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02-29 23:57: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读后感锦集

  《态度改变社会影响》是一本由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G. Zimbardo) / 迈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38.00,页数:40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精选点评

  ●反洗脑~

  ●教科书式,系统

  ●可以看,但对比社会心理学》,就既缺少一个核心理论逻辑,又缺乏整体明晰结构条理。如果从方法论角度看,还不如《影响力一条一条说得清楚

  ●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因为学术性太强,读起来很吃力,没有做到晓畅明白

  ●想要提高影响力,就要了解一些社会心理学,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上是真的有用处。

  ●命令人顺从的理论参考

  ●语言晦涩,英语译文总要多读几遍才能get到(其实并不复杂的)含义。但并不妨碍这本书的价值,多角度解读说服过程,大量案例也使得这本书信息量巨大好书好书,就是看着费劲

  ●书是好书,但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这本书需要一把奥卡姆剃刀。很多概念重复的,容易让人迷惑,需要自己去排除、简化、归类。 比如:使用那些旨在对信息事件进行系统化分析分析的技巧,可以增强说服的保持。主动周密时候思考能够使记忆中的态度和产生紧密联系,进而形成相互关联的态度系统。因此,个人关联性能够促进对信息的系统分析;通过自我说服或对信息的系统分析而形成的态度比通过被动启发加工过程而形成的态度能够更好地被保持。 翻译成人话就是:想要增强说服力,就要引人思考(系统化分析),让人印象深刻,如何引人思考呢,就要把事情说得往个人利益上靠(个人关联性能够促进对信息的系统分析)。

  ●这么重要的书,竟然是第一个写评价的人,开。这本书手把手成为一个“不听话”的人,对于独立思考非常有帮助。应该还会再多看几遍的。

  ●战线拉得最长的一部,也是第一部边读边做笔记的。感觉具备了创立邪教的理论基础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读后感(一):改变的是我对自我评价的客观主观角度

  这本书是师弟推荐的,淘宝购买的,小贵(一直觉得书多么精美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买回来这个文字是不是看进去了)

  我以为这本书可以教会我如何说服别人,没想到是这本书说服了我,然而我并没有能够获得说服别人的技巧。是个差学生吧。

  人大概是很渺小的吧,在这个群居的社会中,想要保持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是极其困难的。一旦做出任何不该出现环境文化中的想法,就首先开始自我怀疑,而那些敢于自信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又免不了遭受来自环境的舆论压力

  我以为我是主动选择了我的说话方式,没想到是环境客观改变了我出口的文字。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读后感(二):一般推荐

  这本书读了很久了,打个卡! 第二章《影响行为:直接途径》,这里面内容跟《影响力》差不多,就是互惠,承诺,喜好,稀缺,社会认同 读的第三章《行为影响态度》这里面核心是“自我说服”,对于一些比较自我、孤傲的人比较适用,影响他们的态度,可以先促使他们做出一些行动,我的思考: 1.游戏。道具、沙盘能促使思考,改变行为; 2.互换角色扮演。逼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3.分享。强化自我认知,主动放下; 4.榜样。被动宣传,同化; 5.竞赛。游戏化设置,循序渐进; 6.请教。化解自我归因; 7.辩论。互换正反方。 哈哈!行为派的祖宗,行为设计的基本法,要好好研读! 终于看完了! 一本比《影响力》看着深奥,但是内容大同小异而且相当难读的书;一本比《心理学》写的肤浅而且跟绕口的书。 需要静下心来读,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 总体感觉,要学营销读《影响力》和《消费者行为学》,要学心理学认真通读教材系统学习。这本书不值得精读。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读后感(三):边读边写

