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3-16 01:51: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精选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是一本由琹涵-著 / 毛树来-绘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一):邂逅宋词是邂逅生活里的人情

  生活里各种人情最美的是爱情,可是也少不了亲情、友情、手足情等,这本书读来让人深思,母亲偏爱怎么办,丈夫外遇怎么办,棒打鸳鸯怎么办,花开终有时,花落随流水。人活着怎样面对无奈和悲戚,琹涵用淡淡的笔触结合宋词的哀婉给我们阐释,生而为人,要做好自己,无论外界给予你什么,都要坦然面对,不争不抢,不急不躁。岁月就是小火慢炖的浓汤,熬的不是时光,是做人,做女人的优雅和芬芳。

  林林总总的人情,都尝一遍又何妨。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二):跟散文大家感受诗意生活 (解悦)

  纵然只是寻常生活,因着经典文学的加入,日子也可以变得如诗如歌。最新上市的《品味唐诗:去和所有欢喜的时光相遇》、《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聆听元曲:让孤旅的人生有无限风景》三本书是台湾散文大家琹涵的著作,由著名画家毛树来配图,带你感受生活之美。

  琹涵是知名散文家,她的书无一不美,本本都是带着阳光和祝福的“礼物书”。琹涵的文字清丽隽永,内容情真意切。不论写人、写事、写物、写景,莫不基于爱和同情,常映现出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怀,深得读者喜爱。著名山水画家毛树来擅长山水兼花鸟,醉心于工笔画虎。作品文字重视书写对生活的真挚情感,质朴清新;笔墨意境开阔,苍劲厚重,具有鲜明个性。二人的作品搭配起来,传神、美妙,文美画亦美,美丽的水墨风情带着阵阵墨香,滋养我们的眼睛,开启我们纯净的心灵图景。

  唐诗宛如一座桃花源,有落英缤纷,让人徘徊流连而不忍离去。亲近唐诗,探究人文之美,让诗的隽永美好,浇灌我们枯寂的心灵;那也是生命的源头活水,为我们展现了它活泼不息的生意盎然。

  宋词宛如一位静美的女子,清丽婉约,用情至深,是我们宁静内心的闺蜜,是红尘邂逅的知己。当奔放的感情无法收拾,甚至无处安放时,宋词是我们的知己,这里有殷殷情意,有灵魂的召唤和回应。

  元曲不假雕饰,来自内心的呼唤和呐喊,仿佛冲破了一切世俗的藩篱,直指本心。元曲让我们明白,风雨困顿都是人生的常态,所有的坎坷和不幸都会过去,赠给我们更深刻的人生智慧,让我们重新领受阳光温暖的俯照。

  这套将唐诗、宋词、元曲融入其间的情感散文集,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唐诗、宋词、元曲的体会融为一体。每篇文章讲述一个真实动人的小故事,150个温暖的小故事,给年轻人带去生活的正能量,让人更加理性地看待当下的生活,更具诗意。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三):读故事品宋词

  关于宋词,你能想到那些词人的名字呢?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是这样一本唯美的书, 封面很素雅清新的感觉, 关于宋词可能大多数人了解的还不是特别多, 宋朝的词,相比唐诗来说, 从童年开始,家长们都会给孩子读一些唐诗, 因为诗句偏短,孩子记起来也容易,有的诗歌朗朗上口。宋词,更多是关于词牌中的平仄押韵,不同的词牌要求的长短句,字数, 以及每句话的韵脚的位置, 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当时配的音乐我们已经无从知晓, 只是透过这些词句,仍然能体会到词人作词需要考量和注意的地方。 与诗歌一样,宋词也是有不同的情绪表达在其中, 有婉约的词, 也有豪放的词, 种种不同风格,搭配着婉转的、壮阔的配乐,想想也是一件特别唯美的景象。

  《邂逅宋词》的作者琹涵在每一篇开篇的地方都会专门的讲一些这位词人的事情, 配上一副插画, 在画中配上这位词人的词。 与封面设计一致的画风,放佛人们看着这些图片就能感受到宋词的美透过这些文字显现出来。 每一篇故事中都有着那样的以为女子, 他们或是坚强, 或是独立,或是婉约,或是善良贤惠。

  于纷繁的世界里,读到一本不错的书, 也是一件小小的幸福的事情。 之前读诗词一般都会在书的最后备注这首诗的典故来历,以及一些词句的意义, 相比之下,将词融入了故事里面,让故事和诗词融为一体,了解了故事里面的人, 也便理解了诗词。

