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03-14 23:1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读后感摘抄

  《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是一本由刘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精选点评

  ●学习商业知识

  ●多涉猎不同行业的知识,希望自己能略微清醒些…

  ●润总一年的专栏万金

  ●书-2019-5 也算零散学习商业多年,总是懂与非懂,是事而非,很多案例、业态不清晰,近期购置的刘润5分钟4本,第一本阅读本书—-商业篇,有很多新知,然也有很多老知识,新知不错,较为系统,还是得消化收成自己的东西有用为此准备吧围绕商业的书籍提纲携领的再归纳一遍……。

  ●2018-18 受益匪浅 感谢冰火借书

  ●《五分钟商学院》是刘润老师2016年9月在得到上线文化产品,每天五分钟讲解商业知识,而该书便是其中精华内容的结成。 推荐指数:四颗星。(如果能在最少的时间接触理解新的知识,当然最好不过。)书中用简单的案例讲解了现实中的商业概念,让人眼前一亮。原来生活中发生的很多消费行为都可以运用商业概念去解释;而企业能否做好,离不开四大元素;商业世界互联网世界基本逻辑定律,又从无形推动社会经济与企业的发展

  ●床头旅途特别棒的读物深入浅出讲解商学本质。我觉得胜于宁向东的框架

  ●1845#很快就读完了,一个概念或理论也就三四页,有点武侠中短平快的感觉,读起来畅快淋漓,真正的五分钟商学院。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受益匪浅,竟有冲动想去买这类书,很喜欢里面的举的例子,简单易懂,和生活联系紧密,实践性强,这方面还是很不错的。适合高管领导创业者,入门快速,直接粗暴。当然想深度了解另当别论

  ●不错的入门级、通识型、商业类书籍

  ●文字通畅易懂,知识点丰富喜欢不得了

  《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读后感(一):商学科普书中的马仕

  为什么风险投资基金合伙人分为有限合伙人LP(Limited Partner)和普通合伙人GP(General Partner)?因为“康孟达契约”。

  11世纪的欧洲是激动人性的大航海时代,海上贸易风行。这时候出现了一种新的合伙形式年纪大的,无法出海的有钱人出资买船买货,没有钱但敢拼的年轻人出海经商。如果赚钱了,有钱人要拿走3/4的利润;如果亏钱了,有钱人以本金为限,亏完为止,所以叫“有限合伙人”。年轻人呢,不出钱只出力,所以叫“普通合伙人”。这种合伙制度就叫“康孟达契约”。

  谷歌,百度,淘宝等的竞价排名的出价策略是一种俗称“暗拍”的策略,这种策略是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威廉·维克瑞提出来的,又称“维克瑞拍卖”。在拍卖过程成功竞拍者不是最高价,而是次高价,也就是第二高价。传统拍卖会导致大很担自己出价比别人出价高太多,从而成为“冤大头”;暗拍则会导致大家尽可能出到自己可接受的价格区间上沿,因为就算最后拍到了,你的出价也会比你能接受的价格还要低一些的,第二高价。这会给参与者带来更高涨的竞拍热情。

  “暗拍”策略的应用给这些竞价排名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提升。

  小米的饥饿营销策略并不是他家首创,极致还要看爱马仕,Hermes的Birkin永远在排队,越定制越排队,因为等待会加剧你的期待感。最美好的时候不是欲望得到了满足,而是欲望即将得到满足。

  美国的市场经济先于中国很久很久,因此对消费心理学,包括行为学,认知科学,有限理性等等的研究也先于中国很久很久。同时,这一领域的研究远没到终点,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获奖方向是行为经济学,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假设人都是完全理性的,但是行为经济学发现人永远只是“有限理性的”(bounded rationality),这些有限理性的启发式有时候很有用,因为他们能帮你快速的做出判断,比如“贵的东西普遍好”“便宜没好货”;同时他们也会被商业“利用”,以满足人们,多变的,模糊的,难以琢磨的精神需求。

  很显然,这种假设更接近人类社会运行的真实规则。

  《五分钟商学院》科普了一下这些规则。

  《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读后感(二):关于商业基础

  商业的价值,体现在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

  创造价值,专注于产品的定位,创新、品质。传递价值,专注于流量成本,交易成本。

  Q1:互联网经济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A:互联网,使得息流易于获取形成信息对称,易于传播形成社群经济、口碑经济,产生网络效应。

  Q2:互联网如何降低流量成本和交易成本?

  A:从营销角度看,借助于互联网的传播特点,自动化精准性营销,降低流量成本。

  从渠道角度看,传统方式是深度分销,搜集线下流量,通过商品利润分成,激励分销商触达消费者;互联网时代,趋向于通过全渠道销售,线上线下流量进行转化和共享,提高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Q3:互联网经济带给传统经济最大的冲击是什么?

