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禅学入门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2-04 02:13: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禅学入门读后感1000字

  《禅学入门》是一本由铃木大拙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1988年图书,本书定价:1.15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禅学入门》精选点评:

  ●大概就是平常心吧

  ●好想买一本

  ●简单通俗的禅学入门书

  ●铃木所著简直就是白话版的金刚经。禅是什么?我所理解的禅,即借助科学观点泯除人类知见中的动物性,把人对世界的看法真正提升到一个人之为人的层面。禅是一种知感,一种直指逻辑局限,还世界本来面目的大无畏;禅是一种追问,反诘DNA如何局促了我们,使我们不断爬出低等感官习惯的陷阱。禅,真正把科学融入了生活,常怀不二之心,不分彼此,不惧生死。

  ●经验的直观的,各种禅宗公案的不可理解,旨在一个破。“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自在无碍,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璇玑不动,寂尔无言。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2017.6.7

  ●万物皆禅,悟外无禅

  ●入门的,就这样···

  ●一种反逻辑的知识要如何可能?(大概我佛性不高…

  ●我大概是入不了门的了。。。既然要破除语言与事实之间的二元依存,却仍然需要语言来进行阐述解释,那不是很矛盾吗。。。

  《禅学入门》读后感(一):与禅无关——译者谢思炜?

  九月份读的,觉得翻译得很好,觉得很自然,译禅者当然不会有粗陋的文笔。没注意翻译者,是谢思炜,现在才看到,是那个教我们唐诗,治学严谨、语词典雅的瘦而有风骨的谢思炜老师吗?也许不是。

  突然,想起中文系的岁月,我力图将谢老师所讲的都记下来,可惜他只讲了一截。想起那位享受女生崇拜的某老师,想起感动中文系所有女生独自带着女儿的老师,少时年华,生无数感叹啊。谢老师还在清华吧,现在师大的学生无福听他讲课了。那些迷恋某老师的女孩们都成家结婚了吧。那位单亲父亲据说是和我们下两届的师妹结婚了,也很幸福吧。

  《禅学入门》读后感(二):活泼的禅

  禅宗拒绝概念和定义,使物不受名目的纠缠,还物以本来的面目。逻辑是一段一段的,缘起缘灭。逻辑可以信手拈来,自成一体。

  禅对待的是事实,不是逻辑上和语言上偏颇的、不完全的表现。直截简明是禅的精神。禅的观察是独创的,而非平面的。禅的目的是人的生命和本来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特别是原来的完全。禅囊括所有可能的存在和经验。绝对肯定就是佛。当没有什么可以判断时,佛才出现。禅的要旨就是捕捉流动的生命。

  《禅学入门》读后感(三):绕口的禅 胡话的禅 还是大智慧的禅

  书中云:何是净心!

  禅师答:以毕竟净为净。

  僧问:何是毕竟净为净?

  答: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问:何是无净无无净?

  答: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做净想,即名无净也。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即是无无净也。

  --------------------------------------------------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

  德山为受教就来到龙潭处,一日,他侍立座下,龙潭问:“更深何不下去!”德山便往外走,却又回来说:“外面黑。”龙潭点蜡烛递给德山,德山刚想接过来,龙潭又把它吹灭了,德山于此大悟。

  --------------------------------------------------

  禅在生活当中,你离它近了,它却远离了你;你远远的看不到它,它却在你身边。乌鸦是黑的,A是A。

  《禅学入门》读后感(四):看了,没入门

  在文中,作者强调的是经验,以这种经验作为禅学入门的途径和基础。作者笔下的禅是非概念化的,即,即使有概念能够表述,但若无个人经验,是难以有效地被掌握的。

  其次,禅是非逻辑化的,超越了知的范围的逻辑二元主义的界限,心中不再有“彼”“此”的区别。

  再次,唯一能够取得个人经验和进行入门的途径则是借助作者所言的“公案”。这是禅学师傅通过某些言语、动作组合而成的作为启示弟子顿悟的方法和手段。如作者言,公案非谜语,也非机制的语言。具有明确的目的,唤起概念,并尽量把它推向极端。从而顺遂思想的自然流向。在面对壁垒之时,冲破它,从而达到洞察物的真相的内在意识的觉醒。

  照理,打到洞察物的真相的内在意识觉醒才应当说明禅学入门了,然可惜我缺乏作者提出的个人经验,以及名师给予的公案,因此,看完书,有了模糊的印象,但总觉得离入门尚早。

  《禅学入门》读后感(五):人间真趣:铃木大拙的《禅学入门》

  这是第一本我通过笔记本电脑阅读的电子书,虽然我极其不喜这种阅读方式。无奈找不到此书,万般需索,千遍往返,只好先读了,打算日后再把它打印成书或者求取一本,或者就手抄一本也好。感谢豆瓣上的网友给我发来的电子邮件,他应该是一个真正的佛学爱好者。

  来自日本的铃木大拙被誉为“世界的禅者”,在于他是向西方介绍禅学而著称的世界文化名人。译者谢思炜乃北京师范大学的知名学者,在这本书之前我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孤陋寡闻者如我,上网一查,才知道此君的专长是唐代诗歌,尤其在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身上著述甚丰。三联书店于1988年出版了这部作品,虽然仅薄薄一部,但真趣闪烁,就像书中所言:房顶之上,繁星满天。

  铃木大拙试图想从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入手,从知的和二元对立的逻辑世界中跳出来,直接到达心与自然相统一的内在体验的真境界。对那些执着于世的人而言,这一点不啻于当头棒喝,我读过许多人述说了这本书对于他们艺术创作的影响,至今记忆犹深。而铃木大拙能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上来谈禅学,更值得佩服。他说到了中国的禅,也提到了印度。唯一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说到中国的儒家对禅的影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禅学入门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