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02-28 23:24: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读后感精选

  《每天五分钟:爸爸声音》是一本由(韩)正弘著作,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2018-9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读后感(一):育儿并非妈妈一个人事情,胎教爸爸依然需要参与

  怀孕生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很多人自认为做好了充分准备,然后备孕,胎教,最终迎来了一个生命。有些人则是在没有计划时候突然得到了这个消息,他们甚至都没有想好要怎么做父母的时候,这个消息来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做出了不同选择,一旦我们决定养育这个孩子,我们就需要做很多事情。

  在一个庭里,为孩子付出的最多的是母亲,但是家庭教育,甚至胎儿教育并不是只需要母亲。科学研究发现,胎儿在母体中的时候更喜欢听到爸爸的声音,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孩子的情绪稳定未来成功几率更高;父亲教育孩子更有规则感,更自律和坚强-------

  父亲教育孩子有这么多的好处,可是父亲如何才能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尤其是参与到胎教中来呢?

  记得当时我怀孕的时候,先生看着我越来越大的肚子,他很想做点什么,可是他却像是没头的苍蝇热锅上的蚂蚁根本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提出他可以跟肚子里的宝宝说的话的时候,他说不上三五句就不知道说什么了。看着木纳的他被逼迫的脸红耳赤,我也就不再要求什么了。

  有一天,他在读黄帝内经,这个时候我肚子里的宝宝已经6个多月了,听到他的声音,宝宝在肚子里扭过来扭过去的,就好像特别希望和自己的爸爸打招呼一样,再后来我们就开始给他读故事,讲童话了。

  如果您也有一个和我先生一样木纳不会讲故事的先生,不妨扔给他这本书+《每天5分钟爸爸的声音》,这是一本童话故事书,专门写给爸爸们的,可以让那些不善言辞的爸爸每天读上5分钟,这样他们既可以有话题和自己的宝宝聊天,同时也不会太尴尬

  《每天5分钟爸爸的声音》是韩国一位热衷于编写各种有趣故事的父亲正弘编写的。他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在他的三个孩子出生时,他总在枕边为妻子和孩子编故事,于是便有了本书。他亲身体会到父母的想象力才是培养孩子们情商丰厚土壤。如今,他依然畅游在想象现实边缘创作各种有趣的故事。

  《每天5分钟爸爸的声音》里面有9个童话故事,正弘通过大开脑洞相像,写出了很多无厘头,又特别可爱的童话。这本书我们可以在孩子没有出生的时候读,然后等他出生之后可以讲给他听,等到他长到认字的年龄之后还可以让他自己读。真可谓是一书三用啊!

  《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读后感(二):一本值得深读的胎教书

  现代医学证明,生活在母亲子宫里的胎儿是一种可以听,看,感的小生命。母亲对外界的感受可以通过一定的路径巧妙地转化为教育因素,直接影响胎儿。讲故事是胎儿不可缺少的胎教内容,胎教故事书也变得十分重要。讲胎教故事对于胎宝宝而言,是他们在肚子里的时候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和媒介。胎教宝宝对音乐会具有天生的敏感度。同时不喜欢哭泣。 在睡觉前为婴儿播放音乐,婴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入睡。接受胎教的儿童更有可能在出生后获得新知识,拥有更好的记忆力和更好的理解。当宝宝接受胎教故事时,它会异常活泼。同时这会让宝宝出生后感觉更加兴奋,而且早些时候,动作的协调能力也比其他宝宝更强。

  童话故事往往有着天马行空的幻想,在故事里,你可以是任何人,发生任何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故事可以很好地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创造力。讲故事的时候爸爸或妈妈把故事内容用丰富的想象力放大并传递给胎儿,可以促使胎儿灵健康成长。同时,胎教故事也是一种媒介,是父母与胎儿做交流的一种方式。爸爸妈妈用胎教故事的方式去和宝宝做交流,用和缓的声音讲话,一言一语都是对胎宝宝的,可以让其更健康稳定地发育。

  对胎儿来说,母亲的说话声和母亲的情绪变化,是要比音乐对其影响更大的,因此,如果母亲本人是个爱读书的人,在怀孕期以读故事作为胎教的方式,那么对母子双方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胎教故事阅读,可由丈夫大声读给妻子听,这会安定孕妇的情绪,同时又起到了增进夫妻感情的作用;也可由母亲自己以温柔的声音读给胎儿听,这可在孕妇闲暇时、或在公园小坐时、或睡觉前进行,这样做既可以给孕妇增加适当的肺活量,又可以帮助孕妇更好地调整情绪,进入休息状态,更有利于新生命熟悉妈妈的声音,早早培养起日后的母子亲情。

