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2-06-25 09: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精选

  《西西弗神话》是一本由[法] 阿尔贝·加缪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020-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一):西西弗神话读后感

  本周阅读的第一本书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西西弗神话》,果然加缪的书是一如既往的晦涩难懂,理解力不够的读不下去,阅历太浅的又读不懂。读完整本书只记住了两个词“荒诞”和“自杀”。 都说这本书是加缪关于荒诞哲学的最重要的一部论著,不过虽然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但我暂时还是真的欣赏不了这种哲学的书。 之前读过他的《鼠疫》《局外人》已经觉得很深奥了,但是读完这本之后突然觉得前面两本很好懂了 如果问我现在的阅读感受,目前我只觉得似懂非懂,里面讲述人生的困境永无止境,循环往复,直到死亡,除非你能认识到生活的本质就是荒诞,然后正视荒诞,不要去逃避,而要去反抗荒诞? 也就是说要一边承认生活毫无意义,一边还要积极面对生活? 呃……这样是不是太痛苦了?有点想不通,太难懂了,看多了还容易走火入魔……我想现在的认知水平肯定是不够的,继续学习吧…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二):荒诞才是幸福的基石

  世界是荒诞的

  生死是荒诞的,生命产生了思虑,思虑产生了死亡

  认知是荒诞的,确切的不能给我理解,逻辑的不能给我确切

  “最可靠的缄默,不是三缄其口,而是开口说话。”生活、世界、万物,说不出口,不可言说,无法可说。说出来的必定是存的,真理永远说不出来

  非理性、怀旧、荒诞,人生悲剧的三个特点

  荒诞是一种矛盾,是一种不可能,它产生于对照。你不承认荒诞,这便是荒诞的意义

  “我即使承认理性的局限,也不会因此就否定理性,总得承认它那些相对的效能。我只想坚持走中间的道路……”可见加缪也是个中庸

  最喜欢这句,“世界是不可理喻的。”

  人处于绝对的理性会自杀,认识到的绝对概念的东西一旦消失了,一旦改变了,内心世界便也崩塌了。人处于绝对的非理性会自杀,世界是不可知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内心没有了追逐便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有荒诞人在中间的道路上且行着且思考着且活着

  我知道了,荒诞是两者对照下的一种悬殊差距,就好比死刑犯在押上绞刑架时,看到的是自己松了的鞋带

  这里说起戏剧,虽然作者加缪更多的是对角色和演员的诠释,但我却想到另外一层内容。西方戏剧更多的是对宫廷和贵族生活的演绎,更侧重于让受众仰望、习得或者是心生艳羡,更多的是对上层生活或者是理想生活的假意贬低,当然在外还是撒上一层哲理的。而东方的,或者说中国的,则更多是对底层角色和生活的书写,我觉得除却作者出身关系外,更决定性的是我们对苦难的关注,仿佛了解了这份苦难就能有备无患了。当然还有一层,就是我们民族更乐于用苦难对比出自己的确幸

  最后,看完加缪对写作与哲学的倾注和表达后,我想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了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三):西西弗神话

  荒诞源于,肉体对“习惯的枷锁”和“时间链条”的反抗。荒诞是人相对于这个世界的剥离和脱离感。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我不该循规蹈矩的生活,满足于无聊的争执和努力,这就是荒诞的第一印象。

  荒诞感就是人面对世界而无法真正的理解它。要么是一种确切的写实,这教不会我任何东西,要么是关于世界本质的种种假想,可又一点也不确切。

  甚至我不能肯定自我,不能彻底全面的了解自我,我能肯定自己的存在,从各个方方面面,但是我对我本人,却始终是陌生的。所以荒诞感就是人与这个世界的唯一纽带、或者本质。

  一边是人对理性的呼唤,一边是世界非理性的沉默,二者的对峙碰撞产生了荒诞。

  “非理性、人的怀旧眷恋以及由这两者冲撞而产生的荒诞,这就是人生悲剧的三个特点,而人生悲剧,势必同一种生存成为可能的全部逻辑一起收场。”

  2哲学式自杀

  荒诞的内涵,是行为和一种现实的对照,比如去批评一个全世界都尊为有道德的智者,这行为和事实之间就出现了荒诞。

  (所以人们口中的荒诞,似乎只是狭义上的荒诞的行为或现象,而哲学家的荒诞,是更加抽象和普遍,是个体与世界、理性与非理性的碰撞)

  “即使承认理性的局限,也不会因此否认理性。”

  这一节主要拒绝了在面对荒诞时,克尔恺郭尔的无能为力(将终极和造物主视为非理性)和胡塞尔跳空至安逸而不作为(试图将一切用理性重新梳理,迂回地承认永恒理性的存在)。

  而作者认为荒诞既不是理性,也不是非理性。关键在于解释和理解这种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分离。

  看不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