  生活中太多的事情影响着人们, 很多词人,词很美,有一些是他们自己亲身感悟所写,在经历痛苦的时候, 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 那个时代里虽然信息不如今天发达,书信和文字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通过文字表达情绪多少也算作是一种作者对自己人生感悟的一种抒发了。

  很喜欢这本书的风格, 把故事的内容和词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即便没有特别深入的去了解词的风格, 也能体会到那种意境。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四):以情入词,以词述情。

  《邂逅宋词》,“邂逅”这个词用得妙啊。前一本《品味唐诗》,在唐诗品读之余,还有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岂不就是在品味生活吗?而这本书里,作者则通过优美的宋词,引出一个个或凄美或羡煞旁人的爱情故事。都说诗庄而词媚,我倒是觉得,书里的宋词都像作者笔下那些女子一般多情了。

  在导读中,有一位女子偏爱苏东坡的《江城子》,那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必然勾起了女子无限的伤感。后来,她丈夫离世,她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层意蕴,十年之间,生死难见,其实是多么悲凉的一件事情啊,在世的人十年间未曾停止想念,他会承受多么大的悲怆啊?我总是不忍心读这首诗。这位女子起初可能也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等到尝尽其中滋味,才觉千般惆怅万缕哀伤穿肠而过。这可怜的女子,可能都会怨怪自己,如果少念几遍这首词,会不会丈夫还能多陪伴自己几日?

  宋词就是这样,写出了人间的深情。就让我们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

  相比于《品味唐诗》一书,作者在讲述众位女子生活故事方面,略有不足。

  在卷一·临别的礼物一文。作者先是写出同学小美的优秀和温柔,最后写了毕业时两人去申请成绩单的场景。但是这个场景并不能给我留下什么小美温柔善良爱帮助人的印象,可能是我没有经历过和作者一样的申请成绩单的流程,无法理解作者的感受。但想来,在这本书的读者中,和我一样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流程的人还是很多的。

  写完小美的婚姻生活,作者表示自己对小美的怀念从来不曾减弱,以贺铸的《青玉案》一词为这份思念的注解。可是这让我感觉很尬。贺铸的这首《青玉案》是我高中时的课文,也是我很欣赏的一首词。但我认为这是在表达对于心上爱慕之人的思念。用于同性朋友之间纯洁的友谊还是有点牵强。此外,《青玉案》中,主人公对于心上人是求而不得的状态。总不能说作者对小美同学也有过追求吧。

  解释完这首词之后,作者介绍了小美的晚年生活:在婆婆故去之后,小美退休并投入了志工行列,温柔体贴的小美,当然是马上赢得了所有老人的心。很励志的人生啊,和《青玉案》里的忧愁真的相配吗?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五):一个情字,流传千载

  宋词从小就读, 从初遇时优美的词汇打动内心到后来缠绵的意境觉得心有戚戚。《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 仿佛跳脱出时间和空间,以宋词为项链上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又在每个珍珠里藏起或悲或喜的情感故事。每个故事同引出它的宋词又那么和谐,让人看了真真的感到千百年人的情感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一切的离情别绪, 一切的期许怨尤,一切的相念相思,都不曾因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开篇作者很巧妙地用一系列非常接地气的问题, 打开了宋词的大门。每个故事由一首首宋词引起, 徐徐讲来一个个动魄惊心的感情故事。再以介绍这首词的作者为结尾,转身就是技术贴哦~

  在这里,我们从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泪眼问花”中看到一夫两妻的旧式爱情,注定那么多的隐忍和遗憾。苏轼《卜算子.黄州定会院寓居作》的”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又让人感慨因为事业被爱情放逐的女主如此的“无情不似多情苦”。陆游的《渔家傲.寄仲高》“扁舟何日寻兄弟?”一问问到心里隐隐作痛的乡愁和旧意。吴英文《鹧鸪天.化度寺作》的“明月生凉宝扇闲”一讲讲到失去的情感的无奈和纠结。

  古时候的人,时间很长,信息很少。所以他们有足够的心思去精心雕琢那倏然即逝的情绪,有太多空白的时间反复品味孤独,有太远的空间彰显团聚的美好。 失去恋人以后没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分心,离开爱侣以后空对长天有那么多离情要诉。现在的世界飞速旋转, 信息爆炸,物欲泛滥,失恋了分分钟有新的勾引, 两地相守分分钟有各种诱惑,难得的就是守着一份坚定的情感,难得的是只爱你一人。所以, 有时间的话,读读宋词,静下来体会那种深沉的爱恋和情思,返回来看自己珍视的那一份情感, 时时反省自己是否也能情深不变,矢志不渝。

