正的女权主义,允许男女都有更多的选择权

  最近关于女权的讨论越发激烈,一些反女权的声音也很多。反对的原因包括对女权主义的刻板印象:他们心里装满了愤怒,手上尽是吓人的拳头。

  同时一些男人也苦不堪言:平权平权,结果越平日子越难过了!

  比如,当夫妻俩商量好女主外、男主内的时候,多少“吃软饭”的谴责一浪压过一浪?

  李承铉和戚薇“男主内,女主外”,让不少人质疑吃软饭

  这些舆论都拜男女不平等的强悍传统所赐。

  正如新时代自由男性运动的宣言:如果男女不平等,不仅是女性受压迫,男性更加受压迫。

  那么女权主义到底应该走向何方?很欣赏李银河对未来男女平权的畅想:

  “从长期目标看,应争取两性的和谐发展,到性别界限的模糊化。最终使性别作为一个社会分层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使所有的个人都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从而不仅实现男女两性的真正平等,而且实现所有个人在地位上的完全平等。

  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个性的差异,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自己的性别感到任何一点压抑。”

  真正的男女平权,并非女性之间的相互攻讧,也不是一场男女间的零和博弈。

  真正的男女平权,是尊重无论男女每一个人的自由选择,是共存双赢。

  

  参考资料:

  1、《女性主义》,李银河著。

  2、《第二性》,波伏娃著。

  3、《北京卫视·向前一步》。

  作者简介:林意兴,心理领域创作者。万物皆有宿命。

  自己的人生

  永远由自己做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Papi酱被3000万人骂上热搜:“孩子随爹姓,你才不配当独立女性!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