  这本《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是一位韩国爸爸所著,是由作者陪伴在妻子枕边时候所编著,故事畅游在想象和现实的边缘,有趣又富含哲理。更难得的是,这些故事都以爸爸的出发点而创作,大家都知道,在育儿的过程中,妈妈总是承担更多的责任,付出更多的心血,因此爸爸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这些故事中,作者主要强调的是“强大而智慧的内心”,本书中的故事中的人物都学会认真倾听自己的内心,战胜各种困难,满怀期待和热情,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在爸爸陪伴宝宝读故事的过程中,也会认真思考,要给宝宝创造什么样的环境,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胎教书,更是爸爸与小孩的连接纽带,也是爸爸思考教育小孩的方式和理念的一种碰撞。

  《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故事分为三大章,主要思想、成长、梦想三章,每个故事都分为爸爸读的故事、爸爸读、宝宝听、爸爸的思想百宝箱三章,有丰富的故事,有富有哲理的思考,相信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能在里面收获满满。

  《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读后感(三):爸爸的声音对孩子很重要

  最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不是大家经常看到的那种小说,或者是历史书籍,或者是社会科学,又或者是地理,甚至是专业书籍,而是一本关于胎教的书籍,书的名字是《每天五分钟 爸爸的声音》关于胎教这种亲子性的书籍,也不是最近才开始出版的,也已经出现很久了,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一些以前很少关注的事情,胎教现在也被人们提上了日程。虽然孩子在母亲的肚子里,看起来和外界没有什么联系,可是或多或少的,他们在母亲的肚子里也会收集到外面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的来源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声音的传播。

  孩子在从受精卵开始成长,随着生长的进程,他们的感官也会越来越丰富,对于声音的敏感也是与日俱增。以前人们总是觉得要给孩子一些良好的胎教,可以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来放松孩子们的心情。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效果到底怎样,也不好考证,毕竟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中间也会有很多的事情发生,所以放音乐是否有助于孩子以后培养艺术细胞也是不好下结论。可是适当的放一些音乐,可以舒缓母亲的情绪,而孩子在母亲体内是和母亲相连的,母亲的一举一动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母亲放松了,孩子自然而然也就放松了,这也是很不错的。

  对于胎教,以前只是放音乐,或者是母亲的工作,母亲要和孩子聊聊天,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母亲体内就熟悉外界的声音,对于孩子出生之后,很好的适应有着帮助,毕竟天天听到熟悉的声音,帮助孩子适应是好的。而爸爸的声音其实也是同样重要的。爸爸和妈妈的角色不同,因此在母亲身体里的孩子,没有办法和爸爸直接沟通,因此,声音也就成了唯一的途径。每天爸爸都抽出一定的时间,跟孩子聊聊天,说说话,对于胎教是非常有好处的。每天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用心的跟孩子交流,相信孩子也是会有感知的,当孩子出生之后,会更加适应你的声音,而且你的声音越大,辩识度越高,对于孩子记住你的声音也应该越有帮助。

  和孩子交流,首先你必须用心去交流,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听不懂就比较随意,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孩子可能通过你聊天的交流来感知,你真诚聊天的情感,也是他比较容易感知接受的。爸爸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可以交流一些日常生活,当然也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唱首歌曲。通过一些积极健康的讲述,使得孩子在内心深处获得更多的美好事物,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的作者是正弘,也是一位热衷于编写各种有趣故事的父亲。作者有三个孩子,而本书正是由于三个孩子的出生,他总在枕边为妻子和孩子编故事,而产生的灵感。作者身体力行,通过亲身体会到父母的想象力才是培养孩子们情商的丰厚土壤。

  《每天五分钟 爸爸的声音》是一本非常不错的胎教书籍,作者从多个角度论述了爸爸的声音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的情感比较真挚,内容非常实用。