  这本书读了很久了,打个卡! 第二章《影响行为:直接途径》,这里面内容跟《影响力》差不多,就是互惠,承诺,喜好,稀缺,社会认同 读的第三章《行为影响态度》这里面核心是“自我说服”,对于一些比较自我、孤傲的人比较适用,影响他们的态度,可以先促使他们做出一些行动,我的思考: 1.游戏。道具、沙盘能促使思考,改变行为; 2.互换角色扮演。逼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3.分享。强化自我认知,主动放下; 4.榜样。被动宣传,同化; 5.竞赛。游戏化设置,循序渐进; 6.请教。化解自我归因; 7.辩论。互换正反方。 哈哈!行为派的祖宗,行为设计的基本法,要好好研读! 读到第四章《说服改变态度:请相信我》终于能驾驭这本书了。排版的玄乎看起来这本书似乎很高深,其实也是加了很多作者自己并不完全的理解。这一节主要是讲的一个说服改变态度,第三章讲的是“自我说服”,这一章是外在说服。

  作者提出了说服的6步骤“接触信息—注意信息—理解信息—接受信息的结论—新态度的保持—态度向行为的转变”。这跟科特勒提出的“了解—注意—询问—行动—拥护”是差不多的,而且作者没有考虑有些步骤是可以跳跃的。

  1.接触:书里面讲的是呈现与曝光。提出来观念的过滤和媒体的管控。在我看来,更多是“触点的管理”(与客户接触的点:电话、微信、BBS,沙龙、俱乐部、策略会等等)

  2.注意:讲的是个体的屏蔽和接受。换个简单是内容的吸引力,也就是我们说的“情(有情,国情、友情、爱情、亲情等)、趣(有趣,八卦、故事、段子等)、用(有益处,精神的、无知的,认知等)、品(彰显个人品位)”

  3.理解、接受:书中讲的比较凌乱。其实就是论证:又涉及到《影响力》提到的6种路径(权威、互惠、喜好、稀缺、社会认同、承诺与一致)及表达方式,要“类(类比)、比(比喻)、图(图示)”

  4.最后是保持和维持:我觉得是进入了一种“心流”和“上瘾”的状态,这里需要“多变的酬赏”还有习惯等。

  先写到这,这本书需要再版更新了!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读后感(四):真正的读后感,别看别喷

  这是一本非常难读的书,如果没有共读的话,想必是很容易放弃的。很早就买了这本书,拆封后草草看了几页觉得难度不是一般,不适合轻松躺床上惬意阅读,于是就丢在了一旁。

  当朋友说最近正在看这一本书时,还好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买过这一本书,于是便重新翻了出来准备了结掉它,约用一个月时间共读,想一下当时还是蛮有勇气和魄力的。多数制定计划和目标的时候充满着雄心壮志,好像凭借着信心就能够顺利完成计划一样。

  真正实施时才发现,当初真是脑子进了水了,这样一本厚度高达400多页的学术型教材指导书,想用一个月时间将它读完已经非常不易,更何况还要在共读的时候双方交流,读完还要整出个读后笔记来。

  还好我们并没有放弃,硬着头皮读完了这本书,而且拖了一个月有了这一篇读后感。共读有个好处在于,仿佛在读书的时候有人会在乎你读的怎样,因此不会读的特别草率,毕竟还是要交差的,因此相较先前的读书习惯,我在读《态度》的时候也做了不少改变。

  对于许多有感概的地方,会标注或者写些感想心得,心得是一些看法、联想、实际等,相当于书本上的文字并不在只是文字,变成了较为鲜活的实际例子,想必这样的读书方法还是有些作用的。

  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多数要问几个问题,一是这段讲的什么,二是讲的怎样,三是和我有什么关系,四是今后我怎么做等。这些就是特别有目的或者帮助建立起阅读时思考框架,从而用心有目的去读书,有目的从来不是什么坏事。有了目的,方才用心,用心收获更大。

  而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读法,基本上看完就忘,除了书名和作者还能记得外,甚至过些日子都不记得曾经读过,那样就非常的尴尬了。

  因此适当的读书方法,有助于阅读效果。而做笔记、在书上随时随地记,毫无疑问是比较方便和实用的。于是这一本《态度》上留下了不少我的痕迹。当然这些痕迹基本上并不会第二次被看到,希望有一天回顾时,还能够看看先前读书的样子。

