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10-18 14: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是一本由王鹏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精选点评:

  ●随便翻翻时觉得写的真好,认真来读时又觉得不过了了。 文笔优秀,深度未必。 若要借鉴写作技巧,值得一读。

  ●快餐文学 以后亚马逊推荐书单谨慎购买

  ●不能解决问题

  ●看这书属实有点浪费生命了

  ●信息杂烩的一本漫谈吧,作者公众号文章的一个合辑 文笔挺轻巧的,行文也很流畅,选题也很能切中新中产的兴趣点,从笔锋和内容来看,作者的确有点水平 然而这些文章,读起来舒服,文笔流畅之余,内容深度有限,外表情感的弥漫,掩盖了内里内容的相对浅薄,读完其实更像读完了一本小的小说,思想上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文章,更适合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发出,帮助大家消磨时间,产生一种有所进步有所裨益的幻觉,集结成书,并专门拿出条块状的时间段去看,可能收获并不大

  ●[3/52]2019未来已来,人很难跳出时代局限。

  ●一般

  ●每一篇都下了功夫,至少可以反复阅读,不像某些公号的应景文章

  ●作者是自身媒体人,一篇篇文字都文采飞扬,不枉腰封上印着的10000w+

  ●前几篇还有点干货,对目前商业社会的分析和投资建议。之后就都是矫情的文艺中年读物,确实是“贩卖焦虑,兜售情怀”。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读后感(一):时代的焦虑

  我们一直都处在深深的焦虑之中,这种焦虑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对得失的在意.

  这个世界会好吗?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对时代敏感的人会总会凭借各种方式去触摸时代的脉搏,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可是还有很多人会成为这个时代的炮灰。我们纠结、我们彷徨、我们焦虑,如何和时代接轨,如何不被时代所抛弃。社交网络上存在着大量令人焦虑的信息,5岁小朋友简历被刷屏、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社会像一根皮鞭,抽打着我们,命令我们不停向前奔跑,否则便会皮开肉绽。

  社交媒体则大肆鼓吹焦虑,整个社会蒙上了一层焦虑的雾霾,这些营销号以此便可以贩卖焦虑,发“焦虑财”,我们越焦虑,他们便会越开心,我们的焦虑便是他们的“摇钱树”,焦虑不减,摇钱树不倒。

  所以”焦虑“到底对吗?

  我觉得焦虑是对的,说明我们队这个社会还没有麻木不仁,没有固步自封,我们越焦虑,说明我们心底越渴望融入这个主流社会,不想被抛弃,想成为这个社会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如果哪天我们不焦虑了,可能是我们懒了、倦了、开始麻木了。

  其实我挺喜欢这种焦虑的,这种焦虑能时刻让我保持清醒,让我懂得我的不足有太多太多,我必须得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追赶上大家,我,并不想被抛弃。 我仍旧在焦虑着,对生活的琐事,对未来的迷惘,对自己所处的状态。

  但我仍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发生事物的思考。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读后感(二):阅《大势将至,未来已来》摘录

  总体而言,扩大个人知识面,增加对移民留学、信息技术、个人发展等的认识和理解。实际上可以不购此书,通过阅读“摩登中产”公众号达到目的。

  第一章 中产问道 1、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个性和涵养,科技与简约,是新中产最喜爱的标签。品味取代奢华,成为新中产阶层对生活的新标准。在中国,类似雅痞的追求,正成为新的潮流。 2、斗兽场中的全年龄搏杀。混龄共处时代,有三个维度消失。一是年龄维度。年长为尊仅限于礼仪层面,更多时候年轻人的创意和判断力,决定公司在新兴市场上的成败。二是经验维度。落后的逻辑将限制你学习新技术。三是权威维度。权威走红和过时的速度都变得太快。时代变得公平,每个年龄段的人获取信息的机会,近乎平等。年轻人拥有记忆力和反应力优势,中年人则有逻辑和判断力优势。事实上指导晚年之前,人类大脑一直在生长,横向思维会不断强化,形成更为准确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联想能力。而阅读和学习,将不断刺激横向思维。 3、画蛋、幻梦和试炼开始。新世纪之初,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子女留洋,留洋的年龄也不断提前,然而这终究仅限于大城市的精英阶层。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高考依旧是上行的唯一出口。想想看,一道试题意外填错,就可能改变你将就读的学校,替换您将遇到的师友,更改你将爱上的女孩,并涂乱毕业后的漫长人生。出身千差万别,前路云雨未知,但最初抖动蝴蝶翅膀的,依旧是你自己。 4、人人飞奔向前,他们却开始了间隔年。对于压力沉重的中国中产阶层而言,间隔年恰是难得的喘息。无论是求学获得新知,还是用公益填补心灵,或者借旅游重新思考事业发展,都正为所需。 5、移民真相:每一份自由,都有代码。移民前,在自家草坪上看书喝茶是梦想,如今,宁愿将草坪换成水泥地。美国,均次住院费已超过18000美元。有人漏夜下西洋,有人风雪归故乡,我们所求的,其实不过是最自在的生活。 6、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在改变命运的手段中,写作,一直都是低成本的逆袭手段。 7、通向财富自由的特殊门票。所有焦虑,归根结底都是财富焦虑。捕捉财富机会,成为中产阶层必备的技能,然而随着混乱时代的结束,新时代风口的机会正在被垄断。这就是当下的现状,股市,熊息粗重,楼市租赁当先,中产想获取投资门票,理财是最稳健的手段。对于无数新中产而言,新时代的新任务就是要重新定制人生。制定一份财富计划书,全力获取那张宝贵的门票。中产阶层理财的核心理念其实只有一条,就是严格控制风险,追求中长期稳健的投资方式。公募基金相对符合中产节奏。基于稳健出发,时间便成为最重要的维度。

