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的影评大全
日期:2020-08-01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的影评大全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是一部由颜芳执导,董卿 / 王立群 / 郦波主演的一部真人秀 / 脱口秀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影评(一):诗词,古人留给我们的瑰宝

  这个节目个人感觉真的很不错,很有文化底蕴的一个节目,里面的诗词不一特别的难,但是意境都非常的好,可能学生时代都背诵过,可是现在有些已经遗了,通过这个节目更加感觉中华诗词文化真的博大精深,古人的文化底蕴也非常的深厚。还有主持人董卿,以前对她的认知都是春晚主持人,一直都是端庄大方代表,但是通过这个节目,发现气质真的好,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真的太拉好看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影评(二):人生自有诗意

  这个节目延续了“人生自有诗意”这个主题,旨在把古典诗词这一中华文化精华,用有趣题目紧张对抗精彩解读以及温暖的深情传达给每一个中国人。 ——出自于百度百科,我也的确这么认为,央视的这些文化教育节目我一向好,能够让人在放松同时潜移默化的学到了知识,也希望我国娱乐节目都能像央视学习,做好做强。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影评(三):中国文传播

  随着近几年传统文化的回温,学习诗词之人也日渐增多,更多的人喜欢诗词,开始学习诗词,开始理解诗词的美。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这个节目带动全民回忆那些耳熟能详古诗词,从而获得大众的广泛好评。不足是节目只是停留在背诗的环节学以致用是最基本的知识观念,以“中国”冠名的知识公众平台更应该贯彻引导能力,对此我希望下一季的诗词大会,可以一睹选手创作风采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影评(四):古典文化的现代舞台

  我才开始看第一季的第一期,李尚容小姑娘小小年纪,诗词储备超过不少成年人了。她台风也很不错,虽然有点小嘚瑟。看到有外国友人参加这个比赛,我很骄傲啊,我们国家优秀古典文化,吸引外国人来学习。中文本就很难,中国古文更难,他们能认真学习古典诗词,实属难得。 同时也感到非常惭愧,我属于叶公好龙的类型,说是喜欢诗词,其实真正记得住并且完全理解的,并不多,以后我要多看看才行。顺便给大推荐一个无广告的APP: 古诗词典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影评(五):重回诗词

  每一期首先由百人团中产生四位挑战者挑战者们首先参加个人追逐赛的比拼,百人选手团与挑战者共同答题,如果百人选手团答错,其面前的战船将会被击沉,每道题的沉船数量即为挑战者的得分。每位挑战者最多可答九道题,挑战者中总分最高的一位,与百人选手团中答题正确率最高且最快的选手,进入“飞花令”环节的比拼,胜者即取得攻擂资格,向擂主席位发起冲击。[2] 飞花令: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场上选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团答题第一名,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获胜者直战擂主。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影评(六):中国诗词大会的简评

  看完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节目制作精致大气,主持人董卿钟灵毓秀,气质灼华,点评嘉宾最喜欢郦波和康震,郦波亲和力强,总是笑眯眯的,愿意用平等的姿态和你讨论诗词,非常难得。康震画画好,风趣幽默。王立群有一种独有的学者萌。选手里面当然最喜欢陈更,有冒险精神,整个比赛中,更享受过程,输赢的结果倒在其次。大气磊落,有侠女风范。说说最后一期,李子琳落败,殷怡航赢了,她这人比较大条,大大咧咧,说了两次“感谢子琳妹妹”,说一次就可以了,你说两次是意在强调啥?这不就有点公开凌辱的意思吗?这个赛制也很有意思,谁在最后一期恰巧赢了,谁就成了整季的冠军。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影评(七):涨知识

  央视的综艺真是高大上。这节目不错,看第一集的时候,尤其是第一个上来一个小女孩,题目都是最基础的学生课本内容,实在看不下去,直接放弃了。后来,不少人说,居然不错,我就又接着看,果然不错。

  题目确实简单了些,都是基础诗词,感觉有普及的意思。但选手们的水平都不错,起码诗词的掌握量都很大,对诗词的背景知识,诗人的生平际遇及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都比较了解,很佩服他们。百人团的设置也挺有趣,这比赛就不仅比的是学问水平,有时候还是运气机遇,有的选手十题全对分数不高,因为百人团也会,有的选手一道题就7-80分,因为百人团错的太多。这就增加了趣味性和偶然性,观赏性也高了。

  有几个选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陈更,比如四维,还有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诗词知识扎实,说话也干净利落。

  主持人董卿,让我刮目相看,确实有水平。

  最喜欢点评嘉宾,老师们学问又深,人也幽默,偶尔点评,受益非浅。

  节目很好,确实题目太浅,对喜欢看的人来说,挑战小,收获低,就没有看下去的动力。对不喜欢诗词的人来说,题目浅也不爱看。希望会有适当调整。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影评(八):不知道写啥标题

  在学习强国里面看的✺◟(*◕ω◕)◞✺,看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封面,水墨画和竹子,好有中国风的感觉。第三季和第四季的花感觉比较富丽堂皇,更喜欢前两个有意境些,如果每一季的封面用些诗词里面梅兰竹菊松等等的意象,感觉会很好。

  里面的两个讲师有实力,有特色。蒙曼老师侧重历史,讲解长恨歌的时候,“亡国君王和宠妃”有历史评价的感觉,知识超丰富,各种典故,让人收益匪浅。康老师侧重文学性,讲“独钓寒江雪”的时候说“文学家有个好处,生活中极致的痛能在文学中表现出极致的美”,这句让我印象深刻,讲长恨歌的时候从爱的角度讲,最后阶段康老师的那个画好好看,圈粉。