  前面我多次重复了一个“难”字。因为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并不如何的好。

  一是难在内容多。好厚的一本书,400多页的大部头,光是字数就够人吃一壶。

  二是难在内容杂,主题是关于态度,不过各方面涉及太多,让人无法构建直接知识体系。

  三是经典多,许多引用的实验案例都是在业内非常经典著名的,随便拿出一个研究都可以作为一本书的核心。

  四是金句多,而金句主要是关于结论的,让人看着特别的爽,若有所悟,当时思绪如泉涌,不过不下狠功夫一会儿功夫又特别容易忘。

  在难读的书,下了任务就要读完它,这是政治任务,也是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

  计划一个月内读完它,平均下来就是每天十五页的量,而我也是按照这个进度去安排阅读速度的。工作日可以少一些,忙的话可以不读,但是周末一定要集中精力攻克难关多读些,存点余粮。

  回想一下,一次周末在图书馆看了一天,大概四五个小时,读了四十来页。看到头晕眼花实在无力在读,脑容量无法支撑,看的字都是冷冰冰枯燥乏味的方块字时,知道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了。

  大脑有一套非常有意思的设计,需要耗费脑力的类似事件,做多了会引起它的极度不适,换个口味,大脑就能够继续快乐些。于是这时自然选择放弃拉。继续看也进不了脑袋,只是多翻了几页而已。

  另外前面提到的,我在阅读此书时会记笔记,写感想。阅读速度自然不会太快了。首先在书上记的内容不能鬼画符,要不然等再看时谁也认不出来,也会闹笑话。写字相对于阅读来说,速度自然是慢上不少的。

  有了感想,也就是有了可写的东西,但写下时就要仔细的思考如何落笔如何有节奏和建立关联性了。这些都是需要耗费精力和时间的地方。还好我选择了适合阅读这类书的地方,阅读环境对读书真的特别重要,除了前面说的图书馆,其余基本上会去星巴克看书。

  因为过去路程需要十几分钟,点上一环咖啡也要三十多块钱,有了时间和金钱上的投入,对于阅读自然会更为重视和不轻易放弃。要不然在家里,随时可以终止去做其他的事情。

  另外每天有空时都会拿出此书翻上十来分钟,状态好不被打扰时多看些,一天几页对于整体进度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随时阅读能够帮助保持阅读的状态,下次再看时很快的能够进入其中,如果想着平时不看,计划利用周末时间突击一下,特别容易失败,或者敷衍了事。

  毕竟大脑也不傻,平时快乐了,然后非要整出一个关键时候让它特别的痛苦,这个差事谁也不愿意干啊。所以不如让下次痛苦点,这次再快乐下,这就是拖延症的由来。

  所幸,我们都读完了。并且约定今天是最后的读书笔记完结日,于是我就偷懒写了篇真正的读后感。

  之后约定一个月一本共读书,《态度》是第一本共读的,第二本是《动物庄园》,第三本《贫穷的本质》,第四本《世界观》。未来可期,还需努力。2333333333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读后感(五):我的剖析与回忆

  《态度》读得很慢,阅读中事儿会将自己的过往带入其中,时而又假设这样的情景若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又会作何反应呢?书很长,点也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了对行为和态度的影响,第二部分包括了影响技巧、影响过程以及影响抵制。我便顺着章节对自己感触颇深的地方聊聊经历与看法吧。

  明确的奖励机制与服从似乎更多发生在小学阶段,但仔细想来一直都在,只是之后奖励机制和服从就变得抽象和隐蔽了。打游戏通关是一种奖励机制;买东西满减、多件打折是一种奖励机制;考研、考博看似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但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奖励机制的作用,因为这个结果包含了太多的社会认可和他人认可,这些认可本身就是一种奖励。服从也是一样,书中实验场景非常能凸显问题和矛盾,但生活中似乎很少有领导或某权威直接命令他人去完成什么事情,更多的是通过规则的制定,许诺或者画饼等手段,让人在看似有选择但又无法选择的的情况下去完成规则制定者的“命令”,并且过程的连续性即非瞬时完成让人博弈的感觉,但其实可以采取的“对策”并不多。并且对于是否服从命令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于是服从与否除了来自的权威压力,也取决于对利益关系的权衡和可信度的判断。了解到自己是被影响的对象多少有一点反感和逆反心理,但同时又认为机制或手段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差异在于使用者的影响目的。因此认为:对影响者影响目的的思考与判断才应该是是否接受这一影响的关键因素。

