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D新剧场版:梦现》是一部由日高政光执导,宫野真守 / 中村悠一 / 内田真礼主演的一部动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头文字D新剧场版:梦现》影评(一):想去买辆尚酷2.0t
片看完一半的时候就到网上去查了入门级的跑车,其中就有尚酷gts,然后看了15款2.0t的尚酷,恩。。。太贵的买不起。。。
拓海的脸一露出来的时候就被帅翻,中间还给他配个美女女友。。。惹。。。
喜欢影片最后的主题,一定不要局限在小地方,到外面的大世界去看一看才是真理。
“头文字”在日文里是“字首大写”的意思,原本是源自欧洲语文中将名词或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化的习惯;英文字母“D”代表的是“Drift”的意思,字面解释是“飘移”之意。但事实上,Drift是一种汽车驾驶技巧,因此比较常称呼为“甩尾”,以便与另一种抓力跑法(Grip)做出区别,注重的是在汽车过弯时利用重心转移或瞬间扭力输出过大的方式,让后车轴产生暂时性抓力丧失的情况,再利用后车轴抓力的恢复与否,来控制车辆的转向能力。甩尾式驾驶法是一种非常流行日本山路飙车活动场合的技巧,另外一种常见到类似技巧的场合是越野赛车比赛。
《头文字D新剧场版:梦现》影评(三):头文字D新剧场版:梦现
有多少个人跟我一样,是先看了漫画,再有周杰伦的处女作电影版?
应该是有的,但应该是很少的。
到现在16年,再出剧场版,内容只是序章的情节,“头字字D”这个名字的含义到剧末才别提到,而女主角还没有离开拓海,都只是最初,也就是我的回忆,我的青春少年的记忆。
不知道现在漫画版完结了?
至于动画版,我以前就不太满意。
《头文字D新剧场版:梦现》影评(四):剧场版三部曲终于结束了
树买错车以及教池谷车技等等一系列原本的日常剧情全部都放在凉介下挑战书之后,非常不符合实际啊。大战在即,哪有心思做这些事情?第二部以凉介下战书作结。本以为整个第三部都会讲拓海和凉介的对战,结果一开头全是无关的日常剧情。想来第二部结尾这么安排就只是为了吊观众胃口啊。千辛万苦总算等到拓海和凉介的最终决战,感觉……嗯……还是不如TV版,不过比前两部剧场版要好一点。其实整个剧场版三部曲都做得差强人意,画面是好了,但当初带给观众的那种震撼也没有了。
既然是最后一部了。就连带吐个早就想吐的槽,赛车奔跑时在车身上添加的一道道黑色细线感觉像在下雨一样。难怪剧场版把拓海对阵贤太的雨中战删掉了,否则我不知道剧场版要怎么区别雨中战和一般对战。
1:沙雪和真子看到86后的反应,让我感觉沙雪才是那个车手,真子就是个什么都不知道,来看热闹的迷妹。
2:剧场版还是增加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比赛开始之前,拓海想跟凉介打招呼。凉介则目不转睛,专注地看着前方。一个紧张,一个如临大敌。
《头文字D新剧场版:梦现》影评(五):造神功力一流
故事是老故事,画面表现也没什么太大的升级,但是抛开这些因素,观影还是可以感受到热血和崇拜。
有不少IP是卖天才人设的,比如《安德的游戏》《死亡笔记》卖智力天才人设,《浪客剑心》《头文字D》则是卖运动天才人设,这类作品通常没有什么发育阶段,天才就是天才,一上线就很强,一路都比别人强。
本片主要用了对比和崇拜两种手法造神。
先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对比,普通人菜的一逼,天才完全在另一个境界。
然后是天才和对手的对比。关键是把对手也封神,给他各种光辉事迹,让他变成天才都难以抗衡的存在。赛前准备阶段,对手认真准备比赛,天才一边发呆一边谈个恋爱,像不像班级第一名总是不用复习的传说?比赛开始,两人势均力敌难分胜负,最后给对手制造点意外障碍让他惜败,让天才踉踉跄跄的胜利带上点侥幸成分,两人同时成为更高一级的传说。
天才如果没有粉丝崇拜,默默无闻,没有偶像光环,那么观众为什么要去喜爱和崇拜他。可以想象一下没有粉丝欢呼、捏一把汗、旁白分析的秋明山比赛,两辆车默默驶完全程,只展示技术,会好看吗?或者想象一下把《歌手》里观众便秘的表情都删掉,只剩歌手,还有氛围吗?必须给他安排粉丝。不光他,对手也要安排海量粉丝,最终才好洗粉到天才身上。
对比和崇拜都有了,即便台词有点中二,逻辑有些缺失,没关系,造神成功了,观众找到了偶像。
《头文字D新剧场版:梦现》影评(六):梦是现了,但是我对头文字D没梦了
简单回顾情节,故事回归到拓海与高桥良介决战秋名山之前的时间节点,通过啊树以及学长拥有自己的车子,引出了拓海对拥有属于自己汽车的渴望。本以为这仅仅是回忆,故事会续到上一部剧场版,当时86已经接近报废,拓海开着文泰的斯巴鲁出去送豆腐,偶遇一台GT86。本来对于这个情节的发展,本人是满怀期待的!没想到!你这个真的只是回忆!但是这个回忆片段充斥着整个剧场版,直接说吧,这部剧场版并非如本人所想那样会有新车的引入,而且还没有新故事情节的引入,这就是一部重制版的头文字D第一部节选拓海秋名山大战高桥良介!所以说,如果队新故事有期待的漫迷,可以直接跳过了,因为,我觉得就是GT86的广告片!而且GT86仅仅出现十秒钟!
我怎么想都不明白,虽然技术很重要,但是作为一个赛车手,升级换代一台全新的战车有那么困难吗?86年的卡罗拉有那么值得缅怀吗?这已经过去有10几年了,一大批优秀的街跑已经淘汰了,三菱evolution都出到10代而且也准备换代了!你就不能换台新点的车子给拓海吗?还要坚守20年前的车子,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过去的二十年,toyota就没有一台能值得称颂的赛车吗?十年过去了还是坚守老旧的套路,我觉得作者就是脑筋短路。就算再厉害的车手,在汽车技术完全革新的今天,还要坚守一台淘汰20年的车子去描述故事,十年前是有新意,十年后就吃老本。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从本人角度去看待这个剧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