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出城了,今日秋阳正好。老公下夜班休息,时间契合。于是他开车我坐车一起去江边……
记得是暑假那时夜色初至,依然可见绿草如茵。夜幕降临之前夕阳缓缓幻化在江面,如梦如幻。那时的江边夜里江风初凉,随意行走却可以感觉江边独有的气息,对面的江心洲终于慢慢黑成了一团。
而上午的滨江似乎没有什么游客,大概太阳有点热烈。下车来看,草地已经开始露出黄色,伴随着割草机的声音露出那种苍凉之感。工作的师傅很认真地推着机器行走……一会有风吹过带来一股青草的气息。这样的味道何其熟悉?
遥想当年基本都是在春天我去割草,亲自割着草,有一种草在春天好似饱满的麦穗,只是小很多。我们家里人呼它为小鸡草,因为会把那草籽揉下来给小鸡吃,小鸡最爱唧唧地一边吃一边赞美着。
而这里的绿化带基本都是规划得很整齐,一眼望去有人工的整齐之美。也有江边堤下的水流东去。堤坝的坡面却也是有水泥的花砖铺就。只是在那些砖缝里生出很多杂草,也有各种我熟悉的一些植物。
有几朵硕大的黄花开着,走近方知是南瓜花。而那枝叶的头上居然又几个极其小的南瓜纽子。当然我想他们大概不能成熟也是常态,但是作为一粒种子如何在这里生根发芽成长一定有段自己的故事吧,当然还有丝瓜也是开出黄色的花朵,却不见丝瓜结出来。还有小的西瓜秧子,估计是一些市民吃的西瓜吐在某个水域,随波逐流而后来到这里。
期间还有一些野豆子呢,黑色的豆荚展开,继续往前见一位老妪开始认真收着豆子,她的老伴却坐在坝上看呢,手里帮助她拿着袋子,其实收获的豆子大概不仅仅是为了吃,而是新鲜地感觉在野外可以摘得这样的一份喜悦。
江边坝上的杂草绿意葱茏,毫无秋意之感。倒也有辣蓼花开如云一片粉色,虽然卑微却还是那么喜气。当然我也是忍不住摘下一些,记得小时候真很怕辣蓼,因为的确还是辣的。火辣辣烧着手一般,记忆犹新。
芦苇花开,只是在风中不是那么多没有那么高大,却也是一股自己的秋味。映衬在蓝天之下,有点国画的意味。
继续前行,这边忽见一群钓者,有年轻的小伙子也有退休的老者,站在秋光里,只静静等候鱼儿上钩,看得先生心里痒痒,说下次有空也过来甩几杆子。
空船静默,流水潺潺……
随后上得公园正路,树荫下一群市民没有扶老多是携幼。有个女子带着孙子,孩子推着小车骑一会就跑……她们看着一边聊天。之后很多听她们说话才知道家住白鹤那边,估计也是开车过来的。路修好了,出行的确方便了很多,有些家庭里车已经也是必备品之一。
阳光越发强烈,热气冒出来了,汗津津的感觉,只是走近柳荫下,忽然就凉爽很多,到底是秋天了。
沿着大路回城,柳色里早已带着些许的苍凉,早已是中秋之后,这样的颜色也是正常。忽然想到人,过了中年之后再说年轻都是一种安慰,因为若是有二十岁的年轻人靠近就是那么一站已经感觉出很多苍老,只是我们不太接纳苍老。
因此这些年聚会开始流行,聚会之中不免回忆曾经的年轻,风华正茂……甚至那些隐藏的少年心事也因为岁月流转而成为一种笑谈的资料。站在不同的岁月里,看同样的事情,完全不同的感觉。
孩子晚上到家颇迟,进门只是一双黑乎乎手,还有脸上居然也是黑了,我正纳闷说是车链条断了,同学送他去一家店里修,岂知他却说:“看他们修,我知道怎么回事了。”
看样子,以后断了链条估计自己得倒腾了。青春的记忆应该包括这些吧。
记得以前就有老人说,只愁养不愁长,似乎一下孩子已经长大大到我不太熟悉他现在的样子。
楼下偶遇一个亲戚带着小外孙女,呵呵地看着周围人打球,骑车,若是在家就不高兴。因为小孩子我们常常有机会回到更加真实的生活吧。
“看着羽毛球都高兴。还有孩子骑车就不哼。”做了外婆的人,连孩子的一切都是值得赞美的。