  A:互联网带来的用户规模理论上没有上限,极大的降低了边际成本,同时流量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下降,结构性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推动着B2C模式转变为C2B模式,走向用户为王的时代。

  商业,与之最密切相关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对商业构成很大影响。

  消费者常见的心理特点:心理账户,沉没成本,比例偏见,损失规避,价格锚点。

  不同的心理账户,衡量商品的价值标准不一样。如玫瑰花强调爱的表达,不强调花本身的价值。

  沉没成本,即已经产生的花费,有目的的制造沉没成本,提高交易成功率。如收取低额定金。

  比例偏见,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更加敏感。商业手段如一元换购。

  损失规避,损失带来的不快感远大于得到的快感。商业手段比如免快递费,以旧换新。

  价格锚点,让消费者在不了解商品价值的情况下,快速感知价格。常用于促销中间段价位商品。

  消费者常见的行为特点有:结果偏见,适应性偏见,鸡蛋理论,心理概率,凡勃伦效应。

  结果偏见,误认为一个人成功,认为他所有的行为都是正确的。

  适应性偏见,是对于好或坏环境的适应。涨工资不应成为激励机制,绩效奖金可避免适应性偏见。

  鸡蛋理论,让消费者参与某一件商品的制作,增强对商品的价值认可,也称“宜家效应”。

  心理概率,常见的有以偏概全,眼见为实,先入为主,心理概率与客观概率一般不吻合。

  凡勃化效应,是指奢侈品的消费观,强调张扬,偏好价格高的商品。

  《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读后感(三):心理-经济-市场

  消费心理学

心理账户沉没成本比例偏见:价格低讲比例,价格高讲数值,换购转移注意力价格比例变化大的小商品上损失规避:损失带来的负效用是正效的2.5倍(以旧换新,无理由退货)价格锚点:避免极端(原中间价位),同类对比

  行为经济学

结果偏见:一个人获得成功后,我们以为他的所有行为都正确。方法:归纳法后再演绎,看是不是能推导成功的结果适应性偏见:阶段性给予,不断变化的刺激,善用比较鸡蛋理论:让用户参与且付出劳动(自己参与 高估价值)心理概率偏见(代表性,可得性,沉锚效应(先入为主))凡勃伦效应:炫耀性消费

  微观经济学

  机会成本: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就是次优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降低,未来企业规模会越来越小

  边际效用:每多消费一件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宏观经济学

  1.节约悖论:GDP=消费+政府采购+净出口+投资;乘数效应,我们的消费,别人的收入,新的消费投资

  2.政府调控:货币政策(调节利息,存款准备金,经济萎靡释放货币,反之收紧货币),财政政策(萎靡政府增加支出,刺激总需求,减税)

  3.人口抚养比:非劳动人口占总人口,当今5:14,35.7%,15年后9:14,一个人必须创造更多价值(创造而非制造)

  商业世界五大逻辑

  流量:进去销售漏斗的潜在客户数量

  流量成本:每一个渠道获得一个潜在客户的平均价格

  定倍率:零售价÷成本价,高低取决于创新还是效率(服装鞋5-10倍,化妆品20-50倍,网易成本控可查)

  销售=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转换率——POE:paid, owned, earned media(付费,自有,赢得),忍不住发朋友圈(好产品,传播元素 我出钱请五个人免费上课,激励政策)

  客单价——单客经济(用户容器,粘性边界10%消费额,满足关联需求)

  《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读后感(四):3星|刘润《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商业常识汇编,水平低于预期

  基本是商业常识的汇编整理。讲到一些案例和个人的商业见解,没看到期望中的深刻的洞察或特别有价值的数据与信息。

  总体评价3星,有一定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而如果宣传传侧重于“巧克力是送给爱人最佳的礼物”,顾客就有可能花几百元钱来买巧克力,因为这是在他情感维系的账户里进行的开支。P6

  2: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店主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不让这部分沉没成本损失掉,他会尽最大的努力来促成这笔交易。而买家其实使了一点“坏”,给店主制造了一部分沉没成本,然后利用店主对沉没成本的损失厌恶,在谈判中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和主动权。P9

  3:对企业来说,为了让消费者买推荐的商品,通常不会把这个商品放在最左边和最右边的极端位置,而是放在中间,这样消费者选中它的概率就会更大。P21

  4:最终,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迪希特发现,蛋糕粉滞销的真正原因是这种预制蛋糕粉的配方配得太齐了,家庭主妇们失去了"亲手做"的感觉。于是,欧内斯特提出把蛋糕粉里的蛋黄去掉,这个想法被称作"鸡蛋理论"。P33

  5:如何让优秀的人才聚合和自治,而不是为资本打工,变成了麦肯锡最重要的管理问题之一。麦肯锡选择了形式上的“公司制”、运营上的“合伙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P95

  6:再比如,零售企业可以学习永辉超市的"一线员工合伙人" 制度——6万多名一线员工成为店铺、柜组的股东,分享利润。P97

  7: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循环;月饼厂以65元的价格把月饼券卖出去,最后又用50元把它买回来,其间并没有生产任何东西,却白白赚了15元。P100