  《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读后感(四):心灵之窗的钥匙

  童话是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

  每个童年都需要童话故事来滋养,开启生命里珍贵的心灵之窗,触动人生的起始。每个成年人的世界里,或多或少都有听过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灰姑娘》、《农户与蛇》等等,每一个故事里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快节奏的生活,带来快节奏的情感,很多人没有办法凝聚思绪静静的用心思考生活,感悟情感。或许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或者故事能够回归本真,静下心来思考你的初心。《每天5分钟爸爸的声音》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触动。就是需要这样一个在夜静时分的枕边读物,静下心来给自己一份心灵的甜汤。

  用心思考的人

  我们时常习惯了用大脑思考,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做一个用心思考的人是多么重要。人性本善,倾听内心发出的声音,内心都是善良的,就像书中的女巫,她的内心也是善良的。用心思考,才能找到那些让你心动的快乐时光,心动也许就是意味着你的生活能找到激情。我们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就是需要心动的仪式,能让你快乐的事情,这样生活才能充实有激情。

  我们生活的圈子里,有太多的不称心,也是所谓的逆境。很多时候,在逆境里,我们无法静心思考,如何重新拾起勇气,勇敢前行。阅读的过程中,我希望我能把故事告诉我的孩子,让他能在逆境中学会用心思考,做个逆风中勇敢前行的孩子。

  拥有自我的人

  认识自我,是我常思考的事情,怎样让自己走出那个悲观主义的维度里。我想没有人会喜欢抑郁和灰暗的世界,做个改变自己,涂抹多彩的“刷漆匠”,挥走灰暗、阴郁的阴霾,是认识自我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也许你的外貌,影响了你的自我,使你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许你的胆小、缺乏挑战影响了你的自我,使你不敢面对现实。我想阅读是可以认识自我的,可以慢慢改变你。

  有梦想的人

  “阻碍越痛苦,想要实现的梦想就越珍贵”,那个“灰熊的女儿”给我最深刻的感动。

  邓加不相信“命运的安排”,他对露娜的爱是真切的,所以才能战胜所有的苦难,命运是一把双刃剑,你相信或不相信,他都影响了你。我们时常总在抱怨失败是“命运的安排”,你能挑战那个“命运的安排”,你要实现的梦想会离你越来越近。你去努力的实现梦想,说明那个努力的自己,就是非凡的人。如果觉得生活的你平庸,那就努力去实现你的梦想,做个有梦想的非凡之人。

  如果你是个静不下心去认识自我,亦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不妨静下心来看看这本《每天5分钟爸爸的声音》,这是一本胎教故事,也是童话故事,作者(韩)正弘所著,通过爸爸醇厚的声音传递给宝宝生动的故事情节以及寓意。

  让童话来净化你我的心灵。

  《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读后感(五):教育孩子,爸爸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成长成才是一件大事。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趋势是,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理念的影响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改变了每一个家庭,标志之一就是更多的为人父母者,已经心急火燎地把对孩子的教育提交到了十月怀胎时期。事实上,这是有相当科学道理在其中的。

  所谓胎教,在中国由来已久。西汉刘向在《列女传》就记载了周文王之母太任在妊娠期间的故事。其中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而结果又如何呢?刘向接着说,“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这几句一看就很明白,充分说明了胎教的重要性。可见,胎教并不是今天才成为社会和人们的关注点,而是老祖宗很早就做过了的事情。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胎儿在母体中从第5周开始就有了较复杂的生理反射机能,10周时已形成感觉、触觉功能,胎儿在17周左右开始对声音有反应;基本上到30周时,胎儿就有了听觉、味觉、嗅觉和视觉功能,能听到妈妈的心跳和外界的声音,这个时候妈妈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到胎儿——所以,这个时期也是对胎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时刻。

  科学道理讲清楚了,胎教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那么,胎教应该如何进行呢?像周文王之母太任的所谓“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这是胎教的一种方式。而今天的人们已经开发出了更多的科学胎教方式,比如歌唱胎教、音乐胎教、自然胎教、对话胎教以及情绪胎教;同时人们也发现,受过胎教的宝宝对音乐更为敏感,学发音也相对较早较快,这一类的宝宝一般情绪比较稳定,更为活泼可爱,爸爸妈妈也会觉得宝宝好带。

  所以,这也就凸显出了《每天5分钟:爸爸的声音》这本书的可贵之处。这是一本关于胎教故事的书,胎教方式上更偏重于自然胎教或者对话胎教。胎儿当然不会说话,但却能够从爸爸妈妈的声音中感觉到他们的情绪,特别是妈妈的情绪变化。柔和而有节奏的声音,不仅仅能够带给大人一种美感,带来情绪上的愉悦感,同时也能够深刻地影响到母体中的胎儿。只要能够做到坚持不懈,效果就终究会显现出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

