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西西弗神话》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03-03 23: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西西弗神话》经典读后感有感

  《西西神话》是一本由【法】加缪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西西弗神话》精选点评

  ●真正严肃哲学命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否值得,就是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尼采 康德 拉帕利斯 堂吉诃德 基里洛夫 佩尔格里诺斯 儒勒·勒基埃 雅斯贝斯 海德格尔 克尔恺郭尔 舍斯托夫 谢勒 胡塞尔" 等我看了这些再看能不能读懂一点作者所谓荒诞

  ●像我这种出生在无神论大国接受唯物主义教育成长社会主义接班人实在不能理解作者在跟上帝老人家较的哪门子邪劲?真是荒谬

  ●理解这些还需要自己深刻思考洞见力吧

  ●看的好累,跟没看一样

  ● 荒诞人究竟是什么?就是毫不否认。不为永恒做任何事的人,并不是说怀旧对他是陌生之物,但是他偏爱自己勇气和自己的推理。勇气教他义无反顾生活满足现有东西,推理则让他明白自己的局限,他确认了自己有限自由 没有前途反抗以及会消亡的意识。并在她活着期间继续他的冒险。正如这段话,我都不懂。

  ●翻译没有问题。自己看不懂才是问题。

  ●喜欢的人推荐了这本书,所以我拼命看完啦

  ●这是适合反复读取的。我感受到了荒诞,却还是一知半解

  ●2019年6月。应题《论荒诞》。伟大思想者思想刻度历史线上,连梦呓都是精彩的。以幻影为食,成长为遗世独立认知体,抛除本体,如此魅力却已难为多数人体知。认识到对自己的陌生、对世界无知,因而从人类已走出太远的理性主义退回两步,但解决方案并非回避,这两步也不叫经验主义蒙昧主义。因此精妙闲散,是凌波微步。作为出发点而非结论,荒诞亦即谦谨。曰:荒诞本质上是一种离异,并不存在于被比较者任何一方。荒诞感产生双方对照。荒诞之于现实构成对抗。而其中的深挚情感总比有意表达更多。另,翻译实在不佳,大面积句子不通顺。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一):认知,然后反抗

  未完待续

  认知这个世界的荒诞,或人生的荒诞。确认一种不可抗拒命运

  世界和生活给人以各种枷锁,无论是常识认知或是他人期待,其构成一支长条形的塑料袋我们一条被捞起扔进去的金鱼,期待游一步如何如何,转个身如何如何,认为自己依然自由,其实最终命运不过是死亡,无永恒亦无法确认有真正的自由,人,没有未来

  反抗,同自己对于世界的茫然,对于事物不解。反抗伴随确认的听天由命

  如何反抗?

  贵在坚持

  从世界无意义出发,最终为世界找到一种意义和深度:人生,正因为没有意义,就更值得一过。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二):一本顶一万本

  两天之内读了三遍,惊为奇书!在我中第一个可以与罗兰巴特比肩的灵魂写手,用文字令我读懂了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一批存在主义哲学,还是以我能理解的方式表达让我超越存在主义等一批晦涩难懂的近代哲学的方式。但这远不是加缪的魅力所在,他的魅力在于对哲学的现实意义的拷问,将那些构筑一座座令人望而却步的形而上大厦的大师说成门口下棋摆摊的大爷。即使这样,想要读懂加缪还是绕不过上述那些老家伙,所以请大家不要再妄自指责作者晦涩或者译者不通了,他们的配合真的很不错了,是自己的问题。即便作者再抽丝剥茧,译者再信达雅,这本书对读者还是有门槛的!令我惊奇的第二点是,加缪的思想其实在当代遍地开花了,其思想或是对生活的态度在许多文学作品,甚至自助书籍中都可以接触到!可算是人文主义的急先锋了,对抗现代社会的毒鸡汤,没有比他更好的特效药了吧!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三):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将巨石推上山,巨石自山顶滚落。西西弗于是再下山,重复着无用又无望的劳作。当他推动巨石时,他是痛苦的,却又渴望到达山顶。而当他走下山的那段路,思考着他的生存境况。在这个无尽的过程中,因了解巨石永远无法到达山顶而失去希望,但仍然能够在日复一日与巨石搏斗中获得幸福。这是我理解的荒诞哲学。