  若我们作为影响者,那我们的影响又是否道德呢?或者说什么样的影响实施是道德的呢?在书中,作者是提出了如此观点“如果一种影响技巧依靠欺骗、禁止呈现反面信息或者不公正地阻碍对影响的抵制,那么一般来说,这种影响技巧就可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这一判断标准无懈可击但也太过于笼统,比如:书中提到一些影响在被影响者擦觉后会无效,那么什么是公正的阻碍他人对影响的抵制呢?如何判断影响的道德性实在过于繁琐与艰难,对于自己而言,大致有这两种符合道德标准的影响实施与一种非道德影响实施。

  符合道德标准的影响。第一是公平博弈。我并不是指双方面对的收益和风险/损失相同,而是博弈双方都可以做出符合自己个人利益的选择,最终的博弈结果取决于双方的博弈能力。打个比方,商家可以搞促销增加自己的收入,消费者可以根据商家的促销规则做出自己的购买选择,最终结果可能是消费者买很多商品,商家赚钱了,也有可能是商家被消费者薅羊毛了。第二是帕累托改进,即: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一些政府提出的倡议和宣传、大众媒体与书籍等的正能量传播就是这种帕累托改进影响,也可以具体个人,比如我有个孩子,我希望他/她少看电视多看书,于是乎我整天没事就在他面前抱着本书(至少假装)看得津津有味,企图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他对阅读的态度,最终实现改变他行为的结果。根据比较普世的价值观,这样的阈下刺激就是帕累托改进的。但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又与价值观直接挂钩了呢?

  在我看来不道德的影响莫过于剥夺他人做出选择的权利,具体概括为“只赢不输”。因为这场影响或行为只是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结果不一定对他人不利(多半是不利的),但一定对自己有利,至少满足了自己的某种欲望。比如不久前的晓明之霸道总裁“听我的”;再比如各种只是为了敛财的奇怪组织和“社会人才”。

  而从众心里则一直在发生,有时我可以感知到自己存在从众心理,有时则只能事后察觉,也有可能一直都没有发现。从众可以是追什么明星,看什么电视,玩什么游戏,学什么技能,穿什么衣服等这些为了“合群”和获得“他人认可”的行为改变;也可以是由于“同辈压力”不让自己落单而做出与他人相同的选择,比如结婚生子、升职加薪。从众原理确实可以在一些小事情或者自己不太在意的事情上节省做决定的时间,像是大家都吃这个,那多半是好吃啊,大家都这样穿,说明这个穿法的接受程度和认可度高,特别是需要别人觉得自己好看的时候,就这样穿呗。但在人生选择、个人偏好上也随大流的话,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归因于情景还是性格呢?诚如书中所言:“我们倾向于过分简单化”、“我们也倾向于高估性格因素而低估情景因素”。读完这一部分的一个多月以来,我经常反观自己的归因行为以做验证,并结合书中三个归因的影响因素——非常规性(异常行为)、一贯性(A行为对应A反应)和特异性(这个刺激有特殊意义)。这三个因素基本上都有印证,但在观察中发现又不止于这三个因素,其中还包括对这个个体的信任程度,对其性格的了解程度。我认为会归因于性格也是因为对其性格没有形成明确看法,所以很容易往里加东西;不归因于场景是因为场景这个因素很难把握,所以归因于简单的即性格。

  在第二个部分中,对我适用性比较大的是如何抵制影响吧。作为一个比较容易受影响的人,我很多时候会直接选择规避“不好影响”。最显著的是在人际交往上,我可以直接就避开自己不太认同的人。但也存在问题,有些人确实是可以直接“拉黑的”,但也有很多“又爱又恨的”或者躲不开的,这个时候于我而言,如何抵制影响就很重要。书中方法还蛮复杂繁琐的,其中非常认同且管用的是“已有的牢固态度和信念通常能抵制改变”,但也不愿做一个固步自封的人,所以接受与抵制影响中保持“理性怀疑”、“扩大知识与认知范围”与“定期反思”尤为重要。做一个开发且谨慎的人吧!哈哈哈哈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