  第二章 城市囚徒 1、逃离北上广,只是更焦虑故事的开始。看似安稳的桃源,真正生活其间却未必美好。漂亮的小城一切都慢,但生活也陷入索然寡味。 2、先别急着学习,我这里有一片维生素c。知识焦虑的高发人群,医生给出了一个治疗方案,每天接触的媒体不能超过两种,减少娱乐,保证9小时的睡眠,睡前锻炼15分钟,多喝水,补充维c。

  第三章 请回答1999 1、药神的神药。当精致的生活全部依赖于工作薪酬时,一旦职场发生突变,生活也将随之被摧毁。导演文牧野说:“当你善待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就会善待你。”而善待这个时代的前提,是知道这个时代的真相。

  第四章 在生命中,多凿几个出口 1、在生命中,多凿几个出口。那些尚未筹划第二城市的人,其实是受惯性思维所限。大都市并无围墙,真正让我们举足不前的,往往是思维误判。第一重误判,是筹划的时机。第二重误判,是离别的模式。 2、从此之后,你将听从它们的口令。广告轰炸和大数据杀熟,并不是大数据阴暗面的全部。扎克伯格用胶带封住了笔记本的摄像头和麦克风。你走出信息舒适区,不断学习跨界知识,算法茧房便再也困不住你。你挣脱技术依赖,时刻保持警醒,“大数据杀熟"便很难坑杀你。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清晰的人生规划,在数据流中保持决断力,力争做数据的主人。 3、赌王不掷骰子。在我们的人生选择题中,占最多数的,是被动选择题。他们虽然也有选项,但早已标好推荐答案,有时还是强制答案。强大的惯性,让我们最终滑向相似的轨道。你不停的选啊选,却殊途同归。还有一类被动选择题,没有推荐答案,却遮蔽了许多选项,只留一个给你,爱选不选。被动选择决定细节走向,但主动选择,可以让一切推翻重来,甚至超越。那些关键选择,发生时平淡无奇,但多年后回首,总会让人百感交集。( 何鸿燊 传记《不赌就是赢》) 4、我正在做一件什么事?“当你在某个行业的积累不够时,就想靠这个行业赚钱,这个出发点本身就不端正,你轻视了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很多年的人。”“你都没有积累,就想完爆别人,这个出发点太可怕了。”(微信公众号“咪蒙”)

  第五章 大势将至,未来以来 1、我们只知大势将至,却不知未来以来。从今日起,尽量让自己的工作有更多创造性内容,尽量掌握一门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技能,尽量观察信息的风口,并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储备。 2、目中“无人”。在过去,我们可以选择学一门专业,然后投身一个行业,静享半生安稳时光。然而,在过渡时代,你会发现,没有绝对安全的行业,也没有绝对安全的未来。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立即开始学习新技能,而且是那些充满创造力和个性化的技能,同时努力使财富增值,努力成为洪水到来前爬得稍高一些的人。 3、当世界被缩小之后。这个时代,你未必能留下全球性足迹,但势必要有全球化思维。当你用全球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生,命运或许会悄然转弯。我们依旧喜欢闯荡异乡,只是不再赌博式的扎入陌生国度,而是谨慎的翻阅世界,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我们依旧推崇去海外读书,只是不再纠结学历和文凭,而更看重思维体系和国际视野。我们游历的身影遍布海外,但已不止在奢侈品店前排队,而且开始进入文化馆和博物馆,享受世界被压缩后所带来的文明便利。 4、2040年,无人幸免。人工智能或将在2040年达到普通人的智能水平,并引发智力爆炸。我们极有可能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最后一批人类。学者分析,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只有三类人能勉强对抗人工智能的冲击,系资本家、明星和技术工人。换而言之,面对步步逼近的人工智能,你要么积累财富,成为资本大鳄;要么积累名气,成为独特个体;要么积累知识,成为最高深技术的掌握者。 5、在数字化巨浪中,向未来移民。(海南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人工智能最喜欢的舞台正是我们认为混沌复杂且多行业交叉的领域。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读后感(三):古龙体散文,内容是中产感兴趣的房子车子移民等:2星|《大势将至,未来已来》

  看内容是一些散文的文集,体裁上类似古龙的一句话一段的,公众号文章也经常看到这样作的,有人称作“大喘气体”。

  文章的内容,基本是中产关注的房子车子移民之类,有些是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作者依据公开的资料作了改写,有些则真假未知。

  作者以前做过调查记者,但书中的内容貌似都不是调查后的结论。

  总体评价2星,价值不大。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2011年冬日,罗兆辉似乎迎来转运。传闻,他早年得意时结交了一位富豪朋友,并赠送其一幅字画。那年冬天,富豪将字画归还,罗兆辉最终将其卖出700万。P58

  2:研究者称,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和泡在图书馆的人是知识焦虑的高发人群。医生给出了一个治疗方案:每天接触的媒体不能超过两种,减少娱乐,保证9小时的睡眠,睡前锻炼15分钟,多喝水,补充维C。P96

  3:搜狐的天使投资人尼葛洛·龙帝于1998年访问中国。在发布会现场,青年张朝阳向媒体介绍说:“这是我的天使。”现场记者一片哄笑,一个大老爷们儿怎么叫天使? P224

  全文完

  2018左其盛好书榜(截至11月30日)

  2018左其盛差评榜(截至11月30日)

  2018读过评过的400多本书(截至10月31日)

  本号近800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更多良心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