  当然本书作者重点放在婉约词引申的身边故事,而宋词作品中也有很多豪放派的作品用以言志,是非常正面的信息。随口可以举出一大堆例子,如苏轼《定风波》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辛弃疾《破阵子》的”沙场秋点兵“,文天祥《酹江月》的”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处处豪气冲天的气魄,让人读之荡气回肠。可能这种调性的宋词,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也会有很多人喜欢。

  无论如何,情,一个字, 千古同音。人活到后来也不过活一个情字。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六):以词寄情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璀璨夺目的一颗巨钻,它起于隋唐的曲子词,经五代至两宋而臻于极盛。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宋词中不仅有男女之情,还有失意哀伤之痛,更有国仇家恨的慷慨豪迈。

  这本《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是由台湾知名作家琹涵著,作者将这些年所听所悟结合美丽的宋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展现给我们,读起来让人感叹发人深思,带给我们许多共鸣。作者不是像在中学课本里那样简单的描述和释义,而是将宋词之意或者说是精髓融入了后面的一个个故事中,再配上贴切的水墨画,读来真是让耳目一新。

  作者将本书分为四卷,分别以“多少事欲说还休”、“少年不识愁滋味”、“也无风雨也无晴”和“为伊消得人憔悴”为卷题。其中前两句是出自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后两句分别是苏轼与柳永的词。这本书更多的是对于我们感情生活的描绘,把这份情寄语于宋词中,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爱情,固然是最为牵动人心的部分,亲情、友情也更有动人心弦的部分。读完作者故事里失之交臂的爱情,让人唏嘘不语,再配以毛树来老师的水墨画,透露出点点的失落感,让人影响深刻。书里叙述了友情爱情和亲情,我们可以感悟宋词后面的无穷魅力。

  作者将或短或长的宋词化作最朴实的文字,融入到她的深情叙述中。在这些个故事中你可能也会发现自己的影子,她将一首首宋词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杂事相联系,将人世间的各类喜怒哀乐情感揉合在了一起,让读者能够更了解诗词想要表达的深层意思。在作者的笔下,宋词更像是我们的一位挚友,静静地陪伴着我们,细细聆听我们内心属于自己那缠绵、最深刻、却无法言说的心情。

  通过此书,作者让我们对这几位宋词的大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体会到了他们内心的波澜,提高了我们文学鉴赏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它温柔地为我们拂去忧伤,还给我们平静的心灵。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七):将岁月揉进山河

  折花三两枝,观月品酒质。

  宋词常常被用作缠绵哀怨的情感表达,因为宋词中的欲说还休的感叹,可望不可及的过往都沉淀在诗人的字里行间。

  诗词歌赋人间百味。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视角来看宋词,我们就有着不同的感受。这篇邂逅宋词,在作者品味了宋词本身的词义及情感之后,结合自己的或者他人的故事进行了表达。

  我们喜欢诗里行间的平仄相宜,喜欢诗歌里的音韵起伏。喜欢小说的精彩多变。词确实成为了一套独立的风景,有着诗的美感,但是又没有诗的严格要求,能够在自由的排列组合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果说诗像是一位飘逸于山间的潇洒情怀,曲像是曼然起舞的娇艳女子。那么词就像是在江南夕阳下那一束对未来的向往与迷茫,是那一束雨后淡淡的追思想念。它也通过了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了内心深处的世俗普世情感价值。

  宋词中,我最喜欢品读的是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州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风景淡然又深情。是那魂牵梦绕的江南水乡啊。夜晚的暮沉沉浮浮,像是我漂泊不定的身世,在这一处楼台,这夜晚的暮色也像我一样,迷失了方向。这一出风景美的飘渺,美的独特,但是却也是清冷的。我一人赏着这个风景难免还是太为乏味,我多么希望。有那么一个远方的人,懂得我。就像被困住的夜色。

  孤傲而又期待相知。迷失却又带着期待。这复杂的情绪随着水流的环绕往复,也像极了此刻我的复杂心情。水流不用在乎来路,不用担心过往,只用带着自己的方向,一直向前向前。而我却不能如此。因为我的心啊,已经纠缠不知归处。