  那么,胎教又需由谁来施行呢?妈妈当然有责任,爸爸呢?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当然两个人都有责任。现实生活中,这一方面往往是妈妈们付出得多,而爸爸们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做得总是不那么到位。而确切而言,爸爸在胎教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其实是非常大的——因为妈妈在整个怀孕期间与胎儿的联系是极其密切的,而胎儿与爸爸之间的联系则天然地不那么密切,所以尤其需要加强。所以,如果以前做得不那么好的话,从现在起,请爸爸们拿起《每天5分钟:爸爸的声音》这样的一些书,来增进自己和胎儿之间的亲密关系吧!

  《每天5分钟:爸爸的声音》这本书当然并没有多么神奇,但仔细分析,却能够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书中讲到了9个胎教故事。每一个胎教故事又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爸爸读的故事”,这个由爸爸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比如5分钟——来进行;其次是“爸爸读,宝宝听”,故事其实和“爸爸读的故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则在于其更加趋于诗意化,更加富有音韵和节奏之美,能够创造一种更美的意境,并且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胎儿;最次,“爸爸的思想百宝箱”,这部分意在引导爸爸来与胎儿进行一种表面上的单向“对话”,好像只有问没有答,其实问的过程就是答的过程——或许,胎儿就在妈妈的肚子里认认真真地听着呢!