  加缪首先否定了在认识到世界的荒谬性后,失去希望转向自杀的结局。他认为应该反抗,“反抗不是憧憬,反抗不抱希望。这种反抗,仅仅是确认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但是缺少本应伴随这种确认的听天由命。”

  尽管书晦涩难懂,但庆幸最终读完了它。荒诞感是我始终抹不去的对世界的印象,仿佛答案正是指向自杀。一部分的自己坚信一切最终都毫无意义,那么存在世界中又是为何。另一部分又认为存在即是一种经历。而肉体上的自己又在向着希望努力。但哲学又是了解过却对生活毫无帮助的知识。按照加缪的回答,应该在认清荒谬的现实下,仍然在反抗的激情烈焰中行进。终局,等待而从不企盼,终局无足挂齿。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四):活着的哲学

  9.3

  能够决定人生死的学科不止是医学或许还有哲学。人为什么要自杀?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和自杀是否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对于一个有信仰的人来说,不会思考太多,因为他们都将问题抛向了上帝。他们将自己交了出去,免除了思考的责任和负担,而万能上帝帮他们解决了所有烦恼。然而,对于一个现代理性的人,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就要痛苦多了,他们还有出路吗?存在主义哲学就是在为其寻一个答案,然而这种哲学提出了最终的“荒诞概念”,却还是没有找到一个真正出口,一个真正的方法。

  加缪指出,自杀并不能帮助人们逃离荒诞。因为他说,荒诞是人与世界相比较才有的概念,既不属于人也不属于世界,是人与世界的联系。所以当人失去意识,荒诞就会逃脱死亡,而独立出去。自杀并不能与解决荒诞,反而活着才是与荒诞的对抗,虽然这种对抗没有更高意义。但他认为,就像西西弗推着石头上山一样,周而复始的生活就是意义的全部。他提出一种悲观的审美视觉,通过这个视觉去看待生活,而不是站在生活之上去审视生活。而加缪自己则是通过艺术创作的手段,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荒诞性。加缪为无神论者找到了一条生的出路。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五):西西弗

  (这本的翻译真的很好)

  一次次将石头推上山又一次次滚回原地,西西弗在文学艺术作品里一直是以一种悲剧形象出现的,无用而又无望的劳作被视为最残忍的刑罚。他的一生充斥着荒诞,却未必不幸,因他正是在清楚认知了这种荒诞之后,仍能不断前行的大智之人。

  自杀是不应该被批评的,那是自杀者对待这个荒谬的世界最偏激的反抗,他们认识到机械生活的无意义,对世界发出“为什么”的疑问却没有找到回答。然而世界是不可理喻的,永恒的反抗才是人一生的主题。在正视了人生毫无意义的本质,人试图挑战命运,突破极限,打破常规,但最终还是会归于平常,仔细想想也是很绝望,但这就是世界荒诞的本质。

  加缪在书中大量引用陀翁的作品来表明象征性文学的意义,通过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证明荒谬的精神自古以来,且将一直持续。但是人可以失望不可以绝望,最大限度的生活,虽然听上去简单,实施起来却需要巨大的勇气,明知无望却仍在努力,是人生的努力方向,是西西弗的幸福,希望也是你我的幸福。

加缪着实是男神,我浅薄的知识尚且无法完全了解他深邃的思想,不同于《局外人》和《鼠疫》,《西西弗神话》更直观地展现出他对世界的洞察力敏锐到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这说的不就是我吗?之类的) 好的文学作品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作为2019年的收尾,确实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新的一年依旧在迷雾中,不断思考,永远反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西西弗神话》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