  文学的典型普世意义也在于此。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纠葛。通过作品外化出来,但是又让读者有着深刻的同理心。他在文化中留下了这么重的一笔。好的文学作品就是如此,他能够轻易的撞进你的心,给你准确的一击,或者打醒你的迷茫,或者给你的受伤的心轻轻抚慰。或者给你一些痛苦的同情之心。

  宋词就像月下独酌的孤独行者,毅然又决绝,怀念又孤独,带着复杂情感去前行,即使知道前路可能已经暗流无向,但是也只能如此走下去。给了勇士情感,给了彳亍的人勇气。从内心寻找答案,这才能让自己安顿在最深情的岁月里。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八):词由心生 才得感人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是一本把宋词融入其间的散文集, 40首宋词携带宋朝的故事和今天的故事相碰撞,看到不一样的深情往事,却有着一样的心境。纵有千古知音一相逢的快感。 从封面设计看来,其中文美画亦美,一词一画,美丽的水墨风情带着阵阵墨香,滋养了我们的眼睛,开启了我们纯净的心灵图景。书中所有的配画均来自著名山水画画家毛树来先生,精湛的画艺+精美的印刷,让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散发着美好的婉约气质,让书中的故事和诗词更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同穿越到宋代,看看那时候的风和景。 拿到本书,也瞬间让其想起心头的最爱《卜算子》涌上心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最幸运的事,莫如两人心有灵犀,流水落花皆有意,你心换我心,一切尽在不言中。

  也正是我们现在之写照,与之共白头白首不分离。

  让我爱上宋词不可自拔,再这样与之邂逅宋词,看到里面一阕阕精致绝美的文字,一段段悲欢离合,一场场离愁别恨,一幕幕接连上演。

  一部宋词,便是一部情史、一部红楼,写尽红尘心事,写尽小儿女情态。

  读宋词要带有一种情境在其中的,无论是孤守也好,是相思也好,是决绝也罢,是无情也好,是多情也罢,都能在宋词里,留下情爱的每一片痕迹。 宋词那么美,爱情那么美,但我们总是不明白,为什么痴情者的结局总是分开,为什么有情人总是不能成为眷属。这似乎成为一个悖论,没有人能解。即使在随时都可能发生爱情的现代人身上,爱情,也常常是相似的结局。在最美的宋词里邂逅最美爱情,让唯美清丽的文字,写尽宋词的温柔与缠绵、深情与哀愁。

  回归现实,回归自己的生活,想象着我们两人时常会聊到此处,四目相对,相视而笑,“两情相悦”难能可贵的是对彼此的坚贞不渝。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信我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即使残酷无情的时光在飞快的流逝着,只要彼此珍惜,肯为对方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心中有爱,就一定相守彼此到老。

  宋词需品读,娓娓道来这其中有相思,有邂逅,有离别,有幽会,几乎写尽了爱情中的所有悸动,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每一首词后面,要么有一个动情的场景,要么有一个动情的故事,要么有一个动情的人。

  宋词真的可以说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它既能重现山呼海啸般的波澜壮阔,令人潇洒超脱,也能描摹杏花春雨般的细腻婉约,令人柔肠百转……

  三五成句,四六成情,总让人爱不释手。

  宋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特别是一些表现爱情主题的婉约派宋词,每首都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是主人公牵肠挂肚﹑相思落寞的生动写照。读起来含蓄深沉﹑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九):赴一场宋词之约

  有人会问,唐诗宋词元曲,你为什么独爱宋词?

  就像是喜欢一个人,没有道理,也由不得自己。

  初春,春风里嗅到泥土的味道,扑面而来,直入心田,万物复苏的季节啊,是不是豁然开朗呢。

  从慵懒的冬天里一路走过来,我看见了春姑娘舞动的身姿,轻盈飘逸,楚楚可人,斑驳了岁月,又娑婆了时光。

  苏东坡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欧阳修说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宋词历来有豪放和婉约之分,还记得那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更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现代人都市生活节奏快,我们或许都一样随波逐流,总是说自己很忙,能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宋词仿佛也被搁浅了很久,但是久别的感情依然藏于心中。

  闲时逛书店,光看颜值,就果断买了一本书《邂逅宋词》,没想到一下子便喜欢上了,欢喜的不得了,我从未见到过一本书,能把宋词描绘的如此美好,不免又对生活多了几分热爱。

  作者琹涵是台湾知名散文家,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学教师,勤于笔耕,曾获得中山文艺散文奖,其文字清丽隽永,内容细腻,情真意切。

