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特露德》是一本由[德] 赫尔曼·黑塞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维特自杀未遂之后陷入平庸的生活,带着孩子过老年生活,生活就少了太多激烈。可见亚伯拉罕献以撒有多难,而过早的接触中庸之道衰老和幸福也更快。歌德自杀了吗?歌德确实是死了吧。
●整体还好,写法圆润,思想上也没黑塞后来搞的那些心灵鸡汤和朝圣文学,不过这方面的迹象尤其是灵肉对立的观念已经出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害人的观念之一就是灵肉对立,人总以为自己的灵要大于、完整于、优越于、高尚于肉,自己的灵老是被肉所耽误、牵累、拖垮。殊不知灵肉是不可分的,人类的痛苦并不在
●黑塞版的少年维特,过水不留痕。“她回顾自己的青春就像回顾一个遥远的,早年旅行过的山谷。”
●4.5星;音乐才是陪人到老,永远不离不弃抚慰心灵的朋友。最喜欢瑞士山中旅居一段,风景佳,静谧如桃花源,自然教给作曲家的正是那条河教给悉达多的;也曾怀疑日常生活可怕的循环下,只能偶尔有闪电的亮光,人生如长长黑夜,不堪忍受,“但是我们可以塑造心灵,让它超越偶然,让它能够坚强面对悲痛的事情。”;也曾认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孤独和不被理解的”,然而“相比于每个人自己拥有的以及将自己区别于他人的东西,人们共同拥有的东西要更多,也更重要”。青春、音乐、爱情、挚友、父母、重生,这每一段生活都有着独特的心灵苦难、内在危机,主人公在其中不断地寻觅、追求和提问,看下来只觉得心灵滋润,却绝不是一碗鸡汤。穆奥特的结局写到最后也能够猜得出,他是永恒的不老的青年。ps:女主真美啊。
●我觉得莫特应该是躁郁症导致了自杀。至于科恩,就是成长中都有的敏感和自卑。黑塞的神奇之处就是几乎通篇都是平铺直叙、主人公的神经质一般的思考和大量的对白,但是仍让人读得下去。他提供了一片海,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照见自己的那滴水吧。
●爱情感觉一般。倒是关于青春与年老的那段对白,特别黑塞。这个系列还剩一本罗斯哈尔德。
●少不掉德国人喜欢加入小说的哲学思考但是完全没有说教的感觉,能把狗血的三角恋写得像诗歌一样美,文笔华丽不失清新,大师!!属于低开高走的作品(故事和翻译都是)个别部分翻译的不是很顺畅,但总体还是很棒的小说,虽然个人更喜欢纳歌好基友的故事【喂!
●我从来不愿过多的苛责翻译,实在是对比了胡其鼎的译本后有些觉得难以忍受。谢的句子直白僵硬,让人察觉不到黑塞作为文豪的文字魅力(说实在的读哪个译本我都一直没感到诗意王国的说法)。回到故事本身,穆奥特所代表的无止境地征服,库恩的冷漠自尊隔阂,盖特露德的美与善和艺术的洞察力,所有深层的挖掘都似被废止,一切都停留在理想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对爱情的那一段描述,面对绿蒂那一番表白时的鄙弃与漠然,和对盖特露德的燃烧。青年人确实太关注自身了。但我知道,这书不过是他假想中的成长。
《盖特露德》读后感(一):忘记的好
触摸青春时,不晓得它像玫瑰,拿在手里会被上面的刺狠吻。等到鲜红的血变成干渍后,已经找不到原来那根刺是哪一根。上了年纪不是我们记忆力减退,是我们不再计较的东西多了。年轻时我们咬着牙齿也要坚持,如今依然是紧闭双唇但已无牙齿可咬。
《盖特露德》读后感(二):忍不住还是写了点多余的东西
对于黑塞的这部作品,只能用:好看得要死!超级无敌好看!超越一切语言的描述!……
当然,这些都不是主要的。
好的作品真的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词汇来解释,说明。
是直面内心的!
而且余音袅袅,久久不能回味……
我是幸运的,认识到黑塞,读到了这步作品,意会到了一些人生的真谛,够了,足够了!
《盖特露德》读后感(三):黑塞的书像酒一样
黑塞的书总是让人读了以后产生巨大的共鸣,激情澎湃,内心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怜悯出来。自哀自怜。
觉得在强烈的痛苦的刺激中有了快感。
是一种“刻奇”的情绪吗?
然后就感觉精力被耗尽,被抑郁所捕获与笼罩。
就像酒一样。喝酒时是快乐的,然而却要被随之而来的呕吐与宿醉折磨。
《盖特露德》读后感(四):完美的音乐
盖特露德,一个完美的女子,一个浸在音乐中的纯净女子。对于作者来说是如此的。我很遗憾不太懂音乐,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此书,但还好我可以感受到黑塞的“哲学”。 黑塞作品的氛围太明显了,基本不会弄错。充满感觉。书的内容极其简单,作者爱上了盖特露德,可她爱上了我的朋友并嫁给了他。最后悲剧。但在简单的作品的表述中,作者创作出一种独特的意境。无法形容,无法言说,一种只能欣赏(不欣赏)的黑塞风格。 我是非常欣赏的。
《盖特露德》读后感(五):光芒四射的骑士
或者当我为别人活着是,我就老了……
每次读黑塞的书,都相当艰辛,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也十分享受!
是一种内在的艰辛,读完就好像跑了很多次“马拉松”,一种精疲力尽的爽快感,由此联想到黑塞他创作时的那种吃力……
黑塞像毛姆一样,总教会我生活,去寻找和发现那些更纯,更真。去碰触生活的各个点。
可能很多事的确要到了老年时才明白,虽然年轻时也明白,但还是不同的。
对于那些可以碰触到生活各个顶点的人,无疑是幸福的,当然他们自己不可能察觉得到。
一切老去,最后剩下的就是: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