  《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读后感(六):《每天五分钟 爸爸的声音》爸爸的声音,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还记得第一次听见爸爸的声音是什么时候吗?爸爸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爸爸的声音长得是胖的还是瘦的?是否觉得这些问题很奇怪?请不要奇怪,因为一本书我惊奇地发现了爸爸声音的秘密。一颗小小的胚胎经历了神奇的成长变化,来到这个世界时可能是一个可爱的、美丽的公主,可能是一个帅气的、聪明顽皮的王子。当爸爸妈妈欣喜的同时又是如何勾画孩子的生命之路?满满的爱、永远用不完的幸福、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快乐,太多太多的东西想要给足孩子,我们的孩子能拥有多少?有一个人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告诉你,在孩子孕育成长的280天里爸爸对于孩子的意义。用充满爱的心学会拥有一颗“强大智慧的内心”! 有这样一位爸爸,他把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借助爸爸这个不可替代的身份、用爸爸低沉有力量的声音讲给胎儿阶段的孩子。关于胎教我们并不陌生,让我们惊奇的是爸爸会以怎样的方式成为胎教的实施者。准妈妈们关于胎教的认同和不遗余力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而爸爸在胎教中的身份和参与度远远不够。一个生命形成的过程爸爸和妈妈承担了相同的作用,两个生命个体合二为一才能形成一个新的生命个体。这样来看爸爸对于一个胎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这本专门写给准爸爸书,将会教给准爸爸如何引导胎儿时期的孩子成为聪明的宝宝。这位了不起的作者究竟是谁呢? 正弘,一位热衷于编写各种有趣故事的韩国父亲。因为三个孩子出生时,他总在枕边为妻子和孩子编故事,才有了《每天5分钟 爸爸的声音》这本书。他亲身体会到父母的想象力才是培养孩子们情商的丰厚土壤。而作者本人一直畅游在想象与现实的边缘,创作各种有趣的童话故事。作为童话故事的作者,正弘的故事都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随意捏造出来的故事。他会为了寻找素材而去各种各样的地方,经历过的有意思的事、遇见的每一位有特点的人,都能成为他的素材而被认真记录在本上。他的所有超出现实的想象的源泉,竟是来自一句朋友对他说的话:“对于作家来说,生活就像肥料一样。虽然带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但是故事就是在里面发芽的。” 好作家的定义不能一概而论,就如同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感受自然不同。但不能否认的一点是好的作家离不开生活的浸泡,否则文章新颖却不一定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而该书的作者正弘就是一位植根于生活的作者,所以他的这本故事书要传达的观点像刚出炉的面包一样诱人。 那这本《每天5分钟 爸爸的声音》这本书,作为胎教方面的读本究竟有怎样的亮点呢呢? 首先,这是一本专门为准爸爸们准备的胎教书籍。现实中写给孕妈妈的书种类繁多,而写给准爸爸的书很少。这本书算得上是独辟蹊径,更可贵的是这本书就是作者以亲身经历而写成的书。一位感情丰富、想象力爆棚的父亲,用自己的真切感受告诉你:作为爸爸对于胎宝宝的重要。。作为宝宝生命里不可缺少的爸爸,如何第一时间和胎宝宝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如何完美的胜任爸爸这个角色,如何将爸爸的智慧和学识从小灌输给孩子,在这本书里就可以找到答案。 其次,这本书在结构上很新颖、独特。全书总共三个章节,每个章节三个故事,每个故事又有两种版本。三个章节的故事即是独立的在整体上又是想联系的,可以任意选取一个故事去读,也可以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连着读下去。很惊讶作者脑回路的独特,先将一个故事用成人的语言讲给爸爸,然后又以孩子角度再讲一遍简化版的同个故事。这样做不但不觉得繁琐,反而让听故事的人更好的理解内容。两个故事后有一篇是准爸爸对胎宝的引导式提问,三个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体系。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又是什么呢?曾经准爸爸的您是否想过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而作为父亲能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帮助?当爸爸们为孩子即将到来这个世界而焦虑不安时,《每天5分钟 爸爸的声音》却告诉你:不需要焦虑啊!只要爸爸们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开启胎宝宝的倾听模式就好。每天五分钟的声音会像源源不断的甘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胎宝宝的身心。这是全新的感受,会带给准爸爸们感动和勇敢,期待与胎宝宝相见的一瞬间。 最后,这本书想要表达的观念点:与其给孩子聪明的头脑,不如教会孩子成为“拥有强大智慧内心的孩子”。这样的观点听着就热血沸腾对吗?我们经常听见如何才能让孩子成为高情商的人,可什么才是高情商?如何拥有高情商?当准爸爸找不到方向而迷茫时,这本书就会告诉你答案。一定很惊讶简单的讲故事就会有如此大的作用吧?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关于这本《每天5分钟 爸爸的声音》的书,您是否有幸和它相遇呢?作为万花丛中的一点绿,它有太多神奇的惊喜等待你去发现。关于胎教学问并不是从现代才有,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宋朝。作为准爸爸和孕妈妈一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何和我们的胎宝宝去沟通很重要。如何正确去做才能让每次沟通更完美呢?这也是有要求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教授的胎教理论里就有三个注意事项。 1.胎教要适时适量。且每次不要超过10分钟。 2.胎教要有规律性。每天要定时进行胎教,让胎宝宝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 3.胎教要情感交融。 而这本写给准爸爸的书就符合这三个注意事项,这本书无论是故事的趣味性、还是在理论基础上都是不错的,准爸爸们可以放心的和胎宝宝每天交流。 胎宝宝是生命的最初阶段,也是开启宝宝无意识下的学习模式的最好时机。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次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是您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孩子走好第一步的机会。所以,不要犹豫拿起这本书,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与众不同的父亲吧。每天坚持五分钟,你会相信自己声音真的有魔力!

  《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读后感(七):孩子,爸爸和你一起成长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幸运的,他们的父母从怀孕前的检查准备,再到怀胎十月期间的孕检胎教,出生之后,还有来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360度的疼爱,吃穿用度的讲究,无一不是对这个新生命的珍视。

  现代社会的男性,普遍心理成熟较晚,而真正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最快的方式不是结婚,而是成为一个父亲。而大多数时候,只有当他们双手捧起这个粉嫩的小生命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觉得自己是一个孩子的爸爸了,也才能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

  其实,在这之前,爸爸们是有机会与还在肚子里的宝宝建立情感联结的,就是通过胎教。很多人觉得,胎教不是妈妈们做的事情吗?

  其实胎教是为了父母而进行的,父母的情绪越稳定,生出来的孩子越有可能拥有良好的性格,父母的爱情关系牢固而稳定,他们的孩子就会很擅长调整情绪、为他人着想、理解力强,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会抱着积极的心态。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用父母的声音给宝宝讲故事,胎儿所受的刺激中,没有哪一个能与妈妈的情感相比,妈妈在给宝宝读故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都能被宝宝感受到。说了这么多,那爸爸可以做什么呢?爸爸也是要给宝宝讲故事的呀!