  几个选手各有特色。小尚荣就是一个小学霸,在自己学习的知识。领域掌握的极好。人也有种落落大方的感觉。

  那个老师也很有老师的特色。

  最后的陈更,能感受到博士阶段的文学水平。

  最喜欢的是彭超了。虽然身体残缺,但是学识人品比许多人要好。知识学的很扎实,小尚荣走下舞台的时候,还给鞠了一躬。

  里面出题也挺有意思的,比如小尚荣那个,出的题都是符合她那个年龄段的题,最后一题有些难度。

  —— 写于第一期看后 19.3.20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影评(九):唤醒沉睡的古诗词记忆,重新激发学习古文化兴趣

  2018.3.11

  晚上看完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最后一集。

  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基本上一天看一集,每次看节目都拿一个小本本端坐在电脑前,随时准备摘抄节目中出现的诗句,第一次看综艺节目像上课一样认真听讲还带做笔记 。

  一季看下来真的学到很多,主要是以前学过,在高考之后再也没有碰过的古诗词在脑海里被一点点唤醒,带着亲切的记忆和新的理解感悟。

  节目制作精致大气,主持人董卿优雅大气,诗词功底在节目中体现得很到位。

  讲解的嘉宾很有学问,王立群老师、康震老师、蒙曼老师、郦波老师,每一位都很喜欢。

  整个现场的氛围确实很和谐融洽,百人团之间会互相打气,加油鼓劲,互相交流得,也会对他人的故事感同身受。虽有竞赛成分,但是大家都以学习为主,整个氛围让人很舒服。

  印象比较深的是陈更和李子琳。

  北大博士生陈更民国扮相很美,口才好,答题水平高,答题风格也是快准(?)狠,因为太过心急给对方送分。三次上台都表现不凡,引人侧目。

  16岁高中生李子琳,三期擂主,最后总冠军争夺赛中惜败,真的非常可惜。看到最后一期真的很揪心,小妹妹多次守住擂主,最后一期被别人夺走总冠军,这赛制我也是想掀桌子了。直接导致我看完最后一集的心情很不好。李子琳输得冤啊。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这档节目中学习到的。现在总是不由自主地念两句诗,一些自己无法说出口的感悟在上次中也被完美地表达出来,更超出原有的意思很多。

  继续看第二季。希望赛制继续改进啦,累计积分这样比较公平。

  第二季有更加刺激的废话领,还有复旦附中小才女武亦姝,很期待。

  学习不止。

  打开最近挺火的综艺另一档文化综艺《经典咏流传》,又看到了康老师,忍不住笑出声,好像看到了老朋友哈哈。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影评(十):以诗做伴,对酒当歌

  感觉个人的文化修养有待提升,特地点开了这个频道,来体悟一番古典诗词的魅力。

  第一季看完,这么多选手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北大博士生陈更。印象中的她,就是身着民国服装的,或绑着两个麻花辫,或随意披散着头发。她的特点是博闻强识,对诗词的理解不仅仅停留于表面,更有深层次的个体的感悟(这个从她几次和点评老师的互动中不难发现)。凌驾于这个特点的,是她的冒险精神(虽然一直被主持人董卿诟病),我想这对于一个女孩儿来说特别难得。说实话,这一度与她的形象十分矛盾,似乎她应该具备李子琳妹妹那样的沉着冷静和稍安勿躁。然而,这是她的闪光点啊,她可以扪心自问地说自己享受的是比赛过程,而不是比赛结果,她比其他选手多挖掘了一份比赛的乐趣,那种介于已知和未知的孤注一掷的挑战。尤其是和李四维争霸擂主席位的时候,她顶着风险按下的抢答,只是因为总有人要承担这个责任,让我更对这个女子产生了一份敬意。这里还想说一句,她是纯理科生啊,能在文科方面有如此造诣,实在是令人顶礼膜拜。

  再说说几位点评老师吧,很喜欢王立群王老师啊,觉着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的某些话特别有醍醐灌顶之效,三言两语,发人深省。可能我之前从未以这个角度为思,他的点拨提升了我对诗词境界的会意。而且他娓娓道来的学者模样,真的让人心生敬畏之情,敬畏出于“五车学富”之物,也出于“学富五车”之人。比如王老师讲到古典诗词的一个现象,作者写的时候,他表达一种意见,但是读者在读的时候,可以赋予它另一个意见。那么这个古诗词就不仅仅是一个记诵理解的问题,还有一个践行、赋予新意的问题。我想,这也是书本,尤其是经典之作常读常新的道理所在,每读一次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再比如王老师论及优秀诗人的特质,概括起来便是,观察的非常细,表达的非常精。我想,一旦你有超乎常人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你在文字方面称得上是一个可塑之才了吧。较之王老师,康震康老师就相对幽默风趣一点,跟董卿老师一唱一和堪称绝配。之前意外发现B站上有俩人的拉郎配,还配了“有点甜”的BGM。除此之外,郦波老师和蒙曼老师也都是人才啊,知识储备丰厚,是节目的看点之一。

  既然论及诗词,不妨以一首拙诗来结尾吧:

  才子佳人气自华,高山流水济一堂。

  你方唱罢我登场,把酒言欢醉今朝。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的影评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