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族(一、二部)》是一本由[美] 阿特·斯皮格曼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1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赞
●以前下过电子版,也如当时下载的大多漫画一样只是随便扫过,这次看以为只会给三星,看到中途就觉得绝对是五星的力荐之作了。漫画果然还是买来看比较好~
●很形象的描绘了二战时期的犹太人,即真实又残酷。一切都不可靠,唯有智慧是万能的。
●教授借我的一套书,英文版,全大写,感觉会看得很吃力。结果意外容易读诶。第一本好笑的地方蛮多的,压抑之后总可以缓一口气。第2本的71页出现了最震惊的文字,我也想喊一句「enough!」虽是漫画但是并不轻松,同是动物拟人,比起《动物庄园》可难受多了。哪怕是幸存者,阴影依然如影随形。
●总觉得犹太人精明近于狡猾,煽情近于繁琐。但是看他们将民族最悲壮的往事这么絮絮叨叨地说出来,又觉得唠叨也是他们顽强的一种表现,因此才能从大屠杀中生存下来。
●历史漫画小说。私人的历史。简单的几笔即可清晰表示出人物的性格。两代人的故事在第二部的叙述中更加交错起来,更加好看。
●从未像看小说般看过漫画
《鼠族(一、二部)》读后感(一):为了看完这套1、2,我一周内去了两次书店
在屠杀中生存下来需要勇气、乐观、悲观、运气、机智、幽默、帮助、胆识,最不需要的是绝望。可以悲观但不能绝望。
生存下来的犹太人,他们的伤疤是无法愈合的,唯有爱与幽默能自我拯救。
用简约的形象,朴实的风格,表达出来的东西,却有一种强大的震撼力,是我读过最严肃的一部漫画。
他打破了漫画只是小孩子看的东西这种概念,得普利策奖也是实至名归,漫画形式的质朴,反而让内容更加的突现,因为这段悲惨,残酷的历史,本来也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只有,陈述出来,便让人久难忘记了~
这本漫画真的很精彩,有种身临其境的压迫感,是一部展现着自己父辈泣血历史的作品,完全的把德国纳粹的残酷与凶残曝光, 这本书很奇妙,内容都是以写实,但是却用了寓言的方式,把犹大人比起鼠、德国人为猪,其中纳粹是猫。这种关系,用猫和鼠的对立,把这种种族的对抗很直观地表现了出来。书中犹太人间的亲情和友情都特别感人,在那种时候,还是坚信人性的美好的。总之值的一看!
《鼠族(一、二部)》读后感(四):二战有关的书籍
并没有像宣传那样,十分震撼,还是我太残忍了.... 好多人认为画面粗糙,本来看完借出去的书,因无法直视,又送了回来,看来我还是有耐心的。这本书,绝版了,目前是我手里最贵的一本书了。两册160。京东、当当、亚马逊都没有。在孔夫子旧书网买的。因为好奇心大于省钱,就....剁手买了。内容:技多不压身,什么都要会一点儿,即使是战争年代,也会有生意可做。运气靠把握,是一部很现实的漫画作品。此书是史上唯一获得普利策奖的漫画小说。讲述了二战时期一对犹太夫妇挣扎求生,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下来的经历和战时不知不觉养成的过分节俭的习惯在战后体现的淋漓尽致。鼠族,是一部寓言漫画书。从中可以折射出我们生活中可以看到的一切人性。但相对于我之前看过的寓言小说动物农场,相比之下,感觉还是差了一些。可能这就是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的差距吧。
《鼠族(一、二部)》读后感(五):我的阅读等于零
“没有读《鼠族》,你的阅读约等于零”——这样的卓越网评论本来是读者表达自己的喜爱和赞美,没什么不好。可第二册一翻开,打头就引用这样一句话,后面再跟上6页类似的话,我只觉得出版编辑是在胁迫我:不喊好,你就是个零蛋。
本来确实是好内容,渲染一把,增加关注和销量也未为不可,但过了度就倒人胃口。从书腰到序言,出版编辑加了太多“深沉”、“厚重”的标签和颜料,竭力渲染这本书的思想深度,深得我几乎窒息。
就在“等于零”打头的第二册,第54页作者画的什么?引用原文:“跟咱们的观众说说,你希望他们从你的书中得到什么启示?”“启示?我不知道……” “我并没有试图说服任何人接受任何事……”
很好,我的阅读就等于零。
内容起码能打4星或更高,但矫情的包装和廉价的渲染把分数拉了下来。不错了,没有“约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