  想象一个这样的画面:一个男人坐在怀孕的妻子身旁,手轻轻地放在妻子的肚子上,用低沉的声音慢慢讲着故事,声音原封不动地深入宝宝和爸爸妈妈的内心深处,宝宝用胎动来回应爸爸所做的一切,妈妈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爸爸脸上有着惊喜……

  这样的画面太美太幸福,“给孩子最的爱就是爸爸爱妈妈”,其实,这样的爱从胎教讲故事的时候就可以给到宝宝了,要给宝宝讲些什么故事呢?

  《每天5分钟爸爸的声音》是继《每天5分钟妈妈的声音》后专门为爸爸和宝宝编写的一本故事书,通过九个故事,也是九篇唯美童话,爸爸给宝宝的人生第一份礼物,也是宝宝对这个世界上爱与美好的初感知。通过爸爸讲故事,能让宝宝幼小的心灵感受到这世间的美好——爱、勇气和力量,成长为高情商的宝宝。

  作者正弘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本书的故事都是他跟孩子们一起在湖边公园和古老的胡同里散步的时候想象出来的,他把情商培养融进了故事中,希望孩子能成长为一个拥有强智慧内心的孩子。因此,在每个故事中登场的人物都会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战胜各种困难,满怀期待和热情,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地活着。由于他在中国云南省丽江玉湖村住过一段时间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不少故事了都有中国元素。

  《每天5分钟爸爸的声音》的9个故事分为3篇“真正的聪明人是用心思考的人、真正美丽的人是拥有自我的人、你将会按照你的梦想和想象生活”。每一个故事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爸爸读的故事”,是爸爸先阅读的部分;一个是“爸爸读,宝宝听”,是爸爸读给宝宝听的;最后一个是“爸爸的思想百宝箱”,是爸爸希望通过故事告诉孩子的情感体验与认知。

  这样的编排体现出了正弘的用心之处,“爸爸读的故事”用正常的描写与手法写故事,爸爸读起来也会觉得很有趣有启发,带着自己看完故事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再来“读给宝宝听”,这些情感体验会大大加强爸爸与宝宝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这一部分只是一些简短的句子,没有过多的修饰,最后一部分,在“爸爸的思想百宝箱”里是对故事的人物的分析与总结,可以看成是爸爸对孩子也是对自己的寄语。在给宝宝读故事的过程中,爸爸也才真正从一个男人过渡到一个爸爸。

  书中的插画也很用心,并不是那种只需要你看一眼的故事的附带品,而是与故事有共鸣的作品。不论是每个故事的主题图,还是故事里的小插图,都体现出插画家金承妍的创作理念——想要创作每读一次就有一种新体验、能够一辈子放在身边阅读、像老朋友一样的绘本。

  读完故事,我很感动,首先是让胎教不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爸爸也可以参与进来,爸爸在读故事的时候,宝宝可以通过低沉的声音接收到丰富的刺激,同时还能感受到妈妈安定、感动、幸福的情绪。

  其次是对于自身的思考:

  如《女巫的菜单》中的吉尼一样,她是真的想成为给人们带来不幸的女巫吗?我是不是也没有看到自己内心深处想要的是什么,真的是赚钱房子车子吗?我们需要停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乡村大剧院蕾甄达》中对故事的反思:如果没有皮埃尔和伊凡的帮助,汉斯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他只能放弃小提琴演奏家的梦想吗?并不是,他能够遇见皮埃尔和伊凡,也是因为汉斯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只要不放弃,不管什么时候 ,无论如何,梦想都能够实现。对于宝宝而言,这些并不是鸡汤,而是一粒种子,让“成长为不会轻易放弃的孩子”的种子。

  《灰熊的女儿》中爸爸为了把女儿培养成淑女放弃了狩猎,宁愿自己变成灰熊,甚至最后让女儿打败“灰熊”,这个故事的种子是“成长为勇敢战胜困难的孩子”。但在读故事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爱,这也让爸爸成长的一课。

  是的,这些培养情商的故事,不仅读给宝宝听,也让读故事的爸爸和听故事的妈妈对自己的进行反思,同时也加强了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为宝宝的到来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每天5分钟爸爸的声音》是一本你从未听过的有爱、有趣、有力量的胎教故事,让爸爸和宝宝心灵想相同、共同成长。这些故事,不仅读给宝宝听,也让读故事的爸爸和听故事的妈妈对自己的进行反思,同时也加强了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为宝宝的到来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每天五分钟:爸爸的声音》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