  唯美是她作品的特质,她的文字无一不美,不论是写人、写事、写物、写景,都带着阳光和祝福。

  我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她应该有着极其温柔的性格,有一种不吵不闹、不悲不喜的境界,沉浸在美好的文字里,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

  琹涵在导读中说:“文学,从来就是我的桃花源,诗词更是。亲近不难,影响却及一生。这是上天对我最为厚爱之处,为此,我深深感恩。”

  明明是自己喜爱文学,喜爱诗词,却感谢上天的厚爱,书中不只一次提到感恩,我想,这个女子才是这世间纯净的尤物吧。

  很久未读宋词,却因为这本《邂逅宋词》让我心生欢喜,一气读完,意犹未尽,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尽管俗套,但真切平实用自己独特的文字抒发心灵,最后附上绝美的宋词,让人遐想连连,恍然大悟。

  读这本书,很轻松,心里没有任何负担,思想可以随意驰骋,然后让灵魂慢一些,去领略着世间的美好,

  在春天里,遇见宋词,那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妨来读读这部唯美的作品。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十):慢读宋词

  除了语文课,还有什么时候我们会用到宋词?

  琹涵在自己的新书《邂逅宋词》中,琹涵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起,或从自己身边的朋友写起,用娴静舒缓的笔法回答了上面这个问题。

  《邂逅宋词》分为四卷,每一卷里,琹涵都尽力按着主题找了贴合的宋词来精描细画。

  卷一讲的是“多少事欲说还休”。琹涵讲着身边友人或悲或喜的爱情,用一阙阙词去形容故事里的人是什么心情、去形容看故事的她是什么心情。在别离的夜晚,被思念缠绕,难以入眠,便是“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想到你或许也在受着这相思苦,只好说“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在遇人不淑,又无从恨起,终于和世界和解的时候,便轻轻吟诵“片时春梦,江南天阔”。这,是爱情啊。那么,在儿女情长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到宋词。

  卷二讲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在这卷中,琹涵也说少年也说愁。生命中失散的友人,再想联系的时候,却又“水阔鱼沉何处问”。中年时忆少年友人,可以慨然“梦里花落知多少”,也可以用“落花犹在,香品控烟,人面知何处”来配那一声叹息。少年时候的好朋友是多么要好,慢慢地我们长大了,朋友散落在世界的角落里,好朋友相聚相离,总是人生常事啊。那么,在忆及故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到宋词。

  卷三讲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东坡的词,宋词中我最爱的便是苏东坡和李清照。一个豪放天真,一个情思切切。卷三中,琹涵给我们展示了宋词淡然平朗的一面。有“一枕小窗浓睡”的悠闲,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清朗,还有“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青春。有风雨也有晴空,宋词恰如我们每天的生活一样,但历经种种,我愿你都能释然。在释然淡然的时候,我们也来读宋词。

  卷四讲的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宋词缠绵多情者众,于是琹涵便复又讲回情。有在亲情里受伤的人,深夜看“残灯俨然空照”。也有在爱情里筋疲力尽的人“肠断已销魂”。也许那句“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的清丽却孤独。情字一事,如何说得清呢?可到情字,又如何能不用宋词呢?

  生活有喜怒哀乐,人有七情六欲。弱水三千,《邂逅宋词》取其一瓢而已。宋词中有千千万万丰富多彩的故事,每一阙词,都有自己的故事。千百年前作者写下他们的时候,怀揣着自己的心事。或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乍见之欢,或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悲伤,或是“弦断有谁听”的怅然,或是“胜却人间无数”的美满。如今的我们在读词的时候,也都揣着自己的心事。

  读词,是要慢慢读的。为什么呢?碰到自己喜欢的那阙词,就会一句一句地反复吟诵,在心中铺展着属于自己的画面。但你若喜欢,也可以快快地翻,翻过去,然后突然有一句词,撞进心里。于是你便停下来,站在那里,合上书,带着那句词,沉进心里。我们生活中的细微情绪,总有那么一两句词,能够嵌入我们当下的心境中。

  在琹涵的笔下,她的生活,是诗意的,是美的——便连悲伤都带着美感。宋词和她的生活恰如其分地贴合在一起。就如书的标题一样——“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邂逅宋词,发现生活中细腻的美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来让我们和琹涵一道慢慢读词,细细品味生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邂逅宋词:把自己安顿在深情的岁月里》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