  8:在所有商品的虚拟价值大于使用价值的行业中,都可以使用商品证券化的工具。比如礼品行业,P101

  9:那么,怎么才能建立品牌容器,并降低交易成本呢有三种方法:第一,从产品中抽取一种叫作"品类"的特殊价值,装进品牌容器。第二,往品牌容器里注入"品位"价值。第三,往品牌容器里注入“品质”价值。P120

  10:找到一个长尾需求,做成爆款,我称之为"长尾爆款",这才是真正的未来。P124

  11:别的商家拿一次货都是二一十箱,他【名创优品叶国富】一次要一万箱,工厂当然高兴坏了。但同时,他也提了一个条件在同品质的情况下,价格要降为原来的一半,P137

  12:危机公关的第一步,就是要认倒霉。那种"别人还不如我" 的失衡心态,会扭曲之后的正式回应。P171

  13:一旦企业被点名,忘了央视吧,真正的危机还没开始,真正决定危机是否开始、如何开始的,正是公关部门的回应方式。P172

  14:是的,【西服定制】生产效率确实降低了。原来一个女工一天可叫做100件衣服,,现在只能做90件了,效率降低了10%。但是,这么做能干掉服装业的一个顽疾——库存。P199

  15:回到开始讲的那双登山鞋。线下的成本结构决定了5~10倍的定倍率是合理的,并没有人因此赚黑心钱;而线上的成本结构也决定了3倍定倍率即为合理。不同运营方式,带来不同运营效率,从而产生了定倍率的巨大差异。P209

  《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读后感(五):精句

  1.让客户把钱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愿意消费的心理账户,就要改变他对商品的认知。

  2有目的地给对方制造沉没成本,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3.价格低的时候讲比例,价格高的时候讲数值。把廉价的配置品搭配贵重的商品一起卖

  4.得到的快乐并没有办法缓解失去的痛苦。你可以:用换购(以旧换新)的方法来替代打折;用获得的表述框架来替代损失的表述框架;条件成熟大胆退出“无理由退货”,消费者一旦购买,就会害怕损失。

  5.价格锚点:避免极端,选中间产品;无法判断价值高低时,找性价比不如该商品的东西来对比。

  6.结果偏见:你所引以为豪的,可能恰恰是宝玉上的瑕疵。

  7.适应性偏见:只有得到的那一瞬间才快乐,失去的那一瞬间才痛苦。之后,都会适应。你可以:阶段性地给予,延长用户的幸福感;不断提供变化的刺激,给用户意外的幸福感;善用相互比较,让用户获得对比带来的幸福感。

  8.鸡蛋理论(宜家效应):人们在一件物品上投入的劳动或情感越多,越容易高估它的价值。运用:让用户有参与感;让用户付出劳动。

  9.激励相容:让员工越自私,公司就越赚钱。承认人性的自私,用正确的机制,让自私而不是集体主义精神,成为大家共同获益的原动力。

  10.庞氏骗局:用后入者的本金伪装成先入者的收益的方式,不断滚雪球的一种骗局。你看中的是收益,骗子看上你的本金。

  11.长尾爆款,才是真正的未来。要做到赢家通吃,先找到足够细小的长尾,抓住长尾需求里的最大痛点,然后利用互联网降低边际成本。

  12.4P理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营销(promotion) 13.饥饿营销:故意调低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高利润和提升品牌附加值。有三个前提:产品具备不可替代性;消费者心智不成熟;市场竞争不激烈。

  14.深度分销:通过深度参与,和分销商一起把产品部署到市场的毛细血管中。深度分销,要靠大量利润养育;高定倍率,是深度分销的大前提。

  15.全渠道营销:通过重新组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方式,把一切和消费者的触点发展成渠道,有机统一地经营。商业分为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

  16.社区商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区商务用距离上的近,来抗衡物流上的快。离消费者越近,越有竞争优势。互联网用信息对称加高效物流的方式,不断向零距离进攻。

  17.反向定制:想根治库存,可以采用反向定制模式。先模块化分解产品,再通过改造生产线实现技术突破,用工业化的效率完成大规模个性化生产。

  18.流量之河:所谓先进的零售模式,就是找到了一种更便宜的方式,从流量的大河中取水灌溉。

  19.定倍率:用商品的零售价除以成本价,得到定倍率。

  20.网络效应: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这个产品的其它用户的数量。如微信、淘宝。

  21.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是互联网经济对传统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冲击。

  22.免费:其实是将免费商品的成本进行转移,所有的免费都是二段收费。

  23.社群经济:先找到一个共同点,然后用微信号、论坛等方式聚集这部分人,提供最符合他们共同点的商品,实现更高转化率。

  24.口碑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传播的成本极大降低,好到让用户忍不住发朋友圈的产品,可以通过大量几乎免费的“赢得媒体”,获得巨大的流量,同时提高转化率

  25.互联网时代想要引爆传播,需要找到特定的环境,找到那些超级连接者,修改信息的表达